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张PPT)
《论语》十二章
统编版高中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二单元
第一部分
文学常识
第二部分
文本分析
第三部分
拓展分析
第四部分
作业
目 录
1.《论语》
《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
《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共二十篇。
《论语》:由若干篇章组成,前后两章之间不一定有什么关联。各章的体式也不尽相同,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
一种是语录体,(也可称格言体)仅指的是孔子的话。
一种是对话体,记录孔子对弟子的问题所作的回答。
一种是叙事体,其中多少有一点情节,但也往往是以记录孔子的话为主。
2.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孔子曾带领弟子周游列国14年。
孔子还是一位古文献整理家,曾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
孔子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圣人”,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与孔子并称“孔孟”。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①慎于言,就有道而②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学而》)
敏:勤勉。 而①:表并列。
而②:表顺承。 就:靠近,到。
有道:指有才艺或有道德的人。 正:匡正。
焉:代词,自己。 已:同“矣”,句末语气词,表陈述,相当于“了”。
翻译:孔子说:“君子饮食不要求饱足,居住不要求安适,行事勤勉,言语谨慎,到有道德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第一章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 人而不仁,如乐何 ”(《八佾》)
而:表假设,如果。
如…何:固定句式,译为“怎样…呢?”
翻译:孔子说:“一个人如果没有仁德,(他)怎样对待礼呢?一个人如果没有仁德,(他)怎样对待音乐呢?”
第二章
佾yì:古代乐舞的行列,古时一佾8人,八佾就是64人,据《周礼》规定,只有周天子才可以使用八佾,诸侯为六佾,卿大夫为四佾,士用二佾。(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
拓展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里仁》)
翻译:孔子说:“在早晨得知真理,(即使)在晚上为(真理)死去都可以啊。”
朝:在早晨,名作状。
闻道:知晓、得知真理。
夕:在晚上,名作状。
死:为动用法,为...而死。
第三章
拓展:这句话体现了孔子对于“真理”具有怎样的态度?
“道”在此处特指儒家的“仁义之道”。
懂得了仁义的道理,就应该用自己的一生去实践它,有时为了捍卫它,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这是孔子的道德价值观,也是“朝闻道,夕死可矣”一句话所包含的深刻内涵。
阐述了孔子执着追求真理的精神,以及为追求真理而献身的牺牲精神。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
喻:知晓、明白(比如:家喻户晓、不可理喻等成语)
翻译:孔子说:“君子知晓的是义,小人知晓的是利。”
第四章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贤:形作名,有德行的人。
齐:形作动,看齐/向……看齐。
焉:代词,他(有德行的人)。
内:名作状,在心里。
翻译:孔子说:“看见有德行的人,就要想着向他看齐,看到没有德行的人,就要在心里反省自己(有没有同他类似的缺点)。”
第五章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雍也》)
质:质朴、朴实。 文:华美、文采。
野:粗野、鄙俗。 史:虚饰、浮夸。
彬彬:配合适当的样子。 然后:这样以后。
翻译:孔子说:“质朴超过文采就会粗野鄙俗,文采超过质朴就会虚饰浮夸。文采和质朴配合适当,这样以后才可以成为君子。”
第六章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泰伯》)
士:读书人。 弘:广、大,这里指志向远大。
毅:意志坚强。 而:表并列。
以为:把……作为。 已:停止。
翻译:曾子说:“读书人不可以不志向远大,意志坚强,因为他们责任重大,并且路程遥远。把实现仁道作为自己的责任,这不是很重大吗?一直到死才停止,这不是很遥远吗? ”
第七章
曾子所言的“士”应当是儒家之士,也就是我们现在所理解的知识分子。
春秋战国时期,士人还只是一个群体,到了后来,士人发展成一个社会阶层。我国古代的社会结构中,一向有“士农工商”四民之说。作为一个人数可观的阶层,士人不治产业。
士以学习儒家理论为工作,以治理国家为己任,进则担任各级官吏,以实现社会大同为终极目标;退则以自己的道德修养教化百姓,影响社会。
拓展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子罕》)
为:堆积。
未成一篑(kuì):只差一筐土没有成功。篑,盛土的竹筐。
止,吾止也:停下来,是我自己停下来的。
平地:填平洼地。 平:形作动,填平。
覆:倾倒。 往:去、到,引申为坚持。
翻译:孔子说:“好比堆土成山,只差一筐土没有成功,这时停下来,是我自己停下来的。又好比填平洼地,虽然才倒了一筐土,如果继续去做,是我自己要坚持的。”
第八章
