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必修2专题一第3课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共2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民版必修2专题一第3课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共23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02-09 09:34: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3张PPT。春秋战国的故事……★郑人买履从前,有个郑国人,打算到集市上买双鞋穿。他先把自己脚的长短量了一下做了一个尺子……★自相矛盾从前,有个楚国的商人在市场上出卖自制的长矛和盾牌。他先把盾牌举起来一面拍着一面吹嘘说……商业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永安一中 邬文娟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三、商业的繁荣—商业都会第3课 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周武王灭商后,商朝的遗民为了维持生计,东奔西跑地作买卖,日子一长,便形成一个固定的职业。周人就称他们为“商人”,称他们的职业为“商业”。这种叫法一直延续到今天。商人和商业的由来出现早期的商业交换初步发展交易活动频繁,货币(流通骨贝、铜贝)出现巨商和商业中心商运活跃(富商大贾周流天下)海外贸易税增加;最早的纸币“交子”出现了会馆和商帮水路商运和陆路商运一、古代商业的发展情况 二、商业发展的具体表现—“市”买卖之所也。市有垣……——(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为作务及官府市,受钱必辄入钱缿中,令市者见入,不从令者赀一甲。——《关市律》秦缿(xiàng ) 有买(卖)及买 (也),各婴其贾(价)——《金布律》 汉代画像砖所见“市”的结构图 (汉)当市楼有令署,以察商贾货财买卖贸易之事,三辅都尉掌之。
——《三辅黄图》卷二《长安九市》汉《笔墨重现北梁老包头草市》 南北朝越之市为虚(部分地区“草市”亦称“虚市”或“坊场”),多在村场,先期招集各商或歌舞以来之。
——南朝·宋沈怀
《南越志》唐凡市,以日中击鼓三百响, 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
——《唐六典》唐唐大历十四年六月一日敕:“诸坊市邸(旅舍)店有侵街打墙,接檐造舍,楼阁临市人家,勒百日内毁拆。”
——《全唐文》
《十五夜望月
寄杜郎中时会琴客》
夜雨千灯照碧云,
高楼红袖客纷纷。
如今不似时平日,
犹自笙歌彻晓闻。
——(唐)王建《汴路即事》
天涯同此路,
人语各殊方。
草市迎江货,
津桥税海商。

——(唐)王建《清明上河图》局部桥上的
商业区车水马龙的码头区突破了空间上的限制宋突破时间上的限制宋“京城夜市至三鼓已来,不得禁止。”
——《宋会要辑稿·食货六七》 “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要闹去处,通晓不绝。”
“冬月虽大风雪阴雨,亦有夜市。”
——《东京梦华录》清代北京前门商业区明清 二、商业发展的具体表现—“市”商品明码标价,投钱入器集中贸易,专门管理,长安九市草市(民间集市)形成,草市尉草市—商业中心,夜市繁荣,坊市分离;突破时空限制;商业街;商业活动;草市商业区繁华三、商业的繁荣—商业都会古代的“城”是统治者居住的地方,是政治中心;“市”是商品交换的场所。后来,“城”和“市”相结合,成为社会的中心,商业的繁荣也就总与城市联系在一起。三、商业的繁荣—商业都会出现“市井”的商业区都市商业集中繁荣,“车水马龙”长安、五都,设“五均”官长安、洛阳、扬一益二、杭州、湖州汴京(河南开封)苏州,四大名镇(工商业市镇)合作探究:古代商业经济的特点:1、起源早,历史悠久,国内和对外贸易发达;2、商业交通发达,水陆商运兴盛; 3、汉代以来各朝代出现不同数量规模商业大都市; 4、商业市场形式多样,出现区域性商帮;5、政府对商业控制逐渐放松;6、商业长期受重农抑商政策压制,商人地位低下; 谢谢!
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明清:会馆、商帮 明清时期,农产品大量进入市场;由于商业竞争加剧,区域商人群体形成。实力最强的如晋商、徽商等。河南南阳的山陕会馆徽文化“滋养”百年徽商 从明代中叶到清朝乾隆末年,有一支商帮称雄中国商界300多年,那就是徽商。在辉煌的数百年间,徽商造就了一批享誉中华大地的的百年老字号,有的至今还熠熠生辉,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红顶商人”
胡雪岩 乔家大院坐落在山西祁县东观镇乔家堡村,是清朝富商乔氏家族的宅院。现存的乔家大院,是乔氏家族经数次扩建而成的。乔家大院手手米米马茶棉清 明清时期,唐宋以来被称为“草市”的新型市镇得到充分发展。据统计,明代江浙地区在行政区划之外,达316个,清代增至479个。
——赵同《中国城市发展史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