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课件(共4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课件(共43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4.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10-18 11:08: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3张PPT)
西汉与东汉
——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一.西汉的建立与“文景之治”
1.西汉的建立
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
新知讲解
一、与民休息与文景之治
1、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
2、与民休息与文景之治
汉兴,扫除烦苛,与民休息。至于孝文,加之以恭俭,孝景遵业。五六十载之间,至于移风易俗,黎民醇厚。周云成康,汉言文景,美矣!
——《汉书·景帝纪》
【与民休息】在社会大动荡或长期战争之后,统治者实行轻徭薄赋的政策,以保养民力,增殖人口,达到恢复和发展经济、稳定统治的目的。
【文景之治】中国封建社会第一个盛世局面,奉黄老思想,“与民休息”,轻徭薄赋,宽减刑罚。
一、重现大一统:西汉的建立与文景之治
(一)措施:
①吸取秦朝灭亡教训,尊奉黄老无为思想;
②减轻赋税,徭役和刑法
③提倡节俭,减少财政支出。
京师之钱累百巨万,贯朽面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手外,腐败不可食。众庶街巷有马,阡陌之间成群 …… ----《汉书.食货志上》
结果:文、景帝在位期间,经济得到恢复,社会稳定,史称“文景之治”
1 经济
材料:汉兴之初,海内新定,同姓寡少,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剖裂疆土,立二等之爵。功臣侯者百有余邑,尊王子弟,大启九国。
——《汉书·诸侯王表第二》
一、重现大一统:西汉的建立与文景之治
(一)措施:
承: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郡县制
变:郡国并行制:西汉初年的各种制度基本沿袭秦朝,史称“汉承秦制”。但地方行政制度采取郡县与分封并行制。
西汉前期形势图
分析西汉初期政治形势的变法
材料1:(豪强地主)役财骄溢,或至兼并;豪党之徒,以武断于乡曲。
——《史记 平准书》
材料2: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缓则骄奢易为淫乱,急则阻其强而合从以逆京师。 ——《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
一、重现大一统:西汉的建立与文景之治
问题:
(1)土地兼并严重,威胁社会稳定;
(2)王国问题严重,威胁中央集权;
1.“汉兴之初,海内新定,同姓寡少,惩戒亡秦孤立之败”,汉高祖为"矫秦县之失策"采取的具体措施是( )
A.任用酷吏打击地方豪强 B.采取郡县与分封并行制 C.完善三公九卿制强化皇权 D.改革币制中央收回铸币权
2.西汉初年,在文帝和景帝的治理下,汉朝出现了一个社会稳定、国家繁荣的时期,历史上把这一时期称为“文景之治”。形成“文景之治"局面的原因有( )①皇帝提倡节俭,以身作则 ②轻徭薄赋,减轻人民负担③重视发展农业 ④以德化民 ⑤焚书坑儒
A.②③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B
C
针对训练
1.颁布推恩令,削弱诸侯实力
“主父偃说上曰:‘古者诸侯不过百里,强弱之形易制。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缓则骄奢易为淫乱,急则阻其强而合从以逆京师。……愿陛下令诸侯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于是上从其计”。
——《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
加强中央集权
二、汉武盛世—积极有为
政治集权:
政治集权:
2.中外朝制度,加强皇权
皇 帝
加强皇权
尚书令
侍 中
给事中
中朝:决策
丞 相
御史大夫
太 尉
九 卿
外朝:执行
架空相权
虽置三公
事归台阁
东汉增强尚书台的作用
二、汉武盛世—积极有为
3.选官制度——察举制,举荐孝廉(“孝顺”、“廉洁”)
张三因孝顺母亲美名远扬,被地方官员举荐给中央。
地方举荐
参加由中央组织的考核
(策问)
中央考核
政治集权:
加强君主集权(皇权)
二、汉武盛世—积极有为
