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 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2023-2024学年高一年级 第五单元 第17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同步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 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2023-2024学年高一年级 第五单元 第17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同步练习(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1.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10-18 12:09: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7课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梁启超在《新民丛报》的创刊号中表达该报的宗旨:“本报取《大学》新民之义,以为欲维新吾国,当先维新吾民。中国所以不振,由于国民公德缺乏,智慧不开。”他在此强调( )
A. 四书五经隐含维新之意 B. 提高国民思想觉悟的重要性
C. 创办报刊是维新变法的前提 D. 中国落后缘于国民公德的缺乏
2.1900年,天津义和团运动进入了高潮。当时“(天津)官勿论大小,民勿论男妇,大概信之者十之八,不信者十之二”。人们便此“喜相告曰:扫平洋人,扶持中国,在此一举,今而后,海内肃清,升平有日”。由此可知,义和团运动( )
A. 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 B. 具有反帝爱国主义性质
C. 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D. 得到全国民众的广泛支持
3.1900年初夏,清政府对义和团的策略由“剿灭”改为“招抚”是为了( )
A. 消除与义和团的矛盾 B. 承认义和团运动的正义性
C. 控制和利用义和团 D. 依靠义和团抗击帝国主义
4.1900年6月21日,清政府向11国宣战,宣战诏书下至地方时,邮政大臣盛宣怀下令各地电信局将清廷宣战诏书扣押,并电告各地督抚,不要服从此命令。时任两广总督的李鸿章,闻此讯,复电朝廷:“此乱命也,粤不奉诏。”这反映了( )
A. 侵略者与地方督抚相互勾结 B. 地方督抚脱离清政府而独立
C. 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度削弱 D. 清廷政治腐败导致众叛亲离
5.有学者说,在20世纪的大幕拉开的时候,当时的世界大国们在东方进行了一次很不光彩的集体亮相。这一“集体亮相”带来的严重后果是( )
A. 打开了中国的大门 B. 设厂开矿、修建铁路
C.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 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6.陈旭麓指出:“由传统意识所维系的民族心理防线在震荡中的解体便成为20世纪初年中国社会的显著变化之一(慈禧太后的)奴颜和谀态是过去所未曾有过的。在她身上,民族战争的失败同时又意味着民族抵抗意识的全部丧失。”这一论述( )
A. 表明了鸦片战争后清朝政府的态度 B. 表现了甲午战争失败后清朝的反应
C. 反映了《辛丑条约》签订后的现实 D. 揭示了武昌起义爆发后清政府的心态
7.《辛丑条约》中规定:“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在界内居住”“拆毁天津大沽口到北京沿线设防的炮台,允许列强各国派驻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以下对这些条款理解恰当的是( )
A. 削弱了中国的经济和军事力量 B. 促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社会
C. 说明中国已被列强瓜分完毕 D. 说明中国已完全投靠帝国主义
8.1895年6月,翁同龢敦促陈炽拟定十二道新政诏书,打算征得光绪帝同意后颁布实施,结果为奕所阻。珍妃之兄礼部侍郎志锐及其师文廷式等人暗助光绪帝寻求宫外人士支持。次年,珍妃遭慈禧杖责,太监寇良才被斩,文廷式等被定为“翁党”而遭贬斥,宫闱关系紧张。这从侧面反映出维新变法()
A. 受制于旧式宫廷政治 B. 激化了清代内外朝矛盾
C. 改变了清代权力结构 D. 开启政治博弈的新局面
