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0张PPT。病句的类型和修改
常见病句类型
(一)成分残缺(二)用词不当
(三)搭配不当(四)词序颠倒
(五)重复累赘(六)前后矛盾
(七)指代不明(八)不合事理
(九)归类不当(十)关联词语不当 成份残缺 这类病句主要有两种类型。 1.句子缺少了主要成份。 [例 1 :正在仔细地批改学生的作业。] (缺少主语)[例 2 :我们从小讲卫生的好习惯。] (缺少动词)2.句子中多了一些词语造成成份残缺。 [例:经过这次活动,使我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经过”和“使”多了一个) 1.下课了,在操场上玩游戏。
2.我们学校书法竞赛活动。
3.老师在认真地为我们批改。
4.在会上,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
5.听了老师的话,受到了很大的教育。
6.大家应当崇高的理想。
7.每个小学生都应该上课专心听讲的好习惯。
8.通过老师的反复教育,使我认识了错误。
9.听了这段报告,使我们懂得了许多道理。
10.这种不爱惜劳动成果、任意浪费,是可耻的。用词不当 这类病句主要有两种类型。 1.用错了近义词。 [例:红军长征时期的生活非常艰巨。] (“生活”应搭配“艰难”)2.用错了感彩。 [例:他们几个人勾结合作,有力地打击了犯罪分子。]
(“勾结”是贬义词,应该用“团结”)1.在这次比赛中,他取得了优异的成就。
2.他办事总是犹豫不决,一点儿也不武断。
3.《小学生作文选》符合三到六年级的同学阅读。
4.无论谁违背纪律,都要受到批评。
5.他的写作水平有了明显的改进。
6.他心上仿佛有使不完的劲。
7.龟缩在碉堡里的敌人十分顽强,拒不投降。
8.你对我们照顾得太周全了。
9.我们要明确学习态度,端正学习目的。
10.少先队员要发挥革命传统。搭配不当 这类病句主要有3种类型。 1.句中主要成份不搭配。 [例:他的写作水平明显改进了。]
(与“水平”搭配的应为“提高”)2.修饰限制的词语与中心词不搭配。
[例:据科学家统计,蜜蜂每酿造一斤蜜,大约采集50万朵的花粉。
(花粉是不可数名词,因此不能用数量词限制或修饰,应将“朵”后加上“花”字,使之构成名词来限制花粉。注意:数量词与不可数名词(短语)不能搭配。)3.一个词语和两个词语搭配,其中一个搭配,另一个不搭配。
[例:星期天,我在家里写了一篇文章和一幅图画。
(“图画”与“写”不能搭配)1.秋天的北京是美丽的季节。
2.我们要改进学习态度。
3.小明改进了上课爱做小动作的缺点。
4.玲玲学习成绩好的主要原因是她平时刻苦学习的
结果。
5.这苹果的味道又香又甜。
6.听了动员报告,同学们都订出了本期学习的计划
和决心。
7.同学们用心地注视和倾听着这位英雄的报告。
8.西湖的春天是游览的好地方。
9.我们要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和方法。
10.小组讨论会上,大家的发言很猛烈。词序颠倒这类病句主要有3种类型。 1.主动者和被动者颠倒。 [例:集邮对我特别感兴趣。] 2.先后发生的几件事颠倒。 [例:气象小组的同学记录并收听了天气预报。]
(先收听才能记录)3.修饰限制的词语用错了对象。 [例:在回家的路上,他唱起心情舒畅的歌。]( 应为“心情舒畅的唱起歌”)1.我们必须认真改正并仔细检查作业中的错误。
2.我们学校过去注意得不够对卫生工作。
3.大队部小记者了解到许多小明的先进事迹。
4.两个师院的毕业生到我校实习。
5.我们要认真克服并随时发现自己的缺点。
6.语文对我很感兴趣。
7.我把两件新旧毛衣送给灾区的小朋友。
8.我们讨论了并且听取了老红军的报告。
9.气象小组的同学记录并收听了天气预报。
10.两个新旧社会,真是鲜明的对比啊!重复累赘这类病句主要有3种类型。 1.句子中用了相同意思的几个词语。 [例:那个房间非常宽敞得很。]
(“非常”与“很”都表示程度深)2.修饰限制的词语与中心词中的字意思重复。 [例:松树屹立在陡峭的险峰上。]
(险峰自然陡峭)3.句子中用了没有必要用的词语。 [例:那个三条边的三角形画好了。]
