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3张PPT)
第4讲 高考常考查的两性金属及变价金属(综合应用课)
高考“题在书外、理在书中”。高考题中经常涉及一些陌生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如2022年辽宁卷第14题涉及元素Bi、Mn,2022年湖南卷第17题涉及元素Ti、V等,命题者常以陌生元素及其化合物为载体,以“生”考“熟”,考查考生的迁移发散能力和创新思维。解决此类问题,还应追根教材,掌握同类元素及其化合物的通性通法是破题之本。
1.(2022·湖南等级考·节选)钛(Ti)及其合金是理想的高强度、低密度结构材料。以钛渣(主要成分为TiO2,含少量V、Si和Al的氧化物杂质)为原料,制备金属钛的工艺流程如下:
物质 TiCl4 VOCl3 SiCl4 AlCl3
沸点/℃ 136 127 57 180
物质 TiCl4 CO CO2 Cl2
分压/ MPa 4.59×10-2 1.84×10-2 3.70×10-2 5.98×10-9
①该温度下,TiO2与C、Cl2反应的总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②随着温度升高,尾气中CO的含量升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除钒”过程中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除硅、铝”过程中,分离TiCl4中含Si、Al杂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
(3)“除钒”和“除硅、铝”的顺序________(填“能”或“不能”)交换,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金属冶炼方法与本工艺流程中加入Mg冶炼Ti的方法相似的是________。
A.高炉炼铁 B.电解熔融氯化钠制钠
C.铝热反应制锰 D.氧化汞分解制汞
2.(2021·辽宁等级考)从钒铬锰矿渣(主要成分为V2O5、Cr2O3、MnO)中提铬的一种工艺流程如下:
(3)常温下,各种形态五价钒粒子总浓度的对数[lg c总(V)]与pH关系如图1。已知钒铬锰矿渣硫酸浸液中c总(V)=0.01 mol·L-1,“沉钒”过程控制pH=3.0,则与胶体共沉降的五价钒粒子的存在形态为_______________
(填化学式)。
(4)某温度下,Cr(Ⅲ)、Mn(Ⅱ)的沉淀率与pH关系如图2。“沉铬”过程最佳pH为________;在该条件下滤液B中c(Cr3+)=________mol·L-1[Kw近似为1×10-14,Cr(OH)3的Ksp近似为1×10-30]。
(5)“转化”过程中生成MnO2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提纯”过程中Na2S2O3的作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分析工艺流程图可知,“沉钒”步骤中使用氢氧化铁胶体吸附含有钒的杂质,滤液中主要含有Mn2+和Cr3+,加热NaOH“沉铬”后,Cr3+转化为固体A为Cr(OH)3沉淀,滤液B中主要含有MnSO4,加入Na2S2O3主要是防止pH较大时,二价锰[Mn(Ⅱ)]被空气中氧气氧化,Cr(OH)3煅烧后生成Cr2O3,“转化”步骤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Mn2++H2O2+2OH-===MnO2+2H2O,据此分析解题。(1)Cr是24号元素,价层电子排布为3d54s1,根据最高能层数等于周期序数,价电子数等于族序数,故Cr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4周期ⅥB族。
提能点(一) 两性金属(Be、Zn)及其重要化合物
(一)铍(Be)、锌(Zn)类似铝的化学性质
续表
[综合应用训练]
1.铝、铍及其化合物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已知反应:BeCl2+Na2BeO2+2H2O===2NaCl+2Be(OH)2↓能完全进行,则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
A.Be(OH)2既能溶于盐酸,又能溶于NaOH溶液
B.因BeCl2水溶液的导电性强,故BeCl2是离子化合物
C.常温下Na2BeO2溶液的pH>7,将其蒸干并灼烧后得到的残留物为BeO
D.常温下BeCl2溶液的pH>7,将其蒸干并灼烧后得到的残留物是BeCl2
解析:铝、铍及其化合物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Be(OH)2与Al(OH)3性质相似,Be(OH)2既能溶于盐酸,又能溶于NaOH溶液,A正确;
某些共价化合物水溶液的导电性也较强,B错误;
