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内文言文阅读篇。考场锦鲤
引喻失义”,以免其基业毁于一旦。分析透彻,言辞恳切,入情入理,令人折服!
然出于种种历史原因,诸葛亮的见解并没有感动刘禅,但其以人为本的思想,在今天
也有参考的价值。纵观诸葛亮,其情可悯,其才可赞,其行可敬,其生可叹。有一种
人是为理想而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就是这样的人!
四、提升秘籍
纵观2020年中考【常规版】和【升级版】的课内文言文阅读的试题,中考课内文
言文考点日趋丰富且试题命制变化多样,着重考查对词语的积累、对语句的句读能力、
对语句的翻译能力、对篇章的整体性把握和细节性理解。因此,考生一定要谙熟这些
考点内容,在平时的学习中有的放矢。
(一)对词语积果的考查
近几年来,对词语积累的考查范围越来越大,形式越来越多样。
①从前只考查书下注释,现在对课文中所有出现的词语都可能进行考查;
②从前只考查实词的解释,现在对虚词的理解也会考查:
③从前只考查释义,现在会同时考查用法;
④从前只考查词语在本篇文章中的释义,现在则会进行该词语在不同篇章中释义
的比对:
⑤从前只考查词语在古文句中的释义,现在则会进行该词语在成语、诗词句中释
义的比对。
除此之外,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依然是考查重点。
在辨析词义时,可以将该词的每个用法代入句中去理解,挑选其中最恰当的一项
作为正确答案。以最常见的文言虚词“之”为例,其用法有:
①代词,可译为“他(她、它)”“这”“他(她、它)的”或自称等;
②结构助词,译为“的”;
③助词,不译;
④用于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起舒缓语气作用,无实际意义;
⑤动词,译为“去”“往”“到”“到…去”等。
如:在《醉翁亭记》里“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中的“之”是助词,不译:
如:在《爱莲说》里“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中的“之”用于主谓间,取消
句子独立性,不译;
如:在《陈涉世家》里“又间令吴广之次”中的“之”是动词,译为往、到。
181
测老场棉鲤中考满分语文读·写·练
(二)对语句朗读能力的考查
文言文朗读能力的检测主要体现在断句上。
在考查断句时,需要用“/”进行标注,主要有两种情况:
其一,是指用“/”表示上下句之间的停顿,即此处应有标点;
其二,是指用“/”表示朗读时句子内部的气息停顿,即对朗读节奏的划分,此
处无标点。
断句时,一般要由大到小,由易到难,点面结合,句句突破。意思是,在断句之
前,要认真通读选文,把容易断开的句子先断开,再一次缩小断句的范围;对疑难句子,
要联系上下文意,抓住关键词,仔细推敲
断句时,注意一下方法。
①找名词、代词、动词、形容词:前两者常为主语和宾语,后两者常为谓语,有
助于划分句读和内部结构。
②看虚词:古文最初没有标点符号,要明辨句读,虚词是重要标志。如常用于句
首的“夫”“唯”“盖”等;常用于句尾的“哉”“耶”“耳”等。
③察对话:对话、引语是古文断句的又一重要依据。常以“曰”“云”“语”
等为标志
④据修辞:对偶、排比、顶真是文言文常见修辞,句式工整是文言文语言表示一
大特点,可以为断句提供方便。
⑤辨句式:文言文有许多固定结构可以帮助我们断句。如“…者,…也”是
典型的判断句。
⑥依结构:文言文表述时常见总分、分总的结构,我们可以据此断句。
断句是否正确,要看字句是否能讲得通。如果翻译句子却讲不通,就可能有判断
错误的问题。换言之,正确断句后每一句话的内容表述都应符合情理、符合逻辑。
(三)对语句翻译能力的考查
文言文的翻译讲究“信”“达”“雅”。
“信”指的是译文要准确表达原文的意思,避免曲解原文的意思。要达到“信”
的要求,首先要忠实原文,不凭主观好恶随意增减意思;其次还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的
问题:
①注意古今词义、色彩的变化;
②注意词类活用的现象:
③注意有修辞的语句的翻译;
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