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二章 第5讲 物质的量浓度及其溶液的配制(课件+习题) (共97张PPT)(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二章 第5讲 物质的量浓度及其溶液的配制(课件+习题) (共97张PPT)(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10-18 11:22:36

文档简介

(共97张PPT)
第二章
物质的量及其应用
第5讲 物质的量浓度及其溶液的配制
1.了解溶液的含义。
2.了解溶解度、饱和溶液的概念。
3.了解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理解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和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4.掌握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和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
考点一
考点二
必备知识·梳理夯实
1.物质的量浓度
(1)定义:表示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B的____________的物理量,符号为cB。
(2)表达式:cB=______。
(3)常用单位:______________(或mol/L)。
物质的量 
mol·L-1
不变
物质的量
质量
2.溶质的质量分数
3.有关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
(2)标准状况下,气体溶于水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单位:V—L m—g ρ—g·cm-3)
(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与物质的量浓度的换算
(4)溶液稀释及不同浓度同种溶质的溶液混合的计算
①溶液稀释
a.溶质的质量在稀释前后保持不变,即m1w1=m2w2。
b.溶质的物质的量在稀释前后保持不变,即c1V1=c2V2。
c.溶液质量守恒,m(稀)=m(浓)+m(水)(体积一般不守恒)。
②溶液混合:混合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保持不变,即c1V1+c2V2=c混V混。
(5)同一溶质、质量分数分别为a%、b%的两溶液混合
①等体积混合
[微点拨] 有关物质的量浓度计算的三个易错点
(1)溶液中溶质的判断
①与水发生反应的物质,溶质发生变化,水量减少,如:
(2)混淆溶液的体积和溶剂的体积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1 mol·L-1 NaCl溶液指此溶液含有1 mol NaCl。(   )
(2)体积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同种溶液所含溶质的粒子数一定相同。(   )
(3)1 L 0.5 mol·L-1 CaCl2溶液中,Ca2+与Cl-的物质的量浓度都是0.5 mol·L-1。(   )
(4)用100 mL水吸收0.1 mol HCl气体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恰好是1 mol·L-1。(   )
×
×
×

(5)将25 g CuSO4·5H2O晶体溶于75 g水中所得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5%。(   )
(6)将40 g SO3溶于60 g水中所得溶质的质量分数49%。(   )
(7)将62 g Na2O溶于水中,配成1 L溶液,所得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1。(   )
(8)从100 mL 5 mol·L-1 H2SO4溶液中取出了10 mL,所得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5 mol·L-1。(   )
(9)将1 mol·L-1的NaCl溶液和0.5 mol·L-1的BaCl2溶液等体积混合后,不考虑体积变化,c(Cl-)=0.75 mol·L-1。(   )
[提示] 二者c(Cl-)是相等的,混合后不考虑体积变化,c(Cl-)不变,仍为1 mol·L-1。
×
×
×
×

(10)将标准状况下44.8 L HCl溶于100 mL水中,所得溶液的密度为1.384 g·mL-1,则其物质的量浓度为1.5 mol·L-1。(   )
×
×
(13)从100 mL 0.1 mol·L-1的NaCl溶液中取出10 mL,其浓度变为0.01 mol·L-1,含NaCl 0.001 mol。(   )
(14)在10 mL 2.4 mol·L-1的NaOH溶液中加入50 mL水,稀释后溶液的浓度是0.4 mol·L-1。(   )
[提示] 不知道稀释后溶液体积,所以无法计算。
(15)当22.4 L氨气溶于水制得1 L氨水时,其物质的量浓度是1 mol·L-1。(   )
[提示] 未指明氨气所处的温度和压强,因而22.4 L氨气的物质的量无法计算。
×
×
×

2.(1)1.204×1024个氯化氢分子溶于水配成1 L溶液,则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______。
2 mol·L-1 
1.8 mol
<
100

(5)10 g NaCl溶于40 g水形成的溶液,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从中取出5 g溶液,所含NaCl质量为__________,其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
(6)将32.2 g Na2SO4·10H2O溶于水配成1 L溶液。
①该溶液中Na2SO4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溶液中Na+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向该溶液中加入一定量NaCl固体,使溶液中Na+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4 mol·L-1(假设溶液体积不变)需加入NaCl的质量为_______,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0%
1 g
20%
0.1 mol·L-1 
0.2 mol·L-1 
11.7 g
0.2 mol·L-1
3.观察下列两个试剂瓶上的标签,回答下列问题。
(1)“5%硫酸铜溶液”中的5%是什么含义?
(2)0.4 mol·L-1 NaCl溶液中的0.4 mol·L-1表示的含义是什么?
