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2023-2024学年高一年级部编版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上)同步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2023-2024学年高一年级部编版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上)同步练习(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4.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10-18 10:37: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9课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宋初通过科举制度大量提拔文人担任官职,中央政府的重要官员以及地方要员等大都由文人担任,形成一个以科举出身的士大夫为主体的文官政府。宋代这样做的目的是( )
A. 分化事权 B. 扩大科举 C. 加强统治 D. 强干弱枝
2.宋朝建立后,宋太祖于各州设“通判州军”一至二员,简称通判。通判与知州同领本州,裁处兵民、钱谷、户口、赋税、狱讼审理等事,本州公文须经通判同意签押方可施行。这些举措( )
A. 扩大了知州的行政权力 B. 控制了地方财政支出
C. 提高了各州的行政效率 D. 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3.《朱子语类》记述道:“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之祸,虏骑所过,莫不溃散。”材料认为北宋的制度设计( )
A. 达到了加强中央集权的目的 B. 提高了政府机构的行政效率
C. 根本上杜绝割据存在的隐患 D. 导致地方贫弱,无力对抗边患
4.宋辽边境“生育蕃息,牛羊被野,戴白之人(指老年人),不见干戈”。这说明澶渊之盟( )
A. 削弱了北宋军事力量 B. 使宋辽维持了较长时间的和平
C. 促进了畜牧业的发展 D. 使宋辽间的民族矛盾彻底消除
5.《宋史》记载:“居其官不知其职者,十常八九。其官人受授之别,则有官、有职、有差遣故仕人以登台阁、升禁从为显宦,而不以官之迟速为荣滞;以差遣要剧为贵途,而不以阶、勋、爵邑有无为轻重。”此现象直接导致了( )
A. 行政效率降低 B. 中央集权削弱 C. 腐败现象丛生 D. 重文轻武局面
6.北宋仁宗、英宗时,朝廷财政收入较之宋太宗时已增长五六倍,却出现了“太宗时能余大半而前者不敷支出”的现象。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 中央集权加强致使新弊渐生 B. 社会经济发展趋向滞缓
C. 经济格局变动影响财政收支 D. 国家局部统一渐显弊端
7.宋神宗见王安石“适如所愿,不觉如鱼得水,如胶投漆,而倾心纳之”。宋神宗起用王安石进行变法的根本目的是( )
A. 克服危机,维护统治 B. 提高军队战斗力 C. 使人民生活富裕 D. 增加政府收入
8.王安石的“新法”主张政府应该更有作为,大型商业应由官营贸易机构而非私人经商者管理;应由官府而非大地主向贫穷的农户提供贷款。以下措施与材料对应正确的是( )
A. 募役法、均输法 B. 农田水利法、保马法
C. 市易法、青苗法 D. 方田均税法,免役法
9.南宋初期,诗人林升在《题临安邸》诗中写道:“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这首诗主要反映了( )
A. 杭州西湖景色的秀丽迷人 B. 南宋都城临安的繁华景象
C. 人民收复北方失地的愿望 D. 统治者的腐败和苟且偷生
10.绍兴和议签订后,宋金结束了长期的战争生活,开始走上和平相处的道路,维持了一定时期的和平。两国通过榷场贸易,丰富了两国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这说明绍兴和议( )
A. 是双方平等协商的结果 B. 使南宋与金实现永久和平
C. 使南宋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D. 促进了宋金两国经济的发展
11.宋太祖时,全国有禁军十九万三千人。宋仁宗时对西夏用兵,禁军激增到八十二万六千人,军队规模空前庞大。这种急剧变化最有可能()
A. 提高军队的战斗力 B. 造成财政状况恶化
C. 增强对社会的控制力 D. 消除周边的政权威胁
12.“凡政事送中书,机事送枢密院,财货送三司,覆奏而后行。”宋朝的这一政治体制旨在()
A. 防范武将专权 B. 有效分权制衡 C. 加强君主专制 D. 优化基层管理
13.下面是北宋地方权力分配示意图。图示表明北宋加强中央集权举措的突出特点是( )
A. 极力提高皇权 B. 竭力削弱相权
C. 削夺将帅权力 D. 分权以削弱地方权力
14.宋元之际的史学家马端临说:“河、陇为西夏所据,元昊倔强构逆,兵势甚锐,竭天下之力,不能稍挫其锋;然至绝其岁赐、互市,则不免衣皮食酪,几不能以为国,是以亟亟屈服。”这表明北宋( )
A. 民族政策依然软弱 B. 利用经济优势推动政治统一
C. 边贸经济内容丰富 D. 使用经济手段处理民族关系
15.北宋名臣蔡襄曾说:“枢密院要兵则添,财用有无不知也;管军将帅少兵则请增,不计较今日兵籍倍多,何故用不足也;三司但知支办食粮,日日增添,不敢论列,谓兵非职事也。四者各为之谋,以至于此。”这反映了北宋()
A. 兵士激增,国家负担沉重 B. 专制集权得到了强化
C. 中央官僚政治的弊端 D. 军队战斗力大大下降