(三角形无需再说明三条边)1.我们正在观看优美漂亮的舞蹈。
2.我们忍不住情不自禁地笑出声来。
3.他经常回忆过去有趣的往事。
4.《林海》这篇课文的作者是老舍先生写的。
5.一切任何困难吓不倒我们。
6.我们全校师生和校长都参加了拔河比赛。
7.他的一双手几乎完全冻僵了。
8.我首先第一个上台讲演。
9.班长兴冲冲地跑进教室,兴高采烈地宣布
了明天去春游的好消息。
10.我们要认真纠正自己的缺点和错误前后矛盾这类病句主要有两种类型。 1.句子的主要意思前后矛盾。 [例:这个养猪场养的猪不少于 500 头左右。] (“不少于”与“左右”矛盾)2.修饰限制的词语与中心词相矛盾。 [例:今年春天的这场秋雨下得真不是时候。](“春天”不能下“秋雨”)
1.我敢肯定今天可能会下雨。
2.我国的人口是世界上最多的国家之一。
3.这个养猪场养的猪不少于 500 头左右。
4.造纸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5.庆祝会的会场里,插着五颜六色的红旗。
6.下课了,同学们很有秩序地一下子拥出
了教室。
7.《中国少年报》和《儿童时代》这两种
报纸我都爱看。
8.他的家乡是北京人。
9.东方明珠电视塔、万里长城、南京长江
大桥都是我国著名的名胜古迹。
10.我估计他这道题一定做错了。指代不明代词分为人称代词[我、你、他(她、它)、我们……],指示代词[这、那、这里、那儿……]和疑问代词[谁、哪里]三种,指代不明的病句指的是代词使用错误。这类病句主要有两种类型。 1.一个代词同时代替几个人或物,造成指代混乱。 [例:刘明和陈庆是好朋友,他经常约他去打球。] (两个“他”指代不明)2.指示代词和疑问代词误用。 [例:哪里有困难,他就出现在那里。]
(前面是“哪里”,后面还是应该用“哪里”)1.小芳和小丽是邻居,她经常到她家玩。
2.刘明和张君久别重逢,异常亲切,他马
上给他点上一支香烟。
3.他喊他出去玩。
4.我和杨小博约定一起在自己家里温习功课。
5.刘明和陈庆是好朋友,他经常约他去打球。
6.小丽和小华一起去上学,她在路上捡到一
个钱包。
7.李刚和小海是好朋友,他经常帮助他。不合事理这类病句指的是句子的意思不符合生活实际。(有时接近用词不当或搭配不当) [例 1 :他异口同声地说:“这里的风景真美。]
(“异口同声”是指不同的人说同样的话)[例 2 :这明月高悬、繁星满天的夜空真美。]
(“月朗”则“星稀”)1.夕阳的朝晖洒满了湖面。
2.墨似的乌云和倾盆大雨顿时倾泻下来。
3.春天到了,动植物发芽了。
4.全班同学都到了,只有王钢没来。
5.昨天傍晚下了一夜大雨。
6.他穿了一件灰色上衣和一顶蓝帽子。
7.一进幼儿园,我就看见了一张张可爱的小脸和
一阵阵动听的歌声。
8.值日生把桌子擦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
9.我经常看到小明有时在早锻炼。
10.这场雨下得太大了,我身上的衣服基本上完
全湿透了。归类不当这类病句主要有3种类型。 1.不是同一类的词语放在一起当作同一类的; [例:《中国少年报》和《科学画报》这两种报纸我都爱看。] (《科学画报》是杂志)2.范围大小不同的词放在一起。 [例:秋天到了,地里的庄稼和稻子成熟了。] (“稻子”隶属于“庄稼”的范围)3.分类标准不一样的词放在一起。 [例:参加这次劳动的有工人、农民和青年等。] (“工人、农民”是从行业标准,“青年” 是年龄标准) 1.妈妈买了冬瓜、茄子、扁豆、猪肉等许多蔬菜。
2.西瓜、南瓜、香蕉、菠萝这些水果我都爱吃。
3.妈妈买来了白菜、萝卜、西瓜、菠菜等许多蔬菜。
4.解放军战士奋不顾身地抢收着小米、高粱和各种
粮食。
5.出席这次会议的有青年工人、老年工人和妇女
6.动物园的爬行馆里展出各种蛇与许多鸟。
7.妈妈给我买来水果、桃子、苹果,还有巧克力。
8.他带了钢笔、尺子、橡皮、参考书等文具。
9.参加这次劳动的有工人、农民和青年等。
10.党中心派飞机给灾区人民送去了粮食、药品、
大米和衣服。关联词语错误这种错误形成的原因是没有弄清楚句子前后两部分的关系。
