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美丽的小兴安岭
【教学目标】
1.认识“融、侧”等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兴、舍”,会写“脑、袋”等16个生字,会写“东北、脑袋”等17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读好文中的长句子。能初步体会“抽出”、“浸”等词语表达上的好处。
3.能结合课文内容,说出喜欢小兴安岭的理由。
【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朗读课文,读好长句。
2.抓住不同季节中的重点词句,通过对重点词句的品读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用词准确。
【教学难点】
感受小兴安岭四季之美,能说出喜欢小兴安岭的理由。
【教学准备】
课件、板贴
【教学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兴、融、侧、欣、库”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兴”,会写“脑、袋、库”等6个生字和“东北、脑袋”等8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抽出”用词准确,初步感受春天小兴安岭的美和生机。
【教学过程】
一、观看视频,导入新课
1.播放视频,导入新课: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除了西沙群岛、海滨小城,还有不少令人向往的地方,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小兴安岭看看。
播放小兴安岭视频。
2.交流观后感。
3.板书课题,指导读准多音字“兴”的读音;“岭”后鼻音。
4.指名读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出示要求: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找一找:课文是围绕哪句话写的呢?
2.学生交流。
预设1: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
①引读并点拨:是的,这句句子是课文的中心句,告诉我们小兴安岭景色美丽、物产丰富,它把小兴安岭比作——美丽的大花园、巨大的宝库。
板贴:美丽的大花园、巨大的宝库
②齐读句子。
预设2:我国东北的小兴安岭,有数不清的红松、白桦、栎树……几百里连成一片,就像绿色的海洋。
①交流:第一自然段主要写了小兴安岭的什么特点呢?
预设:树多
②追问:你们是从哪看出来的?
预设:数不清(数量多)、几百里连成一片(广阔)、绿色的海洋(广阔)、……(种类多)
③出示森林图片,进一步体会小兴安岭地广树多。
④小结:这段话概括写了小兴安岭的特点:树多。
⑤指名读、齐读。
3.总结:课文围绕最后一个自然段,总的概括介绍了小兴安岭的特点。快速浏览课文,想一想:这篇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小兴安岭特点的呢?
交流:时间顺序,春夏秋冬。
板贴:春、夏、秋、冬
三、学习第二自然段,感受春之生机勃勃
过渡:小兴安岭的四季都很美,具体美在哪呢?接下来,让我们走进春天的小兴安岭。
1.自读第二自然段,圈出这段中的景物。
交流:树木、积雪、小溪、小鹿
2.抓住关键词,感受不同景物的特点。
(1)树木
①作者是怎么写春天的树木的?指名读
②对比句子,感受“抽出”用词的准确。
交流:这里的“抽出”是什么意思? 预设:长出
讨论:读读这两句句子,你认为哪句好?并说说理由。
“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
“春天,树木长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
小结:“抽出”写出春天枝条快速、有力生长的样子。
③播放枝条抽出生长的视频,进一步感受生机。
④有感情地朗读第一句。
(2)积雪、小溪
①交流:春天到来前,小溪是怎么样的?
引导借助关键词“融化、汇成、流着、涨满”推想春天之前小溪的样子,感受春天给小兴安岭带来的变化。
②学习生字:读准 “融”的字音;读准“淙淙”,积累拟声词;读准多音字“涨”
③齐读第2、3句,感受万物复苏、生机勃勃。
(3)小鹿
①春来了,林间的小鹿也出来散步了。自读第4句,说说有什么发现?
②学习生字:侧、欣
③找出小鹿散步时的不同姿态,想象画面,体会小鹿的可爱。
想一想:小鹿还会有哪些姿态呢?用上“有的……有的……”的句式说一说。
④有感情地朗读,一边想象一边读出欢快的语气。
3.齐读第二自然段。
4.总结:这节课,我们通过“圈画景物、分句体会、有感情地朗读”的方法,理解了第二自然段的内容,体会了小兴安岭春天生机勃勃的美。
5.借助板书,说一说小兴安岭的春天是什么样的。
四、写字指导
1.重点指导观察“脑、袋”2个字:注意“袋”上面的“代”不要多加一撇;“衣”的撇和捺要舒展开。
2.教师范写,生练习书写。
3.写字作业反馈。
五、布置作业
见(五)单元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20 美丽的小兴安岭
树多
生机勃勃 春 树木 积雪 小溪 小鹿
夏
秋
冬
美丽的大花园 巨大的宝库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浸、乳”等8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舍”,会写“严、实”等7个生字和9个词语。
2.读好长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浸”在表达上的好处,感受小兴安岭夏、秋、冬三个季节的美。
4.结合课文内容,说出喜欢小兴安岭的理由,并尝试介绍家乡最美季节的景色。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谈话导入:上一节课,我们知道了小兴安岭的主要特点是——树多,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巨大的宝库。谁能说一说小兴安岭的春天是什么样的?
