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鲁教版九上同步习题:6.2化石燃料的利用(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化学鲁教版九上同步习题:6.2化石燃料的利用(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04.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10-17 16:53: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6.2化石燃料的利用
一、单选题
1.在一定条件下,下列物质间的转化不能一步实现的是
A.KMnO4→MnO2 B.H2O2→H2 C.O2→CO2 D.CO2→O2
2.构建知识网络可提高学习效率。下图是有关CO2的知识网络图,以下判断错误的是
A.物质③具有可燃性
B.物质⑤可能是金刚石
C.物质②→物质①的转化可能为分解反应
D.物质①和物质⑤生成物质④可放出热量
3.用足量的CO还原32g某种氧化物,将生成的气体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中,得到60g沉淀,则该氧化物是
A.FeO B.Fe2O3 C.CuO D.Cu2O.
4.5G时代,芯片运行速度提升,会带来散热问题。科学家成功地从石墨中分离出单层的石墨片(又称石墨烯),高性能石墨烯复合材料散热片可以很好的解决芯片这一问题。关于石墨烯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组成:碳元素 B.结构:微粒排列方式不同于金刚石
C.性质:与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相同 D.用途:用作计算机有关的导热性材料
5.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炒菜油锅着火时,立即盖上锅盖
B.燃放烟花爆竹时,要远离人群和可燃物
C.天然气泄漏时,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
D.家用电器着火时,立即用水浇灭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将装有某气体的试管管口靠近酒精灯火焰产生爆鸣声,说明该气体是氢气与氧气的混合气
B.燃气灶火焰出现黄色,锅底出现黑色时,可增大灶具的进风口
C.物质能不能燃烧,要考虑两方面因素:内因是物质本身,外因是反应条件
D.乙醇汽油用作燃料,既可缓解化石燃料的紧张,又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7.一定量的木炭在盛有氧气和氮气混合气体的密闭容器中燃烧,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混合气体中氮气的质量分数不变
B.反应后容器中气体的组成有3种情况
C.若反应后气体是3种气体的混合物,则其中C、O元素的质量比一定小于3:4
D.若反应后气体是2种气体的混合物,则反应前C与O2的质量比为3:4或3:8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同种元素可能组成性质不同的几种单质
B.物质都是由分子或原子构成的
C.核电荷数:S2->S
D.在原子中质子数一定等于中子数
9.金刚石和石墨是常见的碳单质,其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构成金刚石和石墨的原子大小不同
B.金刚石和石墨中原子排列方式相同
C.10g金刚石和10g石墨所含原子数相同
D.金刚石和石墨在氧气中都不能燃烧
10.下列化学反应中能产生吸热现象的是
A.镁与稀盐酸反应 B.水与生石灰反应
C.碳与二氧化碳反应 D.催化分解双氧水制取氧气
11.“珍爱生命,保障安全,守护健康”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在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它的纯度
B.发现厨房内天然气泄漏,立即打开抽油烟机排气
C.室内失火时,立即打开所有门窗
D.屋内放一盆水,防止煤气中毒
12.通过创建卫生城市活动,某城市空气状况有了明显变化,但测得目前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是PM2.5。造成这种现象的可能原因是
①地面建筑产生大量粉尘 ②沙尘暴天气增多 ③太阳能热水 ④汽车尾气的大量排放 ⑤燃煤取暖 ⑥燃烧天然气
A.①③⑤⑥ B.①②④⑤ C.②④⑤⑥ D.③④⑤⑥
13.“生命可贵,安全第一”下列采取的安全措施错误的是
A.晚上煤气泄漏,立即开窗通风
B.点燃氢气前,应先检验氢气的纯度
C.用煤炉取暖,在煤炉上放一壶水以防止煤气中毒
D.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窑,先用蜡烛做灯火实验
14.术人员用铝粉和氧化铁粉末来焊接钢轨的缝隙, 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 + 2Al Al2O3+2Fe, 还原剂具有夺氧能力,在此反应中, 属于还原剂的是
A.Fe2O3 B.Al C.Al2O3 D.Fe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发生蓝紫色火焰
B.硫燃烧后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木炭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发生白光
D.镁条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二、填空题
16.请用化学符号表示或写出符号所表示的含义:
(1)三个铁原子
(2)天然气的主要成分
(3)2SO2  
(4)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的氧化物
17.如图为干电池的结构示意图,请利用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碳棒(主要成分是石墨)用作干电池的正极是利用了石墨的 性.
