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6张PPT)
看似平静的地球表面上,时常会发生一些令人震撼的剧烈变化,比如山崩地裂的地震和猛烈喷发的火山等。
这些现象都在告诉人们一些关于地球自身变化的信息。
地震、火山喷发是怎样形成的
它们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危害
当地震发生时,我们该怎么办
让我们一起来探索吧!
第三章 地球剧烈变化
9 地表探秘
学习目标
能通过学习、分析推测出“造山运动”。
能通过学习魏格纳的事迹写出一篇学习心得。
导入
喜马拉雅山是世界上最高的山脉。
科学家在考察喜马拉雅山时
意外地发现了海洋生物化石。
为什么高山上会有海洋化石呢?
让我们通过现象和实验一起探究一下高山的形成。
第一部分 探究高山的形成
问题:海洋生物生活在海洋中,据此我们可以推想到,现在的喜马拉雅山脉在很久以前可能是海洋。那么,在什么作用下海洋会变成高山呢
山长什么样?
根据山断面的褶皱,思考:根据这些特殊的纹路推测山体经历了什么?
山体可能经历了推挤、挤压形成了褶皱
但是,山这种地质结构的形成是漫长的,山体的硬度也是极高的。我们并不能实际去观察山的形成。
要探究山的形成,这该怎么办呢?
当遇到想不通的时候,研读课本,你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自学课本34页,找到如何模拟山的形成
模拟实验:山的形成
材料:多色橡皮泥、橡皮泥切割刀、托盘等。
实验方法:
1.将四块条状橡皮泥叠加放到托盘中。
2.用手捏住橡皮泥两端,向中间挤压。
3.再取一条橡皮泥,用橡皮泥切割刀切两刀,让橡皮泥块之间能够滑动,就好像是被向上或向下挤压的岩层。
说一说:结合实验现象和下面的示意图来推测海洋变成高山的过程。
两块大陆开始接近 海变窄了 两块大陆推挤成山
造山运动过程:地球表面的大陆在不停的缓慢的运动中。当两块大陆开始接近,海变窄了,两块大陆挨紧后,大陆运动不会停止,两块大陆推挤成山。
说一说:让我们来解释喜马拉雅山有海洋生物化石的秘密。
受地壳运动影响,印度洋板块与亚欧大陆板块开始接近,海洋变得越来越窄,海底也受挤压影响慢慢抬高,最终两块大陆推挤成山,海底生物的遗体遗迹也被带到了喜马拉雅山上。
第二部分 应用与拓展
1910 年,德国科学家魏格纳通过观察地图上大西洋两侧的大陆海岸线轮廓,提出一个假设:大陆是移动的。为了验证这个假设,他集中精力在古生物学、大地测量学、地质学、古气候学等领域寻找证据。1912 年,魏格纳首次公布了他的研究成果。他提出:所有大陆曾经连成一片,而后经过分裂、漂移,直至成为现在的样子。
课堂活动
通过今天的学习,写一篇150字的学习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