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课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1931年,日本关东军司令官菱刈隆在一次会议上提到,“唯满蒙之地,与帝国之国防及帝国之生存具有很深的特殊关系,不可以单纯之经济观点视之”“对满蒙问题作根本性的解决,实乃完成帝国崇高使命之第一步”。为此日本发起()
A. 威海卫之战 B. 九一八事变 C. 卢沟桥事变 D. 八一三事变
2.九一八事变前,东北货币种类繁多,仅“四行号”发行的货币就有15个币种、136个券种。1932年伪满政府规定,“货币制造及发行权属于政府,由‘满洲中央银行 代行之”。这从本质上反映了()
A. 东北政局从混乱走向统一 B. 东北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C. 日本帝国主义对华经济侵略 D. 国家干预经济的世界潮流
3.1935年,日军不断蚕食华北地区。同年12月9日,北平学生举行大规模抗日救国游行示威活动;12月下旬,平津学生联合会组织“南下扩大宣传团”,赴河北集镇乡村进行抗日宣传。学生的爱国运动()
A. 成为扭转抗战时局的关键 B. 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新觉醒
C. 宣传了中国共产党的抗战路线 D. 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4.1936年12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讲道:“西安事变这样的收获不是偶然的,因为国民党已开始动摇,酝酿了很久。他们内部矛盾发展到最高度。所以西安事变便解决了这个矛盾,这是酝酿成熟、时局转变的焦点。”由此推知,西安事变()
A. 推动了国内社会主要矛盾变化 B. 消除了国民党内部派别之争
C. 是国内外形势发展的必然结果 D. 使中国抗日获取了外部支持
5.历史地图可以使我们直观生动地了解历史。下图反映的历史事件标志着()
A. 局部抗战的开始 B. 十年内战的基本结束
C. 中国全面抗战的开始 D.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6.蒋介石在1937年《告全国同胞书》中指出,“中国持久抗战,其最后决胜之中心,不但不在南京,抑且不在各大都市,而实寄于全国之乡村与广大强固之民心”。以上材料反映出蒋介石()
A. 准备依靠民众全面抗日 B. 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C. 准备推行全面抗战路线 D. 意识到民众对抗战的重要性
7.下图是王小亭于1937年8月28日在被日军轰炸的上海火车南站拍摄的照片。这张照片及相关新闻在欧美刊出后引起了强烈反响。这()
A. 直接促进了西方对中国抗战的支持 B. 用事实揭露了日军滥杀无辜的罪行
C. 表明日本侵华遭到国际社会普遍反对 D. 说明中国军民的抗日征途艰难而漫长
8.制作时间轴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在下图所示的抗日战争时间轴中,空白处应填写的历史事件是( )
A. 九一八事变 B. 一二九运动 C. 西安事变 D. 百团大战
9.在“一二九运动”中,北平学生高唱《义勇军进行曲》“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进行示威游行。当时中华民族面临的“最危险时候”是指( )
A. 1840-1842年鸦片战争 B. 1931年九一八事变
C. 1935年华北事变 D. 1937年卢沟桥事变
10.1937年8月国共两党协议,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1937年9月国民党公布中共中央提交国共合作宣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这表明( )
A. 国共两党意识形态已取得一致 B. 国民党积极推动合作抗日
C. 共产党的努力促成了联合抗日 D. 新三民主义成为抗日基础
11.1935年,国民政府先后决定对金融和重要的战略物资进行统制。1937年7月,国民政府决定立即对粮食、资源、交通、卫生机关等进行统制,随后在上海成立了四行总处,并由资源委员会主持沿海工厂的内迁。这一做法( )
A. 主要缘于国内的经济危机 B. 首创了“战时经济体制”
C. 有效调配了国内战略资源 D. 直接导致民族工业陷入困境
12.1937年10月,上海派遣军司令长官松井石根在会见《泰晤士报》和《纽约时报》记者时发表声明:“今天的事业,与其说是在教训支那人,更应该说是在提醒他们,应该好好考虑如何全力去拯救四亿人民。现在的当务之急是,如何将支那从共产主义势力中拯救出来。这不仅是为了支那本国,也是为了整个东亚。”这一声明反映了日本( )
A. 重视与英美国家保持友好关系 B. 认可西方媒体客观公正
C. 追求东亚地区的和平稳定 D. 假借反共掩饰侵华战争的意图
13.1938年10月10日,周恩来发表《辛亥、北伐与抗战》一文,指出“辛亥革命前,孙先生联合了当时革命团体,如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等组成了同盟会,并联络会党,联合当时咨议局立宪派中革命分子,于是,有辛亥革命的成功。这是中国统一战线之最初形式”。周恩来这段话在当时的现实意义是( )
A. 肯定孙中山联合各派力量促成统一战线之举
B. 以史为鉴逼迫蒋介石“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C. 以史为鉴呼吁国共两党共同抵御日本的侵略
D. 敦促蒋介石接受中共成立民主联合政府主张
14.日军侵华的罪行,有制造大屠杀与惨案(如南京大屠杀),有放火与轰炸(如重庆大轰炸),有细菌毒气战(如731部队)等。现在我国各地建立有关日军暴行的纪念馆就保存了大量真实的史料。这些史料( )
A. 反映抗战反攻阶段日军的罪孽深重 B. 表明日本政府已承认侵华的罪行
C. 表明十四年抗战成为学术主流认识 D. 说明日本侵华战争罪行不容掩盖
二、材料解析题
15.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量的、客观的历史事实就是如此:从九一八事变,日本发动对中国的侵略后,包括中国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军队在内的中国民众,正式揭开了抵抗侵略的抗日战争。哪里有日本的侵略,那里就一定有中国人的抵抗。尽管在卢沟桥事变前,中国民众的抗日战争几乎未能得到国民党政府的支持,但是,此时的抗日战争仍然沉重地打击了侵略者。
