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湖北教育版) 第六单元检测题
(90分钟 100分)
一、(16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大泽(zé) 发鸠(jiū) 柘木(tuò) 冀州(jì)
B.颛民(zhuān) 鸷鸟 (zhì) 万仞(rèn) 孀妻(shuāng)
C.鳌足(bié) 智叟(sǒu) 箕畚(jī) 贸贸然(mào)
D.穷匮(guì) 蒙袂(mèi) 豁然(huò) 间隔(jiàn)
2.下面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怡然自乐:快乐的样子
B.惟吾德馨:香气,文中指品德高尚,声名远播
C.澌亡:灭亡。 澌,尽
D.相期邈云汉:渺小
3.对下列句子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化为邓林 “邓”通“桃”,桃林
B.始一反焉 “反”通“返”,返回
C.亡以应 “亡”通“无”,没有
D.便要还家 “要”通“邀”,邀请
4.回忆所学课文,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精卫填海》赞美了坚持不懈,勇敢善良,不畏困难的美好品质。
B.《愚公移山》通过写智叟的胆小怯弱反衬 ( http: / / www.21cnjy.com )了愚公的坚持不懈,把“愚”和“智”作对比告诉人们,无论遇到什么困难的事情,只要有恒心有毅力地做下去,就有可能成功。
C.《桃花源记》描绘了无剥削、压迫,自食其力,自给自足,和平宁静,人人自得其乐的社会,纯属虚构,毫无意义。
D.《少年中国说》表达了作者改革现实,建立富强进步国家的改良主义思想。
5.名句默写。(4分)
(1)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 。(李白《月下独酌》)
(2)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 。
(李白《古朗月行》)
二、(28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段,回答下列问题。(15分)
景泰①间,吉安刘公宣②代戍于京师龙骧卫,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卫使畜马,昼夜读书厩中,使初不知也。公偶与塾师论《春秋》,师惊异之,以语使,使乃优遇之。未几,发解及第③……。取解时,刘文恭公铉④主试,讶其文,谓必山林老儒之作,及启封,乃公也,人始识公,而文恭知人之名益著。
(文章有删改)
【注】①景泰:明代宗朱祁钰年号。②刘公宣: ( http: / / www.21cnjy.com )即刘宣。③发解及第:(刘宣参加科举考试)发榜考中了解元。④刘文恭公铉:即刘铉,下文中的“文恭”也同。
6.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以语使(告诉)
B.讶其文(感到惊奇)
C.谓必山林老儒之作(做法)
D.使乃优遇之(他,指刘宣)
7.翻译下面句子,补上省略的成分。(3分)
昼夜读书厩中,使初不知也。
8.用一个短语或一句话分别评价文中刘宣、卫使、刘铉三个人物。(6分)
9.刘宣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是什么?(3分)
(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3分)
窃 蜜
龙章辉
天黑时分,父亲敲敲窗棂,悄声说:走吧。快乐的时刻终于来临,我雀跃而出,随父亲走进越来越浓的夜色中。
上午,在田间劳作的父亲听到了一阵细 ( http: / / www.21cnjy.com )微的嗡嗡声,循声寻望,发现田边的刺蓬上有几只蜜蜂盘旋。那是一丛衍生了多年的刺蓬,嫩青的刺叶上,一茬小花刚刚绽蕾。几只蜜蜂就绕着那些花蕾,忽上忽下、忽左忽右地旋飞。
沉闷的空气顿时渗入了一丝甜蜜,劳作也变得轻快起来。
怎么会有这么多蜜蜂呢?父亲屏息静气,顺着蜜蜂的踪迹慢慢寻去。他在刺蓬下面又发现了另外几只蜜蜂;而且,他感到还有更多的蜜蜂正朝这边飞来。
