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辛亥革命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1905年,清政府派五大臣出洋考察宪政,满洲贵族载泽等先后考察日本、英国、法国、美国、德国等国。1906年,清政府宣布“预备立宪”,政治体制改革被纳入宪政轨道。清政府之所以采取这些行动是因为( )
A. 清末“新政”的失败 B. 国内矛盾的激化
C. 黄花岗起义爆发 D. 革命党人的妥协
2.文物作为直接史料,具有较高的历史研究价值。下图可作为直接史料研究( )
A. 兴中会 B. 同盟会 C. 清末新政 D. “皇族内阁”
3.在同盟会的十六字誓词中,其民族主义只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反清口号,没有正面、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主张,并且在实践过程中还常常幻想得到某些帝国主义国家的帮助。对这一口号理解正确的是( )
A. 与反帝没有丝毫联系 B. 没有抓住当时救亡的中心环节
C. 完全是传统的民族主义 D. 资产阶级没有勇气正面反帝
4.孙中山在总结辛亥革命胜利的经过时说:“武昌既稍能支久,则所欲救武汉而促革命之成功者,不在武汉之一着,而在各省之响应也。”这说明( )
A. 武昌起义成功是历史的偶然 B. 民主共和观念已经深入人心
C. 清朝统治已从内部分崩离析 D. 广大人民群众领导革命进程
5.辛亥革命前,孙中山对推翻清朝后的制宪进程做过合理的安排,准备逐步完成。后来他“见让位于袁(世凯),便另订《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集权于责任内阁,限制总统权力,且要袁立行宪政”。由此可见,《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A. 为限制袁世凯而制定 B. 有悖于民主共和精神
C. 坚持了基本立法原则 D. 实现了民主宪政目标
6.费正清在《剑桥中华民国史》中指出:“在形式上,辛亥革命与其说是开端,不如说是终结。”该学者旨在说明辛亥革命()
A. 改变近代中国社会性质 B. 结束君主专制制度
C. 建立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D. 传播民主共和理念
7.梁启超曾对辛亥革命评价道:“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的事。”他意在说明辛亥革命()
A. 增强了国人的民族民主意识 B. 与立宪派政治理想完全一致
C. 完成了推翻封建主义的使命 D. 废除了帝国主义在华的特权
8.1901年,清政府宣布实行“新政”,要求内外臣工建言献策。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联合立宪派张謇等上奏《江楚会奏变法三折》,系统地提出了改科举、练新军、裁冗员、定商律等措施,成为清末新政的蓝图。这反映了清政府( )
A. 开始探索近代化新模式 B. 调整经济政策以发展民族经济
C. 变革政体实行君主立宪 D. 注重社会变革以应对统治危机
9.近代四川有一首民谣:“自从光绪二十八年把路办,银子凑了万万千,也有官的商的款,最可怜的庄稼汉,一两粮也出这项钱。要办路因为哪一件?怕的是外国占路权。”与该民谣相关的历史事件( )
A. 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 B. 加速清朝政府的垮台
C. 促使五四爱国运动的发生 D. 推动国民革命的兴起
10.下图所示是发表于1907年9月的漫画《实行立宪》。该漫画的构图以唱片机和人耳为主题。漫画上方是作者的画外之音:“有音无形,有调无人。虽可娱人,究属愚人。其故维何,徒以虚声。”该漫画表明当时()
A. 光绪帝未采纳立宪主张 B. 民众反对西方娱乐方式
C. 预备立宪实为虚张声势 D.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11.孙中山认为,“社会问题在欧美是积重难返”“欧美各国,善果被富人享尽,贫民反食恶果,总由少数人把持文明幸福,故成此不平等的世界”。这所体现的政治理念是()
A. 民族主义 B. 民权主义 C. 民生主义 D. 理性主义
12.武昌起义后成立的湖北军政府发布公告,宣称“永久建立共和政体”。1911年11月9日,湖北军政府公布《鄂州约法》,规定人民一律平等,有言论、集会、结社、财产、人身等自由,有应任官考试、选举与被选举等权利。由此可知,《鄂州约法》()
A. 反映了中国近代民主制度的精神 B. 得到了当地广大民众的拥护
C. 保障了资产阶级民主权利的实现 D. 宣告了君主专制制度的结束
13.湖北新军起义几乎没有遇到抵抗,至中午时分,他们便完全控制了局势。由于没有真正的革命领袖在场,他们就推举并不情愿就任的新军协统黎元洪担任湖北军政府都督。这场起义()
A. 加速了清王朝的灭亡 B. 标志中华民国的建立
C.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D. 点燃“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
14.1913年,某身着日式服装的革命党人途遇一老农,老农询问其国籍,某称“予中华民国人也”。老农“忽作惊状,似绝不解中华民国为何物者”,当被告知亦为中华民国人时,老农茫然惶然,连声说:“我非革命党,我非中华民国人。”这表明( )
A. 国内民众的反日情绪强烈 B. 革命党人处于不合法状态
C. 农民阶级不支持辛亥革命 D. 辛亥革命对农村影响有限
二、材料解析题
15.阅读材料,完成下面题目。
材料一 戊戌变法是以康梁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在内忧外患的刺激下所展开的一场救亡图存运动。它力图通过中国社会内部结构的自我调整转出一个全新的社会类型……使国家步入世界发展的轨道,走上现代化的道路。
——摘编自颜炳罡《戊戌变法与中国现代化进程》
材料二 一旦我们革新中国的伟大目标得以完成,不但在我们的美丽的国家将会出现新纪元的曙光,整个人类也将得以共享更为光明的前景。
——摘编自孙中山《中国问题的真解决》
材料三 民国成立后,共和制度名存实亡的残酷现实,又使人们认识到仅有制度的模仿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的现状,于是,一场吸取西方文明,并把它当作武器,批判中国传统儒学,改造中国人“国民性”的运动开始了。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11-1912年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在政治领域“革新中国”的举措。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场运动是哪一事件,并指出该事件的两大旗帜。
