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盐城时杨中学田家炳中学14-15学年高一上期末联考试题--地理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盐城时杨中学田家炳中学14-15学年高一上期末联考试题--地理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5-02-05 15:41: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盐城市田家炳中学 盐城市时杨中学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
期末考试高一年级地理试题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命题人: 复核人: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相应的方框内填涂(本大题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
1、下面的“天体系统层次示意图”中,序号与其表示的天体系统对应正确的是( )
A. ①─地月系 B. ②─银河系 C. ③─太阳系 D. ④─河外星系
2、地球上有生命存在的条件之一是地球具有适中的质量和体积,从而使地球( )
A. 产生昼夜更替现象 B. 有安全的宇宙环境
C. 有适宜的温度 D. 有适合生物生存的大气条件
2014年3月22日至4月1日,习近平主席对荷兰、法国、德国、比利时进行国事访问。读习主席出访欧洲足迹图,完成下题。
3.习近平乘坐的专机于当地时间3月22日12时30分,抵达荷兰阿姆斯特丹(中时区)斯希普霍尔机场。此时北京时间为( )
A.21日4时30分
B.22日20时30分
C.22日4时30分
D.23日18时30分
我国从冬至后开始进入“数九寒天”,历时81天,与节气相对应。读图完成4~5题。
4.冬至日( )
A.我国各地气温最低
B.我国各地正午太阳高度最低
C.我国各地白昼时间最长
D. 地球公转速度最快
5. “数九寒天”期间,太阳直射点移动轨迹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⑤→⑥
读某地喀斯特地貌景观图,结合岩石圈物质循环简图,回答6~7题。
6.形成图示景观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流水侵蚀 B.风力侵蚀 C.地壳抬升 D.断层活动
7.组成该景观的岩石按成因属于图中的( )
A.甲 B.乙 C.丙 D.丁
雾霾天是指空气中因悬浮着大量微粒而形成的混浊形象。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8~9题。
8.雾霾天气时,下图中的( )
A.①增强 B.①减弱 C.③增强 D.③减弱
9.近地面大气的热量主要直接来自(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设计并做了如下图实验,据此回答10~11题。
10. 该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测试( )
A. 温室效应 B. 热力环流 C. 海陆热力差异 D. 风的形成
11. 下列地理现象的成因与该实验原理相同的是( )
12.读右图,图中属于副极地低气压带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3.读某地区的地层剖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处有可能找到石油、天然气 B.乙处有可能找到地下水
C.丙处适合修建水库 D.甲处向斜成山
读世界部分地区及气压带、风带位置示意图, 回答14~16题。
14.此时江苏省正值(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15.图中M地气候成因是( )
A.气压带、风带的位置移动
B.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C.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
D.终年受西风带的影响
16.与图中N地气候特征相匹配的是( )
下图是某兴趣小组绘制的反映气旋和反气旋的水平与垂直方向气流运动示意图。读图回答17~18题。
17.正确表示气旋与反气旋的是( )
A. ①③ B.②④ C. ②③ D.①②
18.容易形成阴雨天气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右图为“北半球某区域示意图”。完成19~22题。
19.P陡坡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冰川堆积 B.流水侵蚀
C.断层活动 D.岩浆活动
20.对河湖水资源更新影响最大的水循环是( )
A.②一①一②
B.②一③一⑤一⑥
C.⑨一⑤一⑥一⑨
D.④一⑤一⑦一⑧
21.下列能实现③环节功能的是( )
A.长江 B.副热带高气压带 C.我国夏季风 D.我国冬季风
22.图示洋流对沿岸地区气候的影响是( )
A.降温减湿 B.增温减湿 C.降温增湿 D.增温增湿
右图为局部地区近地面等压线分布图,读图完成23~24题。
23.当甲天气系统在3月份影响北京时,最可能出现的天气是( )
A.寒潮、沙尘暴 B.狂风暴雨
C.风和日丽 D.连续性降水
24.关于A、B、C、D四处的特征,正确的判断是( )
A.A处于暖锋锋后,天气晴朗
B.B处于暖锋锋前,受冷气团控制
C.C处此时的风向为偏北风
D.D处于暖锋锋前,可能出现连续性降水
右图为“亚洲某月季风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25~26题。
25.关于a、b季风风向、成因的判断,正确的是( )
A.a为西北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B.a为东南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C.b为东北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D.b为西南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26.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季风影响下温和湿润
B.b季风影响下高温干燥
C.此时节我国东部高温多雨
D.此时节我国多受寒潮影响
下图为“不同纬度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27~28题。
27.水平方向上植被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到苔原的变化,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 )
