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京剧趣谈》(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24《京剧趣谈》(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3.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0-19 22:49: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2张PPT)
京剧趣谈
小学语文六年级
01
新课导入
引入新课
徐城北,戏曲研究所研究员,1942年生于重庆,长于北京,肄业于中国戏曲学院戏曲文学系。曾在中国京剧院担任编剧,后转入学术研究,曾任该院研究部主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北京大学兼职教授。 主要成果:多年专注于对京剧艺术及其背景进行学术研究。著有《梅兰芳与20世纪》、《京剧与中国文化》、等各类著作共40余册。
新课导入
作者介绍
京剧,被成为“国粹”, 在课前,大家已经搜集了一些关于京剧的知识,今天这节课,老师就带你们来认识京剧中“马鞭”和“亮相”这两种艺术表现形式。你们了解到了哪些京剧知识,等会儿就会请你们展示一番,让我们走进课文去探讨。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新课导入
京剧文化概述
京剧艺术表现程式
京剧的唱腔属板式变化体,以二簧、西皮为主要声腔。
剧伴奏分文场和武场两大类,文场以胡琴为主奏乐器,武场以鼓板为主.
京剧的角色分为生、旦、净、丑、杂、武、流等行当,后三行已不再立专行。
各行当都有一套表演程式,唱念做打的技艺各具特色。
京剧的表现手法




唱指歌唱,念指具有音乐性的念白,二者相辅相成,构成歌舞化的京剧表演艺术两大要素之一的“歌”,做指舞蹈化的形体动作,打指武打和翻跌的技艺,二者相互结合,构成歌舞化的京剧表演艺术两大要素之一的“舞”。
京剧的行当分类




除了花脸以及丑角以外的男性正面角色的统称,分老生(又分重唱的安工老生,重做的衰派老生,重武的靠把老生)、武生(分长靠武生、短打武生并应工猴儿戏)、小生(分扇子生、雉尾生、穷生、武小生)。
女性正面角色的统称,分青衣(正旦)、花旦、闺门旦、刀马旦、武旦、彩旦。
俗称花脸,大多是扮演性格、品质或相貌上有些特异的男性人物,化妆用脸谱,音色洪亮,风格粗犷。“净”又分为以唱功为主的大花脸,分正净(重唱功,称铜锤、黑头)、架子花(重工架)、武二花、摔打花、油花(一称毛净)。
扮演喜剧角色,因在鼻梁上抹一小块白粉,俗称小花脸。分文丑(分方巾丑、袍带丑、老丑、荣衣丑,并兼演彩旦、婆子)、武丑(又称开口跳)等。各个行当都有一套表演程式,在唱念做打的技艺上各具特色。
02
整体感知
整体感知—学习目标
1.学习并积累“驰骋、尴尬、虚拟、约定俗成、凸显”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京剧表演中马鞭的应用和亮相的艺术特色。
3.通过语言文字的描述了解艺术带给人们的享受。
整体感知—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
朗读课文,课文从哪几个方面去写京剧的?理清课文层次。
整体感知—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
课文介绍了京剧的哪几个方面的特色?
课文介绍了中国京剧在两个方面独有的艺术特色,一是道具:有实在道具如马鞭,还有一些虚拟道具;二是动作:亮相。
整体感知—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
读“马鞭”这一部分,想一想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1)用马鞭代替真马,这是继承和发展了中国传统戏曲的表现手段。
(2)京剧中运用实在道具和虚拟道具。舞台表演中,举出几个事例,揭示京剧中道具的独到之处。
整体感知—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
同时这一根虚拟的马鞭,给演员以无穷无尽的表演自由:可以高扬,可以低垂;可以跑半天还在家门口,可以一抬手就走了一百里。马鞭本身具备一种装饰的美,而且不同人物在使用马鞭时,也各自形成了一套约定俗成的方法。
这段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作者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把演员运用马鞭的表演自由形象地写了出来。
整体感知—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
“马鞭”有哪些作用?
(1)省略掉巨大的马匹,就能突破舞台的限制。
(2):轻巧的马鞭赋予艺术家广阔的展示空间,让表演更加自由。
整体感知—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
演员亮相的动作各异,表现的情绪也就不同:打袖动作,表现怒斥或不悦;反搭臂袖表现观望的;站抱肩袖表现不悦、畏寒的情绪;绕袖反应激愤、喜悦的情绪……
作者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把演员运用马鞭的表演自由形象地写了出来,你也来仿写一个这样的句子。
仿 写:
整体感知—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
京剧中静态的亮相是怎样的?
