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张PPT)
1.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结合朗读展开想象,感受诗歌。
2.感悟诗歌中寄寓的情感,初步体会诗歌情景交融的特点。
3.初步了解古代诗歌的一些常识,学习欣赏古诗。
中国自古就是一个诗的国度,以古老的《诗经》为发端,优秀的诗歌作品浩如烟海,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四首脍炙人口的诗篇。
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
治家、军事家、诗人。在
镇压黄巾起义中,逐渐扩
充军事力量。“挟天子而
令诸侯”后,先后灭吕
布,败袁绍,逐渐统一了北方。建安十二年北征乌桓,大胜。次年率军南下,被孙权、刘备的联军击败于赤壁。他善诗歌,《步出夏门行》《蒿里行》均用乐府旧题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气魄雄伟、慷慨悲凉。
李白(701—762),字太白,
号青莲居士。唐代浪漫主
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
仙”。其诗雄奇豪放,想象
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构成其独有的瑰丽绚烂的色彩,富有积极的浪漫主义精神。代表作品有《将进酒》《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蜀道难》《望庐山瀑布》《月下独酌》等。有《李太白全集》。
朗读训练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碣( )石 澹澹( )
竦峙( ) 萧瑟( )
jié
dàn
sǒnɡ zhì
sè
1.借助课下注释或工具书,解释下列各词。
澹澹:
以:
竦峙:
萧瑟:
闻:
左迁:
水波荡漾的样子。
表目的连词,为了。
耸立,高高地挺立。
形容风吹树木的声音。
听到,听说。
古人尊右卑左,即降职。
观沧海
闻道龙标过五溪。
随君直到夜郎西。
杨花落尽子规啼,
我寄愁心与明月,
杨花已经落尽,只有杜鹃在声声啼叫。
听说你被贬到龙标,一路上要经过五溪。
把我为你而忧愁的心托付给明月,
伴随着你一直走到夜郎之西。
1.请同学们前后四人为一小组,先独立思考,再讨论《观沧海》全诗以哪个字展开来写的?
全诗以“观”字统领全篇,以下由“观”字展开来写,写登山所见。
布置作业
1.背诵《观沧海》《闻王昌龄左迁遥有此寄》并默写。
2.搜集几句有关胸襟、抱负、志趣等的诗句。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古诗词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有着其自身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今天,让我们继续学习两首诗歌。
马致远,元代戏曲作家。号东篱,
大都(今北京)人。曾任江浙省
行务官(一作江浙省务提举)。
又曾加入过“书会”,并与书会才
人合编过杂剧。生平未详,但从他自己的散曲作品中可以了解到,他在年轻时“写诗曾献上龙楼”,热衷过进取功名。然而他仕途并不显达,因此动了“终焉计”,晚年退隐山林,以诗酒自娱。著有杂剧15种 。马致远是个享有盛名的戏曲家。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是元初作家中散曲流传得最多的一个。作品豪放清逸,后人认为近似诗中李白、词中苏轼。杂剧以《汉宫秋》为代表。
王湾,生卒年不详,唐代诗人。洛阳人。曾任荥阳主簿、洛阳尉,参与编纂《群书四部录》,早有文名,往来吴、楚间。其诗格调壮美,意境开阔,但流传不多。
朗读训练
听老师范读诗歌,划出诗歌的节奏。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借助课下注释或工具书,解释下列各词。
客路:
潮平两岸阔:
风正:
残夜:
旅人前行的路。
潮水张满,两岸与江水齐平,整个江面十分开阔。
指顺风,且风力不大。
夜将尽未尽时分。
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译文:旅途在青山之外,船行在绿水之中。潮水上涨,与岸齐平,江面显得十分开阔。顺风行船,一帆高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译文:当残夜未消之时,红日已从海上升起。江上春早,旧年未过,新春已到。思念故乡的书信,送到什么地方?希望北归的大雁把家书捎到洛阳。
诗意:枯藤缠绕着老树,树枝上栖息着黄昏时归巢的乌鸦,小桥下,潺潺流水,映出几户人家,在荒凉的古道上,秋风萧瑟,走过来一匹疲惫的瘦马。夕阳已经西下,漂泊未归的断肠人还在天涯。
布置作业
1.背诵《次北固山下》《天净沙·秋思》并默写。
2.展开想象,将《天净沙·秋思》改写成一篇散文,课下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