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此题容易这样做: ,但此时等号成立的条件是,这样的是不存在的。这是忽略了利用不等式求极值时要平均分析的原则。 7.(搬中) 求函数的最小正周期。 解:函数的定义域要满足两个条件; 要有意义且 ,且 当原函数式变为时, 此时定义域为 显然作了这样的变换之后,定义域扩大了,两式并不等价 所以周期未必相同,那么怎么求其周期呢?首先作出的图象: 而原函数的图象与的图象大致相同 只是在上图中去掉所对应的点 从去掉的几个零值点看,原函数的周期应为 说明:此题极易由的周期是而得出原函数的周期也是,这是错误的,原因正如上所述。那么是不是说非等价变换周期就不同呢?也不一定,如1993年高考题:函数的最小正周期是( )。A. B. C. D. 。此题就可以由的周期为而得原函数的周期也是。但这个解法并不严密,最好是先求定义域,再画出图象,通过空点来观察,从而求得周期。 8.(磨中)已知Sinα= Sinβ=,且α,β为锐角,求α+β的值。 正确答案:α+β= 错误原因:要挖掘特征数值来缩小角的范围 9.(磨中)求函数y=Sin(—3x)的单调增区间: 正确答案:增区间[]() 错误原因:忽视t=—3x为减函数 10.(磨中)求函数y=的最小正周期 正确答案:最小正周期π 错误原因:忽略对函数定义域的讨论。 11.(磨中)已知Sinx+Siny=,求Siny—cos2x的最大值。 正确答案: 错误原因:挖掘隐含条件 12.(丁中)(本小题满分12分) 设,已知时有最小值-8。 (1)、求与的值。(2)求满足的的集合A。 错解:,当时,得 错因:没有注意到应是时,取最大值。 正解:,当时,得 13.(薛中)求函数的值域 答案:原函数可化为设则则, 当 错解: 错因:不考虑换元后新元t的范围。 14.(蒲中)已知函数f(x)=-sin2x+sinx+a,(1)当f(x)=0有实数解时,求a的取值范围;(2)若x∈R,有1≤f(x)≤,求a的取值范围。 解:(1)f(x)=0,即a=sin2x-sinx=(sinx-)2- ∴当sinx=时,amin=,当sinx=-1时,amax=2, ∴a∈[,2]为所求 (2)由1≤f(x)≤得 ∵ u1=sin2x-sinx++4≥4 u2=sin2x-sinx+1=≤3 ∴ 3≤a≤4 点评:本题的易错点是盲目运用“△”判别式。 15.(江安中学)已知函数≤≤是R上的偶函数,其图像关于点M对称,且在区间[0,]上是单调函数,求和的值。 正解:由是偶函数,得 故 对任意x都成立,且 依题设0≤≤, 由的图像关于点M对称,得 取 又,得 当时,在上是减函数。 当时,在上是减函数。 当≥2时,在上不是单调函数。 所以,综合得或。 误解:①常见错误是未对K进行讨论,最后只得一解。 ②对题目条件在区间上是单调函数,不进行讨论,故对≥不能排除。 高考数学复习易做易错题选 函数、导数部分 一、选择题: 1、已知函数,,那么集合中元素的个数为( ) A. 1 B. 0 C. 1或0 D. 1或2 2、已知函数的定义域为[0,1],值域为[1,2],则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分别是( ) A. [0,1] ,[1,2] B. [2,3] ,[3,4] C. [-2,-1] ,[1,2] D. [-1,2] ,[3,4] 3、已知0<<1,<-1,则函数的图象必定不经过(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4、将函数的图象向左平移一个单位得到图象,再将向上平移一个单位得图象,作出关于直线对称的图象,则对应的函数的解析式为( ) A. B. C. D. 5、已知函数在其定义域上单调递减,则函数的单调减区间是( ) A. B. C. D. 6、函数在下面的哪个区间上是增函数( ) A. B. C. D. 7、设,、,且>,则下列结论必成立的是( ) A. > B. +>0 C. < D. > 8、方程和的根分别是、,则有( ) A. < B. > C. = D. 无法确定与的大小 9、若、是关于的方程()的两个实根,则的最大值等于( ) A. 6 B. C. 18 D. 19 10、若与在上都是减函数,对函数的单调性描述正确的是( ) A. 在上是增函数 B. 在上是增函数 C. 在上是减函数 D. 在上是增函数,在上是减函数 11、已知奇函数在上单调递减,且,则不等式>0的解集是( ) A. B. C. D. 12、不等式≤在上恒成立,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13、方程至少有一个负的实根的充要条件是( ) A. 0<≤1 B. <1 C.≤1 D. 0<≤1或< 0 14、在同一坐标系中,函数与(>0且≠1)的图象可能是 (A) (B)