[提示] (1)5%表示硫酸铜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即100 g硫酸铜溶液中含有5 g硫酸铜。
(2)0.4 mol·L-1表示1 L该NaCl溶液中所含NaCl的物质的量是0.4 mol。
考点突破·训练提升
典例 1
微考点1 物质的量浓度概念的理解
(1) (2023·河北衡水高三检测)下列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的是(   )
A.将标准状况下22.4 L HCl气体配成1 L溶液
B.将含有6.02×1022个SO3分子的SO3溶于水并配成1 L溶液
C.将58.5 g NaCl溶解于1 L水中配成的溶液
D.K+为2 mol的K2SO4溶液
A
(2) (2023·山东潍坊高三检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1 L水中溶解了58.5 g NaCl,该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1
B.配制500 mL 0.5 mol·L-1的CuSO4溶液,需62.5 g胆矾
C.从1 L 2 mol·L-1的H2SO4溶液中取出0.5 L,该溶液的浓度为1 mol·L-1
D.中和100 mL 1 mol·L-1的H2SO4溶液,需NaOH 4 g
B
[解析] 1 L水中溶解58.5 g NaCl,溶液的体积不是1 L,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无法求出,A错误;根据化学式可知硫酸铜的物质的量等于硫酸铜晶体的物质的量,所以需要胆矾的质量为0.5 L×0.5 mol·L-1×250 g·mol-1=62.5 g,B正确;从1 L 2 mol·L-1的H2SO4溶液中取出0.5 L,该溶液的浓度仍为2 mol·L-1,C错误;由关系式H2SO4~2NaOH可知,n(NaOH)=2n(H2SO4)=2×0.1 L×1 mol·L-1=0.2 mol,m(NaOH)=0.2 mol×40 g·mol-1=8 g,D错误。
〔对点集训1〕 (1) (2023·山东潍坊模拟)下列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不是1 mol·L-1的是(   )
A.10 g NaOH固体溶解在水中配成250 mL溶液
B.将80 g SO3溶于水并配成1 L的溶液
C.将0.5 mol·L-1的NaNO3溶液100 mL加热蒸发掉50 g水的溶液
D.标准状况下,将22.4 L氯化氢气体溶于水配成1 L溶液
C
(2) (2023·福建福州模拟)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NaCl、MgCl2、AlCl3三种溶液,当溶液的体积比为3∶2∶1时,三种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1∶1∶1 B.1∶2∶3
C.3∶2∶1 D.3∶4∶3
[解析] 设NaCl、MgCl2、AlCl3三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均为a mol·L-1,三种溶液的体积分别为3b L、2b L、b L,则n(NaCl)=3ab mol,NaCl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为3ab mol;n(MgCl2)=2ab mol,MgCl2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为4ab mol;n(AlCl3)=ab mol,AlCl3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为3ab mol,故NaCl、MgCl2、AlCl3三种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ab∶4ab∶3ab=3∶4∶3,D符合题意。
D
(3) (2023·经典习题汇编)①用14.2 g无水硫酸钠配制成500 mL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mol·L-1。
②若从中取出50 mL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mol·L-1;溶质的质量为____________g。
④在标准状况下,将V L氨气溶于0.1 L水中,所得溶液的密度为ρ
g·cm-3,则此氨水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mol·L-1。
0.2 
0.2
1.42 
0.1
0.2
典例 2
微考点2 物质的量浓度的有关计算
(1) (2023·山东潍坊检测)如图是实验室配制好的两瓶NaOH溶液的标签(14%的NaOH溶液的密度为1.14 g·cm-3)。14%的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及从瓶中取出20 mL该溶液中含有溶质的质量分别是(   )
A.4.0 mol·L-1 3.2 g
B.2.0 mol·L-1  3.2 g
C.4.0 mol·L-1 6.4 g
D.2.0 mol·L-1 6.4 g
A
B
归纳拓展
有关物质的量浓度计算的常见类型
(1)标准状况下气体溶质溶于水所得溶液浓度的计算
(2)溶液稀释、同种溶质的溶液混合的计算
溶液 稀释 溶质的质量在稀释前后保持不变,即m1w1=m2w2
溶质的物质的量在稀释前后保持不变,即c1V1=c2V2
溶液质量守恒,m稀=m浓+m水(体积一般不守恒,V稀≠V浓+V水)
溶液 混合 混合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保持不变,即c1V1+c2V2=c混V混(稀溶液混合时,常认为V混=V1+V2,进行粗略计算)
溶液质量守恒,即ρ1V1+ρ2V2 =ρ混V混
〔对点集训2〕 (1) (2023·山东滨州高三检测)有硫酸镁溶液500 mL,它的密度是1.20 g·cm-3,其中镁离子的质量分数是4.8%,则有关该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溶质的质量分数是24.0%
B.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2.4 mol·L-1
C.溶质和溶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40
D.硫酸根离子的质量分数是19.2%
C
C
A
(4) (2023·河北衡水高三检测)下图是某学校实验室从市场买回的试剂标签上的部分内容。