Na2BeO2溶液蒸干灼烧后得到Na2BeO2,C错误;
常温下BeCl2溶液的pH<7,蒸干并灼烧后得到的残留物是BeO,D错误。
答案:A
2.下列各组溶液,不用外加试剂就可以鉴别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
①AlCl3溶液与氨水 ②ZnSO4溶液与氨水
③Al2(SO4)3溶液与NaOH溶液
④Na2CO3溶液与稀盐酸
⑤Na2ZnO4溶液与稀盐酸
⑥ZnCl2溶液与NaOH溶液
⑦Na2CO3溶液与CaCl2溶液
答案:②③④⑤⑥
3.锌和铝都是活泼金属,其氢氧化物既能溶于强酸溶液,又能溶于强碱溶液,但是Al(OH)3不溶于氨水,而Zn(OH)2能溶于氨水,生成[Zn(NH3)4]2+。
回答下列问题:
(1)单质铝溶于NaOH溶液后,溶液中铝元素的存在形式为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2)写出锌和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各组中的两种溶液,用相互滴加的实验方法可以鉴别的是________(填序号)。
①Al2(SO4)3和NaOH ②Al2(SO4)3和氨水
③ZnSO4和NaOH ④ZnSO4和氨水
(4)写出可溶性铝盐和氨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解释实验室不宜用可溶性锌盐与氨水反应制取氢氧化锌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能点(二) 变价金属及其化合物
(一)钛、钒、铬、锰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钛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续表
2.钒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钒单质
具有耐酸性,在空气中不易被氧化,可溶于氢氟酸、硝酸和王水。
(2)钒的氧化物
钒的常见化合价为+2、+3、+4、+5,对应氧化物分别为VO、V2O3、VO2和V2O4、V2O5。
钒的氧化物的化学性质
化学式 V(OH)2 V(OH)3
制备 V2++2OH-=== V(OH)2↓ V3++3OH-===V(OH)3↓(绿色)
性质 (碱) V(OH)2+2H+===V2++2H2O 在空气中极易被氧化 V(OH)3+3H+===V3++3H2O在空气中易被氧化
(3)氢氧化钒
相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续表
4.锰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锰元素的常见价态有+7、+6、+4、+3、+2,Mn2+在酸性溶液中的稳定性强于在碱性溶液中的稳定性。
(1)Mn2+:存在于酸性条件;在碱性条件下,Mn2+易被氧化为MnO2等,如 ClO-+Mn2++2OH-===Cl-+MnO2↓+H2O。
[综合应用训练]
1.金属钒被誉为“合金的维生素”。从废钒(主要成分为V2O5、Fe2O3、SiO2等)中回收V2O5的一种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酸浸过程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滤渣的成分为____________。
(2)萃取时应加入适量碱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步骤④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锰酸锂是较有前景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之一。工业上用某软锰矿(主要成分为MnO2,还含有少量铁、铝及硅等的氧化物)为原料制备锰酸锂(LiMn2O4)。工艺流程如图甲:
(2)“浸取”得到的浸取液中阳离子主要是Mn2+,生成Mn2+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滤渣Ⅱ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精制”中加入H2O2的量比理论值大得多,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沉锰”得到的是Mn(OH)2和Mn2(OH)2SO4滤饼,二者
均可被氧化为MnO2,若“控温、氧化”时溶液的pH随时间
的变化如图乙所示,pH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解析:软锰矿加入H2SO4、FeSO4浸取后,MnO2被还原为Mn2+,Fe、Al的氧化物转化为Fe2+、Fe3+、Al3+,SiO2不溶解,以滤渣Ⅰ的形式离开体系;加入H2O2、MnO后,Fe2+、Fe3+、Al3+转化为Fe(OH)3、Al(OH)3沉淀,以滤渣Ⅱ的形式离开体系;加入氨水后,Mn2+转化为Mn(OH)2和Mn2(OH)2SO4,经过“控温、氧化”“锂化”后得到产品。
