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隋朝及唐前期鼎盛局面的出现,与一些具体制度的制定和贯彻有密切的关系。这些制度都较好地适应了隋及唐初的社会现实,在经济、军事、政治各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学习目标:
通过了解隋唐时期的高度繁荣,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制度变化与创新。
教学重点:科举制度的创立、三省六部制的确立、租庸调制的进步作用和两税法的特点
教学难点:汉唐间赋税制度的变化
背诵内容:
1、科举制的特点、意义
2、三省六部制的特点、意义
3、租庸调制的作用和两税法的特点、作用
(一)九品中正制(魏晋南北朝)
1、背景
(1)汉末社会动荡,察举制下乡里清议失去社会基础。
(2)地方大族操纵人才选拔
2、方式:
3、标准:
一、选官制度
高门
(上品)
寒门
(下品)
◎(九品之制开始)犹有乡论余风(指根据德才评定)。中间渐染,遂计资定品,使天下观望,唯以居位贵。 ——《晋书》
4、影响
家世、德才→家世
中正官评定人才优劣、然后授官
前期加强了中央集权,后期逐渐成为维护士族特权的工具
(二)科举制(隋朝——1905年清末新政)
1、背景
(1)士族没落,庶族地主兴起,参与政治
(2)九品中正制不再适应社会需要
(3)统治者需要扩大统治基础,巩固统治
随着南北朝以来经济的发展,中小地主与富裕农民的数量日益增多,他们要求打破门阀士族的限制,在政治上得到发展。这一要求与隋朝打击豪强地主,加强中央集权的政策是相符合的。
——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思考科举制创立的背景
一、选官制度
(1)隋文帝: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
(2)隋炀帝:始建进士科,科举制度形成
(4)武则天:扩大科举取士的人数,首创了武举和殿试
(3)唐太宗:增加了考试科目,以进士和明经两科为主
(5)唐玄宗: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了科举考试的地位
一、选官制度
2、发展过程
(二)科举制(隋朝——1905年清末新政)
3、特点\创新之处
(1)选官方式公平性:
由推荐品评演变为分科考试、择优录取
(2)选官标准客观性:
由家世门第演变考试成绩、才学
(3)选官原则:
制度化、公平公开
(4)选拔基础:扩大化,官员素质不断提高
科举由应试人于一定时期,投牒自进,按科应试,共同竞争,试后有黜落,中试者举用之,然后为真正考试。……秀才、明经等科是由察举转化而来,进士科为新设科目。
——邓嗣禹《中国科举制度起源考》
一、选官制度
(二)科举制(隋朝——1905年清末新政)
4、影响
积极:
(1)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统治基础,提高官员文化素质,选官权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促进社会阶层流动。
(2)有益于社会形成重学风气,促进社会公平公正
消极:
a.禁锢思想,压抑个性
b.忽视实用性,不利于科技发展。
科举的创新之处就在不仅为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提供了持续流动的可能,而且将其制度化……它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式的“机会均等”……的机制,对知识分子的社会心理是一种塑造,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
—薛明扬《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万般皆下品
唯有读书高
一、选官制度
(二)科举制(隋朝——1905年清末新政)
商周时期
战国—秦朝
汉代
魏晋南北朝
隋唐—1905年
依据标准
选官方式
血缘关系
军功
品德才能
门第
才学
品德
1、选官标准:从品行家世逐渐转变为学识才能
2、选拔方式:由地方举荐逐渐转变为中央考试选拔
3、选官原则:制度化,体现相对公平、公开、客观的原则
4、选官基础:日益扩大,官员素质不断提高
一、选官制度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
演变趋势:标准科学客观;方式公开公正;权力集于中央;选官制度逐渐走向成熟和完善
三省六部制
隋唐
三省制
魏晋南北朝
尚书台
东汉
中朝外朝制
汉武帝
三公九卿制
秦代
三公
九卿
皇帝
皇帝
三公
九卿
中朝
皇帝
尚书台
三公
皇帝
尚
书
省
中
书
省
门
下
省
二、三省六部制
(一)中枢机构的演变:
隋朝确立,唐代完善
相权不断削弱;皇权不断加强
二、三省六部制
(二)概况:
