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2.7 灭绝的远古动物 课件(42张PPT)+教案+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新课标】2.7 灭绝的远古动物 课件(42张PPT)+教案+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2.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鄂教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10-18 21:50:25

文档简介

(共46张PPT)
二、后代与亲代
2.7 灭绝的远古动物
核心素养目标
科学观念:
(1)能够根据化石资料描述已灭绝的生物。
(2)当今生物与古生物之间有一些相似之处,但是也有很多不同之处。
科学思维:能够合理分析与综合判断各种信息、事实和证据,运用证据与推理对研究的问题进行描述、解释和预测,具有初步的推理与论证能力。
科学实践:
(1)了解和体验科学家研究已灭绝动植物的基本方法,能根据恐龙牙齿化石和地层中动植物化石的特点,推测恐龙的食性和生活环境。
(2)通过古生物和当今生物的比较,能发现古生物与当今生物的相似之处。
责任态度:
有兴趣探究动物化石和已灭绝的动物。愿意倾听他人的意见和分享自己的观点。
一、聚焦
同学们,你看到过哪些有关恐龙的电影或动画?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导入聚焦
一、聚焦
你还通过什么途径了解了恐龙呢?
书籍
博物馆
导入聚焦
你能说一说你了解哪些有关恐龙的知识吗?
导入聚焦
恐龙是生活在距今大约2亿3500万年至6500万年前、能以后肢支撑身体直立行走的一类动物。
导入聚焦
一、聚焦
恐龙有很多种。
生活在侏罗纪的南非,体长只有0.9~1米,杂食动物。
异齿龙
看起来像一只大鸵鸟,以植物为食,但也吃小昆虫,甚至还能捕食蜥蜴。
似鸡龙
是角龙的一种,它的鼻子上有一只角,像犀牛,眼睛上有两只角,又像牛。这三只角都有1米长,是它们打架的有力武器。
三角龙
导入聚焦
  是恐龙中最大的一种,有的身长达30米以上,有6层楼那么高。它们都是食草或树叶的动物。我们在博物馆见到的一些恐龙化石,大多就是这种恐龙的化石。
雷 龙
霸王龙
  霸王龙是白垩纪晚期统治北美洲大陆的最强的恐龙,被称为“恐龙世界的暴君”。它身长12米,高5.5米,重约6吨,专门捕食其它恐龙。
导入聚焦
一、聚焦
1.恐龙早已灭绝,那么这些模型、图片和影片又是根据什么复制出来的呢?
2.科学家是怎样认识已经灭绝的远古动物的?
导入聚焦
锤子
凿子
铲子
刷子
体验发掘恐龙化石
科学实践
+
锤子
凿子
体验发掘恐龙化石
科学实践
铲子
刷子
体验发掘恐龙化石
科学实践
科学家修复恐龙化石
关 注 发 现
科学实践
修复、复原恐龙化石
科学实践
模拟修复恐龙骨骼化石
科学实践
模拟复原恐龙骨架
科学实践
怎样推测恐龙的生活习性?
科学实践
怎样推测恐龙的生活习性?
科学实践
怎样推测恐龙的生活习性?
科学实践
发现和记录化石、修复和复原骨骼等,是科学家研究已灭绝动植物的基本方法。
根据发现的证据推断恐龙的性状。
说说我们的收获
科学实践
资料来源 研究方法
记录你的学习收获
科学实践
尝试复原一种恐龙,将复原的恐龙给家人展示,和老师一起交流。
科学实践
我们复原的恐龙模型和考古学家复原的恐龙模型有什么差别?
科学实践
考古学家是如何将恐龙复原出来的?
科学实践
考古学家的发现历程
斑龙最初的复原图
斑龙后期的复原图
科学实践
考古学家的发现历程
比较恐龙的牙齿化石,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科学实践
考古学家的发现历程
科学实践
比较猛犸象和亚洲象
观察猛犸象的骨骼化石和从冰川中得到的猛犸象标本。说一说,猛犸象有哪些特点?
身上披着黑色的细密长毛,皮很厚,具有极厚的脂肪层,厚度可达9厘米,具有极强的御寒能力。
科学实践
比较猛犸象和亚洲象
身上披着黑色的细密长毛,皮很厚,具有极厚的脂肪层,厚度可达9厘米,具有极强的御寒能力。
科学实践
科学家发现,地球上曾经生活着一种比亚洲象和非洲象更大的象——猛犸象。它们为什么能生活在寒冷的环境中?
科学实践
猛犸象是一种能适应寒冷气候的动物。猛犸象夏季以草类和豆类为食,冬季以灌木、树皮为食,一直生活在高寒地带的草原和丘陵上,但到了冬季会往南迁徙,到了春天,冰雪融化会返回栖息地。
科学实践
比较科学家复原的猛犸象与亚洲象的身体,我们有哪些发现?
猛犸的高度可以达到4.5米甚至更高,牙齿的长度有2.5米,和亚洲象不同的是,猛犸象的头比较大而且脖子很短很高,在侧面看像一个驼背的人,猛犸象的后背也就是整个身体最高的地方,在脖子上有很大的凹陷地。
科学实践
通过猛犸象与亚洲象的身体的比较,你又产生了哪些问题?
