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浙江各地中考一模真题汇编 专题08 内能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年浙江各地中考一模真题汇编 专题08 内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10-18 09:52:13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3年浙江各地中考一模真题汇编 专题08 内能(原卷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共16小题)
1.(2023 拱墅区校级一模)光发动机是一种把光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其核心部分工作原理如图示:带有活塞的密闭化学反应室中有气态物质,当光从窗口射入时,可使气态物质接受光能而反应生成液态物质。而无光照射情况下反应逆向进行,重新生成气态物质。因此可通过控制窗口处射入的光能使气室中的气态物质循环反应,从而推动活塞输出机械能。则光发动机该装置中的活塞向右运动时,相当于选项中汽油机四个冲程中的(  )
A. B. C. D.
2.(2023 莲都区一模)去年秋季开始,劳动课成为中小学一门独立课程。课程要求学生学会做一些家常菜,如番茄炒蛋。关于炒菜过程中涉及到的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铁锅炒菜是因为铁的比热容大
B.切西红柿使用的锋利刀刃可以增大压力
C.炒菜时闻到菜肴的香味是因为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D.鸡蛋被烧熟主要是通过翻炒时对鸡蛋做功使其内能增大
3.(2023 临海市模拟)如图所示的实验,其改变内能方法与另外三种不同的是(  )
A.水被加热时,内能增大 B.空气被压缩时,内能增大
C.水蒸气推动塞子冲出时,内能减少 D.内燃机压缩冲程
4.(2023 温州模拟)小明通过天气网,查阅到温州市瓯海区和洞头区(海岛)的7月份的气温情况如表,形成两地温度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地区 平均高温 平均低温 最高气温 最低气温 日较差大于10℃的天数
洞头区 30℃ 27℃ 33℃ 24℃ 0天
瓯海区 36℃ 26℃ 39℃ 22℃ 23天
A.水的密度比砂石小 B.水的比热比砂石大
C.水的热量比砂右多 D.水的质量比砂石大
5.(2023 椒江区一模)下列科学原理与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实例不合理的是(  )
选项 科学原理 应用实例
A 酸、碱之间可以发生反应 服用氢氧化钠中和过多的胃酸
B 压力一定,受力面积越大,压强越小 书包采用较宽的背带设计
C 流体流速越大,流体压强越小 为确保安全,站台候车时人必须站在安全黄线内
D 能量可以转化或转移 电动汽车设计刹车能量回收系统,增加续航里程
A.A B.B C.C D.D
6.(2023 义乌市一模)如图所示的四个实例中,用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用木棍钻横木时,木棍与横木的摩擦处温度升高 B.用钢锯锯木板时,锯条温度升高 C.用酒精灯加热烧杯中的水,水的温度升高 D.来回快速拉动皮条,金属管的温度升高
A.A B.B C.C D.D
7.(2023 南浔区一模)开启啤酒瓶盖的瞬间听到“嘭”的一声,并看见瓶口有一股“白气”冒出,该过程与图中内燃机的哪一冲程原理相同(  )
A. B. C. D.
8.(2023 鹿城区模拟)如图所示是实验室电流表的内部结构图,处在磁场中的线圈有电流通过时,线圈会带动指针一起偏转。线圈中电流越大,指针偏转角度就越大。关于该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电流表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工作的
B.线圈中有电流通过时,把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C.改变线圈中的电流方向,指针的偏转方向不会改变
D.线圈中电流越大,其所受磁场力就越大
9.(2023 余杭区一模)在全球范围内,每年香槟销量近3亿瓶。开启这样的起泡酒,木塞离开瓶颈时,对应的气流速度已经超过了音速,而且还能观察到二氧化碳随之结晶并变幻出缕缕薄雾。以下关于这一过程说法正确的是(  )
A.瓶内气体对瓶塞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B.瓶内气压降低二氧化碳溶解度减小逸出
C.瓶内气体的温度降低二氧化碳吸热结晶
D.薄雾是二氧化碳晶体熔化形成的小液滴
10.(2023 海曙区一模)如图是某品牌的闪光滑板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滑板车运动时车轮闪光,机械能转化为光能
B.男孩蹬地使滑板车运动,物体不受力是无法运动的
C.男孩站在滑板车上静止时,滑板车的重力和人受到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运动的滑板车不能马上停下,是因为一切物体都要受到惯性力的作用
11.(2023 南浔区一模)能量的转化是自然界普遍的现象。下列关于能量转化的分析正确的是(  )
A.水果电池 电能→化学能
B.瀑布倾泻 重力势能→动能
C.电磁感应 电能→机械能
D.钻木取火 内能→机械能
12.(2023 北仑区一模)自2022年秋季开始,劳动课成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课程。课程要求学生要学会做一些家常菜,如番茄炒蛋。关于炒菜过程中涉及到的知识,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切西红柿的锋利刀刃可以增大压强
B.用铁锅炒菜是因为铁的比热容大
C.天然气燃烧时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D.炒菜过程中鸡蛋的内能变大
13.(2023 鄞州区一模)如图是太阳能电池路灯,白天太阳能电池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这种能量通过再次转化储存在大容
量蓄电池内。夜晚蓄电池给路灯供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路灯上的塑料灯罩和铝合金灯柱都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B.夜晚蓄电池给路灯供电时将光能转化为电能