一个秘密赫然揭开——双江河边一处矮矮的柳杈上 ( http: / / www.21cnjy.com ),无数蜜蜂拥抱成球,嗡嗡嗡嗡地窜动着。显然,这是一窝刚从外地迁来的蜜蜂,行踪未定,不知是要在此定居还是只作短暂停留。父亲抬起头,初春的田野空旷而宁静,人们沉浸于耕作中,没有人注意到蜜蜂的不期而至。片刻的惊喜后,他决定将这窝蜜蜂据为己有,长久地为生活酿蜜。
事不宜迟,父亲赶忙回家,准备蜂箱等物品,并谋划了一个详细的捕捉方案,让我夜里跟他一起去。于是有了开头那一幕。
初春的夜,乍暖还寒。许多声音还在大地里沉睡。我和父亲哆嗦着前行。不要开手电。父亲说。我想,他大概是怕惊动什么吧。
父亲的诡秘神态让我有了一份 ( http: / / www.21cnjy.com )做贼的感觉,尽管我们将要向大自然窃取的,是一份甜蜜的生活,不是罪恶。但满天的繁星仍然引起了我的忧虑,仿佛它们已然察觉到我们的秘密,早就在天空守候着,只待我们伸手,就会满天地喊将起来,将沉睡的大地喊醒。
总算摸到了双江河边。不要 ( http: / / www.21cnjy.com )开手电!父亲又压低嗓门叮嘱我。他先将手里拿着的一件旧衣服蒙住头部,只露出两只眼睛,再戴上手套。尔后指指柳树上的一团黑影:站远点,开手电,照着那。
在橘黄的手电光照射下,父亲慢慢凑近蜂球。也许是寒气逼袭,所有蜜蜂都停止了飞动,抱成一团取暖,丝毫也没有察觉到正在逼近的危险。
父亲伸出手,在蜂堆里细细地扒动……一只 ( http: / / www.21cnjy.com )蜜蜂飞起来,又一只蜜蜂飞起来,扑向父亲……父亲便凝止不动,待蜂儿安静后再扒。这种做法其实很冒险,因为受惊的蜜蜂一旦发现我们的动机,就会疯狂地蜇咬。
父亲找到了一只长长的大大的蜜蜂——蜂王 ( http: / / www.21cnjy.com ),他迅速将其塞进事先准备好的火柴盒里。 这是捕捉蜜蜂的诀窍,只要捉住蜂王,山高水远,蜂群就会辗转寻来。
蜂球开始松散、躁动。父亲见状,忙喊:熄灯,快跑!我没命地跑起来。耳边嗡嗡响,似有许多蜜蜂追来。
跌跌撞撞不知跑了多久,父亲在身后喊 ( http: / / www.21cnjy.com ):好了,没事了。回头一看,并无蜜蜂追赶。满天星星安静地眨着眼,谁也没有作声。大自然无遮无拦,毫不设防,让我们进出自如,轻易地得手了。
第二天,几只蜜蜂找到我家仓楼的壁角,与关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蜂箱里的蜂王隔着铁丝窗对视,翘起翅膀爬动,尔后又飞走了。不久,好大一群蜜蜂气势汹汹地朝我家飞来。它们在屋檐上下、窗户边到处翻飞,好像要寻找捉走蜂王的黑手。我们关门闭户,任其发泄。后来,大约是以为找不到了,它们便不飞了,齐齐落在蜂箱上。聪明的蜜蜂很快找到了进入蜂箱的窄窄的入口(刚好可以爬进去,庞大的蜂王是出不来的),蓦然发现这里有一个现成的家园,便随遇而安,争先恐后地进进出出,与蜂王相聚。于是,万千只蜜蜂终于在我家安定下来,开始了甜蜜的新生活。
春风渐渐暖了。五颜六色的花,大朵小朵 ( http: / / www.21cnjy.com )地缀在大地上。蜜蜂们便开始忙碌起来。它们三五成群地飞出家门,栖落在油菜花上,一蹲就是老半天,那样沉醉,那样贪婪,仿佛要从一朵花里吸出一座大海来。
一只只蜜蜂在田野上飞来飞去,使春日的天 ( http: / / www.21cnjy.com )空越来越浓艳欲滴,充满了下坠的危险——这种情景让父亲窃窃自喜,他有点微醉似的倒背着手,整日在田埂上游走。
哦,这个甜蜜的冒险家,春天的窃蜜者,我相信他的身体早已被蜜汁充满,简直就像一只蜜罐了。
(选自《少年文艺》2009年第5期,有删节)
10.概括“窃蜜”的过程,完成下面的填空。(2分)
凑近蜂球→ → →引来蜂群
11.文章前六段采用了 的顺序,作用是 。(4分)
12.文中加横线的一段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表达效果如何?(4分)
13.结合全文内容简要分析文题“窃蜜”的含义。(3分)
三、(6分,每小题3分)
14.请仿照示例,引用一句歌词或一句现代诗作为开头,写一段连贯的话(60字以内)。
示例:
“我们今天是桃李芬芳,明天是社会的栋梁。”毕业在即,我们将带着亲人、老师、同学的微笑和祝福奔向新的征程!
