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1张PPT)
海明威
《老人与海》
老人与海
【美国】海明威
知人论世
美国现代文学中最著
名的作家之一,也是两次
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富有
传奇色彩和独特个性的
杰出作家。
1899--1961
一、关于海明威
(一) 人生经历
海明威出生于美国芝加哥附近的橡树园镇。父亲是当地的一名著名医生,业余时间喜欢带孩子外出狩猎、运动、垂钓,以培养他们的“男子汉”兴趣和性格;而母亲则喜爱音乐和绘画,希望把海明威培养成有文化教养的上流社会中的一分子。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不顾父亲的反对的海明威,辞掉了记者一职,并尝试加入美国军事观察组以观察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斗情况。
海明威由于视力缺陷导致体检不及格,只被调到红十字会救伤队担任救护车司机。在战争中为抢救伤员负过伤,前后动过12次手术,取出了237块弹片。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海明威以记者身份活跃在欧、亚战场。1941年海明威曾来中国采访,在重庆秘密会见过周恩来,并写过6篇有关中国抗日战争的报道。珍珠港事件后,他甚至曾驾驶着自己的摩托艇在海上巡逻以监视敌人潜艇的活动。他还曾率领一支游击队参加了解放巴黎的战斗。战争结束后,海明威定居古巴。卡斯特罗掌权后,他离开古巴返美定居。
(二)创作经历
(1)1926年创作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
成为欧美文坛新秀
(2)1929创作长篇小说《永别了,武器》
跃入名作家之列
(3)此后写了一系列短篇小说,《乞力马扎罗的雪》为最佳
(4)1944年创作长篇小说《丧钟为谁而鸣》
(5)1952年创作中篇小说《老人与海》
1954年为此获诺贝尔文学奖
(6)晚年身患重病,创作才能衰竭,精神抑郁,
于1961年7月2日 用猎枪自杀。
(1)海明威在他的作品中,塑造了一系列著名的“硬汉子”形象,他们大都是斗牛士、拳击家、渔夫和猎人。这些人在面临困难与绝境时,都表现得无所畏惧,不拼搏到底绝不罢休。
(三)创作特点
(2)文体风格简约含蓄,被称为
“电报式风格”
(1)《老人与海》获1954年诺贝尔文学奖,授奖委员会的评价是:
勇气是海明威的中心主题。
《老人与海》写的是一个老人,展现的却是一个世界。
二、关于《老人与海》
(2)出版史上的奇迹
1952年,这部小说创下了人类出版史上一个空前的记录——在刚出版的48小时内竟卖出了530万册!
(3)《老人与海》故事梗概
桑地亚哥是古巴的一个老渔夫,他年轻时非常出色,强健有力,他曾经和一个黑人比赛掰腕子,比了一天一夜,最后终于战胜了对手。到了晚年,他的经历和反应都不如从前,老婆死后,他一个人孤独地住在海边简陋的小茅棚里。
有一段时间,老渔夫独自乘小船打鱼,他接连打了84天,但一条鱼也没有捕到。
终于在第八十五天钓到一条身长十八尺,体重一千五百磅的大马林鱼。大鱼拖着船往海里走,老人依然死拉着不放,即使没有水,没有食物,没有武器,没有助手,左手抽筋,他也丝毫不灰心。经过两天两夜之后,他终于杀死大鱼,把它拴在船边。但许多鲨鱼立刻前来抢夺他的战利品。他一一地杀死它们,到最后只剩下一支折断的舵柄作为武器。结果,大鱼仍难逃被吃光的命运,最终,老人筋疲力尽地拖回一副鱼骨头。他回到家躺在床上,只好从梦中去寻回那往日美好的岁月,以忘却残酷的现实。
课文节选的是归途中老人与鲨鱼搏斗的情景,是小说临近结尾的部分,也是小说情节的高潮。
赏析作品
一 分 析 情 节
(1)找出文中老人与鲨鱼进行了几次搏斗,每次搏斗用的工具是什么?结果如何?
(2)划分层次。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攻击者
数 量
老人作战工具
结 局
老人与鲨鱼进行了五次搏斗
尖齿鲨
一条
鱼叉
杀死鲭鲨,大鱼被吃掉四十磅
加拉诺鲨
两条
绑在桨上的刀
杀死星鲨,大鱼被吃掉四分之一
铲鼻鲨
一条
绑在桨
上的刀
杀死犁头鲨,
刀子被折断
加拉诺鲨
两条
短棍
两条星鲨受重伤,大鱼被咬烂一半
鲨鱼
成群结队
短棍舵把
桨把
老人被打败了,大鱼只剩残骸
根据老人与鲨鱼的搏斗情节,可把全文划成八个部分。
第一部分(1-7),写老人第一次与一头鲨鱼的搏斗。
第二部分(8-29),写在与鲨鱼的搏斗之后,老人内心的激烈斗争——杀死鱼是不是罪过
第三部分(30-47),写老人与两条加拉诺鲨的搏斗经过。
第四部分(48-53),略写老人与铲鼻鲨的战斗。
第五部分(54-63),详写老人与另两条加拉诺鲨搏斗。
第六部分(64-82),写筋疲力尽的老人的矛盾心理——要不要和鲨鱼斗
第七部分(83-88),写老人与群鲨的搏斗。
第八部分(89-97),写与鲨鱼搏斗了一夜的老人回到家里。
二 分 析 人 物
思考1
作者采用了什么方法刻画主人公?