C.白天给蓄电池充电时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D.路灯的灯柱用合金材料制成是因为合金比纯金属具有更好的性能
14.(2023 鹿城区校级一模)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小温制作了一道糖醋排骨,对烹饪过程中出现的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锅铲翻动排骨主要目的是通过做功使排骨的内能增加
B.排骨上方的“白气”是水蒸气
C.收汁时用锅铲不停揽动,使汤汁受热均匀
D.爆炒排骨不盖锅盖有利于减小醋和水的蒸发
15.(2023 鹿城区一模)甲、乙两物体的质量都为2kg,丙物体质量为1kg,三个物体升高1℃吸收的热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乙的比热容与丙相等
B.甲的比热容比乙小
C.甲和丙比热容相等,可能是同一种物质
D.甲、乙的温度都降低1℃,甲比乙放出的热量多
16.(2023 鹿城区模拟)滑板是深受青少年喜欢的一项体育运动。如图是U形滑台和运动员姿势的简化示意图。运动员在滑台A处由静止自由下滑,不计滑台摩擦和空气阻力,仅依靠滑行过程中运动员姿势的自然(不用力)变化,最有可能滑到滑台C处的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共10小题)
17.(2023 滨江区一模)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再次传来好消息:
(1)2022年11月29日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由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升空。火箭燃料要求质量小而放出的热量多,使用液氢作为燃料就是利用它    高的特性。火箭加速升空过程中,将燃料燃烧产生燃气的能转化为火箭的机械能。
(2)2022年12月4日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返回舱进入大气层时与空气剧烈摩擦,表面温度急剧升高,这是通过    的方式改变内能。
18.(2023 淳安县一模)千岛湖是新安江水电站建成蓄水后形成的人工湖。请回答下列问题:
(1)库区形成后,对千岛湖城区的气候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与水库形成之前相比,水量更充足,昼夜温差变小,这是因为水的    大的原因。
(2)新安江水库的大坝修筑成上窄下宽的形状,请从压强角度解释这样设计的原因是    。
19.(2023 上虞区一模)如图所示,小冰使用洗手液时,发现出液量不易控制。观察出液管洗手液瓶的结构并结合日常使用情况,请你猜想每次按压的出液量可能与向下按压的程度和    有关。洗手液被压出来是因为出液管内部的压强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出液口外部的压强。闻到有酒精的气味,这表明    。
20.(2023 天台县一模)马丁喷气背包是“世上操作最简单的飞行器”,它很好驾驭,你只要系好安全带,旋转操作杆,它就会带你离开地面,如图所示。
(1)飞行背包发动燃料为汽油,则汽油燃烧时将    能转化为内能。
(2)喷气飞行背包向下快速喷气,使人腾空而起,说明物体间    。
(3)要使“火箭人”悬停在空中,背包喷出气体的方向应该是    。
21.(2023 海曙区校级一模)某实验小组为了探究气缸内气体压强p与缸内气柱长度h的关系,设计了一个带有活塞(横截面积S=5cm2)并封闭了气体的密闭金属气缸,如图甲所示。某次实验过程中,活塞缓慢下压,记录数据后绘制出如图乙所示图像。请回答下列问题:
(1)活塞下压过程中,缸内气体内能    (选填“变小”“变大”或“不变”)。
(2)据图乙可知,缸内气体压强p与长度h成    比。(选填“正”或“反”)。
(3)经测量,当缸内气体压强p1为1×105Pa时,h=10cm,此时缸内气体的密度ρ1为1.3kg/m3。那么,当缸内气体压强p2为5×105Pa时,缸内气体的密度ρ2为    。
22.(2023 鄞州区一模)如图甲为航母上简化的蒸汽弹射装置,能带动舰载机在两秒钟内达到起飞速度,图乙为汽油机的工作冲程。
(1)蒸汽弹射装置工作时,气缸内蒸汽体积膨胀,对外做功,内能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同时推动活塞,使舰载机获得巨大的动能。
(2)蒸汽弹射装置工作时的能量转化与图乙中的    图(选填字母)所示冲程相同。
23.(2023 路桥区一模)为了“建设美丽城市,优化市内交通“,台州轻轨S1号线已经正式通车。地铁的建造过程需要大型机械一﹣盾构机,如图所示。盾构机在前进过程中利用激光进行导向,这主要利用了光的    原理。盾构机前端安装了“削铁如泥”的刀盘,刀盘旋转工作时产生大量的热,这是通过    方式改变物体内能。工作过程中盾构机的前端需要用水给刀片降温,主要利用了水的    (填物质的特性)比较大。
24.(2023 衢江区一模)天宫课堂激发了同学们对航天科技的兴趣和热情,请用学过的知识回答:
(1)王亚平在课堂上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几乎飘在“天宫”中的大水球,因为在太空失重环境下,水球中水分子在    (填“引力”或“斥力”)作用下,使水球表面积收缩到最小成正球体。
(2)透过水球,我们能看到王亚平的一个倒立、缩小的像,实际上这是通过光的折射所成的    (填“实”或“虚”)像。
(3)王亚平用针筒向水球内注入几滴蓝色液体,水球变成了一个均匀的蓝色水球,再向水球中塞进一片泡腾片(主要化学成分是可溶性的有机酸和碳酸盐),不久水球内部产生了大量的气泡,气泡居然不会逸出,且水球慢慢变大,很像我们居住的蓝色地球。上述现象可推测出在失重条件下    (可多选)。
A.分子仍然做无规则运动
B.水仍然可以溶解某些物质
C.化学反应仍然可以发生
D.水球内气泡仍然受浮力作用
25.(2023 杭州一模)滑雪是北京冬奥会的项目之一,里面蕴含着很多科学知识。
(1)图甲的运动员保持该姿势不变沿着坡面自由下滑,速度逐渐增大,他的机械能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若某段坡而的高度为H、长度为L、粗糙程度相同,重为G的运动员保持姿势不变恰好沿该坡面自由匀速滑下,滑行时的模拟图如图乙所示,则受到的摩擦力方向为沿坡面    (选填“向下”或“向上”),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    (用题中的字母表示),忽略空气阻力。
26.(2023 北仑区一模)如图所示实验中,当水蒸气把软木塞冲出试管时,管口会出现水雾。
(1)此实验中的能量转化类似于四冲程汽油机的    冲程。
(2)若试管中有20mL的水,当温度从20℃升高到100℃时,需要吸收的热量是    J。(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 ℃))