(4)设十三州刺史
(一)汉武帝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对内)
二.西汉的强盛(武帝的文治武功)
1、政治上
作用:促进地方监察,加强中央集权
政治上:
(5)设刺史,用酷吏,抑制豪强,加强对地方控制。
材料:(酷吏义纵)迁为河内都尉,至则族灭其豪穰氏之属,河内道不拾遗。……(酷吏王温舒)捕郡中豪猾,郡中豪猾相连坐千余家。
——《史记·酷吏列传》
二、巩固大一统:西汉的强盛
2、经济上
作用:有利于经济发展,增强国家财政力量,加强中央集权
五铢钱:汉武帝取消郡国铸币权利,由钟官、辨铜、技巧三官负责铸造新的五铢钱。
(2)盐铁官营:
由政府垄断盐、铁的生产和销售
①目的:增加政府收入;打击豪强势力,巩固统治
汉初开放民营,使经营盐铁的商人富比王侯。汉武帝时,为增加政府财政收入,打击工商业者,实行盐铁由国家垄断经营,并设置行政机构具体管理。在产盐和铁的地方,分设盐官和铁官进行管理。
(一)汉武帝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对内)
二.西汉的强盛(武帝的文治武功)
(1)改革币制:将铸币权收归中央
②影响: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打击了富商大贾和大手工业者;
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和国家的统一。
(3)均输平准:
国家插手并经营商业贸易,增加收入,平抑物价
均输:在中央主管国家财政的大司农之下设立均输官,把应由各地输京的物品转运至各处贩卖,调剂运输。
平准:平准法是国家平衡物价的政策,在长安和主要城市设立平准官,利用均输官所存物资,根据物价,贵时抛售,贱时收购。
作用:稳定物价,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
2、经济上
(一)汉武帝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对内)
二.西汉的强盛(武帝的文治武功)
4.抑制工商业的发展(算缗、告缗)
算缗令
有多少钱就交多少税
百姓们你们好!
只要举报隐瞒财产的人,就可以得到他的一半财产
汉武帝出台告缗令
二、汉武盛世—积极有为
经济集权
作用:加强中央集权,增加政府收入。
尊崇儒术,成为主流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董仲舒
汉武帝为何尊崇儒术?
儒学经过董仲舒的改造,适应了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和专制统治的需要。
君权神授 中央集权、天人感应、三纲五常
思想集权
二、汉武盛世—积极有为
秦“焚书坑儒” 汉“罢黜百家”
不 同 点 原因
对儒学态度
作用
相 同 点 目的 实质 作用 秦刚统一;
统治受儒士攻击
汉代大一统局面得到巩固;
董仲舒发展儒学,适应统治者需要
排斥、打击
尊崇
儒学发展进入低潮,
确立儒学正统地位
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以思想统一巩固政治统一
文化专制
有利国家统一,但钳制思想,不利于学术思想自由发展
合作探究
秦始皇“焚书坑儒”和
汉武帝“罢黜百家”的比较
(二)汉武帝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对外)
1、平定匈奴:
二.西汉的强盛(武帝的文治武功)
任用卫青、霍去病为将,夺取了阴山以南和河西走廊的大片区域。
2、设立河西四郡:设立酒泉、武威、张掖、敦煌4郡。
4、对东南沿海和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控制更加有效。
3、公元前60年,在乌垒城设置西域都护府,作为管理西域的军政机构。
影响:
(1)开辟了中西交通道路,大大促进了西域与中原政治经济文化联系。
(2)中国的丝织品沿着这条道路传向中亚、西亚、欧洲和北非。
(3)对今天中国的影响:一带一路。
(5)对外:开通丝绸之路,开辟中西交通道路,促进中西交流。
大一统意义:
(1)使西汉进入鼎盛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得到巩固加强;
(2)进一步巩固了中华民族大一统的文化心理。
材料:汉朝盛时“编户齐民”有5900多万人,儒家倡导的忠义孝悌等伦理,成为民众日常行为的规范。汉朝境内的百姓,不复以“燕人”“齐人”“秦人”相区别,而是“某郡某县”人,他们虽方言有异,却使用着统一的不因语言差异而改变的文字。经历两汉四个多世纪的统治,统一的观念深入人心,“书同文、车同轨、人同伦”,在先秦以来华夏交融的基础上,汉朝境内的人们逐渐被称为“汉人”。
——据《汉书》《后汉书》等整理
二、巩固大一统:西汉的强盛
问题:据教材概括汉武帝采取了这些措施来巩固和发展大一统国家有何影响?
