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曹冲称象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4 曹冲称象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6.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0-18 22:41: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4《曹冲称象》教案
教材分析]
《曹冲称象》是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的主题是“儿童生活”。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一是阅读课文,能说出自己的感受或想法。二是借助词句,尝试讲述课文内容。本文讲的是曹操的儿子曹冲小时候动脑筋想出称大象的办法的故事,表现了曹冲善于观察、乐于动脑、大胆表达的品质。学习此文,一要注意朗读指导,读好对话中的问句,读好句子中的关键词,并体会它们在句子中表达的意思。二要理解曹冲称象的过程,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过程。
[教学目标]
1.认识“曹、称”等14个生字,会写“称、秤、杆、柱”。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总结第一种称象办法,读好反问句,通过对比,体会“直”等词语表达的意思,读好人物语气。
[教学重难点]
1.多种方法识记“曹、称”等14个生字,会写“称、秤”,区分掌握好这两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借助关键词语读好句子,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做好学习准备(1分钟)
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好!老师,今天,我将和大家一起来学习二年级上册课文4《曹冲称象》。请同学们利用1分钟的时间,准备好本节课所需的学习用品,将课本翻到28页,端正坐姿,准备上课。老师仿佛看到你们认真的小眼睛,你们真棒!
(二)新课讲授(15-18分钟)
一、图片导入,随文识记“柱称曹”
1.感知大象外形,了解作者,随文识字“根、柱”(出示大象图片)
瞧,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朋友,对了,大象。这是一头什么样的大象 有的小朋友想说大象真是又高又大啊。课文中就有一句话写出了大象的高大,请同学们用横线画出来,自己读一读。(出示:大象又高又大,身子像一堵墙,腿像四根柱子。)相信同学们和老师找的一样,这里用了两个比喻写出了大象的高大,那你能读出大象的高大吗 请你试着读一读,老师听到你们把这些字词重读了,你们真会读书,看来,学会抓关键词读好句子。
在这句话中,还藏着我们要认识的两个生字,“根"和“柱”,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两个字呢 是啊,这两个字都可以用换偏旁的方法,木字旁的根字是一个量词,可以说一根头发,一根筷子,“柱”是建筑物中直立的起支撑作用的部分。老师相信,写好这个字肯定也难不倒大家。我们在写得时候要注意左窄右宽,“主”的最后一笔长横穿插在木字旁右下方。现在请你翻开课本,在田字格当中描红这个字,然后工工整整的写两个。柱可以组词(柱子)(石柱)。
这么高这么壮的大象到底有多重呢 大家都很好奇,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称象的故事,而且呀,是一个七岁的孩子称出了大象的重量,他就是曹冲。
2.介绍曹冲,齐读课题,识记“曹”
故事的主人公曹冲是一个跟你们一般大的孩子,生活在一千多年前,他的爸爸曹操是当时一个很厉害的大官,非常有才能。一起读读这两个名字:曹冲、曹操,他们姓一一曹,生活中你还认识姓曹的人吗 你看,我们从生活中就能认识这个字,你们真是有心人。
二、整体感知,随文识字
1.听读课文
那么曹冲是用什么办法称出大象的重量呢 下面,请你听读课文,注意你圈画出来的生字的读音。
2.自由朗读课文
老师相信你们一定也迫不及待地想来读一读课文,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注意长句子的停顿,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开始吧。
认读生字词、重点指导“杆、称、秤”。
(1)自由朗读词语
好了,同学们,课文你们读的很认真,那么本课当中的词语,你会读了吗 自己读一读。
(2)去掉拼音认读词语,指导“杆”字
去掉拼音你还会读吗 请你大声读出来。听王老师读一遍,“秤杆”“重量”你读对了吗 读对了给自己竖个大拇指,点个赞。
“杆”是一个多音字,表示较小的圆木或像木条的东西时,用作量词时读三声。,“秤杆”“一杆大秤”。那么写好这个“杆”字要注意哪些关键笔画 对了,注意木字旁捺变点,还要关注笔画的穿插,右边“干”第二横穿插到木字旁点的右上方,你们可真了不起。现在请同学们描红“杆”字,然后工工整整地在田字格当中写两个。
(3)认读生字,重点指导“称”和“秤”
写完的同学们请你们坐端正,看,生字宝宝单独出现,你还认识吗 自己大声读一读,不认识的可以再看看课本当中的拼音。
王老师要特别提醒同学们这两个生字:“称”和“秤”,“称”在生活中是个动词,称蔬菜、称水果、称东西的重量。你知道用什么称 看!这就是秤,把秤杆放平,就可以帮我们称出东西的重量,“秤”的右边是个“平”字,这样的秤叫“杆秤”。生活中还有很多秤,猜猜看这是什么秤 有弹簧秤、电子秤、体重秤等等,来称重量。原来啊,“秤”表示一种物品,“称”表示一个动作。
这两个字不仅要会认,还要会写,都是我们学过的偏旁和部件,老师相信同学们一定可以写好,不仅要注意左右两部分的宽窄,还要关注笔画的穿插,把字写美观,请同学们描红这两个字,然后在田字格当中写两个。一定要注意写字姿势,做到“三个一”。写完的同学坐端正,称可以组词(称象)(称呼),秤可以组词(大秤)(秤杆)。
(4) 朗读量词短语
老师这里还有一些量词短语,请你大声读一读,注意读准“一”的变调。
三、品读课文,总结第一种称象办法
1.理解反问句的含义
你们可真了不起,同学们,字词你们都会读了,那课文你能读好吗 现在请你再读一读课文,边读边想那用秤来称大象行吗 从哪看出来的
请你回答老师的问题,造一杆大秤来称大象的重量,这个方法行吗 是啊,文中就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出示:有了大秤也不行啊,谁有那么大的力气提得起这杆大秤呢 )它的意思就是 没有人有力气提得起这杆大秤。原来这个反问句就告诉了我们答案。请你再来读一读这句话,读出反问的语气。
2.难怪曹操听了直摇头,不停地摇头,看来曹操对官员们提出的办法很不满意。请你再来读一读这一句,你们可真了不起,老师听到你们重读了“直”字,读出了曹操的不满。
既然用秤不行,那该怎么办呢 请同学们从课文中找一找,下一节课和老师分享。这一节的学习就到这里了,下一节课我们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