三.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
27.(2023 嵊州市模拟)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是许多科学家经长期探索建立起来的,是科学史上的重大发现。
材料一:十七至十八世纪,多位科学家对能量的量度提出了不同的观点。1644年,笛卡尔用物体的质量和其速度的乘积来量度;1686年,莱布尼兹用物体的质量和其速度平方的乘积来量度;1743年,达朗贝尔用“活力”(即物体受力作用而通过一定距离)来量度。
材料二:温度计的不断改进给热与功研究的精确化准备了必要条件。焦耳通过400多次的实验,于1849年精确地测定了热功当量关系的数值,这一数值与现代公认值非常接近,为能量守恒定律的确立奠定了定量的实验基础。
(1)材料一中,哪位科学家的观点与“功”概念相符合    。
A.笛卡尔 B.莱布尼兹 C.达朗贝尔
(2)如图所示是焦耳研究热功当量关系的实验装置,通过重物的上下运动,带动叶片转动,通过做功使水的内能    (选填“增大”或“减小”)。
(3)结合材料分析,以下观点正确的是    。(可多选)
A.面对前人的观点要敢质疑
B.时间久远的理论是没有科学价值的
C.测量工具的发展有助于科学理论研究
D.对科学的认识是不断修正完善的过程
四.解答题(共3小题)
28.(2023 慈溪市校级模拟)(1)生活中处处要注意安全,烟头掉落、炉忘关....稍不注意就可能引发火灾。如图是某型号的干粉灭火器的结构示意图。
①干粉灭火器使用时,只要拔下保险销,用手握紧压把,就可通过连杆把高压气体的容器打开。这里的“压把”属于    杠杆。
②某干粉灭火剂的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当千粉灭火剂喷射到燃烧区,灭火刺”即能灭火。请结合燃烧的条件,简述该干粉灭火器灭火的原理    。
(已知: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2NaHCO3=加热=Na2CO3+CO2+H2O)
(2)为了说明分子之间有引力,小明在实验室用两个紧压在一起的铅柱做实验,如图所示,铅柱A和铅柱B所受的重力均为2N,两个铅柱接触面的面积为3cm2,当悬挂重物所受的重力为20N时,两个铅柱没有被拉开。于是,小明认为这个实验说明了分子之间存在引力。小华观测到该实验室的大气压为1×105Pa,于是她认为两个铅柱之所以没被拉开,是因为大气压的作用。请你利用所学知识和上述数据,判断小明做的铅柱实验能否说明分子之间存在引力。请写出计算、推理过程和结论。
29.(2023 杭州一模)小金在探究“物质的放热能力与哪些因素有关”时,分别用质量均为0.5kg的水和煤油进行对比实验,并用图像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处理,如图所示。实验过程中,控制水和煤油在相同时间内放出相等的热量,分析图像可以得出   (选填“甲”或“乙”)物质为水,煤油在(0~15min内放出的热量为   。[c水=4.2×103/(kg ℃)]
30.(2023 杭州模拟)共享汽车,市民可以通过扫码进行注册、认证、租车、还车等一系列操作。共享汽车为纯电动新能源车,它的废气排放几乎为零,而燃油汽车的废气中PM2.5含量比较高。如图一是一款按租用时间收费的电动共享汽车。小金一家三口租用该款电动共享汽车去旅游,从租车点一路不停行驶105千米到达目的地,若全程的速度为70km/h.回答下列问题:
电池容量(kW h) 22
车载充电器输入电压(V) 220
车载充电器输入电流(A) 16
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效率 70%
(1)共享汽车行驶过程中,主要将    能转化为    能。
(2)PM2.5颗粒从肺部毛细血管吸入,首先进入心脏四个腔中的    ;
(3)该电动汽车的部分参数如表中所示。根据表中的数据,将耗完电能的电池充满电,理论上需
   h。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023年浙江各地中考一模真题汇编
专题08 内能答题卡
试卷类型:A
姓名: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
准考证号
一.选择题(共16小题)(请用2B铅笔填涂)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A][B][C][D] [A][B][C][D] [A][B][C][D] [A][B][C][D] [A][B][C][D] [A][B][C][D] [A][B][C][D] [A][B][C][D] [A][B][C][D] [A][B][C][D] [A][B][C][D] [A][B][C][D] [A][B][C][D] [A][B][C][D] [A][B][C][D]
16
[A][B][C][D]
二.填空题(共10小题)(请在各试题的答题区内作答)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三.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请在各试题的答题区内作答)
27.答:
四.解答题(共3小题)(请在各试题的答题区内作答)
28.答:
29.答:
30.答:
条 码 粘 贴 处
(正面朝上贴在此虚线框内)
缺考标记
考生禁止填涂缺考标记 !只能由监考老师负责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填涂。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
2、请将准考证条码粘贴在右侧的[条码粘贴处]的方框内
3、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填写,字体工整
4、请按题号顺序在各题的答题区内作答,超出范围的答案无效,在草纸、试卷上作答无效。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刮纸刀。
6、填涂样例 正确 [■] 错误 [--][√]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3年浙江各地中考一模真题汇编 专题08 内能(解析版)
一.选择题(共16小题)
1.(2023 拱墅区校级一模)光发动机是一种把光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其核心部分工作原理如图示:带有活塞的密闭化学反应室中有气态物质,当光从窗口射入时,可使气态物质接受光能而反应生成液态物质。而无光照射情况下反应逆向进行,重新生成气态物质。因此可通过控制窗口处射入的光能使气室中的气态物质循环反应,从而推动活塞输出机械能。则光发动机该装置中的活塞向右运动时,相当于选项中汽油机四个冲程中的(  )