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①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_,氨水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
②各取5 mL与等质量的水混合后,c(H2SO4)______9.2 mol·L-1,c(NH3)______6.45 mol·L-1(填“>”“<”或“=”,下同)。
③各取5 mL与等体积水混合后,w(H2SO4)______49%,w(NH3)______12.5%。
18.4 mol·L-1 
12.9 mol·L-1
<
>
>
<
必备知识·梳理夯实
1.主要仪器
(1)托盘天平:精确度为__________g,称量前先________,称量时左盘放________,右盘放________。
0.1
调零
物品
砝码
(2)容量瓶:
①构造及使用
②查漏操作
③使用容量瓶的注意事项
A.不能配制任意体积的溶液,只能配制容量瓶上规定容积的溶液;
B.不能将固体(或浓溶液)直接放在容量瓶中溶解(或稀释);
C.不能将过冷(或过热)的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
D.向容量瓶中注入液体时,一定要用玻璃棒引流,防止溶液洒落;玻璃棒末端应在容量瓶刻度线以下;
E.容量瓶不能用来长期贮存溶液。
(3)其他仪器:量筒、烧杯、____________、__________、药匙等。
胶头滴管 
玻璃棒
2.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步骤
以配制500 mL 1 mol·L-1 NaOH溶液为例
配制流程如图所示:
[微点拨] 注意所用定量仪器如量筒、天平等的精确度,为提高准确度,有时候可以采用分析天平。
3.溶液配制中的误差分析
(1)误差分析思维流程
(2)常见的操作不当造成的误差
可能引起误差的一些操作 因变量
m(溶质) V(溶液) c/(mol·L-1)
天平 ①称量易潮解的物质(如NaOH固体)时间过长 ________ 不变 ________
量筒 ②量取液体时,仰视读数 ________ 不变 ________
③量取液体时,俯视读数 ________ 不变 ________
烧杯及玻璃棒 ④搅拌时部分液体溅出 ________ 不变 ________
⑤未洗涤烧杯和玻璃棒 ________ 不变 ________
减小
偏小
增大
偏大
减小
减小
减小
偏小
偏小
偏小
(2)常见的操作不当造成的误差
可能引起误差的一些操作 因变量
m(溶质) V(溶液) c/(mol·L-1)
容 量 瓶 ⑥未冷却至室温就注入容量瓶定容 不变 ________ ________
⑦从烧杯向容量瓶转移溶液时有少量液体流出 ________ 不变 ________
⑧定容时,蒸馏水加多了,用滴管吸出 ________ 不变 ________
⑨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不变 ________ ________
⑩定容时,仰视刻度线 不变 ________ ________
减小
偏大
减小
偏小
减小
偏小
减小
偏大
增大
偏小
(3)配制定容时,视线引起误差分析(如图)
①仰视刻度线(图1),导致溶液体积偏大,浓度偏低。
②俯视刻度线(图2),导致溶液体积偏小,浓度偏高。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配制1 mol·L-1 NaCl溶液1 L,其方法是:将58.5 g NaCl溶于1 L水中即可。(   )
(2)用固体NaCl配制0.5 mol·L-1的溶液所选实验器材(规格和数量不限)为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容量瓶。(   )
(3)配制0.100 0 mol·L-1氯化钠溶液时,将液体转移到容量瓶中需用玻璃棒引流。(   )
(4)在50 mL量筒中配制0.100 0 mol·L-1碳酸钠溶液。(   )
×
×
×

(5)使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都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中,均应放在两张相同的纸片上。(   )
(6)为了配制方便,可将固体或浓溶液直接在容量瓶(或量筒)中进行溶解(或稀释)。(   )
(7)若量取7.2 mL溶液,应选用10 mL量筒。(   )
(8)配制0.1 mol·L-1CuSO4溶液450 mL时,选用500 mL容量瓶,称量胆矾晶体12.5 g。(   )
(9)称取2.0 g NaOH固体,可先在托盘上各放一张滤纸,然后在右盘上添加2 g砝码,左盘上添加NaOH固体。(   )
×
×
×


(10)配制2 mol·L-1 Na2CO3溶液950 mL时,应选1 000 mL容量瓶,称取Na2CO3·10H2O 572.0 g。(   )
[提示] 没有950 mL容量瓶应选1 000 mL,故称取固体时应与1 000 mL溶液相对应,需要Na2CO3的物质的量为2 mol,则Na2CO3·10H2O的质量为572.0 g。
(11)用容量瓶配制溶液,定容时俯视刻度线,所配溶液浓度偏小。(   )
(12)用量筒量取20 mL 0.500 0 mol·L-1 H2SO4溶液于烧杯中,加水80 mL,配制成0.100 0 mol·L-1 H2SO4溶液。(   )
×
×

(13)把0.585 g NaCl固体,放入100 mL容量瓶中,加水到刻度线处,配成0.1 mol·L-1的NaCl溶液。(   )
[提示] 容量瓶、量筒不能用来溶解物质,也不能作反应容器。
(14)用浓硫酸配制稀硫酸时,用量筒量取浓硫酸时仰视读数,则所得稀硫酸浓度偏大。(   )
(15)用托盘天平称量29.25 g NaCl溶于水形成1 L溶液,所得溶液浓度为0.5 mol·L-1。(   )
(16)将10.6 g Na2CO3·10H2O溶于1 L水配成溶液,溶液中溶质物质的量浓度为0.1 mol·L-1。(   )
(17)将溶液摇匀后,液面低于刻度线,应再加水至刻度线。(   )
(18)定容时,仰视刻度线,会导致浓度偏大。(   )
×
×
×
×
×

2.某同学用Na2CO3配制0.10 mol·L-1 Na2CO3溶液的过程如图所示。你认为该同学操作错误的有(   )
A.①⑤⑥ B.②④⑦
C.①⑥⑦ D.⑤⑥⑦
C
[解析] 称量Na2CO3固体时,应将被称量物体放在托盘天平的左盘,砝码放在右盘,①错误;定容时,视线应与凹液面的最低处相切,⑥错误;摇匀时,应将容量瓶反复上下颠倒而不是上下来回摇动,⑦错误。
3.用质量分数为36.5%的浓盐酸(密度为1.16 g·cm-3)配制成1 mol·L-1的稀盐酸。现实验室需这种盐酸220 mL,试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稀盐酸时,应选用__________mL的容量瓶。
