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永安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福建省永安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 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10-18 06:13:33

文档简介

永安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地理试卷
考试时间:70分钟 总分:100分
北京时间2022年11月29日23时08分,在酒泉卫星发射场,我国用长征二号F遥十五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神舟十五号发射对我国空间站建造具有里程碑意义,此后,中国空间站将进入应用与发展阶段。图为中国空间站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空间站所处的最低级别的天体系统是( )
A.可观测宇宙 B.银河系 C.太阳系 D.地月系
2. 中国空间站可能面临的来自宇宙空间的威胁有( )
①超强的紫外辐射 ②巨大的温度差 ③极光的干扰 ④耀斑的突然爆发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金星在夜空中亮度仅次于月球,金星在夜空中亮度大的原因是( )
A.体积和质量小 B.自身能够发光 C.距离地球较近 D.有明亮的光环
当前各国新一轮空间竞赛正向太空拓展,被称为“袖珍地球”的火星正成为新一轮空间竞争的焦点。由于各国在空间探测中一般遵循“谁先占有,谁先开发,谁先受益”的原则,多位专家预言,在未来几个世纪内,各发达国家将在火星开发中掀起一场新的“圈地运动”。分析下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行星 质量 (地球为1) 体积 (地球为1) 平均密度 (g/cm3) 公转周期 自转周期 四季更替
地球 1.00 1.00 5.52 1.0年 23时56分 有
火星 0.11 0.15 3.96 1.9年 24时37分 有
4.在下述条件中火星与地球最接近的是( )
A.质量和体积大小 B.公转周期长短
C.表面温度高低 D.昼夜交替周期长短
5.人类高空探测对火星情有独钟的原因是( )
A.有生命存在 B.是距地球最近的行星
C.有昼夜交替 D.是太阳系中与地球自然环境最接近的行星
读我国部分地区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回答下面小题。
6.下列地理事物或现象的发生与太阳辐射无关的是( )
A.风的形成 B.地热资源 C.煤炭的形成 D.水能资源
7.对图中信息描述正确的是( )
A.图中城市中,拉萨年太阳辐射总量最高
B.四川盆地地区太阳辐射较弱的主要因素在于海陆位置
C.广州年太阳辐射总量较武汉高的主要原因在于纬度
D.昆明较福州年太阳辐射总量高的主要原因在于海陆位置
读“太阳黑子与温带乔木年轮相关性曲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图中年轮宽度与太阳黑子相对数之间的关系是( )
A.成正比 B. 成反比 C.正相关 D. 负相关
9.此图所反映的问题是( )
A.太阳活动能影响地球气候
B.太阳活动发射的电磁波能扰动地球的电离层
C.太阳活动时,抛出的带电粒子流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
D.太阳活动时,太阳风使两极地区出现极光,从而影响中高纬度地区树木的生长
2022年中国大陆科研人员在辽西的热河生物群发现了生存于早白垩纪渤海舞龙化石。该恐龙是肉食性恐龙,体长约0.5米,其四肢均保存有羽毛痕迹,尾部末端长有两条长尾羽。下图是渤海舞-龙化石复原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0.渤海舞龙生活在( )
A.前寒武纪 B.古生代 C.中生代 D.新生代
11.渤海舞龙生活的地质年代( )
A.海生藻类繁盛 B.裸子植物开始出现
C.形成现代地貌格局及海陆分布 D.重要的煤炭成矿期
读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2.图中属于古生代地层的是( )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13.地层④~①动物化石经历的演化过程是( )
A.海生无脊椎—爬行动物—鱼类、两栖类动物
B.海生无脊椎—鱼类、两栖类动物—爬行动物
C.爬行动物—海生无脊椎—鱼类、两栖类动物
D.爬行动物—鱼类、两栖类动物—海生无脊椎
14.关于地层和化石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相同时代的地层往往保存着相同或相似的化石。
②越古老的地层中成为化石的生物越复杂、越高级。
③陆地地层只含有陆地生物的化石,海洋地层只含有海洋生物化石。
④研究地层与其包含的化石可以推知地球的历史和古地理环境。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下图为“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5.下列有关地球圈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有( )
A.①圈层是大气圈,主要成分是氮和氢
B.②圈层为地壳,主要由岩石组成
C.③圈层为岩石圈的一部分
D.④圈层的物质状态可能为固态
16.下列有关图中信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纵波、横波由地表通过莫霍面,波速都增加
B.在⑤圈层可以监测到横波
C.①和②之间的圈层即水圈
D.地球内部、外部各圈层都是连续且规则的
如图为地球圈层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7. 图示圈层①②③④依次为( )
A.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大气圈
B.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
C.生物圈、水圈、岩石圈、大气圈
D.岩石圈、水圈、生物圈、大气圈
18.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反映的
圈层关系是( )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19. 在地球四大圈层中,由其他三个圈层相互作用而形成,反过来又对其他三个圈层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的是( )
A. 大气圈 B. 水圈 C. 岩石圈 D. 生物圈
读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
20.臭氧空洞主要出现在( )
A.① B.②
C.③ D.④
21.图中①层的高度主要取决于大气的( )
A.温度 B.密度
C.压强 D.水汽含量
22.下列有关④层的说法 ,正确的是( )
A.温度随高度增加而下降
B.流星现象多出现在该层
C.飞机飞行的最理想环境
D.对人类社会没有任何影响
在对流层中,有时会出现“上热下冷”的现象,称为逆温。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3.下列关于图中①②③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层海拔越高受地面影响越小,气温越低
B.②层因臭氧吸收紫外线,出现逆温现象
C.③层中有电离层可反射无线电波
D.③层空气稀薄,无云雨现象
24.对流层出现逆温时,空气中污染物不易扩散的
主要原因是( )
A.人类排放污染物增多
B.抑制了①层空气的对流上升
C.增强了③层空气对流上升
D.阻挡了①层空气的水平运动
25.一天当中容易出现逆温现象的时刻是( )
A.日出前后 B.正午前后
C.午后两点左右 D.半夜时分
二、综合题(共4题,共50分)
2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2020年7月23日,“祝融号”火星车乘坐“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前往火星,在火星轨道观测三个月后,携带着火星车的着陆器在火星表面着陆。下图为太阳及太阳系八大行星示意图。
(1)指出图中戊、庚分别表示的天体名称。(2分)
(2)试分析地球是目前人类已知的唯一有生命存在的行星的条件。(6分,至少答3点)
(3)探测过程中发现火星的昼夜温差远远大于地球,试分析原因。(4分,至少答2点)
27.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
材料一 太阳能的开发利用无处不在,“低碳经济”悄然融入百姓生活,下图是某城市太阳能路灯街道景观。
材料二 北半球大气上界太阳辐射的分布图。
材料三 我国太阳总辐射量分布图。
(1)仅从自然条件考虑,在兰州、贵阳、海口、昆明四个城市中推广太阳能路灯条件最差的是____________。
(2)全球年太阳总辐射量的纬度分布规律是从___________向___________递减。结合材料二和材料三分析影响某地年太阳总辐射量的主要因素有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等因素。
(3)青藏高原地区是我国年太阳辐射最强的地区,试分析其原因。