A. B. C. D.
【答案】C
【解答】解:
由题知,通过控制窗口处射入的光能使气室中的气态物质循环反应,从而推动活塞输出机械能;
这里将光能转化为机械能,使活塞向右运动(气室内的空气对活塞做功),相当于汽油机的做功冲程,此时两个气门关闭,燃气膨胀对活塞做功,使活塞向下运动,观察可知只有C符合题意。
故选:C。
2.(2023 莲都区一模)去年秋季开始,劳动课成为中小学一门独立课程。课程要求学生学会做一些家常菜,如番茄炒蛋。关于炒菜过程中涉及到的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铁锅炒菜是因为铁的比热容大
B.切西红柿使用的锋利刀刃可以增大压力
C.炒菜时闻到菜肴的香味是因为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D.鸡蛋被烧熟主要是通过翻炒时对鸡蛋做功使其内能增大
【答案】C
【解答】解:A、用铁锅炒菜是因为铁的导热性好,故A错误;
B、切西红柿的锋利刀刃可以增大压强,故B错误;
C、闻到菜香是因为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故C正确;
D、生鸡蛋炒熟,是通过热传递使得物体内能增加,故D错误。
故选:C。
3.(2023 临海市模拟)如图所示的实验,其改变内能方法与另外三种不同的是(  )
A.水被加热时,内能增大
B.空气被压缩时,内能增大
C.水蒸气推动塞子冲出时,内能减少
D.内燃机压缩冲程
【答案】A
【解答】解:
A、用酒精灯加热时,水吸收热量,其内能增大,是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
B、用力将活塞迅速压下,压缩空气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筒内空气温度升高、内能增大,是通过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
C、试管中的水蒸气冲开木塞,水蒸气对木塞做功,水蒸气的内能减小,是通过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
D、内燃机压缩冲程,是活塞压缩工作物质做功,改变工作物质的内能,是通过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
综上所述,A图与其他三实验改变内能方法不同。
故选:A。
4.(2023 温州模拟)小明通过天气网,查阅到温州市瓯海区和洞头区(海岛)的7月份的气温情况如表,形成两地温度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地区 平均高温 平均低温 最高气温 最低气温 日较差大于10℃的天数
洞头区 30℃ 27℃ 33℃ 24℃ 0天
瓯海区 36℃ 26℃ 39℃ 22℃ 23天
A.水的密度比砂石小 B.水的比热比砂石大
C.水的热量比砂右多 D.水的质量比砂石大
【答案】B
【解答】解:由表中数据可知,洞头区7月份的平均温差较小,瓯海区7月份的平均温差较大,这是因为洞头区多水,水的比热容较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土壤砂石相比较,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升高或降低的少,所以温差较小,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5.(2023 椒江区一模)下列科学原理与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实例不合理的是(  )
选项 科学原理 应用实例
A 酸、碱之间可以发生反应 服用氢氧化钠中和过多的胃酸
B 压力一定,受力面积越大,压强越小 书包采用较宽的背带设计
C 流体流速越大,流体压强越小 为确保安全,站台候车时人必须站在安全黄线内
D 能量可以转化或转移 电动汽车设计刹车能量回收系统,增加续航里程
A.A B.B C.C D.D
【答案】A
【解答】解:A.氢氧化钠属于强碱,对胃具有强烈的腐蚀性;胃酸的主要成分为盐酸,可以服用碳酸氢钠来中和过多的胃酸,利用了酸与盐之间可以发生的规律,故A错误;
B.由p=可知,压力一定,受力面积越大,压强越小,书包采用较宽的背带设计,增大了受力面积,减小了书包对人体的压强,故B正确;
C.当列车驶进站台时,会带动人和车之间的空气流动速度加快,根据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可知:安全线以内的地方空气流速增大,压强减小,此时人外侧的空气流动速度慢且压强大,而内侧流速快且压强小,这时会产生一个向内侧的压强差,将人推向火车,易出现危险,为确保安全,站台候车时人必须站在安全黄线内,故C正确;
D.能量回收是电动汽车特有的功能,车辆在减速或制动时车轮的转动会带动驱动电机转动,此时驱动电机就变成了发电机,能够产生电能为汽车的动力电池充电,达到能量回收利用的效果,可提高汽车的续航里程,故D正确;
故选:A。
6.(2023 义乌市一模)如图所示的四个实例中,用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用木棍钻横木时,木棍与横木的摩擦处温度升高 B.用钢锯锯木板时,锯条温度升高 C.用酒精灯加热烧杯中的水,水的温度升高 D.来回快速拉动皮条,金属管的温度升高
A.A B.B C.C D.D
【答案】C
【解答】解:A、用木棍钻横木时,克服摩擦做功,使木棍与横木的摩擦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故A不合题意;
B、用锯条锯木板时,锯条克服摩擦做功,内能增大,温度升高,故B不合题意;
C、用酒精灯加热试管中的水,水从酒精灯火焰吸收热量,属于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故C符合题意;
D、来回快速拉动皮条,金属管克服摩擦做功,内能增大,温度升高,故D不合题意。
故选:C。
7.(2023 南浔区一模)开启啤酒瓶盖的瞬间听到“嘭”的一声,并看见瓶口有一股“白气”冒出,该过程与图中内燃机的哪一冲程原理相同(  )
A. B. C. D.
【答案】C
【解答】解:开启啤酒瓶盖的瞬间听到“嘭”的一声,水蒸气将瓶盖冲起,水蒸气会对瓶盖做功,将水蒸气的内能会转化为塞子的机械能;此过程与汽油机的做功冲程类似,在做功冲程中也是燃气的内能转化为活塞的机械能;根据图示可知,A为压缩冲程、B为排气冲程、C为做功冲程、D为吸气冲程,故C正确。
故选:C。
8.(2023 鹿城区模拟)如图所示是实验室电流表的内部结构图,处在磁场中的线圈有电流通过时,线圈会带动指针一起偏转。线圈中电流越大,指针偏转角度就越大。关于该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电流表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工作的
B.线圈中有电流通过时,把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C.改变线圈中的电流方向,指针的偏转方向不会改变
D.线圈中电流越大,其所受磁场力就越大
【答案】D
【解答】解:通过电流表的内部构造显示电流表的制成原理: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而转动,并且电流越大,线圈受到的力越大,其转动的幅度越大。因此可以利用电流表指针的转动幅度来体现电路中电流的大小。
A.通过电流表的内部构造显示电流表的制成原理: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而转动,故A错误;