(C) (D) 15、函数是上的奇函数,满足,当∈(0,3)时,则当∈(,)时, =( ) A. B. C. D. 16、函数的图象关于原点中心对称,则 A. 在上为增函数 B. 在上为减函数 C. 在上为增函数,在上为减函数 D. 在上为增函数,在上为减函数 17、且<0,则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18、二次函数满足,又,,若在[0,]上有最大值3,最小值1,则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2,4] 19、已知函数的图象如图所示, 则 ( ) A. B. C. D. 0 1 2 20、设,,,则的面积是 ( ) A. 1 B. C. 4 D. 4 二、填空题: 21、函数(>-4)的值域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2、函数的值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函数的值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若实数满足,则=_____________________. 25、设定义在区间上的函数是奇函数,则实数的值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函数(<-1)的反函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函数在(1,+)上是增函数,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8、已知集合,集合,若,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已知函数是定义在R上的偶函数,当<0时, 是单调递增的,则不等式>的解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已知对任意都有意义,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函数的定义域为,值域为,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函数的值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对于任意,函数表示,,中的较大者,则 的最小值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已知>1,>>0,若方程的解是,则方程的解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5、已知函数(≠0)在区间上的最大值为1,则实数 的值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6、对于任意实数、,定义运算*为:*=,其中、、为常数,等式右边的运算是通常的加法和乘法运算,现已知1*2=3,2*3=4,并且有一个非零常数,使得对于任意实数,都有*=,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7、已知函数的定义域为,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8、若函数(>0且≠1)的值域为,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 39、若曲线与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为坐标原点,则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0、若定义在区间上的函数对上的任意个值,,…,,总满足≤,则称为上的凸函数.已知函数在区间上是“凸函数”,则在△中,的最大值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C 、 2 C 、3 A 、4 B 、5 D 、6 B 、7 D 、8 A 、9 C 、10 C 、11 B 、12 C 、13 C、14 C 、15 B 、 16 B 、17 A 、18 D 、19 A 、20 B 、 21 、 22、 23、 24 10、 25 2、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2、 34 、35 或、 36 4、 37 或 、 38 或、 39 、40 。 