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柳州市柳州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广西柳州市柳州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10-18 15:03:34

文档简介

2023级高一上历史开学考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3.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卡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考古发现,新石器时代后期,黄河流域的大汶口文化、长江流域的马家浜文化和屈家岭文化时期均盛行拔牙风俗——用硬物反复敲打牙齿使齿根折断,然后拔除。并且不论性别和年代早晚,普遍流行的是拔除一对上颌侧门齿。这反映出当时( )
A. 审美追求和情趣的紧密结合 B. 南北文化交流呈现活跃态势
C. 原始宗教影响人们生活习俗 D. 古代医学获得重大技术突破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反映出”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范围为新石器时代中国。根据材料“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盛行拔牙风俗”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石器时代后期,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都盛行拔牙风俗,这说明南北两地出现了较为广泛的文化交往,B项正确;材料主要体现的是南北方文化交流的状况,审美追求和情趣的紧密结合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A项;原始宗教对人们生活习俗的影响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C项;D项表述在材料中没有体现,且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故选B项。
2. 有先秦思想家认为,“君上之于民也,有难则用其死,安平则尽其力”。据此可知这位思想家强调
A. 君主无为而治 B. 强化血缘等级
C. 推行礼乐仁政 D. 实行严刑峻法
【答案】D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依据所学知识材料属于韩非的话,其意为君主对于民众,危难时就要他们拼死作战,安定时就要他们尽力耕作,由此可知A强调无为不符合题意,B、与题干无关,C、为儒家思想,所以A、B、C都不正确,材料符合法家的主张,所以选D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百家争鸣·法家思想
3. 柳宗元的《封建论》:“秦之所以革之者,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其情私也,私其一己之威也,私其尽臣畜(属)于我也。然而公天下之端自秦始”。材料中“公天下之端”指的是( )
A. 郡县制度 B. 制定秦律 C. 皇帝制度 D. 统一车轨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根据材料“秦之所以革之者,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其情私也,私其一己之威也,私其尽臣畜(属)于我也。然而公天下之端自秦始”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郡县制取代分封制,郡县长官皆由皇帝来任命,不能世袭,标志着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A项正确;材料中“公天下之端”指的是郡县制度,制定秦律与材料无关,排除B项;皇帝制度是秦朝的中央制度,材料涉及的是秦朝的地方行政制度变化,排除C项;材料中“公天下之端”指的是郡县制度,统一车轨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
4. 汉代董仲舒明确提出“屈民以申君”,要求臣民必须服从君主;同时也提出“屈君以申天”,君主必须要服从天意。只要君主的行为合乎“天道”,就可以永保太平。这( )
A. 适应了封建正统的需要 B. 保障了西汉政权的稳固
C. 体现了限制君权的思想 D. 确立了儒学的独尊地位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汉时期(中国)。据本题材料“‘屈君以申天’,君主必须要服从天意。只要君主的行为合乎‘天道’,就可以永保太平。”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天人感应一方面说皇帝代表天意,要人民服从皇帝,即所谓“君权神授”,这就为汉代统治的永恒合理性作论证和辩护;另一方面要皇帝尊天保民,实行仁政,借用“天”的权威来限制皇帝的私欲;故适应了封建正统的需要,A项正确;汉政权后来依然覆灭,说明该思想没有保障了西汉政权的稳固,排除B项;限制君权的思想只是材料中一个方面,排除C项;确立儒学独尊地位属于其影响,与材料内容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
5. 下表为《唐宋时期主要水利工程统计表(单位:项)》。它表明( )
陕西 河南 山西 浙江 江西 湖北 福建
唐 32 11 32 44 20 4 29