9.《新学伪经考》强调东汉以来占统治地位的经学,是“新莽一朝之学”,湮没了孔子的“微言大义”,所以叫做“新学”,是刘歆为助王莽篡汉伪造而成。《孔子改制考》强调孔子创立儒教,提出一套他自己创造的政教礼法,作六经以为“托古改制”的根据。这表明康有为()
A. 探求中国儒家思想的真谛 B. 借助传统文化减轻宣传变法阻力
C. 考证儒学经典的历史演变 D. 认为孔子是一个善于改革的人物
10.下表为某学者对谭嗣同“冲决网罗”口号的解读。由此可见,该学者认为谭嗣同()
口号 解读
冲决俗学之网罗 反旧学、倡西学的文化思想
冲决君主之网罗 反专制、倡民权的政治思想
冲决伦常之网罗 反封建纲常、倡人性解放的伦理思想
冲决天之网罗 哲学启蒙
A. 打破了封建正统思想对民众的禁锢 B. 继承了“托古改制”的主张
C. 着眼于社会问题与政治问题的解决 D. 开启了近代思想进步的闸门
11.《马关条约》签订后,“外国铁路设施大大破坏了传统的运输体系。两条老的南北干线——大运河和从汉口到北京的陆路——在与铁路的竞争中失败,成千上万的船夫、车夫、客栈店主和商人失业。随着南来的贡米运输在1900年变成现金支付,大运河差不多就成为明日黄花了”。这种现象()
A. 体现出清政府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B. 推动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
C. 揭示了义和团盲目排外的深层原因 D. 表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12.下表是关于义和团运动的相关表述,据此可知()
“城中日焚劫,火光连日夜,烟焰涨天,红巾左握千百人,横行都市” 李希圣《庚子国变记》
“其党焚杀劫掠,无所不至” 劳乃宣(负责剿杀义和团的官员)《拳案杂存》
“拳民出死力为国宣难,入京以来,秋毫无犯” 晚清大臣刚毅记载
义和团运动是“反对外国帝国主义的情绪和怒火的非理性的爆发” 费正清《剑桥中国晚清史》
A. 历史解释与历史事实难以统一 B. 历史解释具有一定的主观性
C. 历史事实因史料冲突无从确证 D. 历史叙述取决于时代的变化
13.慈禧太后曾降旨:“已革端郡王载漪,倡率诸王贝勒,轻信拳匪,妄言主战,致肇衅端,罪实难辞。降调辅国公载澜,随同载勋妄出违约告示,咎亦应得,著革去爵职。”这可以用来说明()
A. 汉人督抚开始掌握清政府实权 B. 立宪派愿望落空转入革命阵营
C. 清朝中央集权统治受到了冲击 D. 清政府已经成为“洋人的朝廷”
14.清政府与外国签订的某条约第十款规定:“以永禁或设或入与诸国仇敌之会,违者皆斩。以诸国人民遇害被虐各城镇,停止文、武各等考试如复滋伤害诸国人民之事,或再有违约之行,必须立时弹压惩办,否则该管之员,即行革职。”该规定反映出( )
A. 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 B. 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C. 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D. 列强侵华势力开始深入中国内地
二、材料解析题
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这百天之内,康有为及其同志推行了不少的新政,其中最要紧的有两件事。第一,以后政府的考试不用八股文,都用政治、经济的策论。换句话说,以后读书人要做官,不能靠虚文,必须靠实学。第二,调整行政机构。康有为裁汰了许多无用的衙门和官职……同时他添了一个农工商总局……他们(指读书人)费了多少的心血,想从之乎者也里面升官发财。一旦废八股,他们绝望了。难怪他们要骂康有为洋奴、汉奸。至于被裁的官员更不要说,无不切齿痛恨。
——摘编自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杨锐者,张之洞入室弟子,岁馈千金,养之京师,而一切托之者也。杨锐与刘光第之入军机,亦张之洞托陈宝箴荐之者也。……张之洞本为新党,自恐不免,乃请杀谭、杨等六人,以求避党祸,其忍于杀帝党久矣。
——摘编自康有为《驳后党逆贼张之洞、于荫霖诬捏伪示》
(1)据材料一,概括百日维新的政治措施,并指出这些措施的主要意图。
(2)据材料一、二与所学知识,总结戊戌变法失败的教训。
(3)有学者认为康有为由于泄私愤而忽视了张之洞在维新变法中的努力。结合材料二与所学知识,说明历史研究怎样才能做到客观公正。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00年6月21日,清政府以光绪帝的名义,向英、美、法、德、意、日、俄、西、比、荷、奥十一国同时宣战。当宣战诏书下至各地方时,邮政大臣盛宣怀下令各地电信局扣押宣战诏书,只发给各地督抚观看电报内容,并电告其不要服从此令。在刘坤一、张之洞等人支持下,由盛宣怀从中牵线,以上海道台余联沅为代表,邀请各国驻沪领事商定了“保护东南章程九款”。随后,闽浙、山东、浙江、安徽、广东均签订类似协定,史称“东南互保”。陕西、四川虽未加入,但亦表示支持。他们在东南各省违抗“支持义和团”的命令,称皇帝敕令是在拳民胁持下的“矫诏”“乱命”,认为“乱民不可用,邪术不可信,兵衅不可开”,表示“无论北方情形如何,请列国勿进兵长江流域与各省内地;各国人民生命财产,凡在辖区之内者,决依条约保护”。