(2)经计算需要____________mL浓盐酸,在量取时宜选用______(填字母)量筒。
A.5 mL B.10 mL
C.25 mL D.50 mL
250
21.6
C 
考点突破·训练提升
典例 1
微考点1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1) (2022·河北衡水检测)某同学按如图所示的步骤配制50 mL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其中不正确的操作有(   )
A.②⑤
B.①②⑤
C.①②③⑤
D.①②③④⑤⑥
C
[解析] ①中NaOH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中,应放在烧杯中称量,②中NaOH不能在量筒中溶解,③中玻璃棒底端应在刻度线以下,⑤不能仰视定容。
(2) (2023·广西模拟)用98%的浓硫酸(密度为1.84 g/cm3)配制100 mL 1 mol/L的稀硫酸。现给出下列仪器(配制过程中可能用到):①100 mL量筒 ②10 mL量筒 ③50 mL烧杯 ④天平 ⑤100 mL容量瓶 ⑥胶头滴管 ⑦玻璃棒,按使用仪器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④③⑦⑤⑥ B.②⑤⑦⑥
C.①③⑤⑥⑦ D.②⑥③⑦⑤⑥
D
〔对点集训1〕 (1) (2023·浙江杭州模拟)配制500 mL 0.100 mol·L-1的NaCl溶液,部分实验操作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中需用的仪器有天平、250 mL容量瓶、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等
B.上述实验操作步骤的正确顺序为①②④③
C.容量瓶需要用自来水、蒸馏水洗涤,干燥后才可用
D.定容时,仰视容量瓶的刻度线,使配得的NaCl溶液浓度偏低
D
[解析] 配制500 mL 0.100 mol·L-1 NaCl溶液用到的仪器有托盘天平、药匙、烧杯、玻璃棒、500 mL容量瓶、胶头滴管,A错误;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步骤有计算、称量、溶解、转移、洗涤、定容、摇匀等,操作步骤正确的顺序为②①④③,B错误;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后,由于后面还需要加入蒸馏水定容,所以不必干燥,C错误;定容时仰视容量瓶的刻度线,则所加蒸馏水偏多,溶液的体积V偏大,溶液的浓度偏低,D正确。
(2) (2023·经典习题汇编)完成下列填空。
①将称得的AgNO3配制成250 mL标准溶液,所使用的仪器除烧杯和玻璃棒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由FeSO4·7H2O固体配制0.10 mol·L-1 FeSO4溶液,需要的仪器有药匙、玻璃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下列图中选择,写出名称)。
250 mL(棕色)容量瓶、胶头滴管
烧杯、量筒、托盘天平
③用已准确称量的KBrO3固体配制一定体积的a mol·L-1 KBrO3标准溶液,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和__________。
④硫代硫酸钠溶液配制:称取1.200 0 g某硫代硫酸钠晶体样品,用新煮沸并冷却的蒸馏水在________中溶解,完全溶解后,全部转移至100 mL的__________中,加蒸馏水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容量瓶
烧杯 
容量瓶 
凹液面最低处与刻度线相切
[解析] ①配制硝酸银标准溶液时,所使用的仪器除烧杯和玻璃棒外还有250 mL(棕色)容量瓶及定容时需要的胶头滴管,硝酸银见光分解,故选用棕色容量瓶。②考查定量实验配制溶液,进行计算后需要用托盘天平称量FeSO4·7H2O固体,把固体置于烧杯中,用一定量水溶解,所以选择仪器为烧杯、量筒、托盘天平。③准确称量KBrO3固体配制溶液所需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一定规格的容量瓶,因而该空填容量瓶。④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样品的溶解需在烧杯中进行,完全溶解后,转移至100 mL容量瓶中,再加入蒸馏水至凹液面最低处与刻度线相切。
归纳拓展
1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注意事项
从实验步骤分析配制溶液所需仪器
2
3
做需要补充仪器的实验题时,要学会“有序思考”——按照实验的先后顺序、步骤,思考每一步所需仪器,然后与已知仪器对比,就一定不会漏写某种仪器。
注意所用定量仪器量筒、托盘天平的精确度。
典例 2
微考点2 溶液配制的误差分析
(1) (2023·辽宁师大附中期末)某学生配制100 mL 1 mol·L-1的稀硫酸,然后对溶液浓度做精确测定,测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小于1 mol·L-1。在配制过程中,下列操作可能导致溶液浓度偏低的是(   )
①用量筒量取浓硫酸后,再用蒸馏水洗涤量筒,并将洗涤液转移到容量瓶中 ②将浓硫酸在烧杯中稀释,转移到100 mL的容量瓶中后,没有洗涤烧杯 ③在转移过程中用玻璃棒引流,因操作不慎有少量溶液流到了容量瓶外面 ④最后定容时,加水超过了刻度线,马上用胶头滴管吸去多余的液体,使溶液凹液面刚好与刻度线相切
A.只有②③④ B.只有③④
C.只有①②③ D.①②③④
A
[考题点睛] 
[解析] 用量筒量取浓硫酸并转移之后,不需要用蒸馏水洗涤量筒,若洗涤且将洗涤液转移到容量瓶中,则所取溶质H2SO4偏多,导致溶液浓度偏高,①不符合题意。未洗涤烧杯,使溶质H2SO4损失,导致溶液浓度偏低,②符合题意。少量溶液流到容量瓶外面,使溶质H2SO4损失,导致溶液浓度偏低,③符合题意。加水超过了刻度线,马上用胶头滴管吸去多余的液体,使溶质H2SO4损失,导致溶液浓度偏低,④符合题意。
(2) (2023·经典习题汇编)下列操作对溶液浓度有何影响,用“偏大”“偏小”或“无影响”填空。
①用容量瓶配制溶液,定容时俯视刻度线________。
②配制溶液定容时,仰视容量瓶刻度________。
③未洗涤烧杯及玻璃棒________。
④容量瓶中原来有少量蒸馏水__________。
⑤将NaOH放在纸张上称量________。
⑥定容摇匀后,发现液面下降,继续加水至刻度线________。
偏大
偏小
偏小
无影响 
偏小
偏小
⑦配制450 mL 0.1 mol·L-1的NaOH溶液,用托盘天平称取NaOH固体1.8 g________。
⑧定容摇匀后少量溶液外流__________。
