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雍正皇帝特许部分官员上奏密折,缮写时须亲自为之,一切听闻皆可上报。奏折要直达御前,并由皇帝亲自批答。其根本目的是( )
A. 加强君主专制 B. 保证政令的畅通与保密
C. 提高清朝行政效率 D. 加强对行政官员的监察
2.赵翼在《檐曝杂记》中记载:“军机处有廷寄谕旨。凡机事虑漏泄不便发抄者,则军机大臣面承后撰拟进呈,发出即封入纸函,用办理军机处银印钤之,交兵部加封,发驿驰递。其迟速,皆由军机司员判明于函外。曰马上飞递者,不过日行三百里。有紧急则另判日行里数始密且速矣。”从中可看出清廷军机处的廷寄制度( )
A. 便于军机大臣控制军权 B. 减少中间环节,提高兵部办事效率
C. 成为君主专制达到顶峰的标志 D. 便于皇帝控制全国军政大权
3.清初,台湾迎来了两次重要的移民高潮。一次是郑成功收复台湾后,数万明朝的遗民到那里垦殖,使台湾基本进入农耕社会。第二次是台湾被清朝收复后,“民之渡台,如水之趋下,群流奔注”,使台湾有了更大发展。这两次移民高潮( )
A. 加强了中央政府对台湾的控制 B. 冲击了传统的闭关锁国政策
C. 丰富了中华民族历史发展内涵 D. 驱逐了西方殖民残余势力
4.下列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A. 清朝积极反抗外来侵略 B.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
C.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D. 民族政权走向对立与对抗
5.18世纪后期起,不少士人建议朝廷将内地过剩人口组织起来,迁往西部从事开发。出现这一现象主要是因为( )
A. 西部开发引起士大夫关注 B. 人口膨胀已成为社会问题
C. 有识之士警觉英国的扩张 D. 清朝的行省制进一步完善
6.1683年,康熙帝指出“开海贸易,谓于闽粤边海民生有益。若此二省民用充阜、财货流通,各省俱有裨益故令开海贸易”。第二年,康熙帝分别设粤海关、闽海关、浙海关、江海关,管理对外贸易。材料表明( )
A. 清政府始终实行重商主义政策 B. 清政府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C. 清政府一度放宽对外贸易管制 D. 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7.自清代雍正、乾隆年间起,在台湾岛、四川多山地区、广西农村、湖南贵州交界、闽粤山区等地,频繁发生当地土著居民和流入迁徙民众(客民)的乡村宗族械斗,有些械斗甚至发展成反抗官府的大规模起义。这反映了当时( )
A. 人口增殖带来新的社会问题 B. 中央集权强化激化官民矛盾
C. 土地兼并引发民众强烈不满 D. 经济重心南移诱发资源争夺
8.清初,顺治帝谕工部:“畿辅之地,乃天下根本,必加意安养,使民生乐业,方能自近及远,渐致太平。”顺治、康熙、雍正时期,朝廷多次免除畿辅受灾州县的田赋,兴修水利。乾隆时期直隶总督孙嘉淦任职不足三年,查勘应修水利工程共计523处。材料旨在说明清政府()
A. 推行减免钱粮政策 B. 重视发展水利事业 C. 注重维护京畿稳定 D. 践行以民为本思想
9.清朝雍正帝为了能了解各级官员的真实情况,解决各部门存在的“报喜不报忧”的弊端,进一步完善了密折奏事制度;主要是扩大了撰写密折的人的范围,估计雍正朝先后拥有密折奏事权的可达1000多人。由此可见,密折奏事制度( )
A. 加强了皇帝对官吏的监管 B. 继承了明朝厂卫制度的传统
C. 激化了各级官员间的矛盾 D. 完善了古代监察制度的职能
10.清朝军机处最初设置了三位大臣,即怡亲王允祥、张廷玉和大学士蒋廷锡,后来逐渐增加,最多时达十一人。他们之间在立法上没有隶属关系,均直接对皇帝负责。这反映了清朝()
A. 中枢机构职责不断健全 B. 分化事权以获集权
C. 大力构建权力制衡机制 D. 封建制度由盛转衰
11.自清代雍正、乾隆年间起,在台湾岛、四川山区、广西农村、湖南贵州交界、闽粤山区等地,频繁发生当地土著居民和流入迁徙民众(客民)的乡村宗族械斗,有些械斗甚至发展成反抗官府的大规模起义。这反映了当时()
A. 人口增多带来新的社会问题 B. 中央集权强化激化官民矛盾
C. 土地兼并引发民众强烈不满 D. 经济重心南移诱发资源争夺
12.“在内外压力的逼迫下,以郑克塽为首的郑氏集团终于在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七月五日完全接受了清政府的和谈条件,放弃抵抗企图,向清政府缴械投诚。十三日,施琅率清军在台湾登陆,接管台湾全境。”这表明清政府的对台策略是()
A. 依靠压倒性武力统一台湾 B. 以政治和谈方式统一台湾
C. 借助外国的武力统一台湾 D. 武力威慑与政治招抚并用
13.下表为清朝部分时期人口、耕地面积数据。对此解读准确的是()
时间 人口数量(亿) 粮食种植面积(万公顷) 人均粮食种植面积(亩)
乾隆十八年 1.84 约4902 4.00
乾隆四十九年 2.86 约5071 2.66
嘉庆十七年 3.34 约5260 2.36