明确:
采用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相结合的方法刻画主人公。
直接描写主要通过对主人公的动作和心理的描写来
表现人物性格。
间接描写主要通过渲染鲨鱼的凶猛和顽强借此反衬烘
托老人的刚毅顽强。黑格尔说过:“人格的
伟大和刚强的程度,只有借矛盾对立的伟大
和刚强的程度才能衡量出来”这个年迈的老
人,正是在同这些自然界的强暴者的搏斗才
发出夺目光彩的。
思考2
《老人与海》的心理描写有何独特的地方?
明确:
(1)这篇小说心理描写独特的地方是采用“内心独白”的方式来写的。
(2)人物内心独白又分无声和有声两种。
如 第5自然段:“他想,我没法阻止它攻击我,但我也许能制服它。”是无声的,无声的独白用来表现
人物内心思考过程。
第12自然段:“但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他说。“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是有声的,有声的独白用来表现内心思考的结果和激动的情绪。
(3)这些内心独白忠实地记录了桑地亚哥的内心活动。不仅深刻揭示了主人公那内心的斗争、坚毅以及寻求援助的孤独感,而且闪烁着深邃丰富的哲理光彩,丰富了小说的思想,构成小说的重要特色。
老人为什么说“可是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
思考3
这句话是桑地亚哥的内心独白,也是小说的核心精神,它生动地揭示了桑地亚哥的内心世界和人生追求,也是作者海明威的思想观与价值观的反映。这句话意味着:人生的使命是奋斗,是与命运做不懈的抗争。
人生下来虽然面临种种自然与社会的挑战,也许这些挑战强大到足以把人的肉体消灭,但一个人只要保持旺盛的斗志和在任何艰难险阻面前不屈服的精神,人就永远是胜利者
明确:
思考4
(1)小说主人公是怎样的人物形象?
(2)这个形象中给人什么启发?
(1)桑地亚哥是不屈服于命运,无论在多么艰苦卓绝的环境里,他都凭着自己的勇气、毅力和智慧进行奋勇抗争的百折不挠、坚强不屈的“硬汉”形象。
他虽然最后遭到无可挽救的失败,从物质上来说,他失败了, 但是从精神上来说,他又胜利了。他捍卫了“人的灵魂的尊严”,他是一个胜利的失败者,一个失败的英雄。这样一个“硬汉”形象,正是典型的海明威式的小说人物。
(2)衡量人生的成败不应只看收获的结果、名利的多寡,还应从人的拼搏努力、顽强奋斗的精神状态,从捍卫人的尊严程度来看待。
明确:
三分析风格
电报式风格
电报,是曾经的通讯方式。因为通讯价格昂贵,大部分人写电报都是用最少的文字传达最丰富的信息。
海明威曾经做过战地记者,记者要想尽快发出自己的稿件,就要把稿件写得简洁明了,不能长篇大论。
从海明威的作品来看,他的记者经历对他的小说创作是有影响的,形成了他小说独特的电报式风格。
思考:《老人与海》,电报式风格体现在哪些方面?
(1)单纯
人物单纯。人物少到不能再少,本文中直接出场的人
物只有老渔夫桑地亚哥一个。
情节单纯。情节主要是围绕大马林鱼的捕获以及因此
而引来的与鲨鱼之间的搏斗展开,可谓单
纯。情节单纯却不单调,小说写了圣地亚
哥五次与鲨鱼的搏斗,每次写得都不一样。
形象单纯。 圣地亚哥自始至终都是勇敢刚毅的硬汉形
象,可谓单纯,形象单纯但不单薄,作品通过
对圣地亚哥行动心理生动描写,把形象塑造得
鲜明饱满。
(2)简洁
小说语言简洁,避免过多地使用形容词,特别是华丽的辞藻,尽量采用直截了当的叙述,因此,句子简短。句子虽简短,但语汇准确生动。在塑造桑地亚哥这一形象时,他的笔力主要集中在真实而生动地再现老人与鲨鱼搏斗的场景上。鲨鱼的来势凶猛,老人的沉着应战,机敏矫捷,都写得生动逼真。
如写鲨鱼出现的情形:“当一大股暗黑色的血沉在一英里深的海里然后又散开的时候,它就从下面水深的地方窜上来。它游得那么快,什么也不放在眼里,一冲出蓝色的水面就浮现在太阳光下。”这段描写没有一个比喻句和形容词,但鲨鱼的凶猛、快捷,形势的紧迫却立刻展示在读者面前,清新洗练的叙述文字和反复锤炼的日常用语,使人读来有身临其境之感。
( 3 )含蓄
海明威著名的“冰山理论”中以冰山来比喻创作,说创作要像海上的冰山,八分之一露在上面,八分之七应该隐含在水下。露出水面的是形象,隐藏在水下的是思想感情,形象越集中鲜明,感情越深沉含蓄。
《老人与海》字面上生动地描写了老人同鲨鱼顽强拼搏及其失败的遭遇,这是露出水面的的八分之一;通过这个故事,作者含蓄地表达了在生活中人应当勇敢地面对失败的主题,这是隐藏在水下的八分之七。因此,这篇小说许多形象都有象征意义。大海象征人生的角斗场。鲨鱼则象征着自然界的各种力量。
续写《老人与海》,老人与马诺林出海捕鱼又会发生什么事情?你会大致怎样设计小说情节?
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