——摘编自张鹏《中国对外关系展开中的地方参与研究》
(1)据材料指出清政府对十一国宣战的背景,并说明宣战与“东南互保”的联系。
(2)据材料指出东南诸省督抚推动“东南互保”的目的,并说明“东南互保”的影响。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梁启超的思想。根据“由于国民公德缺乏、智慧不开”可知梁启超强调思想启蒙的重要性,B项正确。
2.【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义和团运动。材料“扫平洋人,扶持中国”说明义和团运动具有反帝爱国主义性质,故B项正确;义和团运动具有盲目排外的特点,这不是历史发展的潮流,故A项错误;材料信息没有体现出反清,故C项错误;材料涉及的仅是天津一地的情况,不能说明义和团运动得到了全国人民的广泛支持,故D项错误。
3.【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义和团运动。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00年初夏,清政府对义和团的策略由“剿灭”改为“招抚”是为了控制和利用义和团,以维护其统治,故C正确;清政府不可能消除与义和团的矛盾,故A错误;“承认义和团运动的正义性”不符合史实,故B错误;依靠义和团抗击帝国主义不是主要目的,故D错误。
4.【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东南互保事件。材料中“电告各地督抚,不要服从此命令”“此乱命也,粤不奉诏”说明地方对于中央命令不予服从,体现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度削弱,C正确;材料不能说明侵略者与地方督抚相互勾结,A错误;材料只是说明地方不服从中央命令,并不是脱离清政府而独立,B错误;材料并未体现清廷政治腐败导致众叛亲离,D错误。
5.【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八国联军侵华的影响。从“20世纪的大幕拉开”“当时的世界大国们在东方进行了一次很不光彩的集体亮相”可以看出,这是指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其最严重的后果是迫使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所以选C项。
6.【答案】C
【解析】本题结合历史解释考查《辛丑条约》的影响。鸦片战争时期慈禧尚未掌权,故A项错误;甲午战争后,慈禧太后没有体现出“奴颜和谀态”,民族抵抗意识也没有全部丧失,故B项错误;武昌起义时,慈禧太后已经去世,故D项错误;《辛丑条约》签订后,慈禧太后“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反映出奴颜和谀态,清政府完全成为“洋人的朝廷”,民族抵抗意识也全部丧失,故C项正确。
7.【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辛丑条约》。允许列强在中国京畿一带驻兵说明清政府完全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故选B;列强在中国境内驻兵并不一定削弱中国的经济力量,排除A;C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D表述过于绝对,且不符合史实,排除。
8.【答案】A
【解析】材料体现了光绪帝在寻求宫外人士支持变法的时候,受到以慈禧太后为代表的旧势力的打击,说明维新变法受制于旧式宫廷政治,故选A项;清代没有内外朝,排除B项;维新变法受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旧势力的抵制,以失败而告终,因此并没有改变清代权力结构,排除C项;维新变法最终失败,并没有开启政治博弈的新局面,排除D项。
9.【答案】B
【解析】《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均是康有为的著作,仅代表一家之言,其目的是把孔子宣传为具有改革精神的儒学先师,为维新变法寻找合乎统治阶级意愿的理由,故选B项;康有为作为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代表,主张变法改革,因此“探求中国儒家思想的真谛”并不是其真实目的,排除A项;据《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的内容可知,康有为并不是为了考证儒学经典的演变过程,只是为了减轻宣传变法的阻力,排除C项;康有为在《孔子改制考》中把孔子描绘成一个善于改革的人物,只是出于宣传维新变法的需要,排除D项。