指名进行交流。
2.小结:我们刚才通过“圈画景物、分句体会、有感情地朗读”的方法,理解了第二自然段的内容,体会了小兴安岭春天生机勃勃的美。这节课,我们就用这个方法,再去领略小兴安岭另外三个季节的美。
二、学习第三自然段,感受夏之欣欣向荣
1.自读第三自然段,圈出夏天的景物。
交流:树木、雾、太阳、野花
出示第三句话,点拨:说“太阳”不够准确,再读读,应该是什么?
交流:阳光
2.抓住关键词品读语句,感受不同景物的特点。
(1)树木
①交流:这一自然段再一次写到了树木。夏天,小兴安岭的树木是什么样的?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预设1:从“葱葱茏茏、密密层层、严严实实”这三个词中,感到树木长得非常茂盛。
②读好这三个AABB的词。
③出示树木的图片,想象树木长得葱葱茏茏、枝叶密密层层的样子。
提问:除了这几个词,还从哪可以看出树木茂盛?
预设2:封、档、遮
④体会“封”的用词准确。
追问:从“封”这个字,你感受到了什么?
交流:枝叶茂密得把天空都挡住了。
⑤出示停顿符号,有感情地朗读第一句。
(2)雾
①齐读第二句,读准“乳”的字音。
②讨论:“浸”字用得好吗?好在哪?
出示森林中布满浓雾的图片,直观感受画面,并引导想象:如果你身处这样的景色中,会有什么感受?
预设:“浸”说明森林中雾很多,让人感觉朦朦胧胧,宛如仙境一般。
③齐读第二句。
(3)阳光、野花
①读句子,交流:阳光是怎样的?
②多音字“舍”,组词区分。
③抓住关键词了解野花的特点:太阳升起来了,草地上的野花也显露出来了。这里的野花有什么特点?
预设:各种各样、颜色多
④指导朗读:各种各样的野花都会聚在小兴安岭,把这里变成了一个大花坛,真是欣欣向荣,美极了!一起读出对草地的喜爱之情。
3.齐读第三自然段,感受小兴安岭夏天的美。
4.借助板书说说小兴安岭的夏天是什么样的?
三、学习第四、五自然段,感受秋之多彩,冬之寒冷
1.自读课文,说一说作者分别通过哪些景物描写小兴安岭秋天和冬天的?
(1)秋天
预设:白桦、栎树、松柏、落叶、山葡萄、榛子、蘑菇、木耳、人参
①出示白桦、栎树叶子变黄的图片、松柏苍翠的图片,引导比较:小兴安岭地大物博,这里树木繁多,到了秋天不同树木叶子的颜色也变得不同。想一想:森林里可能还有什么颜色的树叶?
②想象:秋风吹来,不同颜色的落叶在林间飞舞。这是一副怎样的画面?
预设:像彩色的蝴蝶一样飞舞。
③小结:是呀!“飞舞”这个词用得真好,落英缤纷的画面马上就出现在我们眼前了。秋天,不仅让我们看到树木的叶子缤纷多彩,还给我们送来了丰富的物产。
读准字音“榛”前鼻音
④齐读第四自然段,感受小兴安岭秋天的多姿多彩。
⑤总结:秋天的小兴安岭不仅多姿多彩,物产还丰富。
(2)冬天
预设:雪花、积雪、西北风、动物
①交流:冬天的小兴安岭也充满了韵味,文中对雪的描写是怎样的?
树上、地上都是厚厚的积雪,像童话故事一样漂亮。
②体会“刮”的用词准确性:西北风刮过树梢,一起来做一做“刮”的动作。用“刮”来形容西北风,你有什么感受吗?
预设:西北风很大,天气很冷。
③抓关键词体会动物的有趣:这么冷的天里,最有趣的还是这里的小动物们。它们都在做什么呀?
理解“不得不、只好”:必须、只能这样
④齐读第五自然段:读出动物们对春天的期盼,感受小兴安岭冬天的美。
2.借助板书,说说小兴安岭在秋天、冬天各自是什么样子的?
四、总结全文,进一步感受对小兴安岭的喜爱之情
1.如果到小兴安岭旅游,你会选择哪个季节去?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的理由。
五、布置作业
见(五)单元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20 美丽的小兴安岭
树多
生机勃勃 春 树木 积雪 小溪 小鹿
欣欣向荣 夏 树木 雾 阳光 野花
多姿多彩 秋 树叶 山葡萄 榛子 蘑菇和木耳 人参
寒冷 冬 雪花 积雪 西北风 动物
美丽的大花园 巨大的宝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