猛犸象和亚洲象是在480万年前,由共同的祖先进化而来的,最后一批猛犸象大约于4000年前灭绝。
亚洲象是猛犸象的后代吗?
科学实践
科学发现
有些曾经生活在地球上的植物和动物现在已不复存在,而当今存活的有些生物与它们具有相似之处。
科学实践
比较现生长颈鹿和化石长颈鹿
四肢:细长 脖子:长长的
现生长颈鹿生活在非洲的稀树草原,是现存最高的动物。它有哪些最典型的特征?
拓展应用
长颈鹿的祖先在1500万年以前就已经出现了,在漫长的时间里演化出了庞大的长颈鹿家族。你想知道它们的祖先是什么样子吗?
脖子不像现生长颈鹿的脖子那样长,身高不像现生长颈鹿那样高,头 上的角也是各种各样的。
拓展应用
比较现生长颈鹿和化石长颈鹿的身体,我们有哪些发现?我们有哪些发现?根据我们的发现,能提出哪些问题?
我们知道,后代与亲代总会有细微的不同。为什么现生长颈鹿与它的祖先会有那么大的差异呢?
根据孟德尔豌豆实验可知:生物在代代相传的过程中,后代与亲代的差异越来越明显。
拓展应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能够根据化石资料描述已灭绝的生物。通过观察、比较、推测当今生物与古生物之间有一些相似之处,但是也有很多不同之处。
课堂总结
灭绝的远古生物
存活的当今生物
相似之处
灭绝的远古生物
板书设计
查阅资料,了解更多的远古生物,找找哪个现代生物是它们的后代。
作业布置
【基础训练】
1、________是存留在岩石中的古生物遗体、遗物或遗迹。
2、猛犸象和________的亲缘关系比较近,由共同的祖先进化而来的。
3、现生长颈鹿最典型的特征是细长的________和长长的________。
课堂练习
化石
亚洲象
四肢
脖子
【能力培养】
1、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
(1)长颈鹿的常常脖子是从祖先那里传下来的。( )
(2)亚洲象的亲代可能是远古的猛犸象。( )
(3)从出土的化石推测恐龙是卵生的。( )
(4)猛犸象和恐龙在地球同时灭绝。( )
(5)化石长颈鹿具有极强的御寒能力。( )
课堂练习





2、选择题,将正确的序号填写在括号内。
(1)关于化石长颈鹿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脖子不像现生长颈鹿的脖子那样长
B. 身高不像现生长颈鹿那样高
C. 头上的角形状单一
(2)有关猛犸象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脂肪厚,御寒能力强
B. 已灭绝,找不到与它相似的动物
C. 欧洲象是它的祖先
课堂练习
C
A
(3)下列动物中,属于远古动物的是( )
A. 恐龙 B.金鱼 C.猴子
(4)科学家研究化石的过程正确的是( )
A. 装配 修复 发现 记录
B. 发现 记录 修复 装备
C. 发现 记录 装备 修复
课堂练习
A
B
【拓展提高】
猛犸象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的象。它身高体壮,有粗壮的腿,脚生四趾,头特别大,在其嘴部长出一对弯曲的大门牙,一头成熟的猛犸象,身长达5米,体高约3米,与亚洲象相近,门齿长1.5米左右,虽然身高不高,但身体肥硕,因而体重可达6~8吨。
它身上披着黑色的细密长毛,皮很厚,具有极厚的
脂肪层,厚度可达9厘米。
《摘自百度百科》
课堂练习
(1)根据资料,你判断猛犸象应该生活在__________地区,你做出这样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你的判断,猛犸象的耳朵应该比亚洲象的耳朵__________(填“大”或者“小”),这样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
(3)与亚洲象外形十分相似的还有非洲象,但他们的形态上有很多差异,特别是非洲象的耳朵要比亚洲象的耳朵大一倍多,好似两支巨大的蒲扇,这是______________的影响,也______________选择的结果。
课堂练习
严寒
猛犸象皮很厚,且具有极厚的脂肪层

减少散热
环境
自然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7《灭绝的远古动物》教案设计
课题 灭绝的远古动物 单元 第二单元 学科 科学 年级 五年级
核心 素养 目标 科学观念: (1)能够根据化石资料描述已灭绝的生物。 (2)当今生物与古生物之间有一些相似之处,但是也有很多不同之处。 科学思维:能够合理分析与综合判断各种信息、事实和证据,运用证据与推理对研究的问题进行描述、解释和预测,具有初步的推理与论证能力。 科学实践: (1)了解和体验科学家研究已灭绝动植物的基本方法,能根据恐龙牙齿化石和地层中动植物化石的特点,推测恐龙的食性和生活环境。 (2)通过古生物和当今生物的比较,能发现古生物与当今生物的相似之处。 责任态度: 有兴趣探究动物化石和已灭绝的动物。愿意倾听他人的意见和分享自己的观点。
重点 能够根据化石资料描述已灭绝的生物。
难点 通过古生物和当今生物的比较,能发现古生物与当今生物的相似之处。
教学准备
一、引入聚焦
说一说:同学们,你看到过哪些有关恐龙的电影或动画?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你还通过什么途径了解了恐龙呢?
