第6课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大运河连接了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连接了两个文明,使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逐渐成为一体。“鸿恩大德,前古未比。”那么,隋朝修建大运河的最深远的影响是()
A. 满足隋炀帝游江都的愿望 B. 加强北部边防
C. 加强南北经济的交流 D. 巩固隋朝的统治
2.《贞观政要》记载:“国以民为本,人以食为命今省徭赋,不夺其时,使比屋之人恣其耕稼,此则富矣。”贞观时期,体现上述思想的措施是( )
A. 轻徭薄赋,劝课农桑 B. 制定法律,减省刑罚 C. 勤于政事,虚心纳谏 D. 整顿吏治,裁减冗员
3.唐太宗认为:“夷狄亦人耳,其情与中夏不殊。人主(君主)患德泽不加,不必猜忌异类。盖德泽洽,则四夷可使如一家;猜忌多,则骨肉不免为仇敌。”因此唐太宗采取了( )
A. 互惠互利的对外政策 B. 开明宽松的民族政策
C. 为国理财的财政政策 D. 求贤纳谏的人才政策
4.渤海国自隶属唐王朝伊始,就大力学习中原先进的农耕生产技艺,使用铁铧、铁犁,选用畜力耕田。这些举措客观上( )
A. 推动了农业技术的革新 B. 实现了渤海地区与中原的均衡发展
C. 起到了开发边疆的作用 D. 推动了铁制农具在渤海地区的出现
5.《旧唐书》称,武则天“制公卿之死命,擅王者之威力”。武则天遗言由后人评价自己的功过。但当代史学家充分肯定武则天的功绩,主要是因为( )
A. 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B. 其执政时期经济继续发展
C. 发展科举制度,创立殿试制度 D. 求贤若渴,重用有才能的人
6.唐高祖武德年间全国人口有200余万户,唐太宗贞观年间有约300万户,唐高宗永徽元年有380万户。这表明( )
A. 唐朝进入全盛时期 B. 统治阶级更加开明 C. 经济政策符合实际 D. 社会经济不断发展
7.“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是唐末农民起义军领袖黄巢的诗句。黄巢起义( )
A. 推翻了唐朝的统治 B. 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
C. 平定了安史之乱 D. 使藩镇割据的局面逐渐形成
8.隋文帝下令在黄河沿岸交通枢纽要地设置官仓,把关东地区的粮食集中在这些仓里。当时著名的官仓主要有广通仓、常平仓等,每仓各有地窖至少数百个。隋代官仓的设置( )
A. 反映了商品经济的新突破 B. 有利于保障都城的粮食供应
C. 加强了南北方的经济交流 D. 体现出经济重心的南移趋势
9.隋炀帝在位时期的许多措施泽被深远,但隋朝却短命而亡。有史学家认为,他错就错在把这许多措施放在一起做了。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隋炀帝采取的措施违背了时代潮流 B. 隋朝的灭亡对后世影响深远
C. 指出了隋朝灭亡的根源是制度腐败 D. 该评论分析了隋朝灭亡的原因
10.尽管在唐太宗即位之初,国内“霜旱为灾,米谷踊贵,突厥侵扰,州县骚然”,但是“百姓虽东西逐食,未尝嗟怨,莫不自安”,未把天灾人祸归怨于最高政权。这一状况出现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唐太宗( )
A. 履行救灾富民责任 B. 通过“和亲”解除边患危机
C. 践行民本治国理念 D. 坚持宽简法务、慎用刑法
11.唐太宗“以天下为家”“唯贤是与”:既用“西北骁武之士”,又用“东南儒生”;既用秦王府旧人,也用东宫旧仇;既用高祖遗臣,也提拔寒微士人、任用少数民族精英。材料表明,“贞观之治”得益于( )
A. 宗法制的深远影响 B. 统治者的革新魄力 C. 统治集团的开放性 D. 科举制的发展完善
12.后人称武则天的统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正如胡戟先生所说:“武则天去世前后八年里,发生了七次宫廷政变,一度严重动荡的政局也未能阻止开元盛世的到来。”由此可见,武则天当政时期()
A. 中央集权制度遭到严重挑战 B. 为“开元盛世”打下了坚实基础
C. 国家长期处于不稳定的状态 D. 开创了唐朝时期的全盛局面
13.开元二十一年,唐朝政府在全国十五道置采访使,以“六条”监察非法行为。开元二十二年,剑南节度使王昱以剑南道采访使身份巡边姚州,笞杀姚州都督府所属羁縻越析州的不法豪酋。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采访使制度()
A. 埋下了藩镇割据隐患 B. 增强了地方行政权力
C. 注重维护君主的权威 D. 加强了对边疆的统治
