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牡丹江市重点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重点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8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10-17 16:49:17

文档简介

牡丹江市重点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化学答案
1-12题每题5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D C A B B C B C D B B C
(除标明外,每空1分)
13.(14分)
(1)BC(2’)
(2)D
(3) > 0. 225mol·L-1·min-1(2’)
(4)1(2’) 非气态
(5) < CH3OH的物质的量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故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 1.04(2’)
14.(13分)
(1)>;因为水的电离是吸热反应,温度升高,水的电离程度增大,离子积也增大(2’)
(2)中;=
(3)CH3COOH CH3COO-+H+ B
(4)变大(2’)
(5)ACE(2’)
(6)AB(2’)
15.(13分)
4FeCO3(s)+O2(g)=2Fe2O3(s)+4CO2(g)ΔH=﹣260kJ/mol (2’)
I (1)环形玻璃搅器
(2)偏大 偏大 偏小
(3)B(2’)
II (1)250mL容量瓶、胶头滴管
(2)0.1000 mol/L
(3)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
(4)当最后一滴标准液滴下后溶液由无色变粉红色且30s内不变色
(5)偏高牡丹江市重点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化学试卷
考试时间:60分钟 分值:100分
I卷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变化过程,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是放热反应的是(  )
A.与反应 B.浓稀释
C.灼热的炭与反应 D.甲烷与的燃烧反应
2.图像法是研究化学反应的一种常用方法。已知化学反应A2(g)+B2(g)=2AB(g)的能量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A2(g)+B2(g)=2AB(g)是一个放热反应
B.A2(g)与B2(g)每生成2molAB(g)时吸收bkJ能量
C.该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D.断裂1molA-A键和1molB-B键时放出akJ能量
3.由甲醇制备二甲醚涉及如下反应:
(1)2CH3OH(g)C2H4(g)+2H2O(g) △H1;
(2) 2CH3OH(g)CH3OCH3(g)+H2O(g) △H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H1<△H2
B.反应(2)为吸热反应
C.C2H4(g)+H2O(g)CH3OCH3(g) △H=-5.2kJ mol-1
D.相同条件下,CH3OCH3(g)比C2H4(g)稳定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烷燃烧热的数值为,则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B.已知1mol金刚石转化为石墨,要放出1.9kJ的热能,1g石墨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比1g金刚石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少
C.在稀溶液中:,若将含0.6molH2SO4的稀硫酸与含1molNaOH的稀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大于57.3kJ
D.500℃、30MPa下,将0.5molN2和1.5molH2置于密闭的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NH3,放出热量19.3kJ,其热化学方程式为:
5.反应,在不同情况下测得反应速率如下,其中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
A. B.
C. D.
6.下列有关工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合成氨生产过程中升高温度可加快反应速率,缩短生产周期,故温度越高越好
B.硫酸工业中,使用催化剂是为了提高SO2转化为SO3的转化率
C.合成氨工业中,将NH3及时液化分离有利于氨的生产
D.硫酸工业中,SO2的催化氧化不采用高压,是因为压强对SO2转化率无影响
7.一定温度下,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达平衡后将体积缩小为原来的一半,则C的体积分数(  )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无法判断
8.下列实验操作、现象、结论均正确的是(  )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A 向平衡体系FeCl3+3KSCNFe(SCN)3+3KCl中加入适量KCl固体 溶液的颜色变浅 平衡逆向移动
B 对平衡体系2NO2(g)N2O4(g)压缩体积,增大压强 混合气体的颜色变深 平衡逆向移动
C 2mL0.1mol L-1K2Cr2O7溶液中存在:Cr2O+H2O2CrO+2H+,向其中滴加5~10滴6mol L-1NaOH溶液 溶液由橙色变为黄色 平衡正向移动
D CuCl2溶液中存在:[Cu(H2O)4]2+(蓝色)+4Cl-[CuCl4]2-(黄色)+4H2O △H>0,对CuCl2溶液加热 溶液由蓝色变为黄色 平衡正向移动
9.已知: ,一定条件下CO与H2O(g)反应的v-t图像如下。30min、40min时分别只改变一个条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30min时,降低体系压强
B.40min时,增加或的浓度
C.平衡常数:
D.CO转化率:
10.下列溶液一定呈中性的是(  )
A.pH=7的溶液 B.c(H+)=c(OH-)的溶液
C.使酚酞呈无色的溶液 D.盐的溶液
11.25 ℃时,水的电离达到平衡:H2O H++OH-;ΔH > 0,叙述正确的是( )
A.向水中加入稀氨水,平衡逆向移动,c(OH-)降低
B.向水中通入HCl气体,pH值减小,KW不变
C.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CH3COONa,平衡逆向移动,c(H+)增大
D.将水加热,KW增大,pH不变
12.常温下,向25.00mL某浓度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0.1mol/LHA,溶液的pH随加入的HA溶液体积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B点所对应的横坐标为25ml)(HA是一种弱酸,溶液混合后体积的变化忽略不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NaOH溶液浓度为0.1mol/L
B.溶液中存在:c(H+)+c(Na+) =c(OH-)+c(A-)