[例:虽然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但是我们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
(前面是后面的原因,应用“因为……所以……”)1.我们只有刻苦学习,就能取得好成绩。
2.既然你来了,我也该走了。
3.只要充分发动群众,才能解决问题。
4.因为他有很大进步,但是老师表扬了他。
5.即使你是天才,却同样离不开老师的培养教育。
6.因为老舍爱养花,而且养了许多花。
7.黄继光不但壮烈牺牲了,而且他永远活在我们
心中。
8.老奶奶因为八十多岁了,所以手脚还很灵活。
9.只要你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才能改正自己的
缺点。
10.邻居家的小弟弟不仅年纪小,而且很懂事。小学生修改病句的步骤(1)先仔细通读一遍整个句子,准确无误
地了解原句想要表达的中心意思。
(2)找出病句错在何处,确定该病句属于
哪种类型。
(3)针对病句类型对症下药,或增、或删、
或换句子中存在问题的内容。
(4)再次通读一遍修改后的句子,确认句
子原意是否被更改。1.小妹在纸上画了一个小猫并且拿起笔。(这句属于词序颠倒的病句,修改的关键在于找出哪个词的词序不符合逻辑。先画画再拿笔明显不符合事情的先后顺序,应该将位置互换一下,改成“小妹拿起笔并且在纸上画了一个小猫。”)2.大声呼喊。(这句属于成分残缺的病句,修改的关键在于找到缺少了哪个部分。“谁”大声呼喊?此句欠缺的是主语成分,因此导致表达意思不明确,我们可以补上这一部分,改为“同学们大声呼喊。)3.老李决心改正自己身上不正确的缺点。(这句属于意思重复的病句,修改的关键在于抓住哪个部分的意思是多余重复的。很明显,“不正确”与“缺点”词义相互重复,所以我们应当去掉其中一个词,保留另外那个,改为“老李决心改正自己身上的缺点。”或者“老李决心改正自己身上不正确的地方。)4.五年二班所有孩子都非常爱护他们的班主任郭老师。(这句属于用词不当的病句,仅仅找出使用不当的词语不够,还应该了解这个词放在句子里为什么不恰当。“爱护”的意思是爱惜并且保护,孩子们对于老师应当是尊敬——尊崇并且敬重,句子改为“五年二班所有孩子都非常尊敬他们的班主任郭老师。)1.解放军叔叔击落了五架敌机和三艘军舰。 2.骄傲自满是学习上的阻碍。 3.这些是唐朝出土的文物。 4.看了这部电视剧,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5.公园新设了由两个英国援建的游乐项目。 6.我估计他这道题一定做错了。 7.他兴冲冲地跑进教室,兴高采烈地宣布了
明天去春游的好消息。 8.听了这段报告,使我们懂得了许多道理。 9.冬天,寒风呼啸着拂面而来,吹得人瑟
瑟发抖。 10.即使你是天才,却同样离不开老师的培
养教育。 11.《草原》的作者是老舍写的。 12.坚持写日记,写作能力就会迅速提高和扩大。 13.这种不爱惜劳动成果,任意浪费,是可耻的。 14.我们要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和方法。 15.报晓的公鸡是起床的信号。 16.我们要认真纠正自己的缺点和错误。 17.多读好书,可以丰富和提高我们的知识。 18.《小学生语文学习》和《中国少年报》是我
最喜欢读的报纸。 19.少先队员要热爱祖国和公共财物。 20.任何一切困难都不能吓倒有坚强意志的少先
队员。 21.听了报告,受到了教育。 22.早稻熟透了,田野里像铺上了绿色地毯。 23.我忍不住不禁笑了出来。 24.我经常看到小明有时在早锻炼。 25.少先队员要发挥革命传统。 26.因为老舍爱养花,而且养了许多花。 27.小兴安岭的夏天是个美丽的地方。 28.我昨天看了电影“闪闪的红星”。 29.他喊他出去玩。 30.妈妈买了水果、桃、苹果,还有巧克力。病句的类型和修改
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常见病句的类型;
学会修改常见病句。
教学重点:
修改常见病句。
教学难点:
分析病句类型。
教学过程:
导入:
出示质量监测中的病句习题,引出病句类型及修改。
了解病句类型;
我们要修改病句,首先要找出病句问题所在。那么,常见的病句类型有哪些呢?
