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整体教学课件-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名师备课系列(统编版)(共7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单元整体教学课件-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名师备课系列(统编版)(共79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0-18 07:27: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79张PPT)
成长之光 师恩难忘
——统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单元整体教学
【单元学习目标】
一、语言目标
1.学习默读方法,迅速了解文章大意,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文章内容,并归纳课文中不同老师的特点;
2.精读关键语段,重点分析有关人物描写的句子,学习通过多种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3.速读课文,关注标题、开头、结尾及文段中的关键语句,分析不同位置关键语段的作用。
二、思维目标
1.通过归纳、比较、分析等方式总结课文中塑造人物的方法,并尝试将其运用到写作之中,提升读写迁移能力;
2.对比课文中儿童与成人的不同视角,学习多维度观察和分析问题的方法。
三、价值目标
1.在阅读和写作中,体悟师生情谊,学习老师身上的高尚品质,感受师生之间的爱与尊重。
2.感受童真、童趣、友谊和爱,热爱童年、热爱生活,获取人生启示,提升思想品德修养。
【单元学习任务】
核心任务 课段任务 学习活动 课时安排
撰写“我和我的老师”的故事,编辑作品集《成长之光》 第一课段:单元预习名家简历 任务一:分享预习作业 任务二:制作名家简历 任务三:评选“最佳朗读者” 任务四:翻译小能手 2课时
第二课段:初读课文揭秘故事 任务一:默读课文,揭秘故事 任务二:分析吾师形象 任务三:创作恩师画像 2课时
第三课段:再读课文师恩情谊 任务一:良师影响,良师力量 任务二:时空对话,读后心得 任务三:良师修炼记 任务四:为老师颁奖 任务五:探究思考,归纳主旨 任务六:发现美师,你说我讲 3课时
第四课段:写作实践成长之光 任务一:解秘人物,创建锦囊 任务二:试用锦囊,片段写作 任务三:运用锦囊,完成写作 2课时
第一课段
单元预习 名家简历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通过浏览课文,能整体了解单元内容,明确学习重点。
2.通过了解和搜集作家信息,完成名家简历制作。
学习任务:
制作名家简历。
任务一:分享预习作业
课文 易错字音 易写错字 重点成语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再塑生命的人
论语
窜( ) 觅( ) 跪( )
拗( ) 确凿( ) 轻捷( )
云霄( ) 倘若( ) 鉴赏( )
啄食( ) 和蔼( ) 恭敬( )
质朴( ) 博学( ) 渊博( )
倜傥( ) 淋漓( ) 盔甲( )
绅士( ) 人迹罕至( )
cuàn

ɡuì
ǎo
záo
jié
xiāo
tǎnɡ
jiàn
zhuó
ǎi
ɡōnɡ


tìtǎnɡ
línlí
shēn
字词学习
yuān
kuī
hǎn
抱头鼠窜
觅食
蟹六跪(脚)而二螯(áo)
拗断
方枘(ruì)圆凿
人声鼎沸( ) 菜畦( )
皂荚( ) 油蛉( ) 蟋蟀( )
斑蝥( ) 敛( ) 脑髓( )
竹筛( ) 秕谷( ) 书塾( )
宿儒( ) 蝉蜕( ) 狗窦( )
锡箔( )
dǐnɡfèi

zàojiá
línɡ
shuài
máo
liǎn
suǐ
shāi

shú

tuì
dòu

不要写成“顶点”的“顶”。
截然不同( ) 搓捻( )
绽开( ) 小心翼翼( )
惭愧( ) 恍然大悟( )
拼凑( ) 譬如( )
花团锦簇( ) 企盼( )
jié
cuō niǎn
zhàn

cán kuì
huǎnɡ
còu



字形易错
鉴( )鉴赏
签( )签字
jiàn
qiān
形近字
倘( )倘若
徜( )徜徉
tǎnɡ
chánɡ
博( )渊博
搏( )脉搏


蔼( )鉴赏
霭( )雾霭
ǎi
ǎi
啄( )啄食
琢( )琢磨
zhuó
zhuó
【串句记忆法】 今天是元宵(xiāo)节,渴望看灯会的她虽然人坐在教室里,心却早已飞到九霄(xiāo)云外去了。
垫高了枕头睡觉,形容不加警惕。
高枕而卧
词语集注
少有人来。迹,足迹、脚印。罕,稀少。
人迹罕至
形容人声喧闹,像水在鼎中沸腾一样。 鼎,古代煮东西用的器物,一般为圆形,三足两耳,也有方形四足的。沸,水开。
人声鼎沸
古代军人打仗时穿戴的护身战衣。
盔甲
老成博学的读书人。宿,长久从事某事的。
宿儒
也作“高枕无忧”。
一般指地方荒凉偏僻。
反义词:鸦雀无声
盔,头上戴的;甲,身上穿的。
( )混为一谈( )混水摸鱼