北宋 12 7 25 86 18 4 45
金及同时期南宋 4 2 14 185 36 14 63
A. 中央集权得到加强 B. 土地兼并的抑制
C. 灌溉工具广泛使用 D. 经济重心的南移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宋时期(中国)。据材料可知,唐朝到南宋时期,主要水利工程由主要在北方到主要到南方演变,体现了经济重心的南移,D项正确;材料反映了各地水利工程修建的情况,不能反映中央集权,排除A项;水利工程的情况与土地兼并没有直接关系,排除B项;水利工程的修建与灌溉工具没有直接关系,排除C项。故选D项。
6. 康熙在位61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期间,平定吴三桂、尚可喜、耿精忠三藩之乱,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管辖,击败分裂势力准噶尔部,在多伦与内外蒙古首领会盟,册封西藏“达赖班禅”,崇尚儒家文化,开科取士,延揽汉族文士。下列选项对此评价正确的是( )
A. 进一步加强了君主专制 B. 有力的维护了国家主权
C. 促进经济文化发展繁荣 D. 推动民族国家日趋稳固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评价题。时空是康熙在时期。关键信息是“平三藩之乱、设台湾府、击败分裂势力、会盟、册封、延揽汉士”并结合所学可知,康熙的统治奠定了“康乾盛世”的基础,这一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更趋稳固,100多年的鼎盛局面,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疆域开拓和巩固,材料中所提到的这些史实正是其表现,D项正确;清朝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主要表现在军机处的设置、奏折制、文字狱等,材料中所提及史实没有涉及,排除A项;材料中仅有“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管辖,击败分裂势力准噶尔部”史实,体现了维护了国家主权,排除B项;清朝统治者实行行文字狱政策,文化受到钳制,材料也没有涉及济文化发展繁荣,排除C项。故选D项。
7. 恩格斯曾经这样评论某场战争:“当英国和法国对中国进行一场代价巨大的战争时,俄国则保持中立,只是在战争快结束时它才插手干预。结果,英国和法国对中国进行战争,只是为了让俄国得到好处。”这场战争是( )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当英国和法国对中国进行一场代价巨大的战争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法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B项正确;鸦片战争与法国无关,排除A项;甲午战争与法国无关,排除C项;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俄国也参与了,并没有保持中立,排除D项。故选B项。
8. 下图是晚清时期某企业地理分布示意图。据此推知,该类企业的创办( )
A. 践行了洋务派求富的主张 B. 反映了清王朝维护统治的意图
C. 便利了列强对华经济侵略 D. 发展了晚清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据图可知,该类企业集中分布于直隶、江苏、福建等政治军事要地,结合所学洋务运动中军事企业的分布,可知该类企业是洋务运动时期的军事企业,结合所学直隶省成为军事工业创办地的重要选择,不管是对内镇压还是对外抗衡,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另有一些军事工业分布在太平天国和少数民族起义、地方匪乱严重之地,所以洋务运动创办的军事企业反映了清王朝维护统治的意图,B项正确;军事工业创办的口号是“自强”,而“求富”是民用工业的口号,排除A项;C项与洋务运动的军事企业无关,排除C项;洋务运动的军事工业是官府创办的,实行封建衙门式的管理,不属于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排除D项。故选B项。
9. 中国共产党的一份宣言称:红军准备在三个条件下与任何武装部队订立共同对日作战的协定。这三个条件是:立即停止进攻苏区;立即保证民众的民主权利;立即武装民众创立武装的义勇军。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
A. 确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 B. 改变了抗日反蒋方针
C. 以民族利益为重倡导团结抗战 D. 确定了全面抗战路线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红军准备在三个条件下与任何武装部队订立共同对日作战的协定”,可知为了抗日红军团结抗日的武装力量,以民族利益为重倡导团结抗战,C项正确;瓦窑堡会议确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排除A项;西安事变改变了抗日反蒋方针,排除B项;洛川会议确定了全面抗战路线,排除D项。故选C项。
10. 观察如图,它反映的是
A. 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B. 农村生产关系调整
C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D. 对外开放格局形成
【答案】C
【解析】