2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4分)
材料 图1为“我国大陆部分地壳等厚度线图”;图2为“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图”;图3为“沉积岩层与化石示意图”。
(1)读图l,为探测莫霍界面的情况,在下列四地同时进行了地震波的测定,最早从莫霍界面传来地震波的是( )(2分)
A.西藏 B.四川 C.湖北 D.上海
(2)读图2,A、B两种地震波中属于纵波的是______,只能在固体中传播的是______。(4分)
(3)读图3,B地层化石和地点3中的C地层化石,更年轻的是______地层化石。(2分)
(4)地点3缺失B岩层,试分析可能的原因。(2分,写出一种可能原因即可)
(5)读图3,从气候和地形角度,简析地点l、2当中C地层在成煤期,当地的古地理环境特点。
(4分)
29.臭氧是大气层中臭氧浓度较高的区域,主要位于距离地面约20~30千米的高空。读图“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在大气垂直分层的依据是 、 、 。
(2)对流层气温垂直变化的主要特点是 ,主要形成原因是
(单项选择题)。
A.地面对太阳辐射有反射作用 B.地面是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
C.大气对太阳辐射有削弱作用 D.高山地区海拔高,空气稀薄
我国新一代静止气象卫星“风云四号”能对云、雾、雨、雪等天气现象进行精密观测。
(3)这些天气现象主要出现在大气垂直分层中 层(填名称)。
(4)臭氧层主要分布在大气垂直分层中的 层(填名称),臭氧层遭到破坏,会导致 (单项选择题)。
A.酸雨危害人类健康 B.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增多
C.二氧化碳浓度降低 D.大气吸收太阳辐射增多
(5)平流层气流平稳、利于高空飞行,原因是该层大气以 运动为主。该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原因是该层的 。永安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地理试卷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25题,共5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D B C D D B A C A C D D B D B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A A B D B A B A B A
二、综合题(共4题,共50分)
26.(12分)
(1)木星、天王星。(2分)
(2)大小行星各行其道,形成安全的宇宙环境;日地距离适中,形成适宜的温度;地球质量体积适中,形成适合生命呼吸的大气;有液态水的存在等。(6分)
(3)火星体积质量小,引力小,大气稀薄;白天大气削弱作用弱,夜晚大气保温作用差。(4分)
27. (14分)
(1)贵阳(2分)
(2)低纬(1分) 高纬(1分) 纬度(2分) 地形(2分) 天气状况(2分)
(3)青藏高原地区由于地势高,空气稀薄,大气透明度高,大气削弱作用弱;加上晴天多,日照时间长,因此成为我国年太阳辐射最强的地区。(4分)
28. (14分)
(1)D(2分) (2)B(2分); A(2分) (3)C(2分)
(4) 可能一:当时地点3为高地,没有发生沉积,不能形成B岩层。
可能二:当时地点3接受沉积形成了B岩层,后又上升为高地,被外力侵蚀掉。(2分)
(5)气候温暖湿润、植物生长茂盛;地形平坦、低洼,多沼泽,利于泥炭堆积。(4分)
29. (10分,每空1分))
(1)温度、大气运动状况、密度
(2)随高度升高而降低; B
(3)对流层
(4)平流层; B
(5)水平; 臭氧吸收紫外线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