B.线圈中有电流通过时,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故B错误;
C.改变线圈中的电流方向,其转动方向会发生改变,故C错误;
D.电流越大,线圈受到的力越大,因此可以利用电流表指针的转动幅度来体现电路中电流的大小,故D正确。
故选:D。
9.(2023 余杭区一模)在全球范围内,每年香槟销量近3亿瓶。开启这样的起泡酒,木塞离开瓶颈时,对应的气流速度已经超过了音速,而且还能观察到二氧化碳随之结晶并变幻出缕缕薄雾。以下关于这一过程说法正确的是(  )
A.瓶内气体对瓶塞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B.瓶内气压降低二氧化碳溶解度减小逸出
C.瓶内气体的温度降低二氧化碳吸热结晶
D.薄雾是二氧化碳晶体熔化形成的小液滴
【答案】B
【解答】解:A、瓶内气体对瓶塞做功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故A错误;
B、打开香槟瓶盖,有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逸出,是因为打开香槟瓶盖,压强变小,二氧化碳的溶解度减小,故B正确;
C、瓶内气体的温度降低二氧化碳放热结晶,故C错误;
D、薄雾是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滴,故D错误。
故选:B。
10.(2023 海曙区一模)如图是某品牌的闪光滑板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滑板车运动时车轮闪光,机械能转化为光能
B.男孩蹬地使滑板车运动,物体不受力是无法运动的
C.男孩站在滑板车上静止时,滑板车的重力和人受到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运动的滑板车不能马上停下,是因为一切物体都要受到惯性力的作用
【答案】A
【解答】解:A、滑板车运动时车轮闪光,机械能转化为光能,故A正确;
B、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物体不受力要么静止,要么匀速直线运动,故B错误;
C、男孩站在滑板车上静止时,地面对滑板车的支持力等于人和车的总重力,所以支持力与滑板车的重力不相等,不是一对平衡力,故C错误;
D、人站在滑板车上能继续前进是因为人和车具有惯性,惯性不是力,不能说受到了惯性力的作用,故D错误。
故选:A。
11.(2023 南浔区一模)能量的转化是自然界普遍的现象。下列关于能量转化的分析正确的是(  )
A.水果电池 电能→化学能
B.瀑布倾泻 重力势能→动能
C.电磁感应 电能→机械能
D.钻木取火 内能→机械能
【答案】B
【解答】解:A、水果电池通过化学反应得到了电能,故将化学能转化为了电能,故A错误;
B、瀑布倾泻。重力势能转换为动能,故B正确;
C、电磁感应,闭合电路中的部分导体切割磁感线运动,得到了电流,故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故C错误;
D、钻木取火,克服摩擦做功得到了内能,故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D错误。
故选:B。
12.(2023 北仑区一模)自2022年秋季开始,劳动课成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课程。课程要求学生要学会做一些家常菜,如番茄炒蛋。关于炒菜过程中涉及到的知识,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切西红柿的锋利刀刃可以增大压强
B.用铁锅炒菜是因为铁的比热容大
C.天然气燃烧时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D.炒菜过程中鸡蛋的内能变大
【答案】B
【解答】解:A、切西红柿时,锋利的刀刃说明受力面积减小,在压力一定的情况下,可以增大压强,故A正确;
B、用铁锅炒菜是因为铁的导热能力强且比热容小,故B错误;
C、天然气燃烧是化学能转化为内能的过程,故C正确;
D、炒菜过程中,鸡蛋吸热增加了内能,故D正确。
故选:B。
13.(2023 鄞州区一模)如图是太阳能电池路灯,白天太阳能电池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这种能量通过再次转化储存在大容
量蓄电池内。夜晚蓄电池给路灯供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路灯上的塑料灯罩和铝合金灯柱都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B.夜晚蓄电池给路灯供电时将光能转化为电能
C.白天给蓄电池充电时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D.路灯的灯柱用合金材料制成是因为合金比纯金属具有更好的性能
【答案】D
【解答】解:A、塑料灯罩属于有机合成材料,而铝合金灯柱属于金属材料,故A错误;
BC、在白天太阳能电池板给蓄电池充电是将太阳能→电能→化学能;在晚上,蓄电池给路灯供电,只是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再转化为光能和内能,故BC错误;
D、人们大量使用的是合金而不是纯金属,这是因为合金具有更多优良性能,如铝合金比铝的硬度大、不锈钢比铁的抗腐蚀性强,故D正确。
故选:D。
14.(2023 鹿城区校级一模)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小温制作了一道糖醋排骨,对烹饪过程中出现的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锅铲翻动排骨主要目的是通过做功使排骨的内能增加
B.排骨上方的“白气”是水蒸气
C.收汁时用锅铲不停揽动,使汤汁受热均匀
D.爆炒排骨不盖锅盖有利于减小醋和水的蒸发
【答案】C
【解答】解:A、锅铲翻动排骨主要目的是通过热传递使排骨的内能增加,故A错误;
B、排骨上方的“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故B错误;
C、收汁时用锅铲不停揽动,使汤汁受热均匀,故C正确;
D、爆炒排骨不盖锅盖可以加快醋和水的蒸发,故D错误。
故选:C。
15.(2023 鹿城区一模)甲、乙两物体的质量都为2kg,丙物体质量为1kg,三个物体升高1℃吸收的热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乙的比热容与丙相等
B.甲的比热容比乙小
C.甲和丙比热容相等,可能是同一种物质
D.甲、乙的温度都降低1℃,甲比乙放出的热量多
【答案】D
【解答】解:由题意和图可知:甲、乙两物体质量都为1kg,丙物体质量为2kg,三个物体温度都升高1℃,甲吸收的热量多,乙、丙吸热相同。
A、乙、丙吸热相同,升高温度相同,质量不同,根据或Q=cmΔt可知,比热容不同,故A错误;
BC、甲、乙质量相同,升高温度相同,甲吸热多,根据或Q=cmΔt可知,甲的比热容大于乙的比热容,故BC错误;
D、已知甲、乙两物体温度都升高1℃,甲比乙吸收的热量多,故甲、乙的温度都降低1℃,甲比乙放出的热量多,故D正确。
故选:D。
16.(2023 鹿城区模拟)滑板是深受青少年喜欢的一项体育运动。如图是U形滑台和运动员姿势的简化示意图。运动员在滑台A处由静止自由下滑,不计滑台摩擦和空气阻力,仅依靠滑行过程中运动员姿势的自然(不用力)变化,最有可能滑到滑台C处的是(  )