【详解】从材料中的“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等内容可得出,这是改革开放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要增强企业活力,C项正确;A项是三大改造完成,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城市而不是农村,排除B项;材料强调体制改革,而不是开放,排除D项。故选C项。
11. 史学家汉密尔顿说:“在希腊,历史开始它的第十页记载时,就没有古代国家的痕迹,在希腊的舞台上,没有使人望而生畏、止步不前的权势神威,没有埃及的法老,也没有美索不达米亚的神父一皇帝”。这表明
A. 古代希腊从没出现过君主制 B. 希腊民主植根于悠久的文化传统
C. 希腊文明诞生时间相对较晚 D. 希腊神话具有“人神同体”特征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中“没有使人望而生畏、止步不前权势神威,没有埃及的法老,也没有美索不达米亚的神父—皇帝”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雅典历史中很少存在专制权威,说明希腊民主植根于悠久的文化传统,B项正确;“从没出现过君主制”说法太绝对,A项排除;希腊文明被视为西方文明的“发源地”,历史悠久,C项排除;材料并未涉及“希腊神话”相关信息,D项排除。B项正确。
12. 《十日谈》中描写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位有钱人与一位穷姑娘彼此相爱,但有钱人的母亲希望他能娶一位门当户对的小姐,便从中阻挠,间接害死了这对有情人。由此可见,薄伽丘( )
A. 弘扬理性主义 B. 追求男女平等
C. 宣扬天赋人权 D. 鼓吹人性自由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材料“但有钱人的母亲希望他能娶一位门当户对的小姐,便从中阻挠,间接害死了这对有情人”体现的是薄伽丘反对顽固思想对人性的束缚,鼓吹人性自由,闪烁着人文主义光芒,D项正确;理性主义与启蒙运动有关,排除A项;材料与男女平等的说法无关,排除B项;天赋人权与启蒙运动有关,排除C项。故选D项。
13. 15世纪后,全球出现了一次洲际人口迁徙大浪潮,欧洲移民率先流动,随之触发了非洲和亚洲的人口外移,美洲成为人口主要流入目的地。这次人口迁徙浪潮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 资本主义的发展 B. 世界人口的过剩
C. 海上丝路的扩大 D. 世界族群的交融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随着欧洲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欧洲人开辟新航路,并对外殖民,欧洲人口率先流动到美洲,由于美洲印第安人大量死亡,欧洲人为了发展种植业经济,进行黑奴贸易,使非洲人口大量迁出,后来亚洲人也被作为移民来开发美洲,A项正确;当时世界人口不存在过剩,排除B项;海上丝绸之路主要是指中国与世界的贸易路线,排除C项;世界族群的交融是结果,不是原因,排除D项。故选A项。
14. 19世纪初的欧洲城市街道一般使用鹅卵石铺路,到19世纪末已用砖、混凝土、沥青铺路;自来水系统于1850年以后开始在伦敦、巴黎等城市建成;路灯制度从19世纪开始也日益改良。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各国市政建设进步 B. 工业化的持续推进
C. 城市职能的快速发展 D. 市民生活需求提升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时空是19世纪的欧洲。根据材料及所学得出主要结论:19世纪正值欧洲工业革命时期,材料所述市政建设的进步与当时的工业发展密切相关,B项正确;“各国市政建设的进步”是对材料的解读,而不是原因分析,排除A项;城市职能的快速发展、市民生活需求提升,均不是19世纪欧洲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原因,排除CD项。故选B项。
15. 如图为作于1989年的时政漫画《柏林墙终被拆除了》。漫画中,挖掘机正在拆毁柏林墙,豁口上方的文字是“德国重新统一”。豁口两侧从左至右分别是联邦德国总理科尔、英国首相撒切尔、法国总统密特朗、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和民主德国领导人克伦茨,五人表情各异,态度微妙。该漫画意在说明,柏林墙的拆除( )
A. 使德国走向国家统一 B. 标志着欧洲联合的开始
C. 加速了两极格局瓦解 D. 影射了美国实力的衰落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设问词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1989年欧洲。据材料“漫画中,挖掘机正在拆毁柏林墙,豁口上方的文字是“德国重新统一”。豁口两侧从左至右分别是联邦德国总理科尔、英国首相撒切尔、法国总统密特朗、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和民主德国领导人克伦茨,五人表情各异,态度微妙”及所学可知,1989年东欧剧变。苏联改革失败,背离社会主义道路,放弃共产党领导地位。这些都加速了两极格局的瓦解,因此该漫画的意图是柏林墙的拆除加速了两极格局的瓦解,C项正确;A项是题干的表面意思,不是本质,排除A项;柏林墙的拆除标志着两德统一,而欧洲联合的开始是从欧洲煤钢共同体开始的,排除B项;影射了苏联实力的衰落,排除D项。故选C项。
16. 如图为苏俄(联)某经济政策实施前后农业发展情况。该经济政策为( )