( )模仿
( )模样
hùn
hún


字形辨析
慨(kǎi)感慨
概(ɡài)大概
悔(huǐ)悔恨
诲(huì)教诲
词语集注
截然不同:事物之间界限分明,完全不一样。
感慨:有所感触而慨叹。
疲倦不堪:指疲乏到了极点。
小心翼翼:形容举动十分谨慎,丝毫不敢疏忽。
恍然大悟:忽然间明白过来。
用在消极意义的形容词后面,表示程度深。
不求甚解:语出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原指领会大意。现在多指读书学习只求懂得大概,不求深刻了解。
混为一谈:把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说成是同样的事物。
激荡:因受冲击而动荡。
注意与“一概而论”区别开。
惭愧:因为自己有缺点、做错了事或未能尽到责任而感到不安。
油然而生:指某种思想感情自然而然地产生。
花团锦簇:形容五彩缤纷、十分华丽的景象。簇,丛集、聚集。
美不胜收:美好的东西太多,一时接受不完。胜,完、尽。
任务二:制作名家简历。
自学:为了了解和搜集作家信息,完成名家简历制作。
互学:小组内交流、补充。
展学:小组代表班级交流。
评学:其他小组评价或补充。
鲁迅 职 业 : 出生年代:
个人成就: 人生经历:
海伦·凯勒 职 业 : 出生年代:
个人成就: 人生经历:
孔子 职业 : 出生年代:
个人成就: 人生经历:
课后延学
听课文朗读音频,自己尝试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通过老师的指导,能较好地朗读课文。
2.通过合作学习,能翻译文言文句子。
学习任务:
1.最佳朗读者。
2.翻译小能手。
任务一:评选“最佳朗读者”。
朗读课文,明确小组合作学习的“三步走”任务。
1.小组成员先展示自读成果,并组内互评。
2.组内互相纠音,交流中掌握课文中的生僻字,文言文中的一词多义字、通假字等读音,初步掌握文章的朗读节奏。
朗读评价表
音量的大小 朗读节奏准确度 朗读流畅度 朗读感情度
自评等级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他评等级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师评等级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任务二:翻译小能手。
在翻译方面,明确小组合作学习的“三步走”任务。
1. 小组讨论,落实文言文解词与翻译,整理归纳。
乐 ①不亦乐乎/回也不改其乐/乐亦在其中矣②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①快乐②意动用法,以……为乐
为 ①为人谋而不忠乎②可以为师矣 ①替②做
志 ①吾十有五而志于学②匹夫不可夺志也/博学而笃志 ①动词,立志②名词, 向
2. 组内自由组合,互听对方全文翻译,互相提出建议。
3. 小组合作对论语的章节进行分类,展示学习成果。
示例:
分类 修身篇
孔子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贤哉, 回也; 饭疏食饮水; 三军可夺帅
曾子 吾日三省吾身
子夏 博学而笃志
课后延学
1.记背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
2.用文言文积累本归纳文言文的一词多义、 通假字、古今异义等词汇。
第二课段
初读课文 揭秘故事
第三课时
学习目标:
1. 掌握默读方法。
2. 通过老师指导,能较好通过关注文章标题、开头、结尾和关键语句,了解文章大意。
学习任务:
默读课文,揭秘故事。
任务一:默读课文,揭秘故事。
自学: 带着以下问题,默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再塑生命的人》:
1. 文章讲述了在百草园和三味书屋发生的哪些故事
2. 为什么生命要“再塑”呢
默读要求自评表 符合打√
(1)不出声,不动唇,不指读,不回看, 一气读完全文,保证阅读感知的完整性;
(2)保证一定的阅读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500字);
(3)适当运用猜读和跳读。
互学:根据学习任务单阅读课文。
