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千米的认识》(表格式)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核心素养目标)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千米的认识》(表格式)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6.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10-18 10:15: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盂县教育发展中心三年级教研组
数学 学科教学设计
单元主题 测量
核心素养要素 量感
素养应用与实践 结合生活实际,使学生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会简单的单位换算,知道常用的长度单位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使学生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
主备教师 审核教师
课时教学设计
课 题 千米的认识 课 型 新知探究课
课 时 第1课时 备课时间 2023.9.5
教学内容解析 测量产生于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需求,它是人们在客观事物进行成为量化把握的重要手段和方法。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积累按逐级递进螺旋上升的原则将测量的教学划分为若干阶段,通过这几个阶段的学习,学生对常用的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有比较系统,完整的认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内容,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会数学的作用。因此,本单元的教学不仅是学生今后学习的重要基础,也为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
学习目标确定 结合生活实际,使学生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在实践活动中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 知道长度单位件的进率,长度单位间的进率,会简单的单位间的转换。 回顾及一些物体的长度,会选择合适的单位及工具进行测量。 4.感受数学与生活密切相关,在生活中中感悟数学的魅力。
重点与难点 重点;建立1千米的概念 知道米和千米的关系,能进行千米和米之间的转化。 难点;建立1千米长度的概念。
课前自主学习指导 1.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长度单位。 (1)一支铅笔长约15 ( ) (2)硬币的厚度约1 ( ) (3)我们的课桌高约7 ( ) (4)教室的长约10 ( ) (5)小明参加旱冰比赛滑了1 ( ? ) 2.你知道的长度单位有哪些,他们之间的进率是多少?你还知道更大的长度单位吗?
关键问题解决 (1)充分利用生活情境,帮助学生感受千米。通过创设生活中的情境,唤起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直接经验。 (2)让学生知道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通过“想”引导学生运用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用口算直接推算结果。
学习评价设计 1.1千米=( )米 5000米=( )千米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1)马拉松长跑比赛全程约42( ) (2)语文书厚约6( ) (3)过街天桥长约30( ) (4)街头到天台距离27( );
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三级备课环节一:复习巩固在( )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1)一支铅笔长约15 ( ) (2)硬币的厚度约1 ( ) (3)我们的课桌高约7 ( ) (4)教室的长约10 ( ) (5)小明参加旱冰比赛滑了1 ( ? )回顾上节课长度单位有哪些? 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填入括号内活动意图说明; 回顾上节课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并且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填入括号中,培养学 生观察现实生活世界。环节二:新知探究 1.出示运动场景图,将1千米与学生的经验建立联系并用已掌握的长度单位“米”和千米建立起关系。 你从中获得了哪些有意义的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3.“米”和“千米”之间有什么关系,它们的大小关系,先独立思考,然后与小组同学交流你的想法。 4.小组合作交流,教师巡视指导,收集信息。 5.组织学生汇报 6.提问:1000米=1千米,你是怎么想的? 7.你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 8.整理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 我们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谁来说说? 师整理板书:阅读与理解→分析与解答→回顾与反思 1.从情境图中获取信息,并提出数学问题(米和千米之间有什么样的联系?体验1千米的长度) 2.先独立思考。并利用学校的跑道体验1千米的长度。 3.小组同桌交流分享自己的发现 4.全班汇报 (1)1千米=1000米 (2)到操场上两处100米,走一走,看看有多远。几个这样的长度是1千米? 5.回顾解决问题的思路 活动意图说明: 注重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思考时,应通过创设生活中的情境,唤起学 生对所学内容的直接经验,增加学生的积极性,在校园中,学生接触最多的就是 操场,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感受1千米。环节三:课堂练习 认真审题,先独立思考并解答,再全班交流汇报。活动意图说明: 学生在读题、理解、分析的过程中,会主动地调用相关知识去解答,实现对知识 的迁移和巩固。让学生在独立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应知识,有效发展学生提取信息、 处理信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环节四:课堂小结 1.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2.我们今天是怎样学习新知识的? 教师总结:千米不像前面所学的的其他长度单位可以看得见,需要通过各种活动帮助学生亲身体会,加深理解。自由交流本节课的学习收获。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过程,梳理知识,体会1千米的长度。活动意图说明: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知识及获取知识的过程,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形成解决问 题的一般策略。
“双减”作业设计 1. 8千米=______米 7000米=______千米 2千米=______米 6000米=______千米 2.填空:在( )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街头到天台距离27( ); 数学课本厚7( ); 学校跑道长250( ); 成人3小时行15( )。
教学思维导图设计 1000 米 10 分米 10 厘米 10 毫米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不足之处:
改进措施:
指导老师建议 估算两地之间的距离不是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本节课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就是建立“千米”的概念以及会进行明确“千米”与“米”之间的关系,从而达到“会针对真实的情景选择合适的度量单位进行度量,会在同一度量方法下进行不同单位的换算”的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