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 八年级 11《核舟记》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中语文 八年级 11《核舟记》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0-17 19:18: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初中语文 《核舟记》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借助注释,疏通文意;
2.抓住文体特点,把握说明对象特点和写作顺序;
3.积累文言词汇,同时推敲揣摩本文的语言,体会本文说明语言的简洁性、准确性与生动性融合的特点。
教学重点
重点:疏通文意;把握说明对象特点和写作顺序。
难点:体会本文说明语言的简洁性、准确性与生动性融合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景,导入新课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手工艺术源远流长。一棵不起眼的树根经三拨两弄可变成一只活灵活现、凌空欲飞的雄鹰;一块似可废弃的石头经三琢两磨可化为山水木石、鸟鱼虫草;一根头发上可以雕刻下唐诗三百首的诗句……课文《核舟记》中介绍的核舟就是这样的珍奇……
二、介绍作者及作品
魏学洢(约1596—1625),字子敬,明末嘉善人,著有《茅檐集》。本文选自清代张潮编的《虞初新志》。
三、自读课文,疏通文意
1.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要求:小组合作,结合注释进行,完成后,先小组展示交流;
2.班级展示交流,每组派一位学生代表交流;
3.老师强调重点语句翻译,强调学生批注重点词语意思,尤其是通假字、一词多义等。
四、熟读课文,探求“核舟”之“奇”
【学习任务】
思考:雕刻者高超的技艺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老师引导学习】
引导学生熟读课文,引导学生找出能体现技艺“奇巧”的语句,尤其要将学生的注意点引向容易忽视的细节,做好圈点批注。同时让学生发挥想象,体会王叔远技艺之“奇巧”。
【学习效果预设及点拨】
第一,内容之奇,善于在小中寓大,展现“尺幅千里”的雕刻艺术,而核舟从头到尾大约“八分有奇”,体积之小可想而知。 “二黍许”,“其长曾不盈寸”,却雕刻了五个人、八扇窗,箬篷、船楫、炉、壶、手卷、念珠各一,对联,题款共三十四个字,可见雕刻技艺的精湛,所刻内容之丰富让人称奇。
第二,人物之奇,善于将静态的人物动态化,表现出舟中不同人物的个性特征,核舟虽小,但作者通过细致观察,丰富想象,使其所雕刻的人物形神飞动,神态逼真,以形显神,对照鲜明,文章共雕刻了五个人,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表现。苏轼是黄庭坚的前辈,所以他是“左手抚鲁直背”,表示爱抚;黄庭坚是苏轼门生兼友人,所以与苏轼共处时,他是心有所悟又自由自在,表现出来的是“如有所语”,佛印是僧人,高蹈脱俗,意念高远,两个舟子,一喜动奔放,一喜静安然,动静相宜,互为补充,富有情趣。
第三,构思之奇,精细微小尽显刀笔之神,如八扇窗,而是“左右各四”,既有数量之美,又有对称之韵。互相对望的雕栏也是对称的。窗上的对联不仅字数相等,而且内容相对,“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分别出自《后赤壁赋》和《赤壁赋》,两篇千古佳作似乎也参与到雕刻作品之中了,再有如“舟尾横卧一楫”,只六字,于月色水光中桨息舟停,纵游江面,丰富的情景意蕴已经俱在桨之中了,巧妙地来表现主题,构思之巧让人称奇。
五、细读文脉,思考“核舟”之“巧”
【学习任务】
1.阅读思考,本文采用什么说明顺序?