⑨用量筒量取浓硫酸时,仰视读数________。
偏小
无影响
偏大 
水至刻度线导致体积偏大,则浓度偏小。⑦由于没有450 mL容量瓶,所以选用500 mL容量瓶,故所需的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为n=cV=0.5 L×0.1 mol·L-1=0.05 mol,质量m=nM=0.05 mol×40 g·mol-1=2.0 g,则用托盘天平称取氢氧化钠固体1.8 g配制出的溶液浓度偏小。⑧定容摇匀后少量溶液外流,此时的溶液已均一稳定,则对溶液浓度无影响。⑨用量筒量取浓硫酸时,仰视读数,所取的浓硫酸偏多,则溶液的浓度偏大。
〔对点集训2〕 (1) (2023·山东济南模拟)将18.0 mol·L-1的浓硫酸稀释成100 mL 2.00 mol·L-1的稀硫酸,下列操作会导致所配溶液的浓度偏低的是(   )
A.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
B.稀释后未冷却即转移、定容
C.量取浓硫酸时俯视读数
D.洗涤量取浓硫酸后的量筒,并将洗涤液转移至容量瓶
C
[解析] 定容时俯视刻度线,会使得溶液体积偏小,溶液浓度偏高,A不符合题意;稀释后未冷却即转移、定容,会使得溶液体积偏小,溶液浓度偏高,B不符合题意;实验开始前,需要先计算出所需浓硫酸的体积,再去量取浓硫酸;若量取浓硫酸时俯视量筒读数,会使得硫酸的量偏少,配制的溶液浓度偏低,C符合题意;对于量筒内残留的液体,无须洗涤转移,若洗涤量取浓硫酸的量筒,并将洗涤液转移至容量瓶中,会使得溶质的量偏多,溶液浓度偏高,D不符合题意。
(2) (2023·南京模拟)实验室为配制480 mL浓度均为0.1 mol·L-1的NaOH和Na2CO3的混合溶液,具体操作步骤如下,请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Ⅰ.配制前:首先进行的操作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配制操作:
a.计算所需溶质的质量;
b.称量:分别用天平称量m(NaOH)=________,m(Na2CO3)=_________,Na2CO3可放在称量纸上称量,NaOH需放在________中称量;
检查容量瓶是否漏液
2.0g
5.3g
烧杯
c.溶解:把称量的固体放入小烧杯中,加蒸馏水溶解,并冷却至室温;
d.转移:用玻璃棒将烧杯中的溶液引流入__________mL容量瓶中;
e.洗涤: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内壁及玻璃棒2~3次,将洗涤液转移至容量瓶中;
f.振荡并加蒸馏水稀释:轻轻振荡容量瓶,使溶液混合均匀,向容量瓶中加蒸馏水至液面在刻度线以下1~2 cm;
g.定容:用____________(填仪器名称)向容量瓶中加蒸馏水至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h.摇匀、装瓶。
500
胶头滴管 
Ⅲ.误差分析:
①上述e步骤中,若溶液温度未冷却至室温,直接转移并定容,所配溶液浓度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下同)。
②上述e步骤中,若转移洗涤液时有少许溶液溅到容量瓶外,所配溶液浓度________。
③上述g步骤中,若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则所配溶液浓度________。
偏大
偏小 
偏大
[解析] Ⅰ.由于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需用到容量瓶,而容量瓶自身带瓶塞,故首先需进行容量瓶的检漏操作。Ⅱ.b.配制480 mL溶液需选用500 mL容量瓶,需n(NaOH)=0.1 mol/L×500 mL×10-3 L/mL=0.05 mol,m(NaOH)=0.05 mol×40 g/mol=2.0 g,需n(Na2CO3)=0.1 mol/L×500 mL×10-3 L/mL=0.05 mol,m(Na2CO3)=0.05 mol×106 g/mol=5.3 g,即需称量2.0 g NaOH和5.3 g Na2CO3;NaOH容易吸水潮解,故需放在烧杯中称量;d.选用500 mL容量瓶;g.定容时向容量瓶中
加水至离刻度线1~2 cm处时,改用胶头滴管继续滴加。Ⅲ.(1)当溶液冷却到室温后,溶液体积缩小,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大。(2)转移时有溶液溅出,则溶质损失,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小。(3)定容时俯视刻度线,导致溶液凹液面最低点达不到刻度线,即溶液体积偏小,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大。
本讲要点速记:
1.浓度计算的两个公式
2.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主要步骤
计算、称量、溶解(稀释)、移液、洗涤、定容。
3.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误差分析的两个关键
4.对于定容时俯视、仰视对结果的影响,要学会画线(如图)第5讲 物质的量浓度及其溶液的配制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2023·山东济南模拟)下列关于物质的量浓度表述正确的是( D )
A.0.3 mol·L-1的Na2SO4溶液中含有Na+和SO的总物质的量为0.9 mol
B.50 mL 1 mol·L-1的KCl溶液和100 mL 0.25 mol·L-1MgCl2溶液中,Cl-物质的量浓度相等
C.将10 mL 1 mol·L-1的H2SO4稀释成0.1 mol·L-1的H2SO4,可向其中加入100 mL水
D.20 ℃时,0.023 mol·L-1的氢氧化钙饱和溶液100 mL加入5 g生石灰,冷却到20 ℃时,其体积小于100 mL,它的物质的量浓度仍为0.023 mol·L-1
[解析] A项,溶液体积未知,不能计算离子物质的量,错误;B项,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不相等,错误;C项,所得稀硫酸的体积为100 mL,所加水的体积不是100 mL,错误;D项,温度恢复到20 ℃时,仍为氢氧化钙的饱和溶液,消耗一部分水使溶液体积减小,同温下同种溶质在同种溶剂中的饱和溶液的浓度不变,故D正确。
2.(2023·湖南邵东一中月考)实验室备有质量分数为63%,密度为1.40 g·cm-3的浓硝酸。据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
A.该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4.0 mol·L-1
