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古诗鉴赏三讲 如何把握作者含蓄、复杂、变化的思想感情 学案(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文档属性

名称 语文:古诗鉴赏三讲 如何把握作者含蓄、复杂、变化的思想感情 学案(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2-05 14:09: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古诗鉴赏三讲 如何把握作者含蓄、复杂、变化的思想感情
因题突破
1.了解古代诗歌表达感情的一般特点
(1)多是含蓄、隐晦的,少有直白的。内敛含蓄,是古诗的一个重要特点。
(2)多是丰富、复杂的,少有单一的。
(3)有时是发展变化的,而不是固定、静止的。
2.一定要仔细阅读所要分析的语言片段,反复咀嚼
要舍得在“读”上下工夫,花时间,不要看一眼就匆忙下笔。在反复咀嚼中,要找出以下关键词:
(1)层次。所要分析的语言片段有“字”“ ( http: / / www.21cnjy.com )词”“句”“联”“阕”“篇”等。除“字”“词”外,其余的都能分析层次,如一联有两句,两句就是两个感情要点。每阕包含几个句子,又可分为几个层次,几个层次就是几个感情要点。一定要学会切分层次,因为层次对应答题要点的数量。
(2)诗眼。这里的“诗眼”是就某一联某一句 ( http: / / www.21cnjy.com )而言的,即精练生动的一个字,或活用的字,或运用了修辞手法的字,尤其是有点石成金之效的动词。如“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中的“送”“埋”,抓住这两个诗眼,细细品味,就不难发现其中寄寓的情感,又如“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中的“蔽”“愁”均为诗眼。抓住了诗眼,情感内涵就掌握了一大半。
(3)意象。意象是诗人情感的寄托和载体。找 ( http: / / www.21cnjy.com )出意象并揣摩其特点、含意,尤其要关注“意象”前后的修饰语、动词等,都能捕捉到其中的情感。如2011年江苏卷考的“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中的“树”与“云”两个意象,就是杜甫、李白二人相互思念的寄托。
3.注意把握情感表达的特点
情感表达有三种:直接抒情、 ( http: / / www.21cnjy.com )间接抒情、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相结合。对所给的语言片段,很容易看出抒情特点,尤其要留心“一联”(或“一阕”)中两者兼有的特点。
这里重点谈一下间接抒情的语言片段,主要看它属于哪种间接抒情方式:
(1)写景句。要抓住景物特征揣摩含蓄之情,分析景中情是高考的重点,一定要练好这方面的功夫。
(2)状物句。要抓住双层情感,一是关乎“物”的,一是“物”中寄托的情、志。
(3)表达有特点的句子。如用了比喻、象征、对比、衬托等手法,要还原其本义;如用了用典、反语等手法,要理解其曲折义。
4.处理好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如材料是局部,则要联系全诗甚至标题来分 ( http: / / www.21cnjy.com )析;如是整体,则要分成几个局部来看。如“江风引雨”是个短语,若联系所在的句子,情感则很明显,“入舟凉”,一个“凉”字,点出了“江风引雨”带给人的心情。
5.不要忽略题外细节等辅助性信息,如注释等
演练体悟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浪淘沙·丹阳浮玉亭席上作
陆 游
绿树暗长亭,几把离尊。阳关常恨不堪闻,何况今朝秋色里,身是行人。  清泪浥罗巾,各自消魂。一江离恨恰平分。安得千寻横铁锁,截断烟津?
“安得千寻横铁锁,截断烟津”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具体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思想感情:不忍与友人离别的愁苦之情。
具体分析:如果能得到千寻铁锁,把长江截断、锁住,词人就可与友人长聚不分了。诗人想象奇特,感情真挚深沉。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思想感情的把握 ( http: / / www.21cnjy.com )能力。要结合整首词的思想情感分析理解。这两句词设想新奇,匠心别具。词人幻想若能得到千寻铁锁,把长江截断、锁住,使我不能远行,友人也可将我留住,这该是很好的事,但这是不可能的。这种幻想,表达了词人希冀与友人长在一处永不分离的良愿,也反映了词人与友人不忍分别但又不得不别的痛苦。
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燕子矶[注]
施闰章
绝壁寒云外,孤亭落照间。六朝流水急,终古白鸥闲。
树暗江城雨,天青吴楚山。矶头谁把钓,向夕未知还。
注 燕子矶:在南京市北郊观音门外观音山上,濒临长江,形似燕子展翅欲飞。
这首诗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诗人借钓者形象,抒发了对朝代更替、世事浮沉的沧桑之感,表达了对恬淡宁静生活的向往之情。
解析 理解该诗中作者的感情,既要抓住颔联,尤其是“急”“闲”二字;又要理解尾联,尤其是“向夕未知还”蕴涵的深意。
3.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雨叹三首(其一)
杜 甫
雨中百草秋先烂,阶下决明[注]颜色鲜。
着叶满枝翠羽盖,开花无数黄金钱。
凉风萧萧吹汝急,恐汝后时难独立。
堂上书生空白头,临风三嗅馨香泣。
注 决明:一种植物,有羽状复叶,秋日开黄花。
清代仇兆鳌《杜诗详注》中评说该诗“语虽委婉,而寓意深切”,你认为诗中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前四句表达了作者对如决明般有高尚情操与人格的君子的欣赏与赞美。
②“凉风萧萧吹汝急,恐汝后时难独立”传达出对于富有才华,却遭受摧残的君子的关爱与担心,更是对他们难逃悲剧结局的同情与哀叹。
③“堂上书生空白头,临风三嗅馨香泣”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徒然白首却无所作为的伤感,面对动荡、混乱的社会现实,无奈而忧虑,体现了他的忧世情怀。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