人物的动作也戛然而止——双方脸对着脸,眼睛对着眼睛,兵器对着兵器……
形象地写出了亮相时的情态。
整体感知—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
找出描写“动态的亮相”的句子。
双方正在交战,一方被打败,跑下去了。可胜利一方不紧追,反而留在原地,抡圆了胳膊把手中的兵器(刀或枪)耍了个风雨不透。
夸张
具体介绍了动态的亮相的过程。
  京剧还有一种奇特之处:双方正在对打,激烈到简直是风雨不透,台下看的人非常紧张,一个个大气儿不敢出,都把眼睛睁得大大的,唯恐在一眨眼间,谁就把对方给“杀”了。
在写台下观众的时候运用了什么描写,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这是神态描写,这里描写观众的紧张神态,是对舞台上演员表演的激烈打斗场面的烘托,衬托出表演的精彩,引人入胜,为下文的“静”作铺垫。
整体感知—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
整体感知—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
  问得有理,但这恰恰是京剧艺术的高妙之处。俗话说“一动不如一静”,古诗也说“此时无声胜有声”,讲的就是这种情况。静,越发能显示武艺的高强,越发能显示必胜的信心。
“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诗句的引用,有什么好处?
说明这时候没有声音比有声音更有表现力,人们的情绪已经与京剧表演中传达的情感相融相通,突出了京剧艺术的高妙之处。
整体感知—课文主旨
这篇课文从道具和动作两个方面描述了我国京剧独有的艺术特色,赞扬了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传统和在继承中不断发展的创新精神。
03
拓展延伸
京剧的起源
起源期
徽商广蓄家班,安徽沿江一带,包括古徽州的地方戏也开始兴盛。他们唱昆腔,由于语言的差异而不“谐吴音”,不经意间唱出了一点。尤以诞生在安徽安庆市怀宁县的石牌调最著名。
石牌是安庆市怀宁县一个古老的集镇,“无石不成班”的“石”即指这里,也泛指安庆及其所属各千艘。在石牌的弹丸之地涌现出了郝天秀、程长庚、杨月楼等多位开一代风气的色艺最优!”“无石(牌)不成班!”之说一时间广为流传。
苏唱街,是老扬州惟一保存下来的与戏班直接有关的街道。当年盐商徐尚志从苏州招徕昆腔艺人办起的扬州第一个昆腔班“老徐班”,就在这条街上。
京剧的起源
三庆班进京获得成功后 ,又有四喜班、和春班、春台班等徽班进入北京,并逐渐称雄于京华的剧坛。这就是所谓的“四大徽班进京”。
起源期
四徽班进京
在京的各声腔剧种的艺人,面对徽班无所不能、无所不精的艺术优势,无力与之竞争,多半都转而归附徽班
四大徽班进京献艺,揭开了200多年波澜壮阔的中国京剧史的序幕。
形成期
道光二十年至咸丰十年间(1840-1860),经徽戏、秦腔、汉调的合流,并借鉴吸收昆曲、京腔之长而形成了京剧。
曲调板式完备丰富,超越了徽、秦、汉三剧中的任何一种。唱腔由板腔体和曲牌体混合组成。声腔主要以二簧、西皮为主;
01
程长庚,余三胜、张二奎为京剧形成初期的代表,时称“老生三杰”、“三鼎甲”即:“状元”张二奎、“榜眼”程长庚、“探花”余三胜。
04
行当大体完备
02
形成了一批京剧剧目
03
京剧的起源
成熟期
鼎盛期
1883年一1918年,京剧由形成期步入成熟期,代表人物为时称“老生后三杰”的谭鑫培、汪桂芬、孙菊仙。这一时期,旦角的崛起,形成了旦角与生角并驾齐驱之势。武生俞菊笙,开创了武生自立门户挑梁第一人,他被后人称为“武生鼻祖”。
1917年以来,京剧优秀演员大量涌现,呈现出流派纷呈的繁盛局面,由成熟期发展到鼎盛期,“四大名旦”脱颖而出,是京剧走向鼎盛的重要标志。他们创造出各具特色的艺术风格“四大流派”,开创了京剧舞台上以旦为主的格局。
京剧的起源
04
课堂小结
课堂小结
京剧趣谈
亮相
马鞭
实在的道具:马鞭、 、筷子等
:针线、酒壶酒杯等
静态的亮相:
动态的亮相:凸显人物的英雄气概
继承、发展了中国传统戏曲的表现手法
京剧艺术的高妙之处
虚拟的道具
此时无声胜有声
05
作业布置
指出下列句子中破折号的用法。
1.京剧继承、发展了中国传统戏曲的表现手法,终于战胜了这种尴尬——用一根小小的马鞭就彻底解决了。( )
2.主人一声吩咐“酒宴摆下——”,仆人立刻把酒壶酒杯端上舞台。( )
3.人物的动作也戛然而止——双方脸对着脸,眼睛对着眼睛,兵器对着兵器。( )
作业布置
解释说明
声音的延长
话题的转换
作业布置
课外搜集资料或观看京剧表演,了解京剧的其他知识。
京剧趣谈
谢谢观看,欢迎指导!
Beijing ope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