14.杜佑在《通典》中写道:“禄山称兵内侮,未必素蓄凶谋,是故地逼则势疑,力侔则乱起,事理不得不然也。”据此,杜佑认为安史之乱爆发的主要原因是( )
A. 边疆军事力量强大 B. 统治阶层更迭频繁 C. 中央官吏管理疏漏 D. 地方管理体系不当
二、材料解析题
1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经过唐太宗的统治后)天下大稔,流散者咸归乡里,米斗不过三、四钱,终岁断死刑才二十九人。东至于海,南及五岭,皆外户不闭,行旅不赍粮,取给于道路焉。……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资治通鉴》
材料二 安史之乱之后,藩镇数量比较多,互相牵制,没有出现某个藩镇一家独大的局面。同时,藩镇内部也不怎么稳定,经常发生军人闹事,甚至兵变。另外要指出,所谓唐朝后期的藩镇割据,只是一个大致的概念,描述一种倾向,不是说真的全都割据了。根据学者的研究和概括,唐朝后期的四十多个藩镇,真正比较稳定地维持着割据状态的,只有河北地区的三个藩镇。当然,即使是这样独立性比较强的藩镇,在形式上也是臣服于唐朝的。除河北以外,唐朝后期设在北部、西部和中原的藩镇,基本只能算是半割据。此外,还有南方的藩镇,那就不能算割据了。不但不割据,而且在绝大部分时间里听命于中央,源源不断地向朝廷供给粮食财物,唐朝后期的中央财政主要是靠南方支撑的。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唐太宗所做的贡献。
(2)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唐朝却依然维持百余年。根据材料二分析其原因。
三、开放性试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2.0分)
16.有学者认为,就政策或制度而言,隋唐是一个二分的时代,隋朝和唐朝前期是一个继承与整合的时代,唐朝中后期是一个损益与创新的时代。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阶段 政策或制度 说明
隋朝和唐朝前期:继承与整合 地方行政:层级变化与官员任命 改州郡县三级制为州县二级制,地方佐官由中央任命,有效增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法律制度:“以礼为本,礼法并用”的《唐律疏议》 《唐律疏议》继承了汉魏以来法律制定和阐释的经验,是集中唐以前法律大成的法典,也是以后各朝代制定和解释法典的蓝本
唐朝中 后期:损益与创新 中央官制:三省六部制的损益 唐中宗以后,三省机构仍然存在,但是严格意义上的三省制名存实亡,原中央行政机构职权逐渐破坏,从“职能中心”逐渐演变为“事务中心”
地方行政:重归三级与藩镇割据 唐朝的地方行政体制演变为道州县三级,安史之乱之后,册封节度使,藩镇形成
为说明上述观点,该学者搜集了上表中的部分材料,请任选两项历史事实补充完整表中信息。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对全国的统治,隋炀帝征发百姓开通了一条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纵贯南北的大运河,自北向南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四段,它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它的开通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故C项正确。
2.【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唐太宗的统治措施。材料“国以民为本,人以食为命”“今省徭赋,不夺其时”体现的是重视民生和轻徭薄赋,A正确;B、C、D与材料无关,排除。
3.【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唐太宗的民族政策。根据材料可知唐太宗认为应以德泽来对待少数民族,因此,他采取了开明宽松的民族政策,选B项。
4.【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唐代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结合所学可知,这些举措使渤海国的农业生产迅猛发展,客观上起到了开发边疆的作用,因此C项正确;A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渤海国引进中原先进农业技术,不是革新农业技术;B项错误,渤海地区的发展落后于中原地区,两者不可能实现均衡发展;D项错误,材料未说明渤海国在隶属唐王朝之前铁制农具的使用情况。