10.【答案】C
【解析】表格中“反旧学、倡西学”“反专制、倡民权”“反封建纲常、倡人性解放”“哲学启蒙”的内容与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有关,因此该学者认为谭嗣同着眼于社会问题与政治问题的解决,故选C项;新文化运动打破了封建正统思想对民众的禁锢,排除A项;“托古改制”是康有为的思想主张,谭嗣同并未继承,排除B项;谭嗣同的主张有思想启蒙的作用,但属于在个人层面上做出“冲决”的尝试,真正开启近代思想进步闸门的是辛亥革命,排除D项。
11.【答案】C
【解析】据“在与铁路的竞争中失败,成千上万的船夫、车夫、客栈店主和商人失业”并结合所学可知,这些失业的人成为推动社会矛盾发展的重要力量,同时把矛头指向外来事物,故选C项;《辛丑条约》的签订意味着清政府完全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排除A项;“外国铁路设施大大破坏了传统的运输体系”反映了外国的资本侵略,这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排除B项;据所学可知,1935年华北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开始上升为主要矛盾,排除D项。
12.【答案】B
【解析】评价者的立场不同,对义和团的评价也不同,说明历史解释具有一定的主观性,故选B项;历史解释具有一定的主观性,但其与历史事实之间具有一定的统一性,排除A项;通过多种史料的对比可以确定历史事实的客观性,排除C项;“取决于”说法过于绝对,排除D项。
13.【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已革端郡王载漪……降调辅国公载澜,随同载勋妄出违约告示,咎亦应得,著革去爵职”并结合所学可知,清政府惩办义和团运动中参加反帝斗争的官员,这表明其已经成为“洋人的朝廷”,故选D项;太平天国运动时期汉人督抚开始掌握清政府实权,排除A项;B项结论根据材料内容无法得出,排除;中央集权涉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与材料主旨惩办反帝官员不符,排除C项。
14.【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辛丑条约》的影响。材料体现了《辛丑条约》中的内容,永远禁止中国人民成立或参加反帝组织。这一条款体现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故选C项。
15.【答案】(1)措施:改革科举制度,以策论取代八股文;调整行政机构,裁汰冗员。
意图:选拔人才;减少财政支出;促进民族工业发展;提高行政效率。
(2)教训:改革应该循序渐进,不能操之过急;打击面不能过宽,不能树敌过多;要警惕改革中的投机者,要警惕党派之争。
(3)尽量用第一手史料;孤证不立,全方位搜集史料。
【解析】第(1)题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信息,从科举制和机构改革等方面概括;第二小问,依据材料信息,从人才选拔、经济、政治等方面概括。第(2)题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改革的步骤、对人心的争取、对投机者和党派之争的警惕等方面分析归纳。第(3)题考查史料研读,从史料的搜集、运用的原则分析即可。
16.【答案】(1)背景: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华。
联系:宣战诏书扩大了地方督抚与中央的分歧,推动了“东南互保”局面的形成。
(2)目的:保护地方利益。
影响:客观上起到保境安民的作用(维护了互保地区社会稳定);地方势力进一步扩张;严重动摇了清政府统治根基(削弱了清政府权威或削弱了中央集权亦可)。
【解析】(1)第一小问背景,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清政府对列强宣战的背景是内有义和团运动,外有八国联军侵华。第二小问联系,宣战使得中央和地方的分歧加大,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东南互保”形势的形成。
(2)第一小问目的,“东南互保”的目的在于保护地方利益不受战争影响。第二小问影响,可以从两个角度进行回答,一是使得地方势力进一步扩张,削弱了中央集权,动摇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二是客观上维护了互保地区的社会稳定。
第9页,共9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