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
一、单选题
1.甲和乙可以合成清洁燃料丙,微观过程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生成物丁为
B.参加反应的甲和生成的丙的质量比为14:23
C.一定浓度的丙溶液可作消毒剂
D.该反应说明无机物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有机物
2.过氧化钠(Na2O2)可作为防毒面具的供氧剂,能分别与人呼出的二氧化碳、水蒸气反应,则产物不可能有下列产物
A.Na2O B.NaOH C.Na2SO4 D.Na2CO3
3.氧化铝既可与酸反应,也可与碱反应,反应原理:aAl2O3+bNaOH=cNaAlO2+dX。向含12g氢氧化钠的溶液中缓慢加入氧化铝粉末,反应过程中氢氧化钠、NaAlO2的质量随氧化铝的质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物质X的化学式为H2O
B.NaAlO2的物质类别属于盐
C.化学方程式中c:d=2:1
D.若再加入10.2g的Al2O3,NaA1O2的总质量为32.8g
4.如图所示是密闭体系中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参加反应的“”和“”个数比为1∶2 B.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没有改变
C.反应后该密闭体系中没有单质存在 D.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5.学习化学要用化学观念认识世界。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变化与守恒:水结成冰前后,质量不变,该变化过程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B.模型与推理: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则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C.宏观与微观:水蒸发变成水蒸气,水分子本身发生改变
D.实验与探究:在实验中用分液漏斗代替长颈漏斗,可以控制滴加液体的速率
6.推理和归纳是研究和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氢气点燃前需验纯,则点燃任何可燃性气体前都需验纯
B.含碳元素的物质充分燃烧会生成CO2,燃烧能生成CO2的物质不一定含碳元素
C.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D.离子是带电荷的粒子,所以带电荷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7.下列关于质量守恒定律的说法正确的是
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1 L氢气和1 L氧气反应能生成2 L水
B.蜡烛完全燃烧后,蜡烛没有了,这违背了质量守恒定律
C.10 g冰受热熔化成10 g水,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的质量等于参加反应的铁丝与氧气的质量之和
8.在催化剂作用下,二氧化碳能高效转化为甲醇(CH3OH),相关反应如下图所示,其中“”、“”、“”表示不同的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变
B.该反应前后分子个数不变
C.该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改变
D.该反应的催化剂在反应前后化学性质不变
9.如图所示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中含有三种氧化物
B.生成物丙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C.生成物丁中碳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
D.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为2:7
10.氯气(Cl2)和氧气(O2)都是活泼的非金属单质,在一定条件下它们都能跟甲烷(CH4)反应。已知O2和CH4充分反应后的生成物是CO2和H2O,由此推断Cl2和CH4充分反应后的生成物是
A.C和HCl B.CCl4和H2
C.CCl4和HCl D.CH2C12和H2
11.实验室中利用过氧化氢、氯酸钾、高锰酸钾都可以制取氧气,其原因是
A.都含有氧离子 B.都含有氧气
C.都含有氧分子 D.都含有氧元素
12.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 )
A.因为MnO2能加快H2O2的分解速率,所以MnO2也能加快H2O的分解
B.因为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所以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C.因为蜡烛燃烧生成CO2和H2O,所以蜡烛组成里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
D.化合反应有一种物质生成,所以有一种物质生成的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
13.下列实验、现象及相应结论对应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 现象 结论
A 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 红光、放热;打开止水夹有约集气瓶剩余空间1/5体积的水进入集气瓶 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
B 称量盐酸和碳酸钠粉末反应前后的质量 反应前后称量结果不同 参加反应的反应物质量总和不等于生成物质量总和
C 探究温度对分子运动快慢的影响 40℃的水中品红溶解更快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D 在酒精灯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 烧杯内壁有水雾产生 酒精中含有氢元素
A.A B.B C.C D.D
14.卫星运载火箭的动力由高氯酸铵(NH4ClO4)分解提供。高氯酸铵分解不可能排入大气的物质是
A.CO B.Cl2 C.O2 D.N2
15.下图表示两种气体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种原子。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生成物一定是混合物