C.从A到C,都存在:c(A-)>c(OH-)
D.在D点:溶质主要是NaA和HA
II卷
13.一碳化学是以分子中只含一个碳原子的化合物为原料生产化工产品的方法。合成气(和的混合气体)是一碳化学的重要原料,焦炭与水蒸气在恒容密闭容器中会发生如下三个反应:
I:
II:
III:
(1)当反应I达到平衡后,下列措施可提高正反应速率的是_______。(填标号)。
A.加入焦炭 B.通入CO C.升高温度 D.分离出氢气
(2)若在恒温恒容容器中仅发生反应II,则下列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
A.容器内气体的压强不变
B.容器内气体的总质量不变
C.容器内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
D.单位时间内,每有2 mol 键断裂,同时有1 mol 键断裂
(3)在体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和3 mol ,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III。反应过程中测得和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2所示:3 min时的正反应速率_______(填“>”,“=”或“<”)逆反应速率,从反应开始到第10 min,氢气的平均反应速率_______。
(4)在体积为V L并带有滑动活塞的恒温密闭容器中加入2 mol X和2 mol Y,发生如下反应(X、Y状态末知):。10分钟后达到平衡,此时X、Y、Z的物质的量之比为,且容器的体积不变,则a=_______;X的状态为_______(填“气态”或“非气态”)。
(5)由CO2和H2合成CH3OH 的反应如下:CO2(g)+3H2(g) CH3OH(g)+H2O(g) ΔH,在10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投入1molCO2和2.75molH2,在不同条件下发生上述反应,测得平衡时甲醇的物质的量随温度、压强的变化如图所示,则反应的ΔH___0(填“> ”或“<”),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中压强p1______p2( “>”或“<”),N点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_____(计算结果保留2位小数)。
14.研究弱电解质的电离,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下表是不同温度下水的离子积常数:
温度/℃ 25 t1 t2
水的离子积常数 1×10﹣14 KW 1×10﹣12
试回答以下问题:
(1)若25℃<t1<t2,则KW   1×10﹣14(填“>”、“<”或“=”),判断的理由是   。
(2)若25℃时,pH=3的盐酸和pH=11的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呈   性(填“酸”、“中”或“碱”),溶液中c(Na+)   c(Cl﹣)(填“>”、“=”或“<”).
(3)醋酸是一种常见的有机酸。醋酸的电离方程式为   。
保持温度不变,向醋酸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氨气,下列量将变小的是________。
A.c(CH3COO-) B.c(H+)
C.c(OH-) D.CH3COOH电离平衡常数
(4)向0.1 mol·L-1CH3COOH溶液中加水稀释,c(CH3COO-) / c(CH3COOH)的比值将   (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5)下列事实一定能说明CH3COOH是弱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_(填字母)。
A.相同温度下,浓度均为1 mol·L-1的盐酸和醋酸的导电性对比:盐酸>醋酸
B.1 mol·L-1 CH3COOH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C.25℃时,1 mol·L-1 CH3COOH溶液的pH约为2
D.10 mL 1mol·L-1的CH3COOH溶液恰好与10 mL 1mol·L-1 NaOH溶液完全反应
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CH3COOH和HCl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的大小关系为a大于b。
(6)某些弱酸的电离常数如下:
化学式 CH3COOH HSCN HCN HClO H2CO3
电 离 常 数 1.8×10-5 1.3×10-1 4.9×10-10 3.0×10-8 K1=4.4×10-7 K2=4.7×10-11
下列反应可以发生的是   (填字母)。
A.CH3COOH+Na2CO3=NaHCO3+CH3COONa
B.CH3COOH+NaCN=CH3COONa+HCN
C.CO2+H2O+2NaClO=Na2CO3+2HClO
D.NaHCO3+HCN=NaCN+H2O+CO2↑
15.已知25℃、101kPa时:
4Fe(s)+3O2(g)═2Fe2O3(s)ΔH=﹣1648kJ mol﹣1
C(s)+O2(g)═CO2(g)ΔH=﹣393kJ mol﹣1
2Fe(s)+2C(s)+3O2(g)═2FeCO3(s)ΔH=﹣1480kJ mol﹣1
请写出FeCO3在空气中加热反应生成Fe2O3和CO2的热化学方程式:
   。
【I】实验室利用如图装置进行中和热的测定,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图中缺少的仪器或用品有_______________。
(2)①如用0.5mol/L的盐酸与NaOH固体进行实验,则实验中测得的“中和热”绝对值将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②如用0.5mol/L的CH3COOH与0.5mol/LNaOH进行实验,则实验中测得的“中和热”△H将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③如用18.4mol/L的H2SO4与0.5mol/LNaOH进行实验,则实验中测得的“中和热”△H将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3)下列有关中和热测定实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应准确读取酸碱混合后溶液的最高温度作为最终温度
B.酸碱混合时,量筒中NaOH溶液应缓缓倒入小烧杯中,不断用玻璃棒搅拌
C.用温度计测量盐酸的温度后,用水冲洗干净,再测量氢氧化钠溶液的温度
D.为了保证0.50mol/L的盐酸完全被中和,通常使氢氧化钠溶液稍稍过量
【II】.用酸式滴定管准确移取某未知浓度的盐酸溶液于一洁净的锥形瓶中,然后用的氢氧化钠溶液指示剂为酚酞滴定。滴定结果如下所示:
  溶液起始读数 终点读数
第一次
第二次
(1)准确配制的氢氧化钠溶液,需要的主要仪器除量筒、烧杯、玻璃棒外,还必须用到的玻璃仪器有   。
(2)根据以上数据可以计算出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3)用标准氢氧化钠溶液滴定待测盐酸溶液,滴定时左手控制碱式滴定管的玻璃球,右手不停摇动锥形瓶,眼睛注视   ,直到滴定终点。
(4)达到滴定终点的标志是   。
(5)碱式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滴定后消失,对测定结果的影响是  填“偏高”或“偏低”或“不影响”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