孝武穷奢极欲、繁刑重敛,内侈宫室,外事四夷,信惑神怪,巡游无度,使百姓疲敝,起为盗贼,其所以异于秦始皇者,无几矣!……晚年改过,托孤得人,此所以有亡秦之失而免乎亡秦之祸乎。——司马光《资治通鉴》
如何评价汉武帝的“文治武功”?
西汉的衰亡
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
加重人民负担、激化社会矛盾
西汉的盛世局面在中晚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及王莽之兴,(王政君)由孝元皇后历汉四世为天下母,飨国六十余载,群弟世权,更持国柄,五将十侯,卒成新都。——《汉书·元后传》
外戚干政
3. 以下史实中属于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有( )①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②将全国划分为13个州,分设刺史③盐铁官营、将铸币权收归中央 ④实行郡国并行制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汉文帝时,政府通过富商主导流通,允许地方诸侯王铸造钱币;汉武帝时,令天下非三官钱不得行,旧币一律废罢,并责令各郡国将以前所铸的钱一律销毁。这一变化反映了( )
A.商人的地位开始下降 B.农民的赋役负担缓解C.国家对经济控制加强 D.义利观得到根本改变
A
C
针对训练
5. 汉武帝打破了商人不得任政府官员的旧规,任用大盐商东郭咸阳、大冶铁家孔仅为大农丞领盐铁事,任用商人子弟桑弘羊主持财政事务。这些做法( )
A. 重在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 B. 削弱了重农抑商政策C. 意在提高商人的社会地位 D. 利于加强国家对经济的控制
D
针对训练
1,汉武帝时,朝廷制作出许多一尺见方的白鹿皮,称为“皮币”,定价为40万钱一张。诸侯王每年参加献礼时,必须购皮币用来置放礼物,而当时一个“千户侯”一年的租税收入约为20万钱。朝廷这种做法
A.加强了货币管理
B.确立了思想上的统一
C.削弱了诸侯经济实力
D.实现了对地方的控制
牛刀小试
C
2.作为一位有作为的帝王,汉武帝在政治体制上形成了两个官僚系统:一个由大将军、尚书等组成的中朝(又称内朝或内廷),是决策机关;一个以丞相为首的外朝,是政务机关。这一局面的形成
A.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B.促使了官僚政治的基本形成
C.限制了权臣对皇权的威胁
D.避免了帝王暴政局面的出现
C
三、东汉的兴衰
1、王莽政权
①王莽夺取政权的背景,时间。王莽能挽救社会危机吗?