出示常见病句类型:
(一)成分残缺(二)用词不当(三)搭配不当(四)词序颠倒(五)重复累赘
(六)前后矛盾(七)指代不明(八)不合事理(九)归类不当(十)关联词语不当
举例说明病句类型:
(一)成份残缺
这类病句主要有两种类型。 1.句子缺少了主要成份。 [例 1 :正在仔细地批改学生的作业。] (缺少主语)[例 2 :我们从小讲卫生的好习惯。] (缺少动词)2.句子中多了一些词语造成成份残缺。 [例:经过这次活动,使我受到了深刻的教育。](“经过”和“使”多了一个)
练习:
1.下课了,在操场上玩游戏。
2.我们学校书法竞赛活动。
3.老师在认真地为我们批改。
4.在会上,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
5.听了老师的话,受到了很大的教育。
6.大家应当崇高的理想。
7.每个小学生都应该上课专心听讲的好习惯。
8.通过老师的反复教育,使我认识了错误。
9.听了这段报告,使我们懂得了许多道理。
10.这种不爱惜劳动成果,任意浪费,是可耻的。
(二)用词不当
这类病句主要有两种类型。 1.用错了近义词。 [例:红军长征时期的生活非常艰巨。] (“生活”应搭配“艰难”)2.用错了感彩。 [例:他们几个人勾结合作,有力地打击了犯罪分子。](“勾结”是贬义词,应该用“团结”)
练习:
1.在这次比赛中,他取得了优异的成就。
2.他办事总是犹豫不决,一点儿也不武断。
3.《小学生作文选》符合三到六年级的同学阅读。
4.无论谁违背纪律,都要受到批评。
5.他的写作水平有了明显的改进。
6.他心上仿佛有使不完的劲。
7.龟缩在碉堡里的敌人十分顽强,拒不投降。
8.你对我们照顾得太周全了。
9.我们要明确学习态度,端正学习目的。
10.少先队员要发挥革命传统。
(三)搭配不当
这类病句主要有3种类型。 1.句中主要成份不搭配。 [例:他的写作水平明显改进了。] (与“水平”搭配的应为“提高”)2.修饰限制的词语与中心词不搭配。 [例:据科学家统计,蜜蜂每酿造一斤蜜,大约采集50万朵的花粉。](花粉是不可数名词,因此不能用数量词限制或修饰,应将"朵"后加上"花"字,使之构成名词来限制花粉。注意:数量词与不可数名词(短语)不能搭配。)3.一个词语和两个词语搭配,其中一个搭配,另一个不搭配。 [例:星期天,我在家里写了一篇文章和一幅图画。] (“图画”与“写”不能搭配)
练习:
1.秋天的北京是美丽的季节。
2.我们要改进学习态度。
3.小明改进了上课爱做小动作的缺点。
4.玲玲学习成绩好的主要原因是她平时刻苦学习的结果。
5.这苹果的味道又香又甜。
6.听了动员报告,同学们都订出了本期学习的计划和决心。
7.同学们用心地注视和倾听着这位老山英雄的报告。
8.西湖的春天是游览的好地方。
9.我们要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和方法。
10.小组讨论会上,大家的发言很猛烈。
(四)词序颠倒
这类病句主要有3种类型。 1.主动者和被动者颠倒。 [例:集邮对我特别感兴趣。] 2.先后发生的几件事颠倒。 [例:气象小组的同学记录并收听了天气预报。] (先收听才能记录)3.修饰限制的词语用错了对象。 [例:在回家的路上,他唱起心情舒畅的歌。]( 应为“心情舒畅的唱起歌”)
练习:
1.我们必须认真改正并仔细检查作业中的错误。
2.我们学校过去注意得不够对卫生工作。
3.大队部小记者了解到许多小明的先进事迹。
4.两个师院的毕业生到我校实习。
5.我们要认真克服并随时发现自己的缺点。
6.语文对我很感兴趣。
7.我把两件新旧毛衣送给灾区的小朋友。
8.我们讨论了并且听取了老红军的报告。
9.气象小组的同学记录并收听了天气预报。
10.两个新旧社会,真是鲜明的对比啊!