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新经济政策
C. 农业集体化 D. 用收购制取代义务交售制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时空是:1913-1925年苏俄(联)。据题干图表可知,该经济政策的实施促进了粮食作物耕种面积的扩大和粮食作物产量的提高,结合所学,1921年3月,苏俄政府决定实行新经济政策,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规定农民在交纳粮食税后,剩下的粮食由自己支配。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提高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的恢复和发展,B项正确;国内战争结束后,苏俄继续执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了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这与题干图表显示的农业恢复与发展不符,排除A项;农业集体化是在斯大林领导下于20世纪20年代后期开始实施的,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C项;用收购制取代义务交售制是二战后赫鲁晓夫经济改革的措施,排除D项。故选B项。
二、非选择题(共三大题,17题20分,18题20分,19题12分,共52分)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自古以来,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一直都是关系着国家稳定、兴衰的重要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行省实行群官负责和圆署会议制(即通过行省官员集体开会共同负责),行省官员通常由平掌、右丞、左丞、参知政事等六七人组成。……无论行政、财政、军事、司法诸事权,朝廷总是在直接掌握某些基本权力(如主要军队、官吏任用等)的同时,把相当一部分权力分寄于行省,然后借行省集权于中央。显而易见,元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
——李治安《元代行省制的特点与历史作用》
材料三 美国1787年宪法第六条 规定:本宪法及依本宪法所制定之合众国法律,以及合众国已经缔结及将要缔结的一切条约,皆为全国之最高法律;每个州的法官都应受其约束,任何一州宪法或法律中的任何内容与之抵触时,均不得有违这一规定。前述之参议员及众议员,各州州议会议员,合众国政府及各州政府之一切行政及司法官员,均应宣誓或誓愿拥护本宪法。美国1787年宪法及其修正案第十条 规定:本宪法所未授予合众国或未禁止各州行使之权力,均由各州或人民保留之。美国内战结束后,国会通过宪法第十三条 和第十四条 修正案,规定:任何一州,都不得制定实施限制合众国公民的特权或豁免权的任何法律。
——摘编自任东来等《美国宪政历程》
材料四 中国如果采取联邦制,就会在各民族间增加界墙,增加民族纠纷。因为我国许多少数民族同汉族长期共同聚居在一个地区,有些地区,如内蒙古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汉族都占很大比重,若实行严格的单一民族的联邦制,很多人就要搬家。这对各民族的团结和发展都很不利……
——1957年周恩来关于民族问题的谈话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元朝行省制度基本特征,指出郡县制和行省制之间的关系。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请用史实简要说明美国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有何特点。
(3)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我国在解决民族问题上所采取的策略与依据。
【答案】(1)特征:行省实行群官负责和集体议事;行省在自己的辖区内有较大的统治权,但是受中央节制;行省区划注重犬牙交错、以北制南,防止地方割据称雄。
关系:继承和发展的关系。
(2)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或联邦政府集权和各州自治相结合,中央集权下各州仍保留部分权利);国家主权属于联邦政府;联邦权力高于各州权力;各州可以在不违背宪法的前提下制定地方法律,有一定的自治权。
(3)策略: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依据:中国自古以来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之间大杂居小聚居的现状;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符合新中国建立的国情,有助于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
【解析】
【详解】(1)特征:据材料二“行省官员集体开会共同负责”得出,行省实行群官负责和集体议事制度;根据材料二“无论行政、财政、军事、司法诸事权,朝廷总是在直接掌握某些基本权力的同时,把相当一部分权力分寄于行省,然后借行省集权于中央”得出行省较过去郡县制之下的地方行政单位已经获得了较大的自主权,但仍要受制于中央;根据材料一的图三示意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元朝区划注重犬牙交错、以北制南,防止地方割据称雄。关系:根据所学可知是继承和发展的关系。