15.仿写句子,完成语段。
读古诗,如同拥抱美妙的世界。
你能领略山的风采:有的婀娜隽秀,有的巍峨挺拔。
你能聆听水的旋律:有的婉转低回, 。
你能欣赏花的姿容: ,有的灿烂盛开。
四、(50分)
16.根据要求作文。
我们生活在大自然中,雄奇的山峰、广袤的原 ( http: / / www.21cnjy.com )野、欢快的溪流、广阔的海洋,都会引起我们沉思;朝晖夕阴、寒来暑往、花开叶落、鸟语虫鸣,都会引起我们遐想。在沉思和遐想中,我们会有所感悟。
请以“感悟自然”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文章。文体自选,题目自拟。要求:(1)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2)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3)不少于600字;(4)文中请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八年级语文(上)(湖北教育版) 第六单元检测题
参考答案
1.B(A.“柘木”的“柘”应读zhè;C.“鳌足”的“鳌”应读áo;D.“穷匮”的“匮”应读kuì。)
2.D(邈:高远。)
3.A(“邓”“桃”古音相同,不是通假字。)
4.C(《桃花源记》描绘无剥削、压迫 ( http: / / www.21cnjy.com ),自食其力,自给自足,和平宁静,人人自得其乐的社会,同当时的黑暗社会形成鲜明对照,表达了作者和广大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5.(1)举杯邀明月 对影成三人 (2)又疑瑶台镜 飞在白云端(熟读背诵,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不要写错别字。)
6.C(“作”在这里指写的文章。)
7.(他)日夜在马棚中读书,卫使起初不知道。(翻译课外文言语句,只要抓住重点词语,把大体意思译出即可。)
8.(1)刘宣:苦读成才。(2)卫使: ( http: / / www.21cnjy.com )爱惜人才。(3)刘铉:慧眼识才。(本题考查我们的理解和概括能力,体现了人生观、价值观的取向。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熟练翻译原文,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上结合具体的事例来概括人物的性格特点。)
9.条件虽然艰苦,但刘宣能坚持不懈地读书,值得我们学习。(读懂短文大意,用自己的话概括即可。)
【课外文言文《刘宣苦读成才》参考译文】
明代宗景泰年间,吉安的刘宣代替别人在京师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龙骧卫当兵,为卫使养马,昼夜在厩中读书,卫使开始不知道。刘宣偶然和私塾的老师谈论起《春秋》,老师很惊异,把这件事告诉了卫使,卫使便对刘宣很好了。不久,刘宣参加科举考试考中了解元。会试时,刘铉主持考试,对他的文章很惊讶,觉得这肯定是山林中的老儒生所作,等到启封时,才知道是刘宣的文章,人们这才认识了刘宣,刘铉识人的名声也更加著名了。
10.细细扒动 捉住蜂王(此题考 ( http: / / www.21cnjy.com )查对行文思路的理解。首先从文中找到描述“凑近蜂球”和“引来蜂群”的文字。然后,细读两部分文字的中间部分,并将这部分分为两层,各用四个字概括内容。)
11.倒叙 使文章产生悬念,增强文 ( http: / / www.21cnjy.com )章的生动性,更能引人入胜(此题考查对记叙顺序的理解分析能力。首先要回顾常用的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其次根据时间顺序前后颠倒确定为倒叙。其作用可扣住倒叙产生悬念来回答。)
12.描写方法:心理描写和环境描写。表 ( http: / / www.21cnjy.com )达效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随父亲去“窃蜜”途中的兴奋、紧张而又担心的心理。(这段文字写出了“我”与父亲“窃蜜”过程中的“做贼”的感觉和“忧虑”,属于心理描写。对星星的描写属环境描写。作用可结合心理描写和环境描写的作用回答。)