B.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分
C.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D.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发生了变化
二、填空题
16.如图是水电解的微观模拟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将B中相关粒子的图形补充完整 ,使之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2)由A→B变化的微观实质是在通电的条件下,水分子分解成 。
(3)该化学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反应。
(4)1个氧原子比1个氢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多 个电子。
17.“化学——我们的生活,我们的未来。”
(1)“化学使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
①汽车尾气处理装置能使某些有毒气体转化为无毒气体:2NO+2CO→N2+2CO2。该反应涉及的物质中, 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 是光合作用的原料,能使血红蛋白失去供氧能力的是 。
②硬水会给生产和生活带来许多不便和安全隐患,可以用 区分硬水和软水;用NH2Cl消毒,反应为NH2Cl+H2O = NH3+HClO,反应中的Cl的化合价 (选填:升高、降低、不变)。
③下图表示自来水消毒过程中发生的一个反应的微观过程:
上述物质中, C的化学式是 ;初步判断物质D中一定含有的一种元素是 。
④农业和园林浇灌植物时,将大水漫灌改为喷灌、滴灌的目的是 ;
(2)“化学为人类提供动力。”氢能属于 (填序号);
A.绿色能源 B.化学能 C.电能 D.光能
(3)“化学为人类提供新材料”
信息技术需要使用单质硅的晶片,石英固体(SiO2)与碳在高温条件下反应可制得单质硅,同时生成一种可燃性气体,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 ;
(4)“化学为生命密码解锁。” DNA承载着生命遗传密码,DNA水解产物之一是胞嘧啶(C4H5ON3)。一个胞嘧啶分子中含有 个原子;求胞嘧啶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写出解题过程)
18.下列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1)从微观的角度来看,在此反应中发生改变的是 。
(2)在A,B,C,D四种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属于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是 ,A的化学式为 。
19.研究物质的化学反应,可以揭示物质之间转化的规律。
反应一:水在通电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
请写出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 。
反应二: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水
(1)根据所给信息,请画出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的微观示意图。
(2)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
(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其表示的含义:
表示1: ;
表示2: ;
表示3: 。
20.天宫课堂点亮青少年的科学梦。
(1)王老师演示水球包裹泡腾片实验。泡腾片由小苏打(NaHCO3)和柠檬酸(C6H8O7)等制成。
①有关小苏打和柠檬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填标号)。
A.均属于有机物
B.小苏打可治疗胃酸过多
C.柠檬酸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9:1
②泡腾片遇水反应的原理为,则物质X由 种元素组成。
(2)叶老师介绍宇航员呼吸的氧气源于电解水,空间站能实现O2的再生和CO2的清除,流程如下图。
①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系统Ⅲ内消耗的氢气和二氧化碳的分子数目之比为 。
③系统Ⅰ中可电解的水的质量 (填 “大于”、“等于”或“小于”)系统Ⅲ中生成水的质量。
三、实验题
21.请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1)图A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后果 ,原因是 ,改进措施是 。
(2)图B实验中酒精灯加网罩的作用 。
(3)图C探究质量守恒定律实验中瓶底细沙的作用 ,实验过程中小气球的变化 。
参考答案
1.B 2.C 3.D 4.C 5.D 6.A 7.D 8.B 9.D 10.C 11.D 12.C 13.D 14.A 15.C
16.(1)
(2)氧原子和氢原子
(3)分解
(4)5
17.N2 CO2 CO 肥皂水 升高 HCl O 节约用水 AB 【答题空10】C+SiO2Si+CO 13 37.8﹪(
18.分子 D C
19.
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的事实(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每2个氢分子与1个氧分子反应生成2个水分子(或H2、O2、H2O的分子数之比是2:1:2,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每4份质量的氢气与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36份质量的水(或H2、O2、H2O的质量之比是1:8:9,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20.(1)BC 四/4
(2)2H2O2H2↑+O2↑ 4:1 大于
21.水不能进入集气瓶或进入水的量少 木炭燃烧虽然消耗氧气,但同时又生成二氧化碳,使瓶内压强几乎不变 将木炭换成红磷 集中火焰,提高温度 防止炸裂瓶底 先胀大后变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