高考数学复习易做易错题选 平面向量 一、选择题: 1.(如中)在中,,则的值为 ( ) A 20 B C D 错误分析:错误认为,从而出错. 答案: B 略解: 由题意可知, 故=. 2.(如中)关于非零向量和,有下列四个命题: (1)“”的充要条件是“和的方向相同”; (2)“” 的充要条件是“和的方向相反”; (3)“” 的充要条件是“和有相等的模”; (4)“” 的充要条件是“和的方向相同”; 其中真命题的个数是 ( ) A 1 B 2 C 3 D 4 错误分析:对不等式的认识不清. 答案: B. 3.(石庄中学)已知O、A、B三点的坐标分别为O(0,0),A(3,0),B(0,3),是P线段AB上且 =t (0≤t≤1)则· 的最大值为 ( ) A.3 B.6 C.9 D.12 正确答案:C 错因:学生不能借助数形结合直观得到当(OP(cos(最大时,· 即为最大。 4.(石庄中学)若向量 =(cos(,sin() , =, 与不共线,则与一定满足( ) A. 与的夹角等于(-( B.∥ C.(+)((-) D. ⊥ 正确答案:C 错因:学生不能把、的终点看成是上单位圆上的点,用四边形法则来处理问题。 5.(石庄中学)已知向量 =(2cos(,2sin(),(((), =(0,-1),则 与 的夹角为( ) A.-( B.+( C.(- D.( 正确答案:A 错因:学生忽略考虑与夹角的取值范围在[0,(]。 6.(石庄中学)O为平面上的定点,A、B、C是平面上不共线的三点,若( -)·(+-2)=0,则(ABC是( ) A.以AB为底边的等腰三角形 B.以BC为底边的等腰三角形 C.以AB为斜边的直角三角形 D.以BC为斜边的直角三角形 正确答案:B 错因:学生对题中给出向量关系式不能转化:2不能拆成(+)。 7.(石庄中学)已知向量M={ ( =(1,2)+((3,4) ((R}, N={(=(-2,2)+ ((4,5) ((R },则M(N=( ) A {(1,2)} B C D 正确答案:C 错因:学生看不懂题意,对题意理解错误。 8.已知,,若,则△ABC是直角三角形的概率是( C ) A. B. C. D. 分析:由及知,若垂直,则;若与垂直,则,所以△ABC是直角三角形的概率是. 9.(磨中)设a0为单位向量,(1)若a为平面内的某个向量,则a=|a|·a0;(2)若a与a0平行,则a=|a|·a0;(3)若a与a0平行且|a|=1,则a=a0。上述命题中,假命题个数是( ) A.0 B.1 C.2 D.3 正确答案:D。 错误原因:向量的概念较多,且容易混淆,注意区分共线向量、平行向量、同向向量等概念。 10.(磨中)已知|a|=3,|b|=5,如果a∥b,则a·b= 。 正确答案:。±15。 错误原因:容易忽视平行向量的概念。a、b的夹角为0°、180°。 11.(磨中)O是平面上一定点,A,B,C是平面上不共线的三个点,动点P满足 ,则P的轨迹一定通过△ABC的( ) (A)外心 (B)内心 (C)重心 (D)垂心 正确答案:B。 错误原因:对理解不够。不清楚 与∠BAC的角平分线有关。 12.(磨中)如果,那么 ( ) A. B. C. D.在方向上的投影相等 正确答案:D。 错误原因:对向量数量积的性质理解不够。 13.(城西中学)向量=(3,4)按向量a=(1,2)平移后为 ( ) A、(4,6) B、(2,2) C、(3,4) D、(3,8) 正确答案: C 错因:向量平移不改变。 14.(城西中学)已知向量则向量的夹角范围是( ) A、[π/12,5π/12] B、[0,π/4] C、[π/4,5π/12] D、 [5π/12,π/2] 正确答案:A 错因:不注意数形结合在解题中的应用。 15.(城西中学)将函数y=2x的图象按向量 平移后得到y=2x+6的图象,给出以下四个命题:① 的坐标可以是(-3,0) ②的坐标可以是(-3,0)和(0,6) ③的坐标可以是(0,6) ④的坐标可以有无数种情况,其中真命题的个数是 ( ) A、1 B、2 C、3 D、4 正确答案:D 错因:不注意数形结合或不懂得问题的实质。 16.(城西中学)过△ABC的重心作一直线分别交AB,AC 于D,E,若 ,(),则的值为( ) A 4 B 3 C 2 D 1 正确答案:A 错因:不注意运用特殊情况快速得到答案。 17.(蒲中)设平面向量=(-2,1),=(λ,-1),若与的夹角为钝角,则λ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答案:A 点评:易误选C,错因:忽视与反向的情况。 18.(蒲中)设=(x1,y1),=(x2,y2),则下列与共线的充要条件的有( ) ① 存在一个实数λ,使=λ或=λ; ② |·|=|| ||; ③ ; ④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答案:C 点评:①②④正确,易错选D。 