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济南的冬天 课件(共2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 济南的冬天 课件(共24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7.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0-18 08:03: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4.学习比喻和比拟的修辞手法。
1.继续训练朗读,掌握重音和停连的要领。
2.学习课文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方法,体会景物描写中融入的作者情感。
3.品味课文精美的语言。
第一课时
春天是昂扬向上的,夏天是热情奔放的,秋天是收获幸福的。谈到冬天,大家常会联想到那凛冽的北风、刺骨的寒流以及那肃杀的气象;又会想起“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辽远,想起那“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孤寂。北方的冬天,可能会令习惯于温暖的南方的人们望而却步,然而北国的济南,由于特殊的地形,冬天非但没有一副严酷的面孔,反倒是那么的“慈善可亲、笑容可掬”。今天,就让我们追随老舍先生的足迹,到济南去感受一下济南冬天特有的温馨吧!
济南( ) 镶嵌( ) 水藻( )
贮蓄( ) 发髻( ) 看护( )
( )着落 ( )澄清
着 ( )着数 澄
( )着急 ( ( )澄澈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xiāng
zǎo
zhù

kān
zhuó
zhāo
zháo
dèng
chéng
2.根据下列意思,写出课文中的相关词语。
(1)晴朗无云。 ( )
(2)假如。 ( )
(3)储存积蓄。 ( )
(4)清净透明。 ( )
响晴
设若
贮蓄
空灵
老舍(1899—1966),现代著名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出生于北京一个贫民家庭。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开始用白话创作。1924年赴英国,任伦敦大学东方学院中文讲师,并进行文学创作。1930年离英回国,先后任济南齐鲁大学、青岛山东大学教授。抗战胜利后赴美讲学,新中国成立后回国。老舍一生著作丰富,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和话剧《龙须沟》《茶馆》是其代表作。以描写城市人民生活著称,使用地道的北京口语,富有幽默感,作品有鲜明的地方色彩和浓厚的生活情趣。
3.作者简介
一共有七个自然段,其中第三至第五自然段写山;第六自然段写水。
总——分——总。
总写“济南真得算个宝地”;分写部分,围绕山和水展开,写了阳光下的小山、薄雪覆盖下的小山、城外的远山、冬天的水色;最后以“这就是冬天的济南”结尾,照应开头。
3.这篇散文写了济南冬天的哪些景物?
阳光、山、雪、水。
4.课文写了哪些状态下的山?各有什么特点?写水又有什么特点?
①阳光照耀下的山:舒适温暖。②白雪覆盖下的山:娇美、秀气。③城外远山:素淡雅致、安适宁静。④济南的冬水:暖绿、清亮。
5.你是否觉得济南的冬天是“暖和安适”的?请讲述理由。
①济南三面环山,像是“放在一个小摇篮里”;②山是阳光朗照,薄雪覆盖;③水是不结冰的,清澈透明;④济南人的表情、感觉、幻想及心情说明了济南的“温晴”。
第二课时
上节课我们跟随老舍先生的脚步,一起感受了济南的冬天。济南的冬天那么美,当然也离不开老舍先生优美的语言和写作技巧。这节课我们就来品味课文的语言美和手法美。
合作与探究
(一)语言探究
1.第一自然段作者用什么写作手法表现济南冬天“温晴”的天气特点?有何好处?
2.第四自然段描写薄雪覆盖下的山,运用了移步换景的手法,请简要分析。
体验与反思
《济南的冬天》在写法上与朱自清的《春》有哪些相同的地方?你更喜欢哪一篇?说出理由。
本文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散文,我们应该用心去感悟,在朗读中细细去体会优美的语言。同时老舍先生也给我们带来了别样的北方冬天,给我们带来的最大感受是这里的冬天不太冷。
《济南的冬天》与《春》都是抒情散文,在平时教学中要训练学生赏析景物描写的能力,激发、培育学生的形象思维,体会老舍散文语言中所特有的浓厚情味,体会语言表达的技巧。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增强学生能力:
首先,训练学生赏析景物描写的能力。本文的景物描写集中在课文的第4、5、6段,主要描写了济南周边的山和济南城中的泉水。可以引导学生体会一些精彩语句,体悟写景句和比喻句的表达效果。查找比喻句、拟人句。例如写山景的,“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那
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等,这些描写,通过比喻和拟人的手法间接地表现景物给作者的主观印象,传达出特定景物的神韵。可以让学生细读,体会这些语句浓厚的文学意味,培养学生的文学感悟力。
其次,训练学生赏析抒情性语句的能力。可以从以下角度入手:查找间接抒情语句,查找直接抒情语句。找到这些句子后反复诵读,体会句中之意、语中之意。
选择课文中的一个片段,仿照其写法,以《 的秋天》为题写一篇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