①政治黑暗
背景:
②土地兼并剧烈,赋税徭役沉重
③破产农民沦为奴婢或流亡,社会动荡不安
公元9年,外戚王莽夺取皇位,改国号新,西汉灭亡。
建立新朝:
王莽改制:王莽掌权以后,为了缓和尖锐的阶级矛盾,颁发诏令,进行改制。其主要内容包括实行“王田”,禁止奴隶买卖,平抑物价,政府贷款,改革币制,统一度量衡,变更国号、官名、官制、地名等。
王莽改制的新钱币
但改革措施不切实际,反而使社会矛盾更加激化。
23年,绿林军攻入长安,政权被推翻。
三、东汉的兴衰
1、东汉之兴——光武中兴
措施 目的(作用)
政治 加强皇权,增强尚书台的作用 加强中央集权,节约政府开支
严格控制外戚干政 裁并郡县,裁减官吏,节省开支 整顿吏治,惩处贪污腐败 经济 清查全国垦田、户口数量 与民休息,缓和社会矛盾,
社会经济重新发展起来
释放奴婢 文化 重视儒学 儒学得到了继续发展
背景:
公元25年,刘秀重建汉朝(史称东汉),定都洛阳(河南)
结果:
出现“光武中兴”(政局稳定,经济重新发展起来)
“吾理天下,亦欲以柔道行之。”
——《后汉书·光武帝纪》
2、东汉中期:宦官外戚交替专权;党锢之祸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皇权旁落,政治黑暗,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
实质:外戚、宦官专权是封建君主专制高度发展的产物
皇帝 和帝 殇帝 安帝 顺帝 冲帝 质帝 桓帝 灵帝 少帝 献帝
继位年龄 10 1 13 11 2 8 15 12 14 9
寿命(岁) 27 2 31 30 3 9 36 34 14 54
三、东汉的兴衰
东汉的兴衰
三、东汉中后期——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清议】【党锢之祸】
一些正直官员和士人不满现实,品评人物,抨击时政,称为“清议”。他们触犯了宦官利益,被诬陷为“党人”,遭到严厉镇压,史称“党锢之祸”。党锢之祸共发生两次,均以士大夫失败告终,最终,灵帝在宦官挟持下,下令凡“党人”的门生故吏、父子兄弟都免官禁锢。党锢之祸伤及汉朝根本,为黄巾起义和汉朝的最终灭亡埋下伏笔。
三、东汉的兴衰
4、东汉衰亡
④归纳东汉后期政局动荡的表现。
①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②宦官镇压正直官员和士人的“党锢之祸”
③豪强地主势力发展迅速,土地兼并严重,阶级矛盾日益尖锐。
黄巾起义
概况:东汉末年张角创立的民间秘密宗教“太平道”的信徒在多个地方同时发动起义。起义军头裹黄巾,称“黄巾军”。起义历史9个月,以失败告终。
影响:动摇了东汉王朝的统治基础,地方长官趁机拥兵自重,出现了军阀割据局面,东汉政权名存实亡。
D
C
7.东汉豪强地主在庄园内纳宾客附徒,兴办教育,经营各种经济事业,豢养军队,甚至通过舆论控制地方政权。豪强地主田庄( )
A. 是王国问题的延续 B. 有助于国家培养人才
C.利于维护君主专制 D. 不利于中央管理地方
8.东汉时期,宦官专权和外戚干政的局面交替出现,即“宗室权落,外戚兴起;外戚势衰,而宦官又盛”。这一现象的根源是 ( )
A.皇帝权力的渐趋衰微 B.宗族观念的根深蒂固
C.君主专制制度的弊端 D.地方割据势力的膨胀
针对训练
9. 下表显示了东汉中后期10个皇帝的即位年龄及寿命。这一现象导致( )
皇帝 和帝 殇帝 安帝 顺帝 冲帝
即位年龄 10 1 13 11 2
寿命(岁) 28 2 32 30 3
皇帝 质帝 桓帝 灵帝 少帝 献帝
即位年龄 8 15 13 15 9
寿命(岁) 9 37 34 15 54
A. “七国之乱”的爆发 B. “八王之乱”的兴起
C. 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 D. 五胡十六国局面出现
C
针对训练
两汉的文化
一、史学成就
书名:《史记》
作者:(西汉)司马迁
内容:以本纪、表、书、世家、列传的形式,叙述了上起黄帝、下至汉武帝年间约3000年的历史,共130卷
地位:首创了纪传体通史体裁。
评价:文字精练,人物刻画与叙事生动,不虚美、 不隐恶,是一部兼具史学和文学特色的不朽名著。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两汉的文化
一、史学成就
书名:《汉书》
作者:(东汉)班固
内容:以本纪、表、志、传的形式,叙述了上起汉高祖六年、下至王莽地黄四年共230年的历史,共100卷。