审议
执行
决策
1、内容
(1)设中书省(决策、起草)、门下省(审核)、尚书省(执行)
(2)三省长官在政事堂共议国事,执宰相之职。(集体议政)
[史料印证]《朱子语类》云,“唐制: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以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若可行,门下又下尚书省,尚书但主书撰奉行而已”
二、三省六部制
(二)概况:
2、特点:三省职权分工明确,又彼此制约;集体议政;流程完备;以皇权为中心
政事堂(议政)
决策机构
执行机构
◎凡军国大事、则中书舍人各执所见,杂署其名,谓之五花判事。中书侍郎、中书令省审之,给事中、黄门侍郎驳正之。上始申明旧制,由是鲜有败事。——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纪》
3、意义: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皇权,减少决策失误,标志着封建政治制度的成熟
二、三省六部制
(二)概况:
封建土地私有制
土地兼并严重
均田制
所有权 私有
买卖自由
无地、失地
流民
税收
无地荒地、非法所得
农民
授田农民
收税
魏晋:租调制
租
调
成年男子负担徭役
纳粟二石
调帛或布一匹
三、赋税制度
(一)租庸调制(唐初)
1、形成过程
(一)租庸调制(唐初)
1、形成过程
(1)魏晋:租调制
(2)唐初:租庸调制
2、创新之处:
庸:纳绢或布代役(代役税)
3、作用:
(1)以庸代役,保证农民有较充分的生产时间,提高积极性
(2)政府的赋税收入有所保障
三、赋税制度
土地制度:
均田制为基础
三、赋税制度
(二)两税法(唐中后期)
土地兼并盛行
均田制无法推行
租庸调制无法维持
政府财政收入下降
政府直接支配土地减少
逃户避税严重
1、背景:
(二)两税法(唐中后期)
1、背景:
2、确立:780年,唐德宗实施两税法(杨炎)
3、内容:
(1)每户按人丁和资产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
(2)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
(3)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
先计州县每岁所应费用及上供之数而赋于人,量出以制。户无主客,以现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为行商者,在所州县税三十之一,使与居者均,无侥利。居人之税,秋、夏两征之。其租庸调、杂徭悉省。
——《资治通鉴》
阅读教材概述两税法的内容。
三、赋税制度
(二)两税法(唐中后期)
4、创新之处
租庸调制 两税法
征税标准
征税项目
征税对象
征税次数
征收方式
以人丁为主
以财产为主
租庸调、杂役
户税和地税
受田农民
不分主客农商,一律纳税
一次征收
夏、秋两季
征收实物
概以钱计
放松了人身控制
简化了税收名目
扩大了收税对象
固定了收税时间
改变了征收方式
三、赋税制度
(二)两税法(唐中后期)
5、意义
两税法
征税标准
征税项目
征税对象
征税次数
征收方式
以财产为主
户税和地税
不分主客农商,一律纳税
夏、秋两季
概以钱计
放松了人身控制
简化了税收名目
扩大了收税对象
固定了收税时间
改变了征收方式
三、赋税制度
推进税收公平
减轻农民负担
适应商品经济发展
增加国家税收
巩固和加强中央集权
三、赋税制度
时间 赋税制度 标志 趋势
魏晋 租调制 按户征粮纳绢
唐初 租庸调制 以庸代役 唐中期 两税法 按土地和财产收税 1.以人丁为主到资产为主
2.人身控制逐渐松弛
3.简化征收种类
(三)赋税制度的演变趋势
奠定大唐盛世基础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发展的重要一环
宋元至今
创新
科举制
三省六部制
租庸调制
两税法
魏晋南北朝
唐朝
辐射
制度构建
公开公平公正
泽被后世
整合
九品中正制
三省制
均田制
租调制
本课小结
1.曹操逼杀孔融、荀彧等人,世家大族在这样的形势下,暂时向曹魏政权屈服。曹丕在废汉建魏前夕,却不加留难地通过了当时世家大地主尚书颍川陈群向政府提出的“九品官人法”。据此可知,曹丕实施“九品官人法”( )
[A)缘于察举制失去了人才选拔功能
[B]激化了地主与农民之间的矛盾
[C]以获取世家大族政治支持为目的
[D]使社会的流动性得到显著加强
2.(2021·江苏高考,3)唐代李逢吉作科举主考官时,一次性录取的几十位进士,均为出身贫寒的士子。他的政敌李德裕亦“颇为寒素开路”,以致被贬谪时,“八百孤寒齐下泪”。由此可知唐代科举( )
[A]加强了君主集权 [B]促进了阶级流动
[C]消除了门第观念 [D]激化了政治矛盾
本课练习
C
B
感谢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