——摘编自李殿元《抗战八年当为十四年论》
材料二 中共中央再郑重向全国宣言:
一、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为中国今日之必需,本党愿为其彻底的实现而奋斗。
……
三、取消现在的苏维埃政府,实行民权政治,以期全国政权之统一。
四、取消红军名义及番号,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之统辖,并待命出动,担任抗日前线之职责。
……起来,为巩固民族的团结而奋斗!为推翻日本帝国主义的压迫而奋斗!胜利是属于中华民族的!
抗日战争胜利万岁!
——摘编自《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1)概括材料一的核心观点。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卢沟桥事变前中国抗战的特点及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宣言发表有何意义。中国共产党在斗争实践中是如何落实以上内容的?
16.近代中华民族意识的觉醒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中华民族意识的反省。阅读材料,回答下面题目。
材料 一般说来,一个民族的觉醒首先表现为民族意识的觉醒。何谓民族意识 有学者解释说:“民族意识,乃人民能巍然雄立于宇宙之要素,亦曰民族自觉。简言之,即民族自知其为民族之谓。”民族意识是维系民族生存、发展最基本的思想观念。可以这样说,所有与民族有关的观念形态,诸如民族精神、民族道德、民族文化等,都建立在相应的民族意识的基础之上。正如周恩来所说:“一般的人开始最容易有一个民族观念、民族立场。因为中国是一个百年来受帝国主义侵略的半殖民地国家,所以容易使我们产生爱国的民族观念。……这是一个好的起点。”
——史革新《略议近代中国民族意识的四次觉醒》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近代中国民族意识”提炼一个观点,并对该观点进行评论。(要求:表述成文;观点明确;评论充分;逻辑清晰)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为“对满蒙问题作根本性的解决”,日本关东军于1931年制造了侵略中国东北的九一八事变,故选B项;1895年威海卫之战发生,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排除A项;1937年7月7日,日本制造了卢沟桥事变,中国全面抗战由此开始,排除C项;1937年日本制造了八一三事变,大举进攻上海,排除D项。
2.【答案】C
【解析】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日本通过“满洲中央银行”控制了中国东北的金融命脉,从本质上看,这体现了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故C项正确;结合所学可知,1928年张学良改旗易帜,实现了全国形式上的基本统一,排除A项;材料“货币制造及发行权属于政府,由‘满洲中央银行 代行之”体现的是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经济的侵略,这不利于东北社会经济的发展,排除B项;D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
3.【答案】B
【解析】 这一时期学生的爱国运动使得更多的中国人知晓了日本帝国主义的野心,了解了时局,这有利于促进中华民族的新觉醒,故选B项;学生们未经过训练,没有武器装备,他们的爱国运动无法成为扭转战局的关键,排除A项;1937年8月洛川会议上确立了中国共产党全面抗战路线,排除C项;1937年9月,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排除D项。
4.【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在日本侵略不断加剧和抗日救亡运动开展的压力下,“国民党已开始动摇,酝酿了很久。他们内部矛盾发展到最高度”,西安事变“解决了这个矛盾”,因此材料强调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对西安事变的影响,故选C项;1935年华北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排除A项;“消除”表述过于绝对,排除B项;D项表述与材料内容无关,排除。
5.【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图片中“卢沟桥”可知,这一历史事件是1937年的卢沟桥事变,日本开始全面侵华,中国全面抗战由此开始,故选C项;局部抗战开始于1931年九一八事变,排除A项;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局面基本结束,排除B项;1937年9月,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排除D项。
6.【答案】D
【解析】由材料“中国持久抗战,其最后决胜之中心……实寄于全国之乡村与广大强固之民心”可知,蒋介石强调抗日战争决胜的力量不在城市,而在农村和广大人民群众中,说明他认识到民众对抗战的重要性,故选D项;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政府实行片面抗战路线,排除A项;1935年中国共产党在瓦窑堡会议上确立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排除B项;中国共产党实行全面抗战路线,排除C项。
7.【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时间“1937年8月”并结合所学可知,该照片反映的是淞沪会战中日军对上海人民犯下的罪行,故选B项;题干内容不能体现“直接促进”,排除A项;“引起了强烈反响”不等同于“日本侵华遭到国际社会普遍反对”,排除C项;上海火车南站现场照片不能说明抗日征途“漫长”,排除D项。
8.【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图中空白处对应的时间是1931年,故A项正确;一二九运动发生在1935年,故B项错误;西安事变发生在1936年,故C项错误;百团大战发生在1940-1941年,故D项错误。