地位: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两汉的文化
二、文学成就:
汉赋
内容:是一种介于韵文和散文之间的文体。特点:讲究铺陈排比,辞藻华丽。
乐府:国家专管音乐的机构。
乐府诗:乐府采集民歌修改而成的诗。
特点:反映社会的真实情况,五言为主,语言朴实、生动,传播广泛。
司马相如
汉赋、乐府诗
两汉的文化
三、科技成就
1.医学成就:
(1)《黄帝内经》(战国至西汉间)—— 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
(2)《神农本草经》(东汉)—— 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药物学专著
(3)张仲景(东汉) —— 著有《伤寒杂病论》,被后世誉为“医圣”
(4)华佗(东汉) —— 麻沸散、五禽戏
张仲景
2.数学成就:
(1)西汉:《周髀算经》“勾股定理”
(2)东汉:《九章算术》
两汉的文化
三、科技成就
4.天文成就:
张衡发明“候风地动仪”,撰写天文学专著《灵宪》
候风地动仪
5.农学成就:
《汜胜之书》《四民月令》
3.造纸术(四大发明之一):
(1)西汉时,发明了植物纤维纸(纸质粗糙)
(2)东汉时,蔡伦改进造纸术,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甲骨 青铜器 竹木简 缣帛
纸出现以前的书写载体:
书写不便、昂贵笨重、不易推广
分类 内容 影响
史学 ①西汉司马迁:《史记》
②东汉班固:《汉书》
文学 汉赋、乐府诗、五言诗
科 技 医学 ①《黄帝内经》
②《神农本草经》
③张仲景:《伤寒杂病论》
④华佗:麻沸散
数学 《九章算术》《周髀算经》
其他 ①蔡伦改进造纸术
②东汉张衡:发明候风地动仪,著《灵宪》 农学 ①《氾胜之书》;②《四民月令》 首创纪传体通史体裁,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铺陈排比,辞藻华丽;反映社会真实情况
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
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药物学专著
中国数学史乃至世界数学史占有重要地位
被誉为“医圣”
促进中国、世界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四、两汉的文化
1、代表性成就及特点
2、主要原因
(1)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2)社会经济发展;
(3)国内外经济、文化交流;
(4)对前代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5)统治阶级重视与文化工作者的努力
……
司马迁
班固
问题:列表总结两汉有代表性的文化成就及其特点,结合所学分析两汉为什么能够取得辉煌文化成就?
四、璀璨大一统:两汉的文化
10.下面是小明同学关于两汉文化整理的读书笔记。其中有误的是( )
A. A B.B C. C D.D
D
11、《九章算术》的内容:第一章“方田”(田亩面积计算方法)、第二章“粟米”(粮食交易计算方法)、第三章“衰分”(按等级分配物质或摊派税收的比例问题),第六章“均输”(管理粮食运输均匀负担的计算法)等。这反映出《九章算术》( )
A. 系统总结魏晋时期的数学成就 B. 有利于解决社会实际问题
C. 形成中国完整的数学理论体系 D. 体现统治阶层加强专制的需要
B
针对训练
12、《史记》首创民族列传,即《匈奴列传》《南越列传》等六篇专传,开创了正史为少数民族政权立传的例子。而且无论是华夏还是四夷,司马迁都把他们的祖先视为黄帝。这一叙史方式(  )
A.顺应了当时大一统的时代潮流 B.反映了当时华尊夷卑的思想
C.说明西汉开始出现华夏认同观 D.强调了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12.A【详解】 由材料“《史记》首创民族列传”“开创了正史为少数民族政权立传的例子”“无论是华夏还是四夷,司马迁都把他们的祖先视为黄帝”可知司马迁重视各少数民族的历史,将其祖先视为黄帝,华夏四夷都是炎黄子孙,顺应了大一统时代的潮流,故选A项。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