B.某同学用该浓硝酸配制稀硝酸,定容时俯视读数,会造成最终配制的稀硝酸浓度偏高
C.该硝酸50 mL与足量的铜反应可得到标准状况下NO2 0.35 mol
D.等质量的水与该硝酸混合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小于7.0 mol·L-1
[解析] 根据c=,该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c==14.0 mol·L-1,A正确;某同学用该浓硝酸配制稀硝酸,定容时俯视读数,溶液体积偏小,会造成最终配制的稀硝酸浓度偏高,B正确;标准状况下NO2不是气体,不能用22.4 L·mol-1进行计算,且铜足量,反应会产生NO气体,C错误;等质量的水与该硝酸混合所得溶液的体积大于原硝酸体积的2倍,因此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小于7.0 mol·L-1,D正确。
3.某同学在实验室发现一瓶溶液,标签上标有“CaCl2 0.5 mol·L-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C )
A.Ca2+和Cl-的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5 mol·L-1
B.配制1 L该溶液,可将0.5 mol CaCl2固体溶于1 L水中
C.取该溶液10 mL稀释至100 mL,所得溶液的c(Cl-)为0.1 mol·L-1
D.取该溶液体积的,所取溶液的c(Ca2+)为0.05 mol·L-1
[解析] 根据氯化钙的组成可知,Ca2+和Cl-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0.5 mol·L-1和1.0 mol·L-1,A错误;配制1 L该溶液,可将0.5 mol CaCl2固体溶于水中配成1 L溶液,B错误;取该溶液10 mL稀释至100 mL,1.0 mol·L-1×10 mL=c(Cl-)×100 mL,所得溶液的c(Cl-)为0.1 mol·L-1,C正确;溶液具有均一性,取该溶液体积的,所取溶液的c(Ca2+)为0.5 mol·L-1,D错误。
4.(2023·天津期末)V L浓度为0.3 mol·L-1的盐酸,欲使其浓度增大一倍,采取的措施合理的是( D )
A.通入标准状况下的HCl气体6.72 L
B.将溶液加热浓缩到0.5V L
C.加入V L 0.1 mol·L-1的盐酸混合均匀
D.加入6 mol·L-1的盐酸0.1V L,再稀释至1.5V L
[解析] V L浓度为0.3 mol·L-1的盐酸,通入标准状况下的HCl气体6.72 L,体积发生改变,无法计算混合后溶液浓度,故A错误;加热促进HCl挥发,将溶液加热浓缩到0.5V L,得到溶液浓度小于0.6 mol·L-1,故B错误;V L浓度为0.3 mol·L-1的盐酸加入V L 0.1 mol·L-1的盐酸混合均匀,得到溶液体积不等于2V L,无法计算混合后溶液浓度,故C错误;V L浓度为0.3 mol·L-1的盐酸加入6 mol·L-1的盐酸0.1V L,共含有溶质氯化氢物质的量为(0.3V+6×0.1V) mol,再稀释至1.5V,所得溶液浓度为=0.6 mol·L-1,D正确。
5.某学生配制了100 mL 1 mol·L-1的硫酸溶液,然后对溶液浓度做了精确测定,且测定过程中一切操作都正确,结果测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低于1 mol·L-1。那么,在配制过程中,下列操作可能导致溶液浓度偏低的是( D )
①量筒用蒸馏水洗净后立即用来量取浓硫酸
②将浓硫酸在烧杯中稀释并冷却,转移到容积为100 mL的容量瓶中后,没有洗涤烧杯
③在转移过程中用玻璃棒引流,因操作不慎有少量溶液流到了容量瓶外面
④最后定容时,加水超过了刻度线,马上用胶头滴管吸出多余的水,使溶液凹液面刚好与刻度线相切
A.②③④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解析] ①量筒用蒸馏水洗净后立即量取浓硫酸,使浓硫酸被稀释,所取溶质H2SO4偏少,会导致溶液浓度偏低。②未洗涤烧杯,溶质H2SO4损失,会导致溶液浓度偏低。③少量溶液流到容量瓶外面,溶质H2SO4损失,会导致溶液浓度偏低。④加水超过了刻度线,马上用胶头滴管吸出多余的水,溶质H2SO4损失,会导致溶液浓度偏低。
6.(2023·重庆八中期中)下列有关溶液配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B )
A.配制0.400 0 mol·L-1的NaOH溶液,称取4.0 g固体NaOH于烧杯中,加入少量蒸馏水溶解,立即转移至250 mL容量瓶中定容
B.用已准确称量的KBrO3固体配制一定体积的0.1 mol·L-1KBrO3溶液时,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容量瓶和胶头滴管
C.量取27.2 mL 18.4 mol·L-1浓硫酸于烧杯中,加水稀释、冷却后转移至500 mL容量瓶中即可得1.0 mol·L-1的H2SO4溶液
D.称取0.158 g KMnO4固体,放入100 mL容量瓶中,加水溶解并稀释至刻度,即可得到0. 010 mol·L-1的KMnO4溶液
[解析] NaOH在溶解时会放出大量热,因此需要冷却至室温后再转移,A错误;用已准确称量的KBrO3固体配制一定体积的0.1 mol·L-1KBrO3溶液时,溶解时用到烧杯、玻璃棒,冷却后转移到容量瓶中,定容时用到胶头滴管,B正确;浓硫酸稀释时,应将浓硫酸沿烧杯内壁缓慢倒入蒸馏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C错误;容量瓶不能作为溶解容器,应在烧杯中进行溶解,D错误。
7.(2023·天津滨海七校联考)将物质的量均为a mol的Na和Al一同投入m g足量水中,所得溶液的密度为ρ g·cm-3,则此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 )
A. mol·L-1 B. mol·L-1
C. mol·L-1 D. mol·L-1
[解析] 将Na和Al一同投入m g足量水中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H2O===2NaOH+H2↑、2Al+2NaOH+2H2O===2NaAlO2+3H2↑。由于Na、Al的物质的量均为a mol,结合化学方程式可知共生成2a mol H2,所得溶液中只有NaAlO2一种溶质,其物质的量为a mol。所得溶液的质量为m(Na)+m(Al)+m(H2O)-m(H2)=(46a+m) g,所得溶液的体积为L,则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1。