孔子运用“堆土成山”与“填土平地”这两个比喻,说明了功亏一篑与持之以恒的深刻道理。
“进,吾往也”是在提醒我们,是否追求仁道、坚持不懈,主动权完全在自己手里,个人的主观努力决定自己的一生。
拓展本章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说明了什么道理?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子罕》)
知:同“智”,智慧。
翻译:孔子说:“智慧的人不迷惑,仁德的人不忧愁,勇敢的人不畏惧。
第九章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颜渊》)
翻译:颜渊问什么是仁。孔子说:“约束自我,使言行归复于先王之礼,就是仁。一旦你做到了克己复礼,天下人就会称赞你是个仁人了。实践仁德在于自己,难道要依靠别人吗?”颜渊说:“请问实践仁德的条目。”孔子说:“不合礼的事不看,不合礼的话不听,不合礼的话不说,不合礼的事不做。”颜渊说:“我虽然不聪敏,请让我实践这些话吧。
第十章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颜渊》)
克己复礼:约束自我,使言行归复于先王之礼。克:约束。复:归复。
一日:一旦。(古今异义)
归:称赞,称许。(同义:多 、嘉、称、誉、与、许、叹、美、善等)
由:凭、依靠。 目:细则,条目。
敏:聪敏。 事:实践,从事。
第十章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 “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一言:一个字。 行:实践。
“有一言……”句:定语后置句。
其:大概。 恕:仁爱,推己及人。
翻译:子贡问道:“有一个可以终身去实践它的字吗?”孔子说:“大概就是‘恕’吧!自己不喜欢的事物,不要强加到别人身上。
第十一章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阳货》)
第十二章
翻译:孔子说:“学生们为什么没有人学《诗经》呢?《诗经》可以激发心志,可以观察政治的得失,风俗的盛衰,可以培养群体观念,可以学得讽刺方法。近则可以用其中的道理来侍奉父母;远可以用来侍奉君主,还可以多认识鸟兽草木的名称。”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阳货》)
小子:老师对学生的称呼。 何莫:为什么不。
夫:那。 兴:指激发人的感情。
观:指观察政治的得失、风俗的盛衰。
群:指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怨:指讽刺时政。
迩(ěr):近。 事:侍奉。
第十二章
诗可以兴。兴,朱熹注为“感发志意”,是说诗歌能够激发人们的广泛联想,调动内在情感。
诗可以观。观是“观风俗之得失”。“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诗经》是有感而发的产物,因而必然是对它所诞生的时代的真实反应。
诗可以群。群是“群居相切磋”,使人们聚积起来,也就是说《诗经》具有团结民众的作用,有形成并增强向心力的作用。
诗可以怨。怨就是不满。诗歌是一种健康而有效的表达方式。有注家说怨是“刺上政”的意思,即是对社会政治以及统治者的不满,比如《诗经》中的《硕鼠》等篇目。
《诗经》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诗歌总集,孔子重视《诗经》的教化作用。
《论语》十二章
君子之德
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谨言慎行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重义轻利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表里如一
修身养性
朝闻道,夕死可矣——追求真理
止,吾止也
进,吾往也
学《诗》——兴、观、群、怨——养德增智
人而不仁——如礼何、如乐何——重视仁德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自我反省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勇于担当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智、仁、勇
克己复礼——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仁爱之心
外求
内修
锲而不舍
仁的思想核心,礼的根本内容
本课所选《论语》十二章,在仁、义、礼、乐等儒家思想核心概念的基础上,阐述了孔子关于君子人格及修身养性的基本观点,在思想道德修养、读书育人、为人处世等方面对后人都有很好的启发意义。
主旨
文言文翻译六字法
(1)对,就是对译,逐字逐句落实。
(2)换,就是用现代词语替换古代词语。
(3)留,就是保留文言文中一些基本词汇、专有名词。如人名、地名、 国名、朝代名、官职名、年号、政区名、典章制度及度量衡名称等,均不必翻译,原样保留。
(4)删,就是删去文言文中某些虚词。有些文言虚词在句中只起其语法作用,在翻译时不必也不能落实,只要不影响语气,就可以删去。
(5)补,就是补出文言文中的省略成分。
(6)调,就是调整语序。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鲁国之法,鲁人为奴于诸侯,有能赎之者,取其金于府。子贡赎鲁人于诸侯,来而让(谦让),不取其金。孔子曰:“赐(子贡的名字)失之矣。自今以往,鲁人不复赎人矣。”子路拯溺者,其人拜之以牛,子路受之。孔子曰:“鲁人必拯溺者矣。”
两位弟子都是在做好事,子贡好人做到底,连赎金都不想取回了,孔子却认为他做错了;而子路救人后竟然接受了人家送的一头牛,却得到孔子的肯定。请问孔子这样做,最主要的着眼点是什么?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