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22《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跨越、海峡、桂树、苍白、血脉亲情”等词语。
过程与方法:读懂课文,理解“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体会李博士和台湾青年一心为他人着想的高尚品质,感受海峡两岸人民的血脉亲情。
教学重点 正确读写“跨越、海峡、桂树、苍白、血脉亲情”等词语。
教学难点 1、读懂课文,理解“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2、体会李博士和台湾青年一心为他人着想的高尚品质,感受海峡两岸人民的血脉亲情。
教学方法 朗读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设计(含各环节中的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以及设计意图)
教学过程 一、谈“桥”揭题,引导质疑。 1、学生自由交流曾经见过了怎样的桥? 2、出示课题——《跨越海峡的生命桥》,并齐读。 3、课题质疑: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疑问吗?【 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由已有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生活积累引入新知,从课题产生疑问,然后让学生带着这些疑问去学习课文,激起了学生强烈的学习、探究的欲望,引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二、 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各小组同学合作,先自由读书,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好读的地方多读几遍。遇到不懂的词语,小组讨论解决,也可以查查字典。还是解决不了的可以请教老师。2、检查学生自学字词的情况。(1)师:(出示生字词语)对于本课的生字词 ( http: / / www.21cnjy.com ),刚才同学们都会读了,现在我们要进行一个比赛,去掉拼音,你能读好吗?在比赛之前,请每组同学选一位代表,组内其他同学先帮助他准备准备。(2)各小组开始帮助代表读熟字词。(3)各小组代表赛读。3、给本课的生字找找朋友好吗?(注意:我讲的“朋友”可以是与这个生字有关的古诗、歇后语、名人名言、谚语等。)4、引导学生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1)让学生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学生回答过程中,师相机板书一些关键词)(2)让学生根据板书试着再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尽量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让学生感悟学习方法,体现学习的自主性。】三、品读畅谈,感情朗读。1、自由默读课文,找出最让你感动的句子,并在旁边写上批注。2、师生交流。
本课作业 熟读课文,抄写生字词。
板书设计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22《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跨越、海峡、桂树、苍白、血脉亲情”等词语。
过程与方法:读懂课文,理解“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体会李博士和台湾青年一心为他人着想的高尚品质,感受海峡两岸人民的血脉亲情。
教学重点 正确读写“跨越、海峡、桂树、苍白、血脉亲情”等词语。
教学难点 1、读懂课文,理解“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2、体会李博士和台湾青年一心为他人着想的高尚品质,感受海峡两岸人民的血脉亲情。
教学方法 朗读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设计(含各环节中的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以及设计意图)
教学过程 一、抓住人物,读中感受(一)分层阅读,读台湾青年的复杂内心1、一读内心,感受悲伤。①找句子,了解灾难:联系上一段内容说一说,这是怎样的一场灾难?②看图片,感受灾难:观看地震现场图片,感受灾难的可怕。③谈心情,理解悲伤:学生交流看图片后的心情,进而理解台湾青年此刻的心情。(让学生体会台湾青年悲伤的内心。)2、二读内心,感受牵挂:再读句子,思考:在这场灾难过后,病床上的青年会想些什么?此刻的他心情又会怎样?3、三读内心,感受坚定:此刻台湾青年本应该做的是什么?但他现在又在做什么?从中你体会到了他怎样的态度? 4、朗读语段,感受爱心:自己试着把语段读好,读出台湾青年的复杂内心与大爱之心。(二)读写结合,体会李博士的感人行为1、依托文本,放手阅读:默读课文5、6自然段,画出描写李博士的句子。学生认真读、思、找、画相关语句。2、紧扣文本,练习写话:学生读刚才找出的句子,选择下面一种形式,写几个词或几句话赞一赞李博士。①李博士,您不怕 ,不怕 。②李博士,为了小钱,您 。 ③李博士,站在病床前,您想到的是 。④李博士,在灾难面前,您 。⑤李博士,您真是 。⑥李博士,我敬佩您,因为 。3、畅谈理解,交流感悟:赞一赞李博士,并说说为什么这样赞他?【设计意图:新课标中指出: ( http: / / www.21cnjy.com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因此,在本环节的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放手自学,采用以读代讲的方式,让学生通过自读找到令自己心动的句子,接着以情感为主线,引导学生主动地深入阅读文本,读出自己的理解,再通过写写赞李博士的话感受李博士的爱心、奉献精神,从而真正感受海峡两岸的血脉亲情。】(三)回扣课题,感悟两岸同胞的血脉亲情是什么架起了这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学生交流对“生命桥 ”的理解。(四)吟诵抒情,升华两岸同胞的血脉亲情1、深情范读:小钱得救了,多么令人高兴的一件事!老师配乐朗读,学生听读感受。2、体验感悟:听了朗读,你的心情怎样?你有什么感受?学生谈自己听后的理解。3、动情诵读:带着自己的理解,学生深情诵读这段话。【设计意图:在理解“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含义之后,学生在深情的朗读中结束全文,让学生在情感上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最后齐读以课文内容改编成诗的语段,既是对海峡两岸同胞骨肉相连情感的升华,更是对课文整体的回归。】三、归纳学法,迁移引导1、总结学法:刚才,我们抓住了三个人物,读懂了他们美好的心灵,这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2、迁移引导:在今后的学习中,还有很多感人的事,感人的人,你们可以用这样的方法去读懂课文。
本课作业 想象一下,一年以后的某一天,如果小钱和这位台湾青年相遇了,会是怎样的场景?他们之间会说什么?把你想到的写下来。
板书设计 22、跨越海峡的生命抓人物读 小钱 血脉相连 台湾青年 悲伤—牵挂—坚毅 李 博 士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