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7张PPT)
火
箭
发
射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运载火箭所用的推进剂是 。
H2 + O2 H2O
点燃
2
2
液氢 和 液氧
你知道吗?
需要多少质量的推进剂呢?
2×2
4 32 36
若: 4克 32克 36克
若: ( )克 ( )克 18克
16
2
若: ( )克 64克 ( )克
8
72
2H2 + O2 2H2O
点燃
系数 x 相对分子质量
32
2×18
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规律:(系数X相对分子质量) 与 实际质量 上下 成比例
设:可得到氧气的质量为 x
系数 x 相对分子质量
实际质量
例:加热分解 6.3g 高锰酸钾,可得到多少克氧气
答:可以得到0.6g氧气。
2KMnO4 K2MnO4 + MnO2 + O2↑
△
6.3g
32
=
x
2x158
x = 0.6g
2x158 32
6.3g x
1、所有的数据只与已知和待求有关
2、第一排数是(系数x相对分子质量)
第二排数是 实际质量
3、上下 对应
已知量
待求量
x
x不能带单位
配平,不能错
写错0分
主要步骤:
1.审题,找已知物和待求物………………找
2.设 x ………………………………………设
3.写化学方程式(配平)…………………写
4.标:系数 x 相对分子质量………………标
质量(g)、x
5.列比例式 …………………………………列
6.求 x ………………………………………求
7.作答
解
题
思
路
}
已知物、待求物
[解]设:每人需要 x kg 的氯酸钾。
KClO3 KCl + O2
122.5 32
x kg 3.2
122.5 32
x kg 3.2
x=12.25kg
=
△
MnO2
在登山过程中每人需携带3.2kg的氧气。若用氯酸钾来制取相同质量的氧气,则每人需多少千克氯酸钾?
2
↑
kg
一起来找“茬”
3
2
245
96
x
3.2kg
=
x=8.2kg
设:需要氯酸钾的质量为 x。
2x
3x
x
小强在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取了15.8克高锰酸钾,
加热一段时间后,试管内剩下15克固体时,请问:
(1)共产生多少克氧气?
(2)此时试管内剩下的的固体分别是什么?质量各是多少?
相对原子质量:K:39 Mn:55 O:16
KMnO4 K2MnO4 + MnO2 + O2↑
△
新知探究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1、化学方程式反映的是纯净物之间的质量关系。
2、没变化完的质量不能作已知。
3、混合物的质量不能作已知。
新知探究
常出现的错误:
1.已知量找的不对;
2.化学方程式没配平;
3.相对分子质量计算错误;
4.画蛇添足。
5、没有格式。
特别提醒:
不纯物质质量换算成纯物质的质量,才能代入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
步骤要完整
格式要规范
化学方程式要配平
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三个关键:
小强在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取了15.8克高锰酸钾,加热至质量不再改变,请问此时试管内剩下的的固体分别是什么?质量各是多少?
相对原子质量:K:39 Mn:55 O:16
KMnO4 K2MnO4 + MnO2 + O2↑
△
捋思路
经验之谈
1、化学方程式反映的是纯净物之间的质量关系。
2、没变化完的质量不能作已知。
3、混合物的质量不能作已知。
4、差量法:反应前的总质量 – 剩下的总质量 = 放出的气体
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27克至质量不再发生改变,最后剩下17.4克。请问:
① 共产生多少克氧气?
② 最后剩下的固体是哪些物质?
③ 剩下的固体中各物质质量分别是多少?
(相对原子质量:K:39 Cl:35.5 O:16)
将8g硫磺分别在一定量O2中燃烧有如下实验数据:
(1)这三次实验哪次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2)第一次为什么是生成10gSO2而不是13gSO2?哪种物质有剩余?
(3)第三次为什么是生成16gSO2而不是24gSO2?哪种物质有剩余?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所给O2的质量(g) 5 8 16
生成SO2的质量(g) 10 16 16
拓展提高
有氢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20g,在一定条件下,使之充分反应后,冷却至室温,剩余气体为2g,则原混合气体中氢气和氧气各多少?
拓展提高
友情提醒
弄清剩余2g气体是什么?
生成水的质量是多少g?
作业问题:
1、没有格式;
2、计算错误;
3、画蛇添足。
反思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