学习任务单
步骤一:读题
任务 标题 关键词
勾画关键词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再塑生命的人》 从 · · · 到 · · · ;再塑
步骤二:读文
任务 开头段 关键词
跳读课文,勾画开头段。
任务 过渡段/关键语句 关键词
跳读课文,勾画过渡段
任务 结尾段 关键词
跳读课文,勾画结尾段。
步骤三:揭秘。
揭秘师生故事,你说我听。依托文本,有感情地讲一讲你所知道的文中的师生故事。
课后延学
请选取本单元一篇课文中,讲一讲师生间动人的故事。
第四课时
学习目标:
1.通过学习,能分析课文中的人物形象。
2.通过画像,展示文章中的人物形象。
学习任务:
1.分析人物形象。
2.创作恩师画像。
任务一:分析吾师形象
自学: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完成任务。
互学:小组内交流讨论,完善自己的答案。
展学:教师组织随机抽取学生在全班进行展示,其他小组倾听、补充。
课文 老师 老师与“我”的事件 人物形象分析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阿长 范例:长妈妈为"我"买《山海经》。
闰 土父 亲 范例:闰土父亲教"我"冬天捕鸟。
寿镜吾 范例:“我”问先生怪哉虫一事。
再塑生命的人 莎莉文 范例1:莎莉文老师教我学"doll"。范例2:莎莉文老师教我认识"水"。
《论语》十二章 孔子 对弟子的教导 ……
知识卡片
人物形象特点
人物形态特点 即描绘人物外貌及神态描写的句子,先析外在特点,然后在特定的环境中思考分析体会人物情感。
人物言语内容 即抓住人物语言,联系上下文,由表及里,辨析领悟人物思想情感。
人物行为特点 即抓住描写动作的关键词句,理解表层意思,分析深层含义,品析人物的精神风貌。
人物生活环境 即描写人物所处环境的语句,立足环境,分析人物特点,理解人物形象。
任务二:创作恩师画像。
活动一:你写我猜。
依据文中内容,通过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等人物描写 方法,描述文中老师,200字左右,请同学猜猜相应的老师是谁
活动二:我秀我画。
自学:自主完成恩师画像,完成下表。
互学:小组内两两互相讨论,相互完善,再在组内交流,准备展学。
展学:某小组展示,其他小组倾听、补充或者质疑。
老师 课 文 插 画 恩 师 画 像( 创 意 表达 ) 画 像 文 字 解 说
寿 镜 吾
莎 莉 文
孔 子
学生互评的学习评价表评价
评价标准 等级评价,打 √
画像特点与人物形象的契合度 A
文字解说与人物形象的契合度 A
图文的吻合度 A
课后延学
根据师生故事画画,秀秀自己和老师相处有趣小片段。
第三课段
再读课文 师恩情谊
第五课时
学习目标:
1.通过分析、品味,把握作者的感情变化。
2.通过学习活动,感悟老师对学生成长的影响。
学习任务:
1.良师影响,良师力量。
2.时空对话,读后心得。
任务一:良师影响,良师力量。
自学:读课文,寻找良师对作者的影响,找作者的感受变化,体会良师力量,完成下题。
互学:小组内互相讨论,相互完善,再在组内交流,准备展学。
展学:教师组织随机抽取某小组展示,其他小组倾听、补充或者质疑。
寻找良师对作者的影响,找作者的感受变化,体会良师力量。
老师 儿时的“我”的感受 长大的“我”的感受
寿镜吾 范 例 :儿时的鲁迅:恭敬佯怕,读书多了,画的画也多了。 长大的鲁迅:怀念
莎莉文
孔子
任务二:时空对话,读后心得。
在教学中创设跨时空对话场景,运用微信方式拉近学生与文中老师的关系。学生直接成
为文中老师的弟子,给老师留言,表达自己的阅读心得。
以“我想对您说 …… ”的句式,写一写自己的留言。(100字左右)
第六课时
学习目标:
1.通过探究良师背后故事,见证良师修炼过程,能够感受老师魅力来源。
2.通过分析、比较,加深对老师形象的认识。
3.通过写颁奖词,训练语言表达。
学习任务:
1.良师修炼记。
2.撰写颁奖词。
任务一:良师修炼记。
自学:自主查阅资料,完成下列表格。
互学:小组内互相讨论,相互完善,再在组内交流,准备展学。
展学:教师组织随机抽取某小组展示,其他小组倾听、补充或者质疑。
追根溯源,探究良师背后故事,见证良师修炼过程,感受魅力来源。
老师 所处国家 所处时期(社会背景) 个人经历 性格成因 教学方式 共性