(2)关系:据材料三“任何一州宪法或法律中的任何内容与之抵触时,均不得有违这一规定”可以看出国家主权属于联邦政府;联邦权力高于各州权力;各州可以在不违背宪法的前提下制定地方法律,有一定的自治权。;从“本宪法所未授予合众国或未禁止各州行使之权力,均由各州或由人民保留之。”可以看出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实行分权,地方政府保留一定的权力。
(3)策略:根据所学可知我国解决民族问题上采取的措施是民族区域自治。依据:根据材料四“因为我国许多少数民族同汉族长期共同聚居在一个地区”并结合所学可知中国各民族之间大杂居小聚居的现状;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符合新中国建立的国情,有助于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
1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朝代 南方 北方
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西汉 2470685 19.8% 9985785 80.2%
唐代 3920415 43.2% 5148529 56.8%
北宋 11224760 62.9% 6624296 37.1%
——杨远《西汉至北宋中国经济文化向南发展》
材料二
16世纪以来世界人口的主要迁移方向示意图
——钱乘旦《不平衡发展:20世纪历史与现代化》
(1)根据材料一,概括西汉至北宋户口变化的总体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
(2)依据材料二,指出16世纪以来世界人口的主要迁移方向,并分析其产生的积极影响。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移民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答案】(1)趋势:南方户口占全国户口比例显著增加并逐渐超过北方,形成南多北少格局。
原因:北方战乱,社会动荡,南方相对安定,北方人口不断南迁;南方经济实力逐渐超过北方(经济重心南移)。
(2)方向:欧洲、非洲人口大量迁往美洲;华人向美洲和东南亚迁移;印度人移向非洲、东南亚和美洲等。
积极影响:(经济角度)推动了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和世界市场的形成;(文明角度)加速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文明)在世界范围的传播;促进了不同文明的交流与融合;(人口角度)改变了世界人口布局;(对迁入地)客观上推动了落后地区的开发与进步。
(3)关系:人口迁移有利于移入地区的开发和经济发展;经济领先地区可吸引外来居民的移入,改变居民结构;人口迁移量过大、过于集中,会造成被移入区资源短缺,不利于可持续发展。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是特点类和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西汉至北宋的中国。
第一小问趋势,据材料一中的表格数据可得出,南方户口占全国户口比例显著增加并逐渐超过北方,形成南多北少格局。
第二小问原因,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的西汉至北宋政治、经济等角度相关知识思考即可。具体来说,政治上,北方战乱,社会动荡,南方相对安定,北方人口不断南迁;经济上,根据所学可知,北方人口不断南迁;南方经济实力逐渐超过北方(经济重心南移)。
【小问2详解】
本题是特点类和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16世纪以来的世界。
第一小问方向,据材料二中的迁移方向示意图可得出,欧洲、非洲人口大量迁往美洲;华人向美洲和东南亚迁移;印度人移向非洲、东南亚和美洲等。
第二小问影响,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的人口迁移相关知识,从经济角度、文明角度、人口角度、对迁入地等角度思考即可。具体来说,(经济角度)推动了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和世界市场的形成;(文明角度)加速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文明)在世界范围的传播;促进了不同文明的交流与融合;(人口角度)改变了世界人口布局;(对迁入地)客观上推动了落后地区的开发与进步。
【小问3详解】
本题是认识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现代世界。
根据上述两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作答。积极方面,人口迁移有利于移入地区的开发和经济发展;经济领先地区可吸引外来居民的移入,改变居民结构;消极方面,人口迁移量过大、过于集中,会造成被移入区资源短缺,不利于可持续发展。
19. 下图是1983年我国发行的一套纪念邮票——《中国古代文学家》。请你参照该套邮票,推荐我国古代其他类别人物纪念邮票的4位候选人,并简述推荐理由。
【答案】示例:
《中国古代思想家》纪念邮票推荐人选:
孔子,春秋晚期鲁国人,儒家学派创始人。其提出的“仁”、“为政以德”、“有教无类”等思想学说对后世、对世界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被誉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