19.(江安中学)以原点O及点A(5,2)为顶点作等腰直角三角形OAB,使,则的坐标为( )。 A、(2,-5) B、(-2,5)或(2,-5) C、(-2,5) D、(7,-3)或(3,7) 正解:B 设,则由 ① 而又由得 ② 由①②联立得。 误解:公式记忆不清,或未考虑到联立方程组解。 20.(江安中学)设向量,则是的( )条件。 A、充要 B、必要不充分 C、充分不必要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 正解:C 若则,若,有可能或为0,故选C。 误解:,此式是否成立,未考虑,选A。 21.(江安中学)在OAB中,,若=-5,则=( ) A、 B、 C、 D、 正解:D。 ∵∴(LV为与的夹角) ∴∴∴ 误解:C。将面积公式记错,误记为 22.(丁中)在中,,,有,则的形状是 (D) 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不能确定 错解:C 错因:忽视中与的夹角是的补角 正解:D 23.(丁中)设平面向量,若与的夹角为钝角,则的取值范围是 (A) A、 B、(2,+ C、(— D、(- 错解:C 错因:忽视使用时,其中包含了两向量反向的情况 正解:A 24.(薛中)已知A(3,7),B(5,2),向量平移后所得向量是 。 A、(2,-5), B、(3,-3), C、(1,-7) D、以上都不是 答案:A 错解:B 错因:将向量平移当作点平移。 25.(薛中)已知中, 。 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不能确定 答案:C 错解:A或D 错因:对向量夹角定义理解不清 26.(案中)正三角形ABC的边长为1,设,那么的值是 ( ) A、 B、 C、 D、 正确答案:(B) 错误原因:不认真审题,且对向量的数量积及两个向量的夹角的定义模糊不清。 27.(案中)已知,且,则 ( ) A、相等 B、方向相同 C、方向相反 D、方向相同或相反 正确答案:(D) 错误原因:受已知条件的影响,不去认真思考可正可负,易选成B。 28.(案中)已知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其中是非零向量,且向量不共线,则该方程 ( ) A、至少有一根 B、至多有一根 C、有两个不等的根 D、有无数个互不相同的根 正确答案:(B) 错误原因:找不到解题思路。 29.(案中)设是任意的非零平面向量且互不共线,以下四个命题: ① ② ③ ④若不平行 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是 (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正确答案:(B) 错误原因:本题所述问题不能全部搞清。 二填空题: 1.(如中)若向量=,=,且,的夹角为钝角,则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 错误分析:只由的夹角为钝角得到而忽视了不是夹角为钝角的充要条件,因为的夹角为时也有从而扩大的范围,导致错误. 正确解法: ,的夹角为钝角, 解得或 (1) 又由共线且反向可得 (2) 由(1),(2)得的范围是 答案: . 2.(一中)有两个向量,,今有动点,从开始沿着与向量相同的方向作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另一动点,从开始沿着与向量相同的方向作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设、在时刻秒时分别在、处,则当时, 秒.正确答案:2 (薛中)1、设平面向量若的夹角是钝角,则的范围是 。 答案: 错解: 错因:“”与“的夹角为钝角”不是充要条件。 3.(薛中)是任意向量,给出:,方向相反,都是单位向量,其中 是共线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答案: 错解: 错因:忽略方向的任意性,从而漏选。 4.(案中)若上的投影为 。 正确答案: 错误原因:投影的概念不清楚。 5.(案中)已知o为坐标原点,集合,且 。 正确答案:46 错误原因:看不懂题意,未曾想到数形结合的思想。 三、解答题: 1.(如中)已知向量,且求 (1) 及; (2)若的最小值是,求实数的值. 错误分析:(1)求出=后,而不知进一步化为,人为增加难度; (2)化为关于的二次函数在的最值问题,不知对对称轴方程讨论. 答案: (1)易求, =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