16.绍兴十年(1140年),金军再度南侵,受到南宋军队的重挫。南宋军队先后取得了顺昌、郾城、颍昌等战役的胜利。但此时,南宋尚不足以打败金国。此材料可以佐证()
A. 绍兴和议是双方力量趋于均衡的结果 B. 绍兴和议是南宋统治集团无能的结果
C. 南宋前期失利与宋高宗的投降路线有关 D. 南宋崇文抑武的国策已经发生了转变
17.对下图大事年表解读正确的是()
960年 1005年 1038年 1044年 1125年 1127年 1140年 1141年
北宋建立 宋辽订立澶渊之盟 西夏建立 宋夏达成和议 金灭辽 金灭北宋 南宋取得郾城大捷 南宋与金订立绍兴和议
A. 各民族政权始终处于战争状态 B. 北宋政权存在未超过一百年
C. 辽与南宋维持相对和平的局面 D. 各民族政权并立与力量消长
二、材料解析题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王安石的变法态度坚决,与宋神宗力图富强的愿望相契合。王安石吸取庆历新政的教训,认为为政治国重在立法,改变时弊尤要“立善法”,法度立而道术明,上下各安其位。“有司议罪,惟当守法”,如果断案不依法律,人们就会手足无措。在王安石看来,人才与法度紧密联系,“方今之急,在于人才而已”。虽然王变石变法没有改变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但“其所设施之事功,适应于时代之要求而救其弊”。
——摘编自胡昊宇《论王安石的行政法制思想》
材料二 南宋儒学家多斥责王安石新学为异端邪说,认为它“于学不正”“杂糅佛道”,强调废祖宗法令“遂致邻敌外衡”“中原陷没”“皇舆僻寄于东吴”。而陆九渊作《荆国王文公祠堂记》予以回应,称“公以盖世之英,绝俗之操,山川炳灵,殆不世有”“指陈时事,剖析弊端,枝叶扶疏,往往切当”“扫俗学之凡陋,振弊法之因循,道术必为孔孟,勋绩必为伊周,公之志也”。陆九渊的文章并未涉及北宋灭亡的问题,但可以肯定的是,他并没有把宋亡归咎于王安石变法。
——摘编自李华瑞、水潞《南宋理学家对王安石新学的批判》
(1)根据材料一,概括王安石变法的有利条件及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陆九渊对王安石及其变法的态度。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宋代加强统治的措施。通过所学知识可知,北宋实行“重文轻武”的基本国策,通过科举制度大量提拔文人担任政府重要官员,而对于武将出身的开国功臣及其后代严加防范,其目的在于加强统治,故选C项;北宋实行群相制,对宰相的行政权、军事权、财政权进行分割,这是“分化事权”的表现,与科举制度选拔文人任官无直接联系,排除A项;扩大科举是手段,不是目的,排除B项;“强干弱枝”针对的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而文人不仅担任中央官员,也担任地方官员,看不出“强干弱枝”,排除D项。
2.【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宋代中央集权的加强。北宋时期设通判分割知州权力,并对地方进行监督,这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故答案为D项;材料中这些举措使知州的行政权力受到削弱,排除A项;B项中的“控制”说法绝对,排除;这些举措不利于地方自主性的发挥,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行政效率,排除C项。
3.【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宋代加强中央集权的影响。题干“靖康之祸,虏骑所过,莫不溃散”说明北宋初期加强中央集权措施导致地方贫弱,无力对抗边患,故选D项;“达到了加强中央集权的目的”与题干描述的加强中央集权措施导致靖康之祸的意思相反,排除A项;“提高了政府机构的行政效率”说法与题干反映的北宋初期加强中央集权措施导致靖康之祸不符,排除B项;“根本上杜绝割据存在的隐患”指的是中央集权措施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而题干反映的是由于中央过度削弱地方,致使地方没有能力组织有效的防御,遭遇靖康之祸,且“根本”过于绝对,排除C项。
4.【答案】B
【解析】材料“生育蕃息,牛羊被野,戴白之人(指老年人),不见干戈”说明澶渊之盟后宋辽之间维持了较长时间的和平,故B项正确。
5.【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宋朝君主专制加强的影响。由材料“居其官不知其职者,十常八九。其官人受授之别,则有官、有职、有差遣”可知,宋朝为加强中央集权出现冗官的现象,这使官员之间互相推诿的现象加剧,降低了行政效率,故选A项;材料强调宋代为加强中央集权而产生的弊端,并非削弱中央集权,排除B项;材料强调宋朝加强中央集权的弊端,并未提及腐败现象,排除C项;宋朝冗官局面并未直接导致重文轻武,排除D项。
6.【答案】A
【解析】北宋初期为加强中央集权而采取的措施使宋仁宗、宋英宗在位期间出现了严重的冗兵、冗官、冗费问题,导致财政入不敷出,故A项正确;北宋仁宗、英宗时社会经济仍然在发展,故B项错误;经济格局的变动与财政收支没有必然联系,故C项错误;国家局部统一与财政支出过高没有必然联系,故D项错误。
7.【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王安石变法。统治者采取的变法措施从根本上说是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故选A项。