董仲舒,西汉思想家。立足社会需要,糅合其他学派思想,创建了新的儒学体系,提出了“春秋大一统”、“天人感应”、“三纲五常”等重要儒家理论,并得到君主的推崇,使儒学成为中国社会正统思想,影响深远。
朱熹,南宋思想家。他在北宋二程基础上建立了庞大的理学体系,成为宋代理学之大成。其编著《四书章句集注》,称为后世科举考试依据的教科书,学术思想还传及东亚、欧洲,影响深远。其功绩为后世所称道,与孔子圣人并提,称为“朱子”。
王阳明,明朝思想家。他继承发展陆九渊的学说,提出的“致良知”的哲学命题和“知行合一”的方法论,成为心学的集大成者。其思想在明朝中期后得到广泛传播,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评分标准:可以推荐中国古代思想家、艺术家、科技发明家、军事家、政治家、改革家、外交家等不同类别的人物。所列举的四位人物应属于同一类别。推荐类别、姓名、朝代(不用具体到年份)和成就地位(即推荐理由,应有两项以上)需要表述完整。
【解析】2023级高一上历史开学考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3.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卡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考古发现,新石器时代后期,黄河流域的大汶口文化、长江流域的马家浜文化和屈家岭文化时期均盛行拔牙风俗——用硬物反复敲打牙齿使齿根折断,然后拔除。并且不论性别和年代早晚,普遍流行的是拔除一对上颌侧门齿。这反映出当时( )
A. 审美追求和情趣的紧密结合 B. 南北文化交流呈现活跃态势
C. 原始宗教影响人们生活习俗 D. 古代医学获得重大技术突破
2. 有先秦思想家认为,“君上之于民也,有难则用其死,安平则尽其力”。据此可知这位思想家强调
A. 君主无为而治 B. 强化血缘等级
C. 推行礼乐仁政 D. 实行严刑峻法
3. 柳宗元的《封建论》:“秦之所以革之者,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其情私也,私其一己之威也,私其尽臣畜(属)于我也。然而公天下之端自秦始”。材料中“公天下之端”指的是( )
A. 郡县制度 B. 制定秦律 C. 皇帝制度 D. 统一车轨
4. 汉代董仲舒明确提出“屈民以申君”,要求臣民必须服从君主;同时也提出“屈君以申天”,君主必须要服从天意。只要君主的行为合乎“天道”,就可以永保太平。这( )
A. 适应了封建正统的需要 B. 保障了西汉政权的稳固
C. 体现了限制君权的思想 D. 确立了儒学的独尊地位
5. 下表为《唐宋时期主要水利工程统计表(单位:项)》。它表明( )
陕西 河南 山西 浙江 江西 湖北 福建
唐 32 11 32 44 20 4 29
北宋 12 7 25 86 18 4 45
金及同时期南宋 4 2 14 185 36 14 63
A. 中央集权得到加强 B. 土地兼并的抑制
C. 灌溉工具广泛使用 D. 经济重心的南移
6. 康熙在位61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期间,平定吴三桂、尚可喜、耿精忠三藩之乱,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管辖,击败分裂势力准噶尔部,在多伦与内外蒙古首领会盟,册封西藏“达赖班禅”,崇尚儒家文化,开科取士,延揽汉族文士。下列选项对此评价正确的是( )
A. 进一步加强了君主专制 B. 有力的维护了国家主权
C. 促进经济文化发展繁荣 D. 推动民族国家日趋稳固
7. 恩格斯曾经这样评论某场战争:“当英国和法国对中国进行一场代价巨大的战争时,俄国则保持中立,只是在战争快结束时它才插手干预。结果,英国和法国对中国进行战争,只是为了让俄国得到好处。”这场战争是( )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8. 下图是晚清时期某企业地理分布示意图。据此推知,该类企业的创办( )
A. 践行了洋务派求富主张 B. 反映了清王朝维护统治的意图
C. 便利了列强对华经济侵略 D. 发展了晚清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9. 中国共产党的一份宣言称:红军准备在三个条件下与任何武装部队订立共同对日作战的协定。这三个条件是:立即停止进攻苏区;立即保证民众的民主权利;立即武装民众创立武装的义勇军。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
A. 确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 B. 改变了抗日反蒋方针
C. 以民族利益为重倡导团结抗战 D. 确定了全面抗战路线
10. 观察如图,它反映的是
A. 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B. 农村生产关系调整
C.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D. 对外开放格局形成
11. 史学家汉密尔顿说:“在希腊,历史开始它的第十页记载时,就没有古代国家的痕迹,在希腊的舞台上,没有使人望而生畏、止步不前的权势神威,没有埃及的法老,也没有美索不达米亚的神父一皇帝”。这表明
A. 古代希腊从没出现过君主制 B. 希腊民主植根于悠久的文化传统
C. 希腊文明诞生时间相对较晚 D. 希腊神话具有“人神同体”特征
12. 《十日谈》中描写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位有钱人与一位穷姑娘彼此相爱,但有钱人的母亲希望他能娶一位门当户对的小姐,便从中阻挠,间接害死了这对有情人。由此可见,薄伽丘( )