你能说一说你了解哪些有关恐龙的知识吗?
小结:恐龙是生活在距今大约2亿3500万年至6500万年前、能以后肢支撑身体直立行走的一类动物。
恐龙有很多种。
思考:恐龙早已灭绝,那么这些模型、图片和影片又是根据什么复制出来的呢?科学家是怎样认识已经灭绝的远古动物的?
二、科学探索
(一)发现记录化石
谈话交流:
同学们一定也看到过和恐龙有关的影片,以及有关恐龙化石的展览。但是我们知道,恐龙是已经灭绝的动物啊!那么这些知识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资料片:科学家发现和记录恐龙化石
思考交流:
·体验一下考古人员挖掘恐龙骨骼化石的过程吧!
·我给大家提供了模拟挖掘用的锤子、凿子、铲子和刷子,结合前面的视频,你们知道为什么要用到这些工具呢?
模拟实验:模拟挖掘恐龙化石的过程
思考与交流:在模拟挖
(二)修复和复原骨骼化石
讲解:埋藏在岩层中的恐龙化石,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也不像在博物馆看
到的那样雄赳赳气昂昂的站立着,它们的骨骼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杂乱的堆积在那
里,关节脱落,骨头分家,最糟糕的是有些部位甚至不知去向。这就给科学研究
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于是,科学家们就想到了修复、复原骨骼。
资料片:科学家修复和复原骨骼化石
思考交流:请同学们把我们的学习收获记录在科学活动手册上吧!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将它复原?你可以借助之前学习的后代与亲代的知识想一想。
学生交流与分享
模拟实验:修复和复原恐龙骨骼化石的过程(局部)
讲解与评价:你们能像考古学家一样通过阅读资料了解骨骼的结构;运用对比、画图、建模等方法帮助残缺的骨骼进行复原。其实,恐龙骨骼化石的修复还有很多值得我们研究的地方。
模拟实验:修复和复原恐龙骨骼化石的过程(全部)
(三)实践探究:推测恐龙的生活习性
思考与交流:随着考古学家的努力工作,破损的骨骼化石逐渐被我们修复完整,那么这些化石能带给我们什么信息呢?
学生交流与分享
(四)比较猛犸象和亚洲象
1、 观察猛犸象的骨骼化石和从冰川中得到的猛犸象标本。说一说,猛犸象有哪些特点?
明确:猛犸象身上披着黑色的细密长毛,皮很厚,具有极厚的脂肪层,厚度可达9厘米,具有极强的御寒能力。
2、科学家发现,地球上曾经生活着一种比亚洲象和非洲象更大的象——猛犸象。它们为什么能生活在寒冷的环境中?
明确:猛犸象是一种能适应寒冷气候的动物。猛犸象夏季以草类和豆类为食,冬季以灌木、树皮为食,一直生活在高寒地带的草原和丘陵上,但到了冬季会往南迁徙,到了春天,冰雪融化会返回栖息地。
3、比较科学家复原的猛犸象与亚洲象的身体,我们有哪些发现?
明确:猛犸的高度可以达到4.5米甚至更高,牙齿的长度有2.5米,和亚洲象不同的是,猛犸象的头比较大而且脖子很短很高,在侧面看像一个驼背的人,猛犸象的后背也就是整个身体最高的地方,在脖子上有很大的凹陷地。
4、通过猛犸象与亚洲象的身体的比较,你又产生了哪些问题?
预测:亚洲象是猛犸象的后代吗?
明确:猛犸象和亚洲象是在480万年前,由共同的祖先进化而来的,最后一批猛犸象大约于4000年前灭绝。
5、科学发现
有些曾经生活在地球上的植物和动物现在已不复存在,而当今存活的有些生物与它们具有相似之处。
三、拓展应用
比较现生长颈鹿和化石长颈鹿
1、现生长颈鹿生活在非洲的稀树草原,是现存最高的动物。它有哪些最典型的特征?(展示图片)
2、长颈鹿的祖先在1500万年以前就已经出现了,在漫长的时间里演化出了庞大的长颈鹿家族。你想知道它们的祖先是什么样子吗?(展示化石和复原图)
明确:脖子不像现生长颈鹿的脖子那样长,身高不像现生长颈鹿那样高,头 上的角也是各种各样的。
3、比较现生长颈鹿和化石长颈鹿的身体,我们有哪些发现?我们有哪些发现?根据我们的发现,能提出哪些问题?
预测:后代与亲代总会有细微的不同。为什么现生长颈鹿与它的祖先会有那么大的差异呢?
明确:根据孟德尔豌豆实验可知:生物在代代相传的过程中,后代与亲代的差异越来越明显。
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能够根据化石资料描述已灭绝的生物。通过观察、比较、推测当今生物与古生物之间有一些相似之处,但是也有很多不同之处。
板书设计
课后作业
查阅资料,了解更多的远古生物,找找哪个现代生物是它们的后代。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