咸丰元年 4.32 约5042 1.75
A. 开始突破传统自然经济的结构 B. 边疆国土的开发有效缓解人地矛盾
C. 高产作物传入提高了粮食产量 D. 人口急剧增长使资源危机日益显露
14.清政府制定了《管理澳夷章程》,其主要内容有:洋船出入,严行盘验;夷人有事不能面见督抚等大员,也不准由“熟识商人”代为传达,必须由澳门县丞申报海防衙门。清政府制定这一章程的主要目的是()
A. 加强对澳门的管理 B. 取消外交活动 C. 严控中外接触 D. 禁止海外贸易
二、材料解析题
1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清廷在中央设立理藩院,与六部平行,主管边疆民族事务。在清代前期,理藩院还兼管中外交涉事宜,为使管理规范化,政府制定并不断修订补充《理藩院则例》《回疆则例》等法规,通令实施。在地方上,在加强中央集权、保证政令统一的前提下,采用适合当地民族社会的统治体制,而不强求划一。对少数民族上层,清政府采取如封爵、给俸、年班朝觐、联姻等措施,笼络、安抚首重蒙古是清政府的基本国策。
——编自马大正《中国边疆学构筑札记》
根据材料,概括清政府对边疆地区治理政策的特点。
16.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材料 1761年,为解决乌鲁木齐兵屯地荒和内地流民无地可种的问题,乾隆帝命令陕甘总督杨应琚招募内地流民前往乌鲁木齐种地,是为民屯。杨应琚遂从甘肃安西、高台等处招募贫民四百余户,携眷前往乌鲁木齐屯种。1764年,甘肃大旱,乾隆帝再次提出移民乌鲁木齐,这一年,杨应琚从肃州、敦煌等地招民七百零八户前往。至乾隆末年,乌鲁木齐地区民屯,共开垦土地五十多万亩。
——据《清高宗实录》整理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乾隆帝移民乌鲁木齐的历史作用。
答案和解析
1.【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雍正时期实行密折制度的根本目的。密折制度的实行使奏折的经手人减少,加强了皇权,故A项正确;密折制度是与下情上达相关的制度,而非政令下达,故B项错误;提高行政效率、加强对官员的监察并非实行密折制度的根本目的,故C、D项错误。
2.【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军机处。材料反映军机处的廷寄制度在处理公文时的机密和迅速,完全按照皇帝个人意愿行事,便于皇帝掌控国家军政大权,故D项正确。军机大臣品级较低,只能秉承旨意、跪受笔录,无力控制军权,故A项错误。军机处直属皇帝本人,与兵部并非从属关系,故B项错误。清雍正年间设立军机处,标志君主专制达到顶峰,故C项错误。
3.【答案】C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清初台湾两次移民高潮的历史影响,要求运用所学解读题干信息。
【解答】
A.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台湾一度不受中央政府控制,故A项错误。
B.台湾是中国的领土,对台湾移民不是对外政策,故B项错误。
C.向台湾移民有利于台湾的开发和大陆文化的传播,推动台湾地区对中央政府、国家的认同,这丰富了中华民族历史发展内涵,故C项正确。
D.郑成功收复台湾后的移民潮有利于驱逐西方殖民残余势力,但清朝收复台湾后的移民潮与之不符,故D项错误。
4.【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清代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措施。依据图片所给信息“雅克萨自卫反去战大炮”“金奔巴瓶”“新疆伊犁将军府”,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片分别反映的是清朝时期抗击沙俄侵略者的事件、清朝政府加强对西藏的管辖以及设置伊犁将军加强对新疆地区的管理。材料总体反映的是清朝为了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所采取的措施,C项符合题意。
5.【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清代统治危机。18世纪后期,中国人口过剩问题日益突出,一些士人开始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故本题答案选B项;A项错误,题干中人口膨胀是士大夫的关注点;C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D项错误,行省制与人口西迁主张关系不大。
6.【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康熙时期的对外贸易政策。据材料可知康熙帝开海设关放宽对外贸易管制,故选C项;清政府放宽对外贸易管制不等于实行重商主义政策,排除A项;康熙时清政府并未放弃重农抑商政策,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开海贸易,而不是闭关锁国,排除D项。