(五)重复累赘
这类病句主要有3种类型。 1.句子中用了相同意思的几个词语。 [例:那个房间非常宽敞得很。] (“非常”与“很”都表示程度深)2.修饰限制的词语与中心词中的字意思重复。 [例:松树屹立在陡峭的险峰上。] (险峰自然陡峭)3.句子中用了没有必要用的词语。 [例:那个三条边的三角形画好了。] (三角形无需再说明三条边)
练习:
1.我们正在观看优美漂亮的舞蹈。
2.我们忍不住情不自禁地笑出声来。
3.他经常回忆过去有趣的往事。
4.《林海》这篇课文的作者是老舍先生写的。
5.一切任何困难吓不倒我们。
6.我们全校师生和校长都参加了拔河比赛。
7.他的一双手几乎完全冻僵了。
8.我首先第一个上台讲演。
9.班长兴冲冲地跑进教室,兴高采烈地宣布了明天去春游的好消息。
10.我们要认真纠正自己的缺点和错误
(六)前后矛盾
这类病句主要有两种类型。 1.句子的主要意思前后矛盾。 [例:这个养猪场养的猪不少于 500 头左右。] (“不少于”与“左右”矛盾)2.修饰限制的词语与中心词相矛盾。 [例:今年春天的这场秋雨下得真不是时候。](“春天”不能下“秋雨”)
练习:
1.我敢肯定今天可能会下雨。
2.我国的人口是世界上最多的国家之一。
3.这个养猪场养的猪不少于 500 头左右。
4.造纸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5.庆祝会的会场里,插着五颜六色的红旗。
6.下课了,同学们很有秩序地一下子拥出了教室。
7.《中国少年报》和《儿童时代》这两种报纸我都爱看。
8.他的家乡是北京人。
9.东方明珠电视塔、万里长城、南京长江大桥都是我国著名的名胜古迹。
10.我估计他这道题一定做错了。
(七)指代不明
代词分为人称代词[我、你、他(她、它)、我们……],指示代词[这、那、这里、那儿……]和疑问代词[谁、哪里]三种,指代不明的病句指的是代词使用错误。这类病句主要有两种类型。 1.一个代词同时代替几个人或物,造成指代混乱。 [例:刘明和陈庆是好朋友,他经常约他去打球。] (两个“他”指代不明)2.指示代词和疑问代词误用。 [例:哪里有困难,他就出现在那里。] (前面是“哪里”,后面还是应该用“哪里”)
练习:
1.小芳和小丽是邻居,她经常到她家玩。
2.刘明和张君久别重逢,异常亲切,他马上给他点上一支香烟。
3.他喊他出去玩。
4.我和杨小博约定一起在自己家里温习功课。
5.刘明和陈庆是好朋友,他经常约他去打球。
6.小丽和小华一起去上学,她在路上捡到一个钱包。
7.李刚和小海是好朋友,他经常帮助他。
(八)不合事理
这类病句指的是句子的意思不符合生活实际。 [例 1 :他异口同声地说:“这里的风景真美。] (“异口同声”是指不同的人说同样的话)[例 2 :这明月高悬、繁星满天的夜空真美。] (“月朗”则“星稀”)
练习:
1.夕阳的朝晖洒满了湖面。
2.墨似的乌云和倾盆大雨顿时倾泻下来。
3.春天到了,动植物发芽了。
4.全班同学都到了,只有王钢没来。
5.昨天傍晚下了一夜大雨。
6.他穿了一件灰色上衣和一顶蓝帽子。
7.一进幼儿园,我就看见了一张张可爱的小脸和一阵阵动听的歌声。
8.值日生把桌子擦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
9.我经常看到小明有时在早锻炼。
10.这场雨下得太大了,我身上的衣服基本上完全湿透了。
(九)归类不当
这类病句主要有3种类型。 1.不是同一类的词语放在一起当作同一类的; [例:《中国少年报》和《科学画报》这两种报纸我都爱看。] (《科学画报》是杂志)2.范围大小不同的词放在一起。 [例:秋天到了,地里的庄稼和稻子成熟了。] (“稻子”隶属于“庄稼”的范围)3.分类标准不一样的词放在一起。 [例:参加这次劳动的有工人、农民和青年等。] (“工人、农民”是从行业标准,“青年” 是年龄标准)练习:
1.妈妈买了冬瓜、茄子、扁豆、猪肉等许多蔬菜。
2.西瓜、南瓜、香蕉、菠萝这些水果我都爱吃。
3.妈妈买来了白菜、萝卜、西瓜、菠菜等许多蔬菜。
4.解放军战士奋不顾身地抢收着小米、高粱和各种粮食。
5.出席这次会议的有青年工人、老年工人和妇女
6.动物园的爬行馆里展出各种蛇与许多鸟。
7.妈妈给我买来水果、桃子、苹果,还有巧克力。
8.他带了钢笔、尺子、橡皮、参考书等文具。
9.参加这次劳动的有工人、农民和青年等。