寿镜吾 范例:私塾学堂
莎莉文
孔子
任务二:为老师颁奖。
情景创设:从课文 ,我认识了 的老师,我认为有魅力的老师应具备 的特点,我想给 老师颁奖。
自学:结合课文内容,给老师写一段颁奖词。
互学:小组内交流、推优。
展学:小组代表展示优秀颁奖词。1
课后延学
文中的老师们都荣获新一届"最美教师 "称号,请同学们依据你对文中老师的了解 ,为他们写一段颁奖词。
第七课时
学习目标:
1.通过前面所学,探究思考老师形象,能够归纳文章主旨。
2.通过深入阅读,能够较好地记录你和老师的美好时光。
学习任务:
1.探究思考,归纳主旨。
2.发现美师,你说我讲。
任务一:探究思考,归纳主旨。
自学:比较阅读课文,结合笔记资料,完成下表。
互学:小组内互相讨论,相互完善,再在组内交流,准备展学。
展学:教师组织随机抽取某小组展示,其他小组倾听、补充或者质疑。
评学:当一个小组完成任务后,其他小组可以适当补充。
课文标题 老师的形象 主旨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再塑生命的人
《论语》十二章
任务二:发现美师,你说我讲。
学校广播站有个“我抒我情”栏目,请你通过文字来记录你的师生时光,给观众留下你和老师相处的故事。
第四课段
写作实践 成长之光
第八课时
学习目标:
1.通过深入分析三篇文章在内容和写法上的精妙之处,学习写作方法。
2.通过图表,创造写作支架,能够完成"速写"自己的老师。
学习任务:
1. 解秘人物,创建锦囊。
2. 试用锦囊,片段写作。
任务一:解秘人物,创建锦囊。
自学:再次阅读三篇课文,整理出写人物描写的写作方法。
互学:小组内交流、讨论,完善补充。
展学:小组展示。
人物 摘抄相应文中句段 体现的人物描写方法 我的写作锦囊
寿镜吾先生人物形象
形态特点 言语内容 行为特点 生活环境
特点:高瘦发白,充满学究气。
从文中哪里可以看出
示例:"他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还戴着大眼镜。”
这样写给我写作带来的思考是:
示例:写人物外貌,不需要写全,而要写出人物的特点,写出独特之处。
任务二:试用锦囊,片段写作。
小组交流:小组讨论交流完成下表。
展学:班级交流展示。
“速写”吾师
我观察的老师
吾师的个性特点
体现吾师个性特点的语言
体现吾师个性特点的动作
体现吾师个性特点的肖像
体现吾师个性特点其他方面
学生评价表
A 1.人物特点鲜明、突出。2.能运用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描写方法,突出人物特点。
B 1.人物有一定的特点。2.能运用描写方法,突出人物特点。
C 人物无特点。2.文章多叙述,少描写。
课后延学
参照“写人要抓住特点”单元写作任务中肖像漫画的手法,选择你生活中的一位老师,给他/她画一幅肖像画,并配上文字解说。
第九课时
学习目标:
结合自己的观察体验、单元课文的学习心得,能够完成作文写作。
学习任务:
完成写作提纲。
步骤一:细心观察,抓住特点
问 题
对比鲁迅、爱因斯坦的照片和漫画,说说漫画家抓住了人物的什么特点
步骤二:选择人物,列出提纲
写谁 外貌/神态描写 独特之处(最少2例)
(要求:至少用一种修辞) 1.
2.
步骤三:根据特点,画出肖像 步骤四:配上文字解说
我想写的老师是
吾师的个性特点是
1.选择的典型事件是 事件1
事件2
2.选择描写的角度是 典型的动作是
3.吾师对我的影响是
作文评价量表
A 1.选材立意:能把人物放在事件中,选择真实的典型的事件来体现人物的内在品质,塑造老师形象,展现老师魅力。
2.描写手法:既有对老师的具体描写,又有对“我”的细腻的心理描写。
3.情感表达: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感情深沉真挚。
B 1.选材立意:抓住外在特点并能体现老师的个性特征及性格品质。
2.描写手法:能抓住老师最典型的外在特征,运用修辞、白描等手法具化老师形象。
3.情感表达:在叙事、描写中穿插议论或抒情,感情平淡。
C 1.选材立意:能抓住老师的外在特点。
2.描写手法:能抓住老师的外貌、语言、动作等外在的特点,并进行简单的描写。
3.情感表达:客观陈述事件,缺乏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