7.【答案】A
【解析】本题结合历史解释考查清朝中期出现的统治危机。根据材料“频繁发生当地土著居民和流入迁徙民众(客民)的乡村宗族械斗”可知,土著居民与流入迁徙民众矛盾尖锐。结合所学知识,清代人口膨胀,人地矛盾突出,狭乡有大量人口外迁,因此流入迁徙民众与土著居民极易因土地、风俗等产生矛盾,故选A项;材料不涉及中央集权,排除B项;根据材料“频繁发生当地土著居民和流入迁徙民众(客民)的乡村宗族械斗”可知,土著居民与流入迁徙民众矛盾尖锐,原因在于人地矛盾尖锐,不涉及土地兼并和经济重心南移,排除C、D项。
8.【答案】C
【解析】由材料“畿辅之地,乃天下根本,必加意安养,使民生乐业,方能自近及远,渐致太平”等信息可知,清朝前中期朝廷多次免除畿辅受灾州县的田赋和兴修水利,其目的是维护京畿的稳定,故C正确。
9.【答案】A
【解析】据材料可知,清朝雍正帝完善密折奏事制度,借此更加全面地了解各级官员的真实情况,加强对官吏的监管,故选A项;密折奏事制度与明朝厂卫制度并不一样,排除B项;材料主要表明的是密折奏事制度加强了皇帝对官吏的监管,激化官员之间的矛盾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密折奏事制度并不属于古代监察制度,排除D项。
10.【答案】B
【解析】材料仅体现出军机处人员的增多,无法体现中枢机构职责不断健全,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可以看出清朝军机处人员增多,“他们之间在立法上没有隶属关系,均直接对皇帝负责”反映了清朝分化事权以获集权,故B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其制衡机制,故C项错误;D项表述与材料主旨无关,故错误。
11.【答案】A
【解析】根据“频繁发生当地土著居民和流入迁徙民众(客民)的乡村宗族械斗”等信息可知,材料中所述地区的土著居民与客民矛盾尖锐,结合所学知识,在经济繁荣和国土开发的背景下,清代人口膨胀,人地矛盾突出,狭乡有大量人口外迁,因此迁徙民众与土著居民极易因土地问题发生冲突,故选A项;材料反映的是乡村宗族械斗,不涉及中央集权,排除B项;根据材料可知,土著居民与客民矛盾尖锐,与土地兼并无关,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现象与经济重心南移无关,且宋代就已完成经济重心南移,排除D项。
12.【答案】D
【解析】 根据材料“内外压力的逼迫”“接受了清政府的和谈条件,放弃抵抗企图,向清政府缴械投诚”可知,清政府对台策略是武力震慑与政治招抚并用,故D项正确。
13.【答案】D
【解析】依据表格可知,这些时期人口增长迅速,粮食种植面积虽有所增长,但仍不能满足需要,人均粮食种植面积总体呈下降趋势,反映了人口急剧增长使资源危机日益暴露,故选D项;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边疆国土开发缓解人地矛盾的信息,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高产作物传入提高粮食产量的信息,排除C项。
14.【答案】C
【解析】加强对澳门的管理仅是表象而不是主要目的,故A项错误;题干“夷人有事……必须由澳门县丞申报海防衙门”说明当时清政府存在外交活动,故B项错误;题干“夷人有事不能面见督抚等大员,也不准由‘熟识商人 代为传达”说明清政府严格控制与外国的交往,故C项正确;禁止对外贸易与题干“洋船出入,严行盘验”不符,故D项错误。
15.【答案】特点:设立专门机构管理边疆地区;制定法规管理;在政令统一前提下因地制宜;对少数民族上层进行拉拢、安抚。
【解析】本题考查清朝的民族政策。特点:根据材料“清廷在中央设立理藩院,与六部平行,主管边疆民族事务。在清代前期,理藩院还兼管中外交涉事宜”可知,设立专门机构管理边疆地区;根据材料“为使管理规范化,政府制定并不断修订补充《理藩院则例》《回疆则例》等法规,通令实施”可知,制定法规管理;根据材料“在加强中央集权、保证政令统一的前提下,采用适合当地民族社会的统治体制,而不强求划一”可知,在政令统一前提下因地制宜;根据材料“对少数民族上层,清政府采取如封爵、给俸、年班朝觐、联姻等措施,笼络、安抚首重蒙古是清政府的基本国策”可知,对少数民族上层进行拉拢、安抚。
16.【答案】缓解人地矛盾;促进了新疆地区的开发;促进民族交融、文化交流;加强了边疆管理。
【解析】据材料“为解决乌鲁木齐兵屯地荒和内地流民无地可种的问题”得出缓解人地矛盾和加强了边疆管理;据材料“至乾隆末年,乌鲁木齐地区民屯,共开垦土地五十多万亩”得出促进了新疆地区的开发;据材料“遂从甘肃安西、高台等处招募贫民四百余户,携眷前往乌鲁木齐屯种”“1764年,甘肃大旱,乾隆帝再次提出移民乌鲁木齐,这一年,杨应琚从肃州、敦煌等地招民七百零八户前往”得出促进民族交融、文化交流。
第6页,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