A. 弘扬理性主义 B. 追求男女平等
C. 宣扬天赋人权 D. 鼓吹人性自由
13. 15世纪后,全球出现了一次洲际人口迁徙大浪潮,欧洲移民率先流动,随之触发了非洲和亚洲的人口外移,美洲成为人口主要流入目的地。这次人口迁徙浪潮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 资本主义的发展 B. 世界人口的过剩
C. 海上丝路的扩大 D. 世界族群的交融
14. 19世纪初的欧洲城市街道一般使用鹅卵石铺路,到19世纪末已用砖、混凝土、沥青铺路;自来水系统于1850年以后开始在伦敦、巴黎等城市建成;路灯制度从19世纪开始也日益改良。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各国市政建设的进步 B. 工业化的持续推进
C. 城市职能的快速发展 D. 市民生活需求提升
15. 如图为作于1989年的时政漫画《柏林墙终被拆除了》。漫画中,挖掘机正在拆毁柏林墙,豁口上方的文字是“德国重新统一”。豁口两侧从左至右分别是联邦德国总理科尔、英国首相撒切尔、法国总统密特朗、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和民主德国领导人克伦茨,五人表情各异,态度微妙。该漫画意在说明,柏林墙的拆除( )
A. 使德国走向国家统一 B. 标志着欧洲联合的开始
C. 加速了两极格局瓦解 D. 影射了美国实力的衰落
16. 如图为苏俄(联)某经济政策实施前后农业发展情况。该经济政策为( )
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新经济政策
C. 农业集体化 D. 用收购制取代义务交售制
二、非选择题(共三大题,17题20分,18题20分,19题12分,共52分)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自古以来,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一直都是关系着国家稳定、兴衰的重要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行省实行群官负责和圆署会议制(即通过行省官员集体开会共同负责),行省官员通常由平掌、右丞、左丞、参知政事等六七人组成。……无论行政、财政、军事、司法诸事权,朝廷总是在直接掌握某些基本权力(如主要军队、官吏任用等)的同时,把相当一部分权力分寄于行省,然后借行省集权于中央。显而易见,元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
——李治安《元代行省制的特点与历史作用》
材料三 美国1787年宪法第六条 规定:本宪法及依本宪法所制定之合众国法律,以及合众国已经缔结及将要缔结的一切条约,皆为全国之最高法律;每个州的法官都应受其约束,任何一州宪法或法律中的任何内容与之抵触时,均不得有违这一规定。前述之参议员及众议员,各州州议会议员,合众国政府及各州政府之一切行政及司法官员,均应宣誓或誓愿拥护本宪法。美国1787年宪法及其修正案第十条 规定:本宪法所未授予合众国或未禁止各州行使之权力,均由各州或人民保留之。美国内战结束后,国会通过宪法第十三条 和第十四条 修正案,规定:任何一州,都不得制定实施限制合众国公民的特权或豁免权的任何法律。
——摘编自任东来等《美国宪政历程》
材料四 中国如果采取联邦制,就会在各民族间增加界墙,增加民族纠纷。因为我国许多少数民族同汉族长期共同聚居在一个地区,有些地区,如内蒙古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汉族都占很大比重,若实行严格的单一民族的联邦制,很多人就要搬家。这对各民族的团结和发展都很不利……
——1957年周恩来关于民族问题谈话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元朝行省制度的基本特征,指出郡县制和行省制之间的关系。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请用史实简要说明美国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有何特点。
(3)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我国在解决民族问题上所采取的策略与依据。
1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朝代 南方 北方
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西汉 2470685 19.8% 9985785 802%
唐代 3920415 43.2% 5148529 56.8%
北宋 11224760 62.9% 6624296 37.1%
——杨远《西汉至北宋中国经济文化向南发展》
材料二
16世纪以来世界人口的主要迁移方向示意图
——钱乘旦《不平衡发展:20世纪历史与现代化》
(1)根据材料一,概括西汉至北宋户口变化的总体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
(2)依据材料二,指出16世纪以来世界人口的主要迁移方向,并分析其产生的积极影响。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移民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19. 下图是1983年我国发行的一套纪念邮票——《中国古代文学家》。请你参照该套邮票,推荐我国古代其他类别人物纪念邮票的4位候选人,并简述推荐理由。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