答案:(1)适当升温;适当增加浸取剂浓度;搅拌(任写两种,合理即可)
(2)MnO2+2Fe2++4H+===Mn2++2Fe3++2H2O
(3)Al(OH)3、Fe(OH)3 H2O2在Fe3+的催化作用下部分分解
(4)Mn2(OH)2SO4+O2===2MnO2+H2SO4
(二)铁、钴、镍的化合物
含铁、钴、镍元素的物质性质比较
Fe(Ⅲ)、Co(Ⅲ)、Ni(Ⅲ)性质差异 Fe(Ⅱ)、Co(Ⅱ)、Ni(Ⅱ)性质差异 氧 化 物 氧化钴与氧化镍在酸性溶液中显示出强氧化性:Co2O3+6HCl===2CoCl2+Cl2↑+3H2O Ni2O3+6HCl===2NiCl2+Cl2↑+3H2O 氧化铁与酸只发生复分解反应 氢 氧 化 物 还 原 性 还原性的变化规律:Fe(OH)2>Co(OH)2>Ni(OH)2
①Fe(OH)2在空气中极易被氧化成Fe(OH)3
氢氧化物 镍、钴的氢氧化物与还原性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2Co(OH)3+6H++2Cl-===2Co2++Cl2↑+6H2O 2Ni(OH)3+6H++2Cl-===2Ni2++Cl2↑+6H2O铁的氢氧化物与酸发生酸碱中和反应Fe(OH)3+3H+===Fe3++3H2O 氢 氧 化 物 还 原 性 ②Co(OH)2在空气中被O2氧化的速度较慢;可以被强氧化剂(H2O2)迅速氧化
③Ni(OH)2在空气中不易被氧化,只有在更强的氧化剂条件下才会被氧化生成Ni(OH)3
续表
离子 存在 状态 Co(Ⅲ)、Ni(Ⅲ)仅能够存在于固态物质或配合物中,在水溶液中会发生如下反应(镍同) 4Co3++2H2O===4Co2++4H++O2↑ Fe3+在酸性溶液中可以稳定存在 与 氨 水 反 应 ①Fe(OH)2→Fe(OH)3
②Co(OH)2→ [Co(NH3)6]2+
③Ni(OH)2→ [Ni(NH3)6]2+
借此反应,可以使三种离子分离
结论 与解释 ①由于Fe(OH)2的稳定性弱于Co(OH)2、Ni(OH)2,故三者的还原性存在规律:Fe(OH)2>Co(OH)2>Ni(OH)2,因此三者与氧化剂和氨水反应的条件与产物也不同 ②由于铁、钴、镍的核电荷数依次增大,故对电子的吸引能力依次增强,所以正三价的氧化性呈现如下规律:Fe(Ⅲ)[综合应用训练]
3.(2023·德州模拟)水钴矿主要成分为CoOOH,同时含有少量Fe、Al、Mn、Mg、Ca、Ni的氧化物及其他杂质。用水钴矿制取Co的工艺流程如图甲所示:
沉淀物 Fe(OH)2 Fe(OH)3 Co(OH)2 Mn(OH)2 Al(OH)3
开始沉淀时的pH 7.0 2.7 7.6 7.7 4.0
沉淀完全时的pH 9.6 3.7 9.2 9.8 5.2
已知部分阳离子形成氢氧化物沉淀时,溶液pH见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还原酸浸”中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
浸出液中加入NaClO溶液的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2)浸出过程中加入Na2CO3调pH的范围是______________。
(3)如图乙所示,萃取剂可以把滤液Ⅱ中部分阳离子选择性分离。萃取剂合适的pH为________(填字母)。
A.2~3 B.3~4
C.6~7 D.7~8
(4)Co能与强酸反应产生H2,工业上采用惰性电极电解CoCl2溶液制取钴,不能用CoSO4溶液代替CoCl2溶液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由分析可知,还原酸浸中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为酸性条件下,CoOOH与硫代硫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钠、硫酸钴和水;向浸出液中加入次氯酸钠溶液的目的是将亚铁离子氧化为铁离子。
(2)由分析可知,浸出过程中加入碳酸钠溶液调节pH在5.2~7.6的范围内,可将铁离子和铝离子转化为氢氧化铁和氢氧化铝沉淀,而Co2+、Mn2+没有沉淀。
(3)由图乙可知,pH在3~4范围内,镍离子、锰离子的萃取率很大,而钴离子的萃取率较小,B正确。
答案:(1)8CoOOH+Na2S2O3+7H2SO4===8CoSO4+Na2SO4+11H2O
ClO-+2Fe2++2H+===Cl-+2Fe3++H2O
(2)5.2≤pH<7.6 (3)B
(4)若用CoSO4代替CoCl2,OH-在阳极放电,H+与Co反应,导致Co产率降低
谢
谢
观
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