13.既指“我”和父亲“偷来 ( http: / / www.21cnjy.com )”蜂群之事,又指父亲以他的智慧换取甜蜜的生活。(本题考查对题目含义的理解。表层义为与父亲窃蜂群。深层含义可以从 最后一段分析得出。)
14.示例:“唱出你的热情 ( http: / / www.21cnjy.com ),伸出你的双手,让我拥抱着你的梦。”面对汶川灾情,每一个中华儿女都倾力相助,共渡难关。灾难,让我们体会到了中华儿女不息的热情和真诚。(本题实际上是对例句的仿写。仿写时要注意:先引用一句歌词或依据现代诗作为开头,然后在后面写一段连贯性的话语。回答时,引用正确,表达合理即可。)
15.示例:有的澎湃激昂 有的含苞待放(语意连贯,突出景物特征即可)(所写句子能体现出水、花的特征即可,同时要注意句式上前后一致。)
16.“感悟自然”这一话题是相当宽泛的。材 ( http: / / www.21cnjy.com )料提供的意境,给我们驰骋遐想的空间十分广阔。这要求我们要从以下两点来思考:一是“化抽象为万象”。要让大自然变成可触可感的万千形象,奔涌到我们的眼底。二是“万象之中取一象”。取自然之景,让自然与自己的心灵碰撞,撞击出思想的火花。要能从自然之“象”中获得“美”的享受、“真”的感悟、“善”的启迪。感悟自然,要有较深的内涵,古人说,“意高则文胜”。总之,用自己的心去与自然沟通,用真情去拥抱自然,就会“在细微处显出才华”,就会写出独特的感悟。当然,感悟自然,思考人生,所“感”所“悟”,不能漫无边际或浮光掠影,要注意角度小而集中,有意蕴。
例文:
风的感悟
风从湖边走过,湖面荡起美丽的涟漪;风在田野飘 ( http: / / www.21cnjy.com )过,染青了从沉睡中醒来的禾苗;风在果园徜徉,把花粉播在了希望的大地上。轻轻地、悄悄地,一种温柔的过往,竟使得这万物萌发出生机勃勃的幽香。风,便是这平凡的奉献者,它成就了一种可以穿越平凡的伟大。
风是母爱。“游子身上衣”使得慈母“临行密密缝 ( http: / / www.21cnjy.com ),意恐迟迟归”。这种无言的爱,像一缕轻风拂过游子的心,于是便有一位深受感动的诗人记下了这份情怀,让后人继续着这份对平凡的感动。这种感动像穿越时空的永不疲倦的风,给我们诠释着生命中最重要的一种爱,温柔而永恒,平凡而伟大。
风是一种胸怀。我们在前人栽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树下乘凉,不要忘了给后人凿一口井,让这种温暖和清凉像风一样长远地流传下去。当树阴为别人带来清凉时,那穿梭于树叶间的风,不是在诉说着这样一个伟大的故事吗?“走过那条小河,你可曾听说,有一位女孩,她曾经来过……”歌中的女孩,是个平凡的人,她为了保护一群丹顶鹤而在芦苇丛中身陷沼泽,美丽的生命芦苇般脆弱,瘦小的身影却走在人们赞美的视线里。“风儿轻声诉说”,诉说着这个平凡而伟大的生命,诉说着一种舍生取义的坚贞。
风是一种坚守。坚守在平凡的岗位, ( http: / / www.21cnjy.com )默默奉献一生的心血和智慧,就像我们的老师,就像每一位任劳任怨的平凡工作者。“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那位停止呼吸前把车安全停在路边的司机,那些在“非典”期间坚守岗位的白衣天使们,正是那一股股沉默的风、平凡的风。但就是这风,给了社会以平安,给了人们以安宁,给了大地以希望,给了山河以新绿。谁又能说那只是一种平凡的事呢?
我们常常赞美太阳的光辉,我们常常慨叹海洋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澎湃,我们常常仰视高山的巍峨,我们常常欣赏美景的瑰丽。可是,有谁愿意坐下来,静静地聆听风的耳语?有谁能够停下来,细数着风的无私与美丽?没有风,大地是“一潭死寂”,自然也不再是“美的所在”。风是信使,为人们带来了灵动。正是那些像风一样平凡的感情、胸怀和坚守,给生活带来了生命的源泉和人生的美丽。
愿成为一缕风,让爱和仁慈悄无声息地降临。这,该是一种穿越平凡的伟大吧!
点评:作者以大自然中的“风”这一物象作 ( http: / / www.21cnjy.com )载体,贯穿全文,记事写物,寓情于 “风”,使文章立意鲜明,而又富有感情;从不同的层面、不同的角度,或深情款款,或细流涓涓,或激情澎湃地表达对“平凡的伟大”的赞美之情,内容丰富而又层次井然,结构严谨。文章命题富有诗意,首尾照应,结构严谨;语言流畅如风,极富文采;抒情自然真挚,令人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