A. B.
C. D.
【答案】B
【解答】解:不计滑台摩擦和空气阻力,则运动员在整个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A、若运动员站立着从A开始滑行,到达U形滑台另一侧最高位置B点时,若是站立着,则此时重力势能等于A点的重力势能,动能为零,所以运动员不会继续向前滑行,就不会到达C点,故A错误;
B、若运动员站立着从A开始滑行,到达U形滑台另一侧最高位置B点时,若是全蹲着,则此时重力势能小于A点的重力势能,则A点部分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动能此时不为零,所以运动员会继续向前滑行,就可能会到达C点,故B正确;
CD、若运动员全蹲着从A开始滑行,到达U形滑台另一侧最高位置B点时,也应该是全蹲着(前后两次重力势能相等,动能均为零),因为若是站着到达或者平蹲着到达B点,则运动员在B点的重力势能大于初始的A点(违反机械能守恒定律),故CD错误。
故选:B。
二.填空题(共10小题)
17.(2023 滨江区一模)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再次传来好消息:
(1)2022年11月29日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由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升空。火箭燃料要求质量小而放出的热量多,使用液氢作为燃料就是利用它  热值 高的特性。火箭加速升空过程中,将燃料燃烧产生燃气的能转化为火箭的机械能。
(2)2022年12月4日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返回舱进入大气层时与空气剧烈摩擦,表面温度急剧升高,这是通过  摩擦做功 的方式改变内能。
【解答】解:(1)火箭采用液态氢作燃料,原因是液态氢具有较高的热值,完全燃烧相同质量的氢时,可以放出更多的热量;
(2)返回舱进入大气层时,克服摩擦做功,返回舱的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使返回舱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这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它的内能;
故答案为:(1)热值;(2)摩擦做功。
18.(2023 淳安县一模)千岛湖是新安江水电站建成蓄水后形成的人工湖。请回答下列问题:
(1)库区形成后,对千岛湖城区的气候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与水库形成之前相比,水量更充足,昼夜温差变小,这是因为水的  比热容 大的原因。
(2)新安江水库的大坝修筑成上窄下宽的形状,请从压强角度解释这样设计的原因是  水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上窄下宽的形状可以使大坝承受更大的水的压强 。
【解答】解:(1)库区形成后,水量充足,由于水的比热容较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土壤砂石比较,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热量时,水的温度升高或降低得少,因此库区的昼夜温差变小;
(2)由于水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所以水库的大坝修筑成上窄下宽的形状可以承受更大的水的压强。
故答案为:(1)比热容;(2)水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上窄下宽的形状可以使大坝承受更大的水的压强。
19.(2023 上虞区一模)如图所示,小冰使用洗手液时,发现出液量不易控制。观察出液管洗手液瓶的结构并结合日常使用情况,请你猜想每次按压的出液量可能与向下按压的程度和  出液管的粗细(答案合理即可); 有关。洗手液被压出来是因为出液管内部的压强  大于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出液口外部的压强。闻到有酒精的气味,这表明  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
【解答】解:结合日常使用情况,猜想每次按压的出液量可能与向下按压的程度与出液管的粗细有关(或按压力的大小或按压次数或出液口的大小或洗手液的质量或洗手液的粘稠程度或洗手波的密度等)(说明:答出与结构或其中液体相关的猜想均可);
用力向下按压出液管,瓶内空气体积减小,压强增大,当瓶内气压大于外部气压时,洗手液就被压出来了;
闻到有酒精的气味,这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故答案为:出液管的粗细(答案合理即可);大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20.(2023 天台县一模)马丁喷气背包是“世上操作最简单的飞行器”,它很好驾驭,你只要系好安全带,旋转操作杆,它就会带你离开地面,如图所示。
(1)飞行背包发动燃料为汽油,则汽油燃烧时将  化学 能转化为内能。
(2)喷气飞行背包向下快速喷气,使人腾空而起,说明物体间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
(3)要使“火箭人”悬停在空中,背包喷出气体的方向应该是  竖直向下 。
【解答】解:(1)飞行背包发动燃料为汽油,则汽油燃烧时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2)发动机将燃烧后的气体通过喷气孔向下喷出,使人获得向上的飞行动力,这是利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原理。
(3)要使“火箭人”悬停在空中,则“火箭人”受重力与向上的推力,并且二力是一对平衡力,故背包喷出气体的方向应该是竖直向下。
故答案为:(1)化学;(2)力的作用是相互的;(3)竖直向下。
21.(2023 海曙区校级一模)某实验小组为了探究气缸内气体压强p与缸内气柱长度h的关系,设计了一个带有活塞(横截面积S=5cm2)并封闭了气体的密闭金属气缸,如图甲所示。某次实验过程中,活塞缓慢下压,记录数据后绘制出如图乙所示图像。请回答下列问题:
(1)活塞下压过程中,缸内气体内能  变大 (选填“变小”“变大”或“不变”)。
(2)据图乙可知,缸内气体压强p与长度h成  反 比。(选填“正”或“反”)。
(3)经测量,当缸内气体压强p1为1×105Pa时,h=10cm,此时缸内气体的密度ρ1为1.3kg/m3。那么,当缸内气体压强p2为5×105Pa时,缸内气体的密度ρ2为  6.5kg/m3 。
【解答】解:(1)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活塞下压过程中,缸内气体内能变大;
(2)由图像可得:一定质量的气体,温度不变时,Ph乘积为一定值,即压强与气缸内气体的长度成反比;
(3)由图像乙可知,当气体压强p为1×105Pa时对应的缸内气体的长度为h1=10cm,