8.(2023·河南信阳联考)实验室预配制200 mL与该试剂瓶中所装浓度相同的硫酸铜溶液(如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实验室配置该溶液用到的玻璃仪器:200 mL容量瓶、胶头滴管、烧杯、玻璃棒
B.该硫酸铜溶液中溶质物质的量浓度为0.4 mol/L
C.在实验室用胆矾配制该浓度溶液,需在托盘天平上称取胆矾31.3 g
D.在实验室配制该浓度溶液,若定容时俯视液面,将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小
[解析] 实验室没有200 mL规格的容量瓶,应该选择250 mL容量瓶,A错误;依据计算公式c=可计算得到该溶液溶质的浓度为0.5 mol/L,B错误;在实验室用胆矾配制250 mL 0.5 mol/L CuSO4溶液,需在托盘天平上称取胆矾0.25 L×0.5 mol/L×250 g/mol=31.25 g≈31.3 g,C正确;实验室配制该浓度溶液,若定容时俯视液面,所加蒸馏水不足,溶液体积偏小,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大,D错误。
9.V L Fe2(SO4)3溶液中含有a g SO,取此溶液0.5V L,用水稀释至2V L,则稀释后溶液中Fe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 )
A. mol·L-1 B. mol·L-1
C. mol·L-1 D. mol·L-1
[解析] V L Fe2(SO4)3溶液中含有a g SO,n(SO)= mol,则n(Fe3+)= mol×,c(Fe3+)=,取此溶液0.5V L,用水稀释至2V L,则稀释后溶液中c(Fe3+)=×= mol·L-1,故选A。
10.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ρ=1.84 g·cm-3)配制240 mL 1.84 mol·L-1稀硫酸,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C )
A.将蒸馏水缓慢注入盛有一定量浓硫酸的烧杯中,并不断搅拌至冷却
B.必需的定量仪器有50 mL量筒、250 mL容量瓶和天平
C.量取浓硫酸的体积为25.0 mL
D.先在容量瓶中加入适量水,将量好的浓硫酸注入容量瓶,加水定容
[解析] 浓硫酸稀释放热,故为了防止浓硫酸外溅,浓硫酸稀释时应将浓硫酸沿着烧杯壁缓缓注入水中,同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使产生的热量及时散发出去,A错误;浓硫酸为液态,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ρ=1.84 g·cm-3)配制240 mL 1.84 mol·L-1稀硫酸时,不需要用到天平,B错误;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ρ=1.84 g·cm-3)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1=18.4 mol·L-1,设需要浓硫酸体积为V,由稀释定律可得V×18.4 mol·L-1=250 mL×1.84 mol·L-1,解得V=25.0 mL,C正确;浓硫酸稀释放热,而容量瓶为精密仪器,不能受热,因此不能用来稀释浓硫酸,D错误。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
11.(2023·山东肥城模拟)已知某“84”消毒液瓶体部分标签如图所示,该“84”消毒液通常稀释到原来体积的100倍后使用。回答下列问题:
“84”消毒液
有效成分:NaClO
规格:1000 mL
质量分数:25%
密度:1.19 g·cm-3
(1)该“84”消毒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约为 4.0 mol·L-1(计算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2)某同学取100 mL该“84”消毒液,稀释后用于消毒,稀释后的溶液中n(Na+)= 0.4 mol。
(3)“84”消毒液与洁厕灵(主要成分为盐酸)一起使用反而会弄巧成拙,产生有毒的气体,造成中毒事件。实验室用12.5 mol·L-1的浓盐酸配制0.4 mol·L-1的盐酸240 mL。
①配制240 mL 0.4 mol·L-1的盐酸应量取浓盐酸的体积为 8.0 mL,应选用 250 mL的容量瓶。
②下列操作对所配溶液的浓度有何影响(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定容时,俯视刻度线,浓度 偏大 ;用量筒量取浓盐酸时俯视观察凹液面,浓度 偏小 ;定容摇匀后发现溶液凹液面低于刻度线,加水至刻度线,浓度 偏小 ;容量瓶在使用前未干燥,里面有少量蒸馏水,浓度 无影响 。
[解析] (1)由标签数据可得“84”消毒液的物质的量浓度c=≈4.0 mol·L-1。(2)稀释前100 mL该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为n(溶质)=4.0 mol·L-1×0.1 L=0.4 mol,因为n(溶质)?n(Na+)=1?1,即n(Na+)=0.4 mol。(3)①稀释前后HCl的物质的量不变,则12.5 mol·L-1×V1=0.4 mol·L-1×0.25 L,即V1=0.008 L=8.0 mL。选用容量瓶遵循“大而近”的原则,常见的容量瓶规格为50 mL、100 mL、250 mL、500 mL、1 000 mL,所以配制240 mL盐酸需选用250 mL的容量瓶。②物质的量浓度c=,定容时俯视刻度线,实际溶液体积小于容量瓶规格,所以浓度偏大;量取浓溶液时俯视凹液面,实际溶液体积小于读数,所以浓度偏小;定容摇匀后发现溶液凹液面低于刻度线,加水至刻度线,使得溶液体积偏大,则浓度偏小;因为定容时要加入蒸馏水,所以容量瓶在使用前未干燥,里面有少量蒸馏水,对溶液物质的量浓度无影响。
12.(2023·北京丰台区模拟)人体血液里Ca2+的浓度一般采用mg·cm-3来表示。抽取一定体积的血样,加适量的草酸铵[(NH4)2C2O4]溶液,可析出草酸钙(CaC2O4)沉淀,将此草酸钙沉淀洗涤后溶于强酸可得草酸(H2C2O4),再用KMnO4溶液滴定即可测定血液样品中Ca2+的浓度。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如图实验步骤测定血液样品中Ca2+的浓度。
【配制KMnO4标准溶液】如图所示是配制50 mL KMnO4标准溶液的过程示意图。
(1)请你观察图示判断,其中不正确的操作有 ②⑤ (填序号)。
(2)其中确定50 mL溶液体积的容器是 50 mL容量瓶 (填名称)。
(3)如果用图示的操作配制溶液,所配制的溶液浓度将 偏小 (填“偏大”或“偏小”)。