8.【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王安石变法的措施。根据材料“大型商业应由官营贸易机构而非私人经商者管理;应由官府而非大地主向贫穷的农户提供贷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些措施分别对应的是市易法和青苗法,故选C项。
9.【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南宋的社会情况。根据材料“直把杭州作汴州”,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杭州(临安)是南宋的都城,汴州是北宋的都城,诗句的表面意思是统治者迷恋杭州景色,忘记了被金军占领的都城汴州,没有再回汴州的想法了。结合当时南宋统治者本应励精图治,以收复失地为首要任务可知,诗句所反映的是统治者的“腐败和苟且偷生”,故选D项。
10.【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绍兴和议签订后,宋金……维持了一定时期的和平。两国通过榷场贸易,丰富了两国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可知,绍兴和议带来了政治局面上一定时期的和平,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宋金两国经济的发展,故选D项;根据所学可知,1141年,南宋与金订立绍兴和议,对金称臣,并每年向金朝缴纳财物,与“平等协商”不符,排除A项;“永久和平”表述过于绝对且与史实不符,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南宋付出的代价,排除C项。
11.【答案】B
【解析】从宋太祖时期到宋仁宗时期,禁军的数量大量增加,这会导致军费直线上升,财政支出大大增加,财政状况日益恶化,故选B项。A、C两项不符合材料主旨,D项不符合史实,故均排除。
12.【答案】C
【解析】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宋朝的中书门下、枢密院和三司分割了宰相的权力,加强了君主专制,故选C项;据所学可知,为抑制武将势力膨胀,北宋实行崇文抑武的方针,排除A项;该体制旨在分割相权,强化君权,不能体现制衡,排除B项;题干体现了宋朝中央机构的设置,跟基层管理无关,排除D项。
13.【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示意图并结合所学可知,北宋通过在地方增设官职、分化事权的方式来削弱地方权力,达到加强中央集权的目的,故选D项;根据所学可知,中央机构的调整是北宋极力提高皇权、削弱相权的表现,排除A、B两项;材料内容并未涉及“削夺将帅权力”,排除C项。
14.【答案】D
【解析】根据“河、陇为西夏所据,元昊倔强构逆……然至绝其岁赐、互市,则不免衣皮食酪,几不能以为国,是以亟亟屈服”可知,当时西夏兵强马壮,十分强大,但当北宋绝其岁赐、停止互市时,其很快便屈服了,这说明北宋用经济手段来处理民族关系,故D项正确。“民族政策依然软弱”与材料“绝其岁赐、互市”不符,排除A项。北宋并未实现政治统一,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北宋处理民族关系的手段,而非边贸经济,排除C项。
15.【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财用有无不知也”“何故用不足也”“谓兵非职事也”“各为之谋,以至于此”等信息可知,枢密院、管军将帅和三司等部门或个人重视自身利益,不能相互配合协调,反映了北宋中央官僚政治的弊端,故选C项;兵士激增,国家负担沉重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A项;北宋虽然强化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但材料与此无关,排除B项;材料没有反映北宋军队战斗力的信息,排除D项。
16.【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金军再度南侵,受到南宋军队的重挫”“南宋尚不足以打败金国”可知,此时南宋与金的力量趋于均衡,谁都无法迅速打败对方,于是双方订立绍兴和议,故选A项;B、C、D三项内容在材料中均未体现,故排除。
17.【答案】D
【解析】A项“始终处于战争状态”与材料不符,排除;北宋960年建立,1127年灭亡,存在时间超过了100年,B项错误;南宋建立的时候,辽政权已经被金所灭,C项错误;通过表格可以看出各政权之间既有战争又有和平,各个政权的力量也各有消长,故选D项。
18.【答案】(1)有利条件:宋神宗的支持;王安石本人的变法态度坚决;“庆历新政”提供了经验教训。
特点:重视立法,严格执法;注重招揽人才,整顿吏治。
(2)态度:赞赏王安石的道德品质,认为其志向高远,勇于任事;肯定王安石的变法改革思想。
【解析】本题考查王安石变法。(1)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相关信息从宋神宗的支持、王安石本人的变法态度坚决、“庆历新政”的经验教训方面概括。第二小问,依据材料一相关信息从立法、人才以及吏治等角度分析;(2)本小问,依据材料二相关信息从王安石的品质和改革思想等角度分析。
本题考查王安石变法的条件、特点以及评价,侧重考查学生解读分析材料、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第2页,共9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