(2)干电池的材料很多可以回收利用.例如双氧水与回收的二氧化锰可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8.重庆自然资源丰富,利用价值高,开发潜力大。
(1)重庆水资源丰富,为降低水的硬度,我们常选择的方法是 ;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新型水处理消毒剂,高铁酸钾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 。
(2)渝东南片区蕴含丰富的页岩气资源,页岩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H4),请写出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3)渝西片区金属资源丰富,其中磁铁矿的主要成分是 (填化学式)。
19.果果查阅资料:可燃冰是公认的地球上尚未开发的最大新型能源,将替代替代石油、煤和天然气等传统化石燃料,我国商业开发可燃冰或在2030年。则回答:
(1)在可燃冰中,平均每46个水分子构成8个笼,每个笼中容纳一个甲烷分子或一个游离的水分子,若每8个笼中有6个容纳了甲烷分子,另外2个被2个游离的水分子所填充,则可燃冰的平均组成是下列各项中的( )
ACH4·2H2O BCH4·6H2O CCH4·8H2O DCH4·10H2O
(2)可燃冰的主要成分为甲烷水合物,经检测1体积“可燃冰”可储藏100~200体积的甲烷气体,则甲烷中碳、氢元素之间最简质量比为 。天然气燃烧时发出 色火焰,请写出天然气完全燃烧时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可燃冰被称为“二十一世纪清洁能源”。请你帮助果果分析可燃冰的优点有(要求说出至少两点) 。但目前国际在开采技术上还存在困难,如果开采中甲烷气体一旦泄露可能导致的后果是 。
(4)果果还发现:我国南海海域蕴含丰富的可燃冰,为我国在使用高效的新能源领域开辟了十分广阔的开拓前景。你认为能开发利用的新能源还有(至少填写二种) 。
20.空气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1)两百多年前,法国科学家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他把少量的汞在密闭容器中连续加热12天,发现银白色液体汞有部分变成了红色固体粉末,容器内气体体积减少了。他把汞表面的红色固体收集起来,放在一个小的容器内再加强热,得到了汞和氧气,得到的氧气的体积恰好等于闭容器内减少的体积。
①拉瓦锡选择汞作为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药品,基于以下的考虑:一是汞只与空气中 反应:二是汞和氧气反应后的生成物是固体。
②下图为加热氧化汞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请补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
③如图是仿照这个历史上著名实验的原理,设计的实验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实验步骤,错误的是 (填字母序号)。
A 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将水面上方空间分为5等份
B 用弹簧夹夹紧胶皮管
C 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后,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观察现象
D 待红磷熄灭后,立即打开弹簧夹,观察现象
(2)汽车多以汽油燃料,辛烷(C8H18)是汽油中的一种成分。
①每114gC8H18完全燃烧,生成 gCO2。
②与完全燃烧相比,等质量的C8H18不完全燃烧时会产生CO,消耗O2的质量 (填“偏大相等或偏小”),除污染环境外,燃料不完全燃烧还会产生的问题是 (写出一种)。
(3)“远在高空是地球卫士,近在身边是健康杀手,“臭氧(O3)对环境的作用需辩证地认识。高空中臭氧层能吸收紫外线,有学者认为,制冷剂氟利昂进入高空大气后会产生氯原子(Cl),引发以下反应:
反应I:Cl +O3=C1O +O2
反应Ⅱ:2C1O =2C1 +O2
Cl 加快了上述转化过程总反应的速率,但自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总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其作用是 作用,该转化过程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有人提出:你吸入的空气中的某个氧原子可能自于若干年前恐龙的身体,该说法表达的观点是 (填字母)。
A 分子聚集形成物质,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B 在化学变化中原子既不会产生,也不会消失
C 原子内部结构复杂,原子不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
三、实验题
21.有三瓶无色、无味的气体A、B、C,它们分别是甲烷、氢气、一氧化碳中的一种,试推断A、B、C分别是什么气体?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推断的结论
(1)点燃气体,用干冷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观察。 在B、C火焰上方的烧杯壁上有水滴出现,而A火焰上方的烧杯壁上没有水滴。 结论: A 、 B 、 C 。
(2)燃烧后,迅速把烧杯倒过来,分别向烧杯中注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观察。 A、B杯内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杯内澄清石灰水无明显变化
参考答案
1.B 2.D 3.B 4.C 5.D 6.A 7.D 8.A 9.C 10.C 11.A 12.B 13.C
14.B 15.B
16.3Fe CH4 二个二氧化硫分子 Al2O3
17.导电 2H2O22H2O+O2↑
18.煮沸 +6 Fe3O4
19.C 3:1 蓝 CH4+2O2 CO2+ 2H2O 储量大、对环境友好、低温下为固态好运输,用时易液化等 甲烷气体挥发到大气中,会加速全球温室效应 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等
20.氧气(或O2)
D 352 偏小 浪费燃料(合理即可) 催化 B
21.一氧化碳 甲烷 氢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