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课标要求: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制度变化与创新。
选官制度
壹
三省六部制
贰
赋税制度
叁
目录
一、选官制度
魏晋南北朝
汉朝
战国到秦朝
商周时期
隋唐到清末
世卿世禄制
军功爵制
察举制
九品中正制
科举制
血缘关系
军功
孝廉
?
?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一、选官制度
选拔标准:家世、道德、才能
家世
九品中正制
一、选官制度
其实质是汉代察举制的发展。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重要影响。
积极:这种制度适应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选拔人才的需要,既继承了两汉乡里评议人物的传统,又将评议权收归了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为隋唐科举的创立奠定了基础。
消极:选官的标准从初创时期的家世和才能并重,发展为主要看家世,成为世家大族维护统治的工具。从而使得世家大族子弟依靠门第即可步入仕途,所以他们往往不注重提高才能,而真正有才学但出身低微的人,很难在中央和地方出任高官。随着世家大族的没落,依靠门第选官的九品中正制最终走向衰落。
评价九品中正制
一、选官制度
科举制
发展历程
隋文帝 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
隋炀帝 始建进士科,科举制度形成
唐太宗 增加了考试科目,以进士和明经两科为主
武则天 扩大科举取士的人数,首创了武举和殿试
唐玄宗 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了科举考试的地位
北宋王安石改革科举,废明经,进士考经义和时务策,设明法科;
明代开始实行八股取士;
清朝前期承袭明代科举制,
1905年清政府制定新学制,废除科举制。
秀才科、进士科、明经科、明法科、明字科、明算科、一史科、三史科、开元礼科、童子科、道举科、制科、武举科等。
科目
方法
程序
帖经、墨义、策问、诗赋、口试
生徒
乡贡
乡试
省试(礼部试)
吏部复试
授官
一、选官制度
一、选官制度
科举的创新之处就在不仅为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提供了持续流动的可能,而且将其制度化……它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式的“机会均等”……的机制,对知识分子的社会心理是一种塑造,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
——薛明扬《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其推重谓之“白衣公卿”, 有曰“一品白衫”。其艰难谓之“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
——王定宝《唐摭言》
阅读材料,分析科举制的影响?
进步性:①打破了世家大族对选拔人才的垄断,使出身社会中下层的读书人通过相对公平的考试参与政权,扩大了封建政权的统治基础,促进社会阶层的流动;
②科举制的实行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为行政效率的提高创造了条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局限性:科举考试的内容大多在儒学经典范围内,忽视实用知识,特别是明清八股取士严重禁锢读书人的思想,使被选拔之人缺乏进取和创新精神。
一、选官制度
出身名门望族,父亲在朝中担任大官
儒生,为人正直,是当地有名的孝子
出身寒微,高大俊朗,才学渊博,能言善辩
唐宋
魏晋南北朝
汉朝
朝代 制度 标准 方式
汉朝
魏晋南北朝
隋唐
察举制
九品中正制
科举制
品行
门第
才学
举荐
评定授官
考试
标准:
选官权归属:
选择方式:
选官制度发展规律
由家世财产门第逐渐发展到才学,选拔标准趋向公开公平
从地方收归中央
由举荐评定授官到科举考试,趋向严密、科学
一、选官制度
二、三省六部制
皇 帝
吏部
礼部
户部
兵部
刑部
工部
尚书省
(执行)
门下省
(审议)
中书省
(决策)
三省制约
权归皇帝
主管官吏的任免和考核
主管户籍、土地、赋税等
主管礼仪、科举等
主管军政
主管刑狱
主管国家的工程建设等
政事堂
中书令
侍郎
尚书令
仆射
侍中、给事中
二、三省六部制
钱穆的《国史新论》里描述唐代中央决策制度,凡军国大事,照例先由①________属官各拟意见,再由该省长官审核裁定,送经②________画敕后,再须送由③________属官一番复审,若不同意,还得退回重拟。①②③横线上应填写的分别是( )
A. 中书省 皇帝 门下省
B. 中书省 门下省 皇帝
C. 中书省 门下省 尚书省
D. 门下省 皇帝 尚书省
A
三省六部制的重要意义
①分割相权,避免权臣独揽大权,有利于加强皇权。
②三省职权分工明确,有利于提高办事效率。
③三省集思广益,有利于减少皇帝独断造成的决策失误。
④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官制史的重大变革,此后历朝基本上沿袭这种制度。
二、三省六部制
以上三图分别反映了什么时期的什么中央官制?反映了什么趋势?