【测定血液样品中Ca2+的浓度】抽取血样20.00 mL,经过上述处理后得到草酸,再用0.020 mol·L-1 KMnO4溶液滴定,使草酸转化成CO2逸出,这时共消耗12.00 mL KMnO4溶液。
(4)已知草酸跟KMnO4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MnO+5H2C2O4+6H+===2Mnx++10CO2↑+8H2O,则方程式中的x= 2 。
(5)经过计算,血液样品中Ca2+的浓度为 1.2  mg·cm-3。
[解析] (1)由图示可知②⑤操作不正确,②不能在量筒中溶解固体,⑤定容时应平视刻度线,至液体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2)应该用50 mL容量瓶准确确定50 mL溶液的体积。(3)如果用图示的操作配制溶液,由于定容时仰视刻度线,会使溶液体积偏大,所配制的溶液浓度将偏小。(4)根据电荷守恒,(-1)×2+(+1)×6=(+x)×2,解得x=2。(5)抽取血样20.00 mL经过上述处理后得到草酸,草酸消耗的高锰酸钾的物质的量为0.020 mol·L-1×0.012 L=2.4×10-4 mol,根据反应方程式2MnO+5H2C2O4+6H+===2Mn2++10CO2↑+8H2O及草酸钙的化学式CaC2O4,可知:n(Ca2+)=n(H2C2O4)=n(MnO)=2.5×2.4×10-4 mol=6×10-4 mol,Ca2+的质量为40 g·mol-1×6×10-4 mol=0.024 g,钙离子的浓度为==1.2 mg·cm-3。
13.(2023·江西南昌模拟)在花瓶中加入“鲜花保鲜剂”可延长鲜花的寿命。下表是1 L“鲜花保鲜剂”的成分,阅读后回答下列问题:
成分 质量/g 摩尔质量/(g·mol-1)
蔗糖 50.00 342
硫酸钾 0.50 174
阿司匹林 0.35 180
高锰酸钾 0.50 158
硝酸银 0.04 170
(1)“鲜花保鲜剂”中物质的量浓度最大的成分是 蔗糖 (填写名称)。
(2)“鲜花保鲜剂”中K+的物质的量浓度为(阿司匹林中不含K+) 2×+ (只要求写表达式,不需计算)mol·L-1。
(3)下图所示的仪器中,在配制“鲜花保鲜剂”溶液时肯定不需要的是 ac (填字母),还缺少的仪器有 天平、玻璃棒、烧杯、药匙 (填仪器名称)。
(4)配制过程中,下列操作对配制结果没有影响的是 AD (填选项字母)。
A.容量瓶在使用前未干燥,里面有少量蒸馏水
B.定容时仰视液面
C.容量瓶在使用前刚刚配制完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Cl溶液而未洗净
D.定容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容量瓶的刻度线,但未做任何处理
(5)欲确定“鲜花保鲜剂”中硝酸银的浓度,则加入的试剂中应含有 Cl- (填化学符号)。
[解析] (2)“鲜花保鲜剂”中K+的物质的量为n(K+)=2n(K2SO4)+n(KMnO4)=(2×+) mol,所以c(K+)=(2×+) mol·L-1。(3)图示仪器中配制一定浓度的“鲜花保鲜剂”溶液时必需的仪器是胶头滴管、容量瓶,还缺少的仪器有天平、烧杯、药匙、玻璃棒。(4)容量瓶在使用前未干燥,里面有少量蒸馏水,对溶液的浓度不产生任何影响,A项正确;定容时仰视液面,溶液的体积偏大,使溶液的浓度偏低,B项错误;容量瓶在使用前刚刚配制完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Cl溶液而未洗净,NaCl与AgNO3反应,会使溶液的浓度偏小,C项错误;定容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容量瓶的刻度线,但未做任何处理,对配制的溶液的浓度不产生任何影响,D项正确。(5)欲确定“鲜花保鲜剂”中硝酸银的浓度,可利用反应:Ag++Cl-===AgCl↓,加入的试剂中需含有Cl-。
14.(2021·浙江1月选考,27)
(1)玻璃仪器内壁残留的硫单质可用热KOH溶液洗涤除去,发生如下反应:
3S+6KOH2K2S+K2SO3+3H2O
(x-1)S+K2SK2Sx(x=2~6)
S+K2SO3K2S2O3
请计算:
①0.480 g硫单质与V mL 1.00 mol·L-1热KOH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只生成K2S和K2SO3,则V= 30.0 。
②2.560 g硫单质与60.0 mL 1.00 mol·L-1热KOH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只生成K2Sx和K2S2O3,则x= 3 。(写出计算过程)
(2x+2)S+6KOH2K2Sx+K2S2O3+3H2O
2x+2    6
0.080 mol 0.060 mol
x=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标准状况下,在乙室中充入1.2 mol HCl,甲室中充入NH3、H2的混合气体,静止时活塞如图。已知甲室中气体的质量比乙室中气体的质量少33.8 g。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甲室中气体的物质的量为 2 mol。
②甲室中气体的质量为 10 g。
③甲室中NH3、H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4 ,质量之比为 17?8 。
④如果将活塞a去掉,当HCl与NH3完全反应后,活塞b将静止于刻度“ 6 ”(填数字)处。
[解析] (1)①根据题意,按照第一个反应计算,
3S  +  6KOH2K2S+K2SO3+3H2O
3 6
0.015 mol 1.00 mol·L-1×V×10-3 L
解得V=30.0。
②由题给三个方程式得(2x+2)S+6KOH2K2Sx+K2S2O3+3H2O,依据此化学方程式和题给数据可求出x的值。
(2)①由题图可知甲、乙两室气体的体积之比为5?3,故其物质的量之比也为5?3,所以甲室中气体为2 mol。②HCl气体的质量为1.2 mol×36.5 g·mol-1=43.8 g,则甲室中气体的质量为43.8 g-33.8 g=10 g。③设氨气的物质的量为x,氢气的物质的量为y,根据其物质的量、质量列方程组为,解得x=0.4 mol,y=1.6 mol,所以氨气和氢气的物质的量之比=0.4 mol?1.6 mol=1?4,其质量之比=(0.4 mol×17 g·mol-1)?(1.6 mol×2 g·mol-1)=17?8。④甲室中NH3的物质的量为0.4 mol,能与0.4 mol HCl反应,剩余气体的物质的量为2.4 mol,相同条件下,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所以活塞b会移至“6”处。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