所以气缸内气体的体积为:V1=Sh1,
气缸内气体的质量为:m=ρ1V1=ρ1Sh1,
由图像乙可知,当气体压强p为5×105Pa时对应的缸内气体的长度为h2=2cm,在此过程中气体的质量不变,
所以m=ρ2V2=ρ2Sh2,
密闭气缸内,气体的质量不变,则ρ1Sh1=ρ2Sh2,
解得:ρ2==ρ1=×1.3kg/m3=6.5kg/m3。
故答案为:(1)变大;(2)反;(3)6.5kg/m3。
22.(2023 鄞州区一模)如图甲为航母上简化的蒸汽弹射装置,能带动舰载机在两秒钟内达到起飞速度,图乙为汽油机的工作冲程。
(1)蒸汽弹射装置工作时,气缸内蒸汽体积膨胀,对外做功,内能  减小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同时推动活塞,使舰载机获得巨大的动能。
(2)蒸汽弹射装置工作时的能量转化与图乙中的  C 图(选填字母)所示冲程相同。
【解答】解:(1)蒸汽弹射装置工作时,气缸内蒸汽体积膨胀,对外做功,其内能减小,同时推动活塞,使舰载机获得巨大的牵引力,该过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2)C图中汽油机两气门都关闭,火花塞点火和活塞向下移动,是汽油机的做功冲程,也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过程,与蒸汽弹射装置工作时的原理相似。
故答案为:(1)减小;(2)C。
23.(2023 路桥区一模)为了“建设美丽城市,优化市内交通“,台州轻轨S1号线已经正式通车。地铁的建造过程需要大型机械一﹣盾构机,如图所示。盾构机在前进过程中利用激光进行导向,这主要利用了光的  直线传播 原理。盾构机前端安装了“削铁如泥”的刀盘,刀盘旋转工作时产生大量的热,这是通过  做功 方式改变物体内能。工作过程中盾构机的前端需要用水给刀片降温,主要利用了水的  比热容 (填物质的特性)比较大。
【解答】解:盾构机在前进过程中利用激光进行导向,这主要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原理;
盾构机前端安装了“削铁如泥”的刀盘,刀盘旋转工作时产生大量的热,这是通过做功方式改变物体内能;
工作过程中盾构机的前端需要用水给刀片降温,这是利用水的比热容较大的原理。
故答案为:直线传播;做功;比热容。
24.(2023 衢江区一模)天宫课堂激发了同学们对航天科技的兴趣和热情,请用学过的知识回答:
(1)王亚平在课堂上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几乎飘在“天宫”中的大水球,因为在太空失重环境下,水球中水分子在  引力 (填“引力”或“斥力”)作用下,使水球表面积收缩到最小成正球体。
(2)透过水球,我们能看到王亚平的一个倒立、缩小的像,实际上这是通过光的折射所成的  实 (填“实”或“虚”)像。
(3)王亚平用针筒向水球内注入几滴蓝色液体,水球变成了一个均匀的蓝色水球,再向水球中塞进一片泡腾片(主要化学成分是可溶性的有机酸和碳酸盐),不久水球内部产生了大量的气泡,气泡居然不会逸出,且水球慢慢变大,很像我们居住的蓝色地球。上述现象可推测出在失重条件下  ABC (可多选)。
A.分子仍然做无规则运动
B.水仍然可以溶解某些物质
C.化学反应仍然可以发生
D.水球内气泡仍然受浮力作用
【解答】解:(1)因为在太空失重环境下,水球中水分子在引力作用下,使水球表面积收缩到最小成正球体;
(2)水球相当于一个凸透镜,王亚平在凸透镜的二倍焦距之外,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3)AB、在太空中,分子仍然做无规则运动,水仍然可以溶解某些物质,故AB正确;
C、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所以化学反应仍然可以发生,故C正确;
D、浸入液体的物体受到液体对物体上下表面的压力差就是浮力,由于太空中处于失重状态,液体中的物体不会受到压力的作用,不会受到浮力,故D错误;故选:ABC。
故答案为:(1)引力;(2)实;(3)ABC。
25.(2023 杭州一模)滑雪是北京冬奥会的项目之一,里面蕴含着很多科学知识。
(1)图甲的运动员保持该姿势不变沿着坡面自由下滑,速度逐渐增大,他的机械能  变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若某段坡而的高度为H、长度为L、粗糙程度相同,重为G的运动员保持姿势不变恰好沿该坡面自由匀速滑下,滑行时的模拟图如图乙所示,则受到的摩擦力方向为沿坡面  向上 (选填“向下”或“向上”),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   (用题中的字母表示),忽略空气阻力。
【解答】解:(1)图甲的运动员保持该姿势不变沿着坡面自由下滑,速度逐渐增大,高度逐渐变小,质量不变,则运动员的动能变大,重力势能变小,由于受摩擦力的作用,一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所以他的机械能变小;
(2)运动员沿坡面自由匀速滑下时,运动员相对于坡面向下运动,所以其受到的摩擦力方向沿坡面向上;
运动员沿坡面匀速滑下时,克服摩擦做功,重力势能转化为内能,此时消耗的重力势能等于克服摩擦做的功,即:W=EP,
根据EP=Gh和W=fL可得:fL=GH,
解得:f=。
故答案为:(1)变小;(2)向上;。
26.(2023 北仑区一模)如图所示实验中,当水蒸气把软木塞冲出试管时,管口会出现水雾。
(1)此实验中的能量转化类似于四冲程汽油机的  做功 冲程。
(2)若试管中有20mL的水,当温度从20℃升高到100℃时,需要吸收的热量是  6.72×103 J。(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 ℃))
【解答】解:(1)在实验过程中,水蒸气把软木塞冲出试管时,水蒸气的内能会转化为塞子的机械能,把塞子冲出去;实验中能量的转化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与汽油机的做功冲程相同;
(2)水的体积V=20mL=20cm3=20×10﹣6m3,
水的质量m=ρV=1.0×103kg/m3×20×10﹣6m3=0.02kg,Q吸=cmΔt=4.2×103J/(kg ℃)×0.02kg×(100℃﹣20℃)=6.72×103J。
故答案为:(1)做功;(2)6.72×103。
三.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
27.(2023 嵊州市模拟)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是许多科学家经长期探索建立起来的,是科学史上的重大发现。
材料一:十七至十八世纪,多位科学家对能量的量度提出了不同的观点。1644年,笛卡尔用物体的质量和其速度的乘积来量度;1686年,莱布尼兹用物体的质量和其速度平方的乘积来量度;1743年,达朗贝尔用“活力”(即物体受力作用而通过一定距离)来量度。
材料二:温度计的不断改进给热与功研究的精确化准备了必要条件。焦耳通过400多次的实验,于1849年精确地测定了热功当量关系的数值,这一数值与现代公认值非常接近,为能量守恒定律的确立奠定了定量的实验基础。
(1)材料一中,哪位科学家的观点与“功”概念相符合  C 。