10.党中心派飞机给灾区人民送去了粮食、药品、大米和衣服。
(十)关联词语错误
[例:虽然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但是我们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
(前面是后面的原因,应用“因为……所有……”)
练习:
1.我们只有刻苦学习,就能取得好成绩。
2.既然你来了,我也该走了。
3.只要充分发动群众,才能解决问题。
4.因为他有很大进步,但是老师表扬了他。
5.即使你是天才,却同样离不开老师的培养教育。
6.因为老舍爱养花,而且养了许多花。
7.黄继光不但壮烈牺牲了,而且他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8.老奶奶因为八十多岁了,所以手脚还很灵活。
9.只要你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才能改正自己的缺点。
10.邻居家的小弟弟不仅年纪小,而且很懂事。
三、小学生修改病句的步骤
(1)先仔细通读一遍整个句子,准确无误地了解原句想要表达的中心意思。
(2)找出病句错在何处,确定该病句属于哪种类型。
(3)针对病句类型对症下药,或增、或删、或换句子中存在问题的内容。
(4)再次通读一遍修改后的句子,确认句子原意是否被更改。
四、修改病句练习:
1.小妹在纸上画了一个小猫并且拿起笔。
(这句属于词序颠倒的病句,修改的关键在于找出哪个词的词序不符合逻辑。先画画再拿笔明显不符合事情的先后顺序,应该将位置互换一下,改成“小妹拿起笔并且在纸上画了一个小猫。”)
2.大声呼喊。
(这句属于成分残缺的病句,修改的关键在于找到缺少了哪个部分。“谁”大声呼喊?此句欠缺的是主语成分,因此导致表达意思不明确,我们可以补上这一部分,改为“同学们大声呼喊。)
3.老李决心改正自己身上不正确的缺点。
(这句属于意思重复的病句,修改的关键在于抓住哪个部分的意思是多余重复的。很明显,“不正确”与“缺点”词义相互重复,所以我们应当去掉其中一个词,保留另外那个,改为“老李决心改正自己身上的缺点。”或者“老李决心改正自己身上不正确的地方。)
4.五年二班所有孩子都非常爱护他们的班主任郭老师。
(这句属于用词不当的病句,仅仅找出使用不当的词语不够,还应该了解这个词放在句子里为什么不恰当。“爱护”的意思是爱惜并且保护,孩子们对于老师应当是尊敬——尊崇并且敬重,句子改为“五年二班所有孩子都非常尊敬他们的班主任郭老师。)
五、布置练习:
1.解放军叔叔击落了五架敌机和三艘军舰。 2.骄傲自满是学习上的阻碍。 3.这些是唐朝出土的文物。 4.看了这部电视剧,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5.公园新设了由两个英国援建的游乐项目。 6.我估计他这道题一定做错了。 7.他兴冲冲地跑进教室,兴高采烈地宣布了明天去春游的好消息。 8.听了这段报告,使我们懂得了许多道理。 9.冬天,寒风呼啸着拂面而来,吹得人瑟瑟发抖。 10.即使你是天才,却同样离不开老师的培养教育。 11.《草原》的作者是老舍写的。 12.坚持写日记,写作能力就会迅速提高和扩大。 13.这种不爱惜劳动成果,任意浪费,是可耻的。 14.我们要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和方法。 15.报晓的公鸡是起床的信号。 16.我们要认真纠正自己的缺点和错误。 17.多读好书,可以丰富和提高我们的知识。 18.《小学生语文学习》和《中国少年报》是我最喜欢读的报纸。 19.少先队员要热爱祖国和公共财物。 20.任何一切困难都不能吓倒有坚强意志的少先队员。 21.听了报告,受到了教育。 22.早稻熟透了,田野里像铺上了绿色地毯。 23.我忍不住不禁笑了出来。 24.我经常看到小明有时在早锻炼。 25.少先队员要发挥革命传统。 26.因为老舍爱养花,而且养了许多花。 27.小兴安岭的夏天是个美丽的地方。 28.我昨天看了电影“闪闪的红星”。 29.他喊他出去玩。 30.妈妈买了水果、桃、苹果,还有巧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