三、开放性试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2.0分)
16.辛亥革命对近代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辛亥革命亲历者,后任军政府司法部部长张知本口述)首义发生,其远因近果甚多。尤以是年三月黄花岗之役,青年学生壮烈牺牲,已博得全国同情;及同年七月因川省铁路国有风潮,激起遍地怒火。首义前数日,或汉有孙武之制造炸药失慎案,致革命党人名册被搜,清政府按图索骥,有一网打尽之可能。党人为势所逼乃匆促举事,清湖广总督瑞澄仓皇出走,革命党人遂不战而有武昌。
——摘编自沈云龙《辛亥革命及国民党的分裂》
材料二 从东南地区社会结构的变迁看,辛亥革命对社会转型的界标意义明显超过1840年的鸦片战争。辛亥革命不仅是近代中国社会转型的重大转折,而且也是中国近代史的真实起点。
——摘编自沈渭滨《论辛亥革命与东南地区社会结构的变迁》
(1)据材料一,概括张知本所认为的武昌起义发生的原因。
(2)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二中“辛亥革命不仅是近代中国社会转型的重大转折,而且也是中国近代史的真实起点”的观点,写一篇小论文进行评析。(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150字左右)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清末改革的原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清政府主动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是因为当时社会矛盾尖锐,故B项正确,A项错误;黄花岗起义爆发于1911年,故C项错误;革命党人的妥协发生在武昌起义后的南北谈判期间,故D项错误。
2.【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同盟会。结合所学内容可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十六字革命纲领是孙中山为同盟会制定的纲领的内容,所以可以用来直接研究同盟会,故选B。
3.【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三民主义的局限。同盟会十六字誓词中没有明确提出反帝,甚至还幻想得到某些帝国主义的帮助,说明资产阶级革命派没有真正认清当时中国的国情,没有抓住救亡的中心环节,故选B项;“没有丝毫联系”“完全是传统的民族主义”的说法均过于绝对,排除A、C项;“没有勇气正面反帝”的说法没有史实依托,排除D项
4.【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武昌起义。孙中山认为辛亥革命能够成功的关键在于“各省之响应也”,说明清王朝的统治已经从内部土崩瓦解,故选C;武昌起义成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而非偶然,排除A;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是在辛亥革命成功以后,排除B;小部分革命党人领导了革命进程,D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
5.【答案】A
【解析】据材料“准备逐步完成”“集权于责任内阁,限制总统权力”等信息可知,制宪进程因袁世凯当选为临时大总统而加快,说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为限制袁世凯专权而制定,故选A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为限制袁世凯专权而制定,符合民主共和精神,排除B项;材料并未体现《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否坚持了基本立法原则,排除C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后来被袁世凯废除,没有实现民主宪政的目标,排除D项。
6.【答案】B
【解析】据所学可知,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符合材料中“终结”的表述,故选B项;辛亥革命并没有改变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排除A项;辛亥革命的成果被袁世凯窃取,没有建立真正的民主共和国,排除C项;辛亥革命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但D项与材料中的“终结”不符,排除。
7.【答案】A
【解析】题干中“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的事”体现了辛亥革命促进了国人民族意识的觉醒;“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的事”体现了辛亥革命促进了国人民主意识的觉醒,故选A项。辛亥革命后建立的是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政体,与立宪派的政治理想不一致,排除B项。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但没有推翻封建主义,排除C项。辛亥革命没有废除帝国主义在华特权,排除D项。
8.【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清末“新政”。洋务运动时期清政府已开始探索近代化新模式,故A项错误;清末“新政”时期清政府调整经济政策,但只是自救措施,并非为了发展民族经济,故B项错误;清末“新政”并未触动政治体制,故C项错误;由材料中“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联合立宪派张謇等上奏《江楚会奏变法三折》,系统地提出了改科举、练新军、裁冗员、定商律等措施”可知,清政府注重社会变革以应对统治危机,故D项正确。
9.【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四川保路运动,难度中等。太平天国运动发生于1851年,与材料中“从光绪二十八年”即公元1902年的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1911年5月,清政府秉承列强旨意发布“铁路国有”法令,强行收回民间集资自办的粤汉、川汉铁路,引起轰轰烈烈的保路运动,为辛亥革命提供了有利时机,与材料中“银子凑了万万千,也有官的商的款”“怕的是外国占路权”“近代四川”相符,故B项正确;题干材料描述的是四川保路运动,与五四运动无关,故C项错误;国民革命的兴起是在1924年,与材料所述事件无直接关系,故D项错误。