【老师引导学习】(1)分组交流,梳理每一段的内容,思考其结构安排和说明顺序。
明确1:全文结构:
第一部分(第1段)概述雕刻家王叔远的精湛技艺,点明雕刻品“核舟”主题。
第二部分(第2—5段)详细介绍“核舟”的形状、结构、舟上的人物和题名。
第三部分(最后一段)总计核舟的人、物、文字数目,写作者对雕刻家技艺的赞美。
小结:总----分----总结构 先写中间、再写两边,后写船背,按照空间顺序来说明。
明确2:2-4段说明的是正面;第5段说明的是船的背面。介绍时按先中间(船舱)后两端(船头、舟尾)、先主要部分(船头)后次要部分(舟尾、舟背)的顺序介绍的,是逻辑顺序。(老师要增加频次,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思维碰撞与共鸣中达成共识,对说明顺序有一个完整、深入的了解)
2.讨论探究:作者为什么不按照船头、中间、船尾的顺序一一介绍
全文先总体介绍王叔远的雕刻艺术,再具体介绍大苏泛舟赤壁的核舟,最后对核舟所刻做一个分类统计。这只核舟中间部分较为厚实且有高度,以刻为船舱、船篷。所以首先介绍中间部分,这是这条船视觉上的“主体”。窗上又刻有苏轼《赤壁赋》《后赤壁赋》中写景的名句,可以使读者通过想象感知苏轼当年泛舟赤壁时的优美环境。如果我们把核舟比作一幅图画的话,船舱无疑就是背景部分了,先说背景,不仅可以引人人胜,而且可以使读者初步感受这个环境中的特殊氛围。“主体”既明,船头的三个人物的位置自然也就很清晰了。苏、黄、佛印是主要人物,故此要先讲。船尾舟子是陪衬人物,故而后说。作者这样写,一是为了表达方便,二是为了遵循事物内在的逻辑。基于以上原因,作者没有按照船头、中间、船尾这样一般的顺序进行介绍。
六、品读文句,体悟“语言”之“妙”
【学习任务】
1. 本文语言简洁、严密、生动,试结合下列句子做具体分析。
(1)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网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2)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
(3)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明确:(1)为了说明雕刻之能,先说尺寸之短,“径寸之木”,而后再说“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然后再进一步总结说“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通过这样的三个层次,就将王叔远的“奇巧”充分介绍出来了。这样既以综述的笔触说明王叔远微雕艺术之高明,后文再以“尝贻余核舟一”、自然引出对核舟的具体介绍。(2)这句话使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船体长度和高度,“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乘许”,可见核舟确实很小;而且因未经准确测量,使用了表示约数的“约”“有奇”“可”“许”,可见作者用语很有分寸感。(3)先列出“一楫”,以分出左右,引出二舟子,然后分别加以生动的说明介绍,居右者,呈现动态之美,因此先面部,后举止,重点在举止。居左者,呈现静态之美,先举止,后面容,重点在面容。一动一静,动静相宜,次序井然,神态毕出。
2.古代汉语中数量的表达方式与现代汉语有所不同。试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看看不同在哪里。
(1)苏、黄共阅一手卷。
(2)舟尾横卧-楫。
(3)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 ,为字共三十有四。(学生交流展示翻译后,老师引导分析古代汉语中数量的表达方式与现代汉语有所不同,进一步体会语言的妙处。)
首先,古代汉语量词系统不发达,数词直接与名词结合是比较常见的形式。本题给出的四个例句均无量词。这是与现代汉语的不同,翻译的时候要根据现代汉语的习惯补出。
其次,古代汉语在整数和零数之间一般会加上一个“有”(同“又”)字。现代汉语里一般不用,翻译的时候要删去。
此外,关于数词和名词的搭配,如若重点在名词上,数词一般放在名词的前面,例句中的“一手卷”“一楫”“一舟”;如若重点在数词上,数词一般要放在名词之后,如“人五”“窗八”等。
(小结)本文是一篇文艺性说明文,其语言表现有其独到之处,主要表现在:第一、语言准确。如课文第二段只用80来字就清楚而准确地交待了核舟的形体大小、舱、窗、雕栏、刻字等五项内容。如二段中的“约”“有奇”“许”“旁开”“右刻”“左刻”和三段中的“卷端”“卷末”“微侧”等语词都恰好其分,却又十分精练,使读者一看就清晰明白。第二、动词精当。《核舟记》对人物情态的描绘逼真而生动,得益于动词选用之精当。如描绘船头三人用“执”、“抚”、“指”、“现”、“袒”、“露”、“矫”、“卧”、“诎”、“竖”、“倚”等动词,描绘船尾舟子用“仰”、“倚”、“攀”、“执”、“抚”等动词,这些富有表现力的词语使得人物形象活泼生动、呼之欲出,足见语言简洁生动。
七、延读拓展,传承技艺
本文既是一篇典范的说明文,又是一篇气韵生动的艺术小品文。学习本文后,你对介绍工艺品说明文的写作有何启示?
明确:一是介绍某件工艺品,必须把握其特点。二是对工艺品各个部分的介绍要着眼于全局,服从于整体,要充分突出其总特点。三是要确定一条合理而清晰的说明顺序。先整体后局部,先主要部分后次要部分,或由前到后,或自上而下,或由外到内等。四是观察要仔细,揣摩要深入,遣词用句要能准确描述说明对象的特点。
【小结】
《核舟记》全篇仅400余字,却紧扣“核舟”奇巧的特点,把上面雕刻的复杂琐细的物态述说得精细详尽,活灵活现,使人一目了然。不仅完美地再现了“核舟”的形象,而且有力地表现出雕刻家王叔远的聪明才智,绝妙技艺,表达了作者的赞美之情,足见文章结构的严谨、精巧和语言的准确、精练,不愧是《虞初新志》中的一篇奇文。
八、作业布置(分层)
1.一类作业:阅读清代宋起凤的《核工记》(见《虞初新志》卷十六),简析其中对核雕的描写与《核舟记》有何异同。
2.二类作业:按要求画图
(1)一个长2.9cm,宽2cm的长方形;
(2)在长方形里画一个最大的椭圆;
(3)在椭圆图内尽可能大地画一条乌篷船(带篷的船)
(4)在船头画三个人(两人坐着,一人斜躺);
(5)船尾画两人;
(6)在船舱画四扇窗户:
(7)在每扇窗户上写两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