9.【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一二九运动”。1935年华北事变之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中华民族面临严重危机,在此背景下北平学生高唱《义勇军进行曲》,故选C项;鸦片战争时期并不是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时期,排除A项;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本局部侵华,与一二九运动时间不符,排除B项;1937年卢沟桥事变是日本全面侵华时期,不符合“一二九运动”的时间,排除D项。
10.【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国共第二次合作。中共军队改编在先,国民党公布合作宣言在后,说明两党合作抗日是在共产党的努力下促成的,故选C项;两党意识形态不同,排除A项;材料是中共积极推动两党合作抗日,排除B项;新三民主义是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基础,排除D项。
11.【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抗日战争。国民政府对金融和重要的战略物资进行统制,是为了应对日本侵华,不是缘于国内的经济危机,故A项错误;“战时经济体制”不是南京国民政府首创,是近代国家在面临战争时普遍采用的手段,故B项错误;国民政府实行的统制经济有效地进行战略资源的调配,故C项正确;直接导致民族工业陷入困境的是抗日战争,故D项错误。
12.【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抗日战争。从这一声明无法得出日本重视与英美保持友好关系,所以A项不正确;题干并未涉及日本官方对西方媒体的态度,所以B项错误;依据材料“这不仅是为了支那本国,也是为了整个东亚”可知,松井石根通过媒体美化日本的侵略行径,并非真正追求东亚地区的和平稳定,所以C项不正确;依据材料“当务之急是,如何将支那从共产主义势力中拯救出来”可知松井石根假借反共产主义、维护东亚和平,掩饰日本发动战争的真实意图,D项正确。
13.【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周恩来主张合作抗日。根据题干并结合所学可知,周恩来认为辛亥革命期间,孙中山联合革命力量,最终取得革命成功。1938年全面抗战正在进行,周恩来借此宣扬团结抗战,故C项正确;A项,题干并非强调孙中山在辛亥革命中的功绩,排除;B项,材料只是周恩来的主张,未体现“逼迫”,排除;D项,题干未涉及中共主张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信息,排除。
14.【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日军的侵华暴行。在我国各地建立的纪念馆保存了大量记载侵华日军罪行的史料,为揭露日本侵华战争的罪恶本质提供了大量确凿可信的历史证据,故D项正确;“南京大屠杀”发生在抗日战争防御阶段,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日本政府的态度,排除B项;题干未提及关于中国抗日战争历史的主流认识,排除C项。
15.【答案】(1)核心观点:抗日战争历时十四年而非八年。
特点:自发抵抗日军侵略;范围广,从东北到华北,后扩至全国;群众基础广泛,包括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军队在内的中国民众投入到抗日中来;各抗日力量没有联合起来,各自为战。
意义:沉重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2)意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全民族抗战实现。
实践:1937年9月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改编红军,将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将南方八省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制定全面抗战路线,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
【解析】(1)核心观点根据材料一信息及材料出处《抗战八年当为十四年论》可以得出。特点根据材料一“包括中国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军队在内的中国民众”等信息可以得出。意义从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等角度分析。
(2)意义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实践根据相关斗争史实回答即可。
16.【答案】示例:
观点:近代以来中国遭受列强侵略,中国民族危机加深,促进了民族意识觉醒。
评论:在近代百余年间,中华民族经历了四次民族意识觉醒的历程:鸦片战争后,林则徐、魏源等知识分子的近代民族意识开始萌发;中日甲午战争后,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初步觉醒;五四运动期间民族觉醒意识升华;抗日战争期间民族意识全面高涨。由此可知,随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的加深,中外民族矛盾的激化,民族意识的觉醒程度就越高,且这种意识成为近代中国民族解放运动的精神动力。因此,近代中国民族矛盾的加深促使近代中国民族意识的不断觉醒。(也可以从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引领民族意识觉醒;近代西方民族国家意识的不断传入催化中国的民族意识觉醒等角度论述, 合理即可得分)
【解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民族意识。根据材料“中国是一个百年来受帝国主义侵略的半殖民地国家,所以容易使我们产生爱国的民族观念”可从近代以来列强侵略对中国民族意识产生的影响方面立论,结合鸦片战争、中日甲午战争、五四运动、抗日战争中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分析。
第11页,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