10.【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有音无形,有调无人。虽可娱人,究属愚人。其故维何,徒以虚声”可知,该漫画作者认为当时清政府预备立宪实为虚张声势,故选C项;材料意在表明当时清政府的立宪“徒以虚声”,A项与漫画内容不符,排除;该漫画表明当时清政府本质上是反对西方民主的,未涉及西方娱乐方式,排除B项;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与材料所述时间“1907年9月”不符,排除D项。
11.【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社会问题”“善果被富人享尽,贫民反食恶果”等信息可知,这与孙中山三民主义中通过社会革命,解决少数富人专制的民生主义理念相一致,故选C项;民族主义是要推翻清王朝的统治,反对民族压迫,排除A项;民权主义是要推翻君主专制政体,排除B项;理性主义是启蒙运动的核心,材料没有体现,排除D项。
12.【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人民一律平等,有言论、集会、结社、财产、人身等自由,有应任官考试、选举与被选举等权利”可知,《鄂州约法》体现了人民的民主权利,具有民主精神,故A正确;材料并未体现民众的拥护,故B排除;材料中的《鄂州约法》只是一项法律,不能保障资产阶级民主权利的实现,故C排除;君主专制制度的结束标志是1912年2月清帝退位,故D排除。
13.【答案】A
【解析】据“湖北新军起义”“湖北军政府”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武昌起义的胜利,其加速了清王朝的灭亡,故选A项;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标志着中华民国的建立,排除B项;1927年的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排除C项;1927年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排除D项。
14.【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辛亥革命的局限性。由材料“不解中华民国为何物者”可知在辛亥革命之后,老农对革命情况一无所知,说明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虽说已日渐深入人心,但对农村的影响非常有限,故D项正确;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专制统治,但依然未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社会思想文化仍旧未能肃清封建余毒的残害,更未能唤醒广大底层民众的真正觉醒。材料中只是提及身穿日式服饰的革命党,并没有体现反日的内容,故A项错误;材料中的事件发生在1913年,此时中华民国已经成立,革命党取得了合法地位,故B项错误;题干时间是1913年,辛亥革命已经结束,中华民国已经成立,故C项错误。
15.【答案】(1)戊戌变法不仅是一场改良运动,也是一场救亡图存的运动;推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新思想的传播,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旧式官僚体制。
(2)武昌起义;建立中华民国,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3)事件:新文化运动;旗帜:民主和科学。
【解析】本题考查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1)依据材料一“所展开的一场救亡图存运动”的信息和所学从改良运动、救亡图存以及思想解放等方面回答。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围绕“革新中国”,从1911-1912年辛亥革命时期的重大事件回答即可。
(3)事件:依据材料三“批判中国传统儒学”可知是新文化运动。旗帜:结合新文化运动的旗帜可知是民主和科学。
16.【答案】(1)原因:黄花岗起义博得全国同情;四川保路运动激起民众怒火;清政府的严酷镇压;等。
(2)参考思路: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社会转型的重大转折。政治上,结束了君主专制,有转向政治民主化的趋势;社会经济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加速了农村经济的变化和城乡经济的联动;思想上,由武昌起义之前民众同情革命党人转向民主共和理念的传播。但是将辛亥革命作为中国近代史的起点过于滞后,此前诸如鸦片战争、洋务运动、维新变法等历史事件对近代中国的社会转型也有很大影响。
【解析】第(1)问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解读和概括能力。依据材料一“尤以是年三月黄花岗之役,青年学生壮烈牺牲,已博得全国同情”可知黄花岗起义得到了全国的同情;依据材料一“及同年七月因川省铁路国有风潮,激起遍地怒火”可知辛亥革命受到四川保路运动的影响;依据材料一“致革命党人名册被搜,清政府按图索骥,有一网打尽之可能”可得出清政府的政策影响。第(2)问在小论文的写作过程中要注意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题目中明确了观点是“辛亥革命不仅是近代中国社会转型的重大转折,而且也是中国近代史的真实起点”,在论述过程中要注意辩证地一分为二地看待问题,既要找出史实论证这个观点的合理之处,也要看出它的局限。题目中的观点强调了辛亥革命在中国近代史中的重要地位,甚至称其为“中国近代史的真实起点”,一方面突出了辛亥革命在中国近代史上的特殊性,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加以论述;但另一方面,根据所学可知,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鸦片战争,在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的过程中,无数先进的中国人进行了艰苦的探索。在论述过程中,把握好两个方面,最后加以总结。
第2页,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