5.【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武则天的历史功绩。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是中国封建社会杰出的女政治家。她当政期间,继续实行发展农业生产、选拔贤才的政策,提倡科举,保持了唐朝政治经济政策的延续和稳定,促进了唐朝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后人称她的统治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当代中国史学家之所以肯定武则天,主要是因为其执政时期社会经济继续发展,故选B项。
6.【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唐朝社会经济的发展。唐朝户数的不断增加与社会经济不断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D正确;唐高祖时期,唐朝并没有进入全盛时期,排除A;统治阶级更加开明从材料中无法得出,排除B;“经济政策符合实际”不能从材料中说明,排除C。
7.【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黄巢起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末农民起义军在黄巢的率领下,转战南北,并攻入长安,建立政权,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故B项符合题意;黄巢起义没有推翻唐朝的统治,故A项不符合题意;唐朝平定安史之乱是在黄巢起义之前,故C项不符合题意;安史之乱之后,藩镇割据的局面逐渐形成,故D项不符合题意。
8.【答案】B
【解析】据材料可知,隋文帝在黄河沿岸交通枢纽要地设置官仓,这些地方交通便利,便于将粮食运输到都城,这有利于保障都城的粮食供应,故选B项;材料没有体现隋代官仓的设置与商品经济的关系,更体现不出“新突破”,排除A项;材料主要反映的是隋代黄河沿岸交通枢纽要地官仓的设置,不能体现南北方的经济交流,也体现不出经济重心的南移趋势,排除C、D两项。
9.【答案】D
【解析】隋炀帝在位期间的功绩不容抹杀,但是众多事情放在一起做,使得百姓难以承受,纷纷起来反抗,导致了隋朝的灭亡,故材料评论的是隋朝灭亡的原因,D项正确;据材料“隋炀帝在位时期的许多措施泽被深远”可知,A项错误;材料重在分析隋朝灭亡的原因,而非影响,B项错误;据所学可知,隋朝因暴政而亡,而非制度腐败,C项错误。
10.【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百姓“未把天灾人祸归怨于最高政权”,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主要原因是唐太宗注意吸取隋亡教训,践行民本思想,轻徭薄赋,故选C项;A、D两项均是民本思想的具体表现,故排除;通过“和亲”解除边患危机并不是百姓“未把天灾人祸归怨于最高政权”的主要原因,排除B项。
11.【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唐太宗的统治。材料“以天下为家”“唯贤是与”,说明唐太宗治国任人唯贤,不拘一格,具有开放性,故C项符合题意;材料“唯贤是与”说明用人并非单凭血缘关系,与宗法制关系不大,故A项不符合题意;材料突出唐太宗用人不拘一格,但没有涉及唐太宗革故鼎新,故B项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科举制的信息,故D项不符合题意。
12.【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政启开元”“一度严重动荡的政局也未能阻止开元盛世的到来”可知,武则天的统治为“开元盛世”的到来奠定了基础,故B项正确;A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故排除;根据“一度严重动荡的政局也未能阻止开元盛世的到来”可知,材料重点强调“未能阻止开元盛世的到来”,故排除C项;“开元盛世”开创了唐朝时期的全盛局面,故排除D项。
13.【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剑南节度使王昱以剑南道采访使身份巡边姚州,笞杀姚州都督府所属羁縻越析州的不法豪酋”可知,这一时期的采访使制度有利于强化中央集权,加强了对边疆的统治,故选D项;节度使的设置埋下了藩镇割据的隐患,排除A项;根据材料“在全国十五道置采访使,以‘六条 监察非法行为”可知,这一时期的采访使具有监察权,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地方权力,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排除B项;材料仅涉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强调中央集权,并非“君主的权威”,排除C项。