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C.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D.非地带性现象
28.与丙山地相比,甲山地垂直自然带谱更丰富的主要原因是( )
A.海拔较高 B.纬度较低 C.降水较多 D.距海较远
下图为某自然物质全球分布示意图,图中黑点是该物质的主要分布区。读图完成29~30题。
29.该物质主要分布在( )
A.中纬度沿海地区 B.高纬度两极地区
C.大江大河流域 D.亚欧大陆中部
30.目前,该物质分布的面积有减少的趋势,其主要原因是( )
A.生产用量猛增 B.开采数量激增
C.全球气候变暖 D.利用浪费严重
二、判断题:(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正确的在答题卡上涂A,错误的在答题卡上涂B。)
31.剧烈的太阳活动会干扰甚至中断无线电短波通信。( )
32.由于地球公转,地球表面物体在沿水平方向运动时,其运动方向会发生一定的偏转( )
33.白天气温较夜晚高的原因是太阳辐射为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 )
34.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是内力作用的表现形式。( )
35.同一幅图中,等压线越稠密,表明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大。( )
36.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环节影响最大的是降水 。( )
37.寒流的水温不一定比暖流的水温低。( )
38.不同的气候类型一定对应不同的自然带。( )
39.陆地环境是一个有机整体,不会因为某个地理要素的变化而变化。( )
40.世界著名渔场都是由寒暖流交汇形成的。( )
三、综合题(3小题,共30分)
41.左图为以极点为中心的地球光照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右图是地球绕日公转示意图,据图完成以下活动。(8分)
⑴左图为北半球???????????? (节气)的太阳光照图。
⑵A、B、C、D相比,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 ????,该日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是?? ???,白昼最长的是???? ??。 ⑶该日,地球位于地球公转轨道图中的???  ?位置(填序号)。此时,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 点(近日点或远日点)附近,地球公转速度较??    (快或慢)。 ⑷左图所示季节,南京的气候特征是???? ???。
42.下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和大气受热过程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7分)
(1)图中乙处的地质构造是 ,该处形成山岭的主要原因是    
                 。
(2)图中C表示三大类岩石中的 岩。
(3)图中④箭头表示 ;据观测,大规模的火山喷发释放出大量气体和尘埃时会导致全球平均气温下降,这一现象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性。
(4)图中甲、乙两处更适合修建隧道的是 处。
43、读下图回答问题:(9分)
(1)如果此图表示的热力环流,B、C在近地面,A、D在高空,箭头表示空气流动方向,则B、C两处气压高的是____ _ ,受热的是____ _ 。
(2)如果此图表示的东亚季风环流,B处是亚欧大陆,C是太平洋,则②的实际风向是__ ______,形成东亚季风环流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
(3) 如果此图表示的是海陆间水循环,B、C在近地面,A、D在高空,
则④表示__ ____,受人类影响较多的是__ ___(填数字)。
(4) 如果此图用于表示岩石圈物质循环,C表示岩浆,
则D表示____ ___③表示_____ ___ ④表示___ __
4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6分)
材料一 中国货轮“永盛”号从中国的太仓港出发,首航北极航线,经过27天的航行,于2013年9月10日抵达终点荷兰鹿特丹。
材料二 图为“北极航线示意图”。
(1)从上海向北驶向北冰洋的航程中沿岸景观有明显的变化,这种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___ ___的地域分异规律,产生这种分异的基础是___________。
(2)摩尔曼斯克是北极圈内的不冻港,该港口终年不冻主要是受____________________(暖流或寒流)影响,该洋流对沿岸气候有________________作用。
(3)航线终点鹿特丹地处中纬度大陆西岸,因常年受西风带控制,
形成 的气候特征,而同纬度大陆东岸属温带季风气候,它们虽然气候类型不同但对应的自然带均为 ___________ 。
高一年级期末考试地理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计60分。)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D
B
B
C
A
A
D
D
C
序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D
D
B
B
C
C
C
C
B
序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C
D
A
D
D
C
A
B
B
C
二、判断题(10题,共1 0分,正确的表示为“A”,不正确的表示为“B”)
序号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答案
A
B
B
A
A
B
A
B
B
B
41、( 8分)⑴夏至 ⑵ D 、A、 C
⑶ ① 远日点 慢 ⑷ 高温多雨
42、( 7分)(1)向斜(1分) 向斜槽部受挤压,岩层紧实,不易遭受侵蚀而成为山岭(2分)
(2)变质 (1分)
(3)大气逆辐射 (1分)  整体性(1分)
(4)甲(1分)
43、( 9分) (1) B C
⑵西北风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⑶ 水汽输送 ②
(4)岩浆岩 冷却凝固 外力作用
44、( 6分) (1)由赤道到两极 热量
⑵北大西洋暖流 增温增湿
⑶终年温和多雨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