秦朝
三公九卿制
汉朝
中外朝制
隋唐
三省六部制
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
二、三省六部制
在秦朝三公多由贵族或士族担任,“九卿”中既有负责皇家事务的官员,如:郎中令主管宫廷戍卫和皇帝的侍从警卫。也有负责国家事务的官僚,如:治粟内史主管国家财政。这体现了“家天下”, 家国一体的特点。
唐代,担任宰相的人数增多,同时通过科举制担任高职的寒门子弟渐增,剔除了专门为皇家服务的机构,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官僚政治的强化和君主专制中央集权体制的完善。
三、赋税制度
朝代
赋税
制度
周朝
春秋战国
贡赋制
相地而衰征
初税亩
……
编户齐民
秦汉
周王将土地分封给诸侯,各诸侯必须向周王交纳一定的财物作为贡赋
“相地而衰征”:根据土地多少和田质好坏征收赋税
“初税亩”:按亩收税
编户齐民是被正式编入政府户籍的平民百姓,主要赋役负担有田租、人口税、更赋、徭役、兵役等
三、赋税制度
唐后期
三国两晋南北朝
隋唐
租调制
租庸调制
两税法
北魏孝文帝时开始实行,受田农民承担定额租(粟)调(布帛),成年男子负有一定的徭役
租:每年向官府缴纳定量的谷物;
调:缴纳定量的绢或布;
庸:男子不去服徭役的可以纳绢或布代役
唐德宗时期实行,按人丁和资产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
朝代
赋税
制度
三、赋税制度
国家赋税役的主要承担者是谁?
自耕农是国家赋税役的重要承担者。
历次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的改革大多以限制大土地所有者,保障自耕农为出发点,来保证政府对农业经济的直接控制。
徭役
兵役
人头税
徭役
兵役
三、赋税制度
租庸调制
唐高祖恢复了由国家控制土地使用和土地分配的均田制度,这是在北魏时期建立的一种制度……根据成年男性纳税人的年龄和社会身份保证给他们一定数量的土地,并限制个人手中所拥有的徒弟数量和他们自由处理土地财产的权利。与此同时,政府还建立了一种直接税制,即租庸调制,他规定每一个登记在籍的纳税人都得支付一定数量的谷物、布匹,并定期服劳役。
——《剑桥中国隋唐史》
租:纳粟为租(田租)
庸:纳帛或布代役为庸
调:纳帛或布为调
作用:保证农民有较充分的生产时间,政府的赋税收入也有了保障。
三、赋税制度
两税法
1.背景:唐中期以后,土地兼并严重,均田制遭破坏,租庸调制难以维持;
国家财政紧张。
2.内容:(1) 每户按人丁和资产缴纳户税(钱),按田亩缴纳地税(谷物);
(2) 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
(3) 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
(4) “量出以制入”,不分主户和客户,一律就地落籍纳税。
3.特征:简化税收名目,扩大收税对象
三、赋税制度
积极作用:
① 两税法简化税收名目,有利于减轻人民的负担,缓和社会矛盾。两税法扩大收税对象,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
②两税法“唯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 体现了社会公平。
③由“舍地税人”到“舍人税地”方向发展,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④两税法以货币为主要征税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如何评价两税法?
三、赋税制度
每州各取大历中一年科率钱谷数最多者,便为两税定额,此乃采非法之权令以为经制,总无名之暴赋以立恒规。
——陆费《翰苑集》
国家定两税,本意在忧人。……奈何岁月久,贪吏得因循。浚我以求宠,敛索无冬春。织绢未成匹,缫丝未盈斤。……昨日输残税,因窥官库门。缯帛如山积,丝絮似云屯。号为美余物,随月献至尊。夺我身上暖,买尔眼前恩。进入琼林库,岁久化为尘。
——白居易《重赋》
加重定额
官吏盘剥
局限:
三、赋税制度
780年推行的两税法并没有减轻纳税农民的负担……在两税法实行后其他赋税仍未停止征收。更为严重的是,征收基本税的方法对农民极为不利因为正式赋税是按货币计算的(尽管征收时不一定是货币), 并且计算的标准很高……实际上以实物折付的税额是原来份额的3-4倍。没有免过税,也没有按商品重新调整税额。理由很简单,因为政府需要额外的收入来支持……范围广大而且花费巨大的国内战争。
——《剑桥中国隋唐史》
并没有减轻纳税农民的负担
三、赋税制度
赋税制度的演变趋势
征税标准:由以人丁为主逐渐向以土地和财产为主过渡
征税时间:由不定时征收逐渐到基本定时征收
人身控制:农民由必须服徭役逐渐发展为以庸代役,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松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