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10-17 20:18: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教学目标
通过了解春秋时期经济发展,出现了铁制农具和牛耕技术,懂得生产力的发展需要生产工具的进步;了解周王室衰微的原因,使学生懂得社会制度的利与弊是影响统治者地位的原因;了解春秋各诸侯争霸的原因,懂得诸侯势力在争霸中的重要性;能够正确认识和评价春秋时期为什么会出现动荡的局面,能用正确的观点看待其利与弊。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春秋时期经济发展的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春秋主要霸主在诸侯中的强大。
教学难点:正确认识和评价春秋争霸。
教学准备:电子白板。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西周时,周王朝为了稳定政治形势,巩固疆土,实行了周朝的社会等级制度“分封制”,这种制度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能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加强周天子与诸侯的紧密联系。但是到了西周后期,随着诸侯国势力的日益强大,王权衰微,失去了对诸侯的控制,分封制遭到了破坏。周朝后期,统治者暴虐专横,对百姓残暴朝政腐败社会各种矛盾激化。
由于北方游牧民族犬戎的入侵,使当时的关中大部分地方被西北游牧民族犬戎霸占。周平王和犬戎等共同商议分赃,而周平王有弑父篡位的嫌疑,遭到大部分诸侯的反对,为了拉拢诸侯,就将关中分封给秦国,只好迁都。公元前770年,东迁洛邑,史称东周。公元前771年, 西周被西北游牧民族-犬戎族所灭。中国历史把东周前期称为春秋。
在这一时期,社会发生了哪些变化?周王室与诸侯国的关系如何?
二、学习新知:
(一)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
1.铁制农具、牛耕的出现。
古书上记载,春秋时期,人们已经用铁制农具耕种土地。在湖南、河北、江苏等地的春秋古墓中,发掘出了一批铁制农具。此外,至迟在春秋末年,人们已经使用牛来耕地。
看教材29页插图 春秋时期的铁农具。
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说明了什么?(说明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明显提高)
2.手工业经济和商贸经济初步发展。
手工艺的生产规模不断扩大,青铜器、冶制业、纺织业、煮盐业以及漆器制作都有所发展。主要生产家庭用品和日常用品,生产方式比较简单。城市以周边村镇为基础,商业从业者以私人为主,商品交换多采用货币和物物交换的方式,商贸经济还没有形成具体的法律法规。
材料阅读:材料一 .在侯马牛村晋国古城遗址中出土的早期青瓷,釉色漆青,釉质上乘。
材料二.《左转襄公三十年》载郑国的贵族“伯有死于羊肆”,即买卖羊只的市场。
这两则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从侧面说明了什么?(说明了春秋时期手工业水平较高,商业市场活跃。从侧面说明了社会生产力的提高,推动商业和手工业渐趋发达。)
(二)王室的衰微
1.分封制的瓦解
春秋时期的社会处于动荡状态,西周的各种制度在春秋时期逐渐遭到破坏。一些诸侯国不再把土地分封给卿大夫,而是设置县、郡,委派官员管理,职位页不再世袭,由此加强对地方的控制,这样分封制逐步瓦解。
东周前期,王室衰微
周平王东迁后,管辖范围大减,直接管辖地区仅在洛邑一带。周王朝虽然在名义上仍为天下“共主”,但已无力控制诸侯。诸侯国力崛起,不再听从王命,各自为政,也不再定期向天子纳贡,致使周王室在财政上陷入困境,甚至要依赖诸侯国的支持。
阅读材料: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
想想:春秋时期,国家处于什么状态?(国家分裂的割据状态)
(三)诸侯争霸
1.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的原因(学生阅读教材,老师补充)
归纳:王权衰落,周朝统治出现了严重危机;一些诸侯国强大起来,为了争夺更多的土地、财产和人口;争当左右周天子,支配国与国的争霸战争;民族间的矛盾有所发展。
春秋霸主
春秋主要霸主(学生阅读31页春秋争霸形势图)
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在北方),吴国和越国(在南方)。
(2)春秋时期第一霸主
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执掌国政。它采纳管仲的建议,改革内政,发展生产,训练军队,使齐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大为提高。齐桓公打着“尊天子,攘四夷”的旗号,号令诸侯。
阅读材料: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
孔子认为齐桓公能够成为霸主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任用管仲进行了改革)
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的利和弊
利处:争霸战争加快了统一中国的步伐;争霸加速了新旧制度的更新过程;争霸战争,促进了民族的大融合。
弊处:战争连连不断,严重影响了社会生产,人民遭受极大灾难。
三、课堂小结:
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春秋时期农业的发展,尤其是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促进了手工业、商业都得到了初步的发展。春秋时期的经济虽然得到了发展,但同时也处于动荡时期,给社会带来深重灾难;有些诸侯国被消灭,出现了一些疆域较大的诸侯国,大大的促进了民族交融,这有利于加快实现祖国的统一。
课外阅读:秦穆公广招人才的故事。
教学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努力体现新课标的理念。在传授知识的同时,着重培 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努力提高学生积极参与自主学习的习惯。充分 利用电子白板,直观的参与到学习之中。本节课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加强每节课知识的串联, 让知识前后的学习较为自然的进入。
PAGE
1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