14.【答案】D
【解析】据材料“禄山称兵内侮,未必素蓄凶谋,是故地逼则势疑,力侔则乱起,事理不得不然也”可知,安禄山在地方拥兵自重,发动叛乱,故选D项;材料没有体现边疆军事力量,故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统治阶层内部的调整问题,故排除B项;“地逼则势疑”强调中央对地方的管理,而不是“中央官吏管理”,故排除C项。
15.【答案】(1)贡献:①为唐朝的建立和统一作出重大贡献。②吸取隋亡教训,经济上,轻徭薄赋,劝课农桑,发展生产;政治上,知人善任、虚怀纳谏;在他统治时期,出现了“贞观之治”。③推行开明的民族政策,草原各族共同尊奉唐太宗为“天可汗”,唐蕃和亲促进汉藏交流。
(2)原因:藩镇数量较多,相互牵制,难以形成“一家独大”的割据势力;藩镇内部矛盾复杂,经济实力下降,缺乏割据基础;藩镇割据仅仅是一种倾向,独立性较强的藩镇在形式上仍臣服于唐朝;大部分藩镇处于一种半割据状态,而且南方藩镇听命于中央政府,并支撑中央财政。
【解析】(1)据材料一“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并结合所学可得出,唐太宗吸取隋亡的教训,轻徭薄赋,劝课农桑,戒奢从简;据材料一“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并结合所学可得出,唐太宗知人善任,虚怀纳谏;根据材料一“天下大稔,流散者咸归乡里,米斗不过三、四钱,终岁断死刑才二十九人。东至于海,南及五岭,皆外户不闭,行旅不赍粮,取给于道路焉”可得出,唐太宗统治时期,出现少有的开明政治局面,史称“贞观之治”;根据所学可知,唐太宗在唐朝的建立和统一中,功绩卓著;唐太宗统治时期,对周边各族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草原各族共同尊奉其为“天可汗”;设置安西都护府,推动唐蕃和亲,促进汉藏经济文化交流。
(2)据材料二“藩镇数量比较多,互相牵制,没有出现某个藩镇一家独大的局面”可知,藩镇互相牵制,没有出现某个藩镇一家独大的局面;据材料二“藩镇内部也不怎么稳定,经常发生军人闹事,甚至兵变”可知,藩镇内部矛盾复杂,缺乏割据基础;据材料二“唐朝后期的藩镇割据,只是一个大致的概念,描述一种倾向……真正比较稳定地维持着割据状态的,只有河北地区的三个藩镇……在形式上也是臣服于唐朝的”可知,割据仅是一种倾向,真正割据的藩镇较少,且形式上臣服于唐朝;据材料二“唐朝后期设在北部、西部和中原的藩镇,基本只能算是半割据”可知,大部分藩镇处于半割据状态;根据材料二“还有南方的藩镇,那就不能算割据了……绝大部分时间里听命于中央,源源不断地向朝廷供给粮食财物,唐朝后期的中央财政主要是靠南方支撑的”可知,南方藩镇听命于中央政府,是中央财政的主要支撑。
16.【答案】隋朝和唐朝前期
补充一——中央行政: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和完善。说明:魏晋时期,三省制逐步形成。隋唐时期,三省六部制得以确立和完善,体系完整,职责分明,相互制约,标志着中央行政制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补充二——赋税制度:均田制与租庸调制。说明:隋唐时期继承了北魏时期的均田制和租调制,并发展为租庸调制。以庸代役保证了农民的生产时间,保障了政府的赋税收入。
唐朝中后期
补充一——赋税改革:两税法的实行。说明:两税法是中国古代一次具有重要意义的赋税制度改革,将唐中期以来名目繁多的杂税统一为户税和地税两种,反映了中国古代赋役制度发展的基本趋势,即收税标准由以人丁为主向以土地为主的转变,奠定了唐后期到明代中叶赋税制度的基础。
补充二——选官制度:科举制的完善与创新。说明:唐玄宗时期,改革和完善科举制,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科举考试的地位。科举制的创新与完善,为唐朝加强中央集权,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解析】根据“隋朝和唐朝前期是一个继承与整合的时代”和所学知识,可从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和完善、赋税制度的发展等角度列举史实进行说明。根据“唐朝中后期是一个损益与创新的时代”可从唐朝中后期赋税改革、科举制度的创新与发展等方面举例说明。
第2页,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