A.笛卡尔
B.莱布尼兹
C.达朗贝尔
(2)如图所示是焦耳研究热功当量关系的实验装置,通过重物的上下运动,带动叶片转动,通过做功使水的内能  增大 (选填“增大”或“减小”)。
(3)结合材料分析,以下观点正确的是  ACD 。(可多选)
A.面对前人的观点要敢质疑
B.时间久远的理论是没有科学价值的
C.测量工具的发展有助于科学理论研究
D.对科学的认识是不断修正完善的过程
【解答】解:(1)功是力和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达朗贝尔用“活力”(即物体受力作用而通过一定距离)来量度,所以科学家达朗贝尔的观点与“功”概念相符合,故选C;
(2)通过重物的上下运动,带动叶片转动,通过做功使水的内能增大。
(3)A.面对前人的观点要敢质疑,有自己的见解,故A正确;
B.时间久远的理论是有科学价值的,故B错误;
C.测量工具的发展有助于科学理论研究,故C正确;
D.对科学的认识是不断修正完善的过程,故D正确。
故选ACD。
故答案为:(1)C;(2)增大;(3)ACD。
四.解答题(共3小题)
28.(2023 慈溪市校级模拟)(1)生活中处处要注意安全,烟头掉落、炉忘关....稍不注意就可能引发火灾。如图是某型号的干粉灭火器的结构示意图。
①干粉灭火器使用时,只要拔下保险销,用手握紧压把,就可通过连杆把高压气体的容器打开。这里的“压把”属于  省力 杠杆。
②某干粉灭火剂的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当千粉灭火剂喷射到燃烧区,灭火刺”即能灭火。请结合燃烧的条件,简述该干粉灭火器灭火的原理  碳酸氢钠喷射到可燃物上受热会分解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水汽化吸热降低可燃物的温度,又因为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会覆盖在可燃物的表面而隔绝氧气,从而起到灭火的作用 。
(已知: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2NaHCO3=加热=Na2CO3+CO2+H2O)
(2)为了说明分子之间有引力,小明在实验室用两个紧压在一起的铅柱做实验,如图所示,铅柱A和铅柱B所受的重力均为2N,两个铅柱接触面的面积为3cm2,当悬挂重物所受的重力为20N时,两个铅柱没有被拉开。于是,小明认为这个实验说明了分子之间存在引力。小华观测到该实验室的大气压为1×105Pa,于是她认为两个铅柱之所以没被拉开,是因为大气压的作用。请你利用所学知识和上述数据,判断小明做的铅柱实验能否说明分子之间存在引力。请写出计算、推理过程和结论。
【答案】(1)①省力;
②碳酸氢钠喷射到可燃物上受热会分解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水汽化吸热降低可燃物的温度,又因为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会覆盖在可燃物的表面而隔绝氧气,从而起到灭火的作用。
(2)不能;根据P=可知,铅柱B的底面受到的大气压力F=PS=1×105Pa×3×10﹣4m2=30N,方向竖直向上,铅柱B和悬挂重物G总=GB+G物=2N+20N=22N,又因为F>G总,因此它能使两个铅块无法被拉开,所以小明做的铅柱实验不能说明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解答】解:(1)①“压把”的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属于省力杠杆;
②碳酸氢钠受热会分解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水汽化吸热降低可燃物的温度,由因为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会覆盖在可燃物的表面而隔绝氧气,从而起到灭火的作用;
(2)根据P=可知,铅柱B的底面受到的大气压力F=PS=1×105Pa×3×10﹣4m2=30N,方向竖直向上,铅柱B和悬挂重物G总=GB+G物=2N+20N=22N,又因为F>G总,因此它能使两个铅块无法被拉开,所以小明做的铅柱实验不能说明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29.(2023 杭州一模)小金在探究“物质的放热能力与哪些因素有关”时,分别用质量均为0.5kg的水和煤油进行对比实验,并用图像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处理,如图所示。实验过程中,控制水和煤油在相同时间内放出相等的热量,分析图像可以得出 甲 (选填“甲”或“乙”)物质为水,煤油在(0~15min内放出的热量为 4.2×104J 。[c水=4.2×103/(kg ℃)]
【解答】解:(1)甲、乙两液体在相同时间内放出的热量相等,由图像可知,甲液体的温度降低得慢,乙液体的温度降低得快;
根据放热公式Q放=cmΔt可知,在质量相等、放热也相同的情况下,谁的温度降低得慢(即Δt小),则它的比热容大;
所以,甲液体的比热容大,若甲、乙两种液体中,一种液体是水,则这种液体一定是甲液体;
(2)甲液体是水,由图可知,水的初温是60℃,放热15分钟后水的末温是40℃,
则水在0~15min内放出的热量:
Q水放=c水m水(t水﹣t0)=4.2×103J/(kg ℃)×0.5kg×(60℃﹣40℃)=4.2×104J,
由题知,实验过程中水和煤油在相同时间内放出的热量相等,
所以煤油在0~15min内放出的热量:Q液放=Q水放=4.2×104J。
故答案为:甲;4.2×104J。
30.(2023 杭州模拟)共享汽车,市民可以通过扫码进行注册、认证、租车、还车等一系列操作。共享汽车为纯电动新能源车,它的废气排放几乎为零,而燃油汽车的废气中PM2.5含量比较高。如图一是一款按租用时间收费的电动共享汽车。小金一家三口租用该款电动共享汽车去旅游,从租车点一路不停行驶105千米到达目的地,若全程的速度为70km/h.回答下列问题:
电池容量(kW h) 22
车载充电器输入电压(V) 220
车载充电器输入电流(A) 16
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效率 70%
(1)共享汽车行驶过程中,主要将  电 能转化为  机械 能。
(2)PM2.5颗粒从肺部毛细血管吸入,首先进入心脏四个腔中的  左心房 ;
(3)该电动汽车的部分参数如表中所示。根据表中的数据,将耗完电能的电池充满电,理论上需  6.25 h。
【解答】解:(1)共享汽车行驶过程中,主要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2)PM2 5颗粒物吸入后经过呼吸道到达肺,从肺泡经过气体扩散进入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
因此这些颗粒物通过人体肺部进入血液,首先抵达心脏的腔室为左心房。
(3)充电器的充电功率:P=UI=220V×16A=3520W=3.52kW;
充电时间:。
故答案为:(1)电;机械;
(2)左心房;
(3)6.25。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