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12张PPT。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农业手工业商业无农不稳,
无工不富,
无商不活。
民间俗语
农,天下之本也。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以为币用,不识其始终。
汉景帝农业在我国古代有着怎样重要的地位?本末1.古代中国农业的地位
2.古代中国农业的基本形式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形态
3.古代中国农业生产关系的基本特点
4.古代中国工商业发展特点导语分析:立国之本个体经营自然经济土地私有严格管理
限制工商第一课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五
谷
丰
登
庆
太
平龙
凤
呈
祥
歌
盛
世人生有三宝:
丑妻、
薄地、
破棉袄。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春种一粒粟,
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
农夫犹饿死。什么是农业?栽培农作物和饲养牲畜的生产事业。农业包括:作物栽培:采集——培植牲畜养殖:狩猎——驯化黍稷粟麦稻五 谷 丰 登猪马牛羊鸡狗六 畜 兴 旺请思考:十二生肖与农业文明的关系? 十二生肖中包括了“六畜”,即家畜饲
养业中的猪、牛、马、羊、鸡、狗,说明
这一时期人类已经驯化了这些动物;还包
括鼠、蛇、猴、虎等当时人们捕猎到的动
物;另外,还包括人们想象中的动物“龙”
——传说中司雨的神物,它也是与农业有
着密切的关系。 夜晚十一时到凌晨一时是子时,此时老鼠最为活跃。
凌晨一时到三时是丑时,牛正在反刍。三时到五时是
寅时,此时老虎到处游荡觅食,最为凶猛。清晨五时
到七时为卯时,太阳已东升,开始放射万丈光芒,兔
在此时四出觅食。清晨七点到九点是辰时,这时太阳
尚未正是神龙行雨的好时光。九时到十一时为巳时,
蛇开始活跃起来。上午十一时到下午一时,阳气正盛,
为午时,正是天马行空的时候。下午一时到三时是未
时,羊在这时吃草,会长得更壮。下午三时到五时为
申时,这时猴子活跃起来。五时到七时为酉时,夜幕
降临,鸡开始归窝。晚上七时到九时为戌时,狗开始
守夜。晚上九时到十一,为亥时,此时万籁俱寂,猪
正在鼾睡。2、农耕格局黄河流域 种植粟、麦长江流域 种植水稻 我国古代为什么会形成南北不同特色的农耕格局?这给你带来哪些启示?气候不同;
启示:地理条件与经济的发展联系密切,人与自然应和谐发展。1、时间:一、农业的起源:“神农”的传说 “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劳作,神而化之,使民易之,故谓神农也。” ——《白虎通义》耒lěi 耜sì制造工具的材料文献记载
“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劳作,神而化之,使民易之,故谓神农也。”——《白虎通义》考古印证
罗家角遗址发现7040±150年前人工栽培稻 湖南玉蟾岩遗址出土一万年前的栽培稻壳3、“神农”的传说 1)自远古时代起农业就在经济中占主导地位;
2)农耕作为最基本的经济形式,支撑着中国古代的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
3)中国古代的重大文明成就,都是在农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取得的;4、农业在中国古代的地位:思考:影响农业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哪些自然条件、政策、土地制度、
生产力水平(工具革新、科技等)、
水利、劳动者等
水稻的生产大体需要经过哪些环节?→→ 在这些生产环节中,先民们发明了哪些农具?汉曲柄锄汉犁汉耧车耕地农具 中耕农具播种农具收割农具 这些传统农具中,哪一件能够成为古代中国农业的象征?二、从“刀耕火种”到“以牛田”——生产工具的变革和农业的主要 耕作方式刀耕火种刀耕火种是新石器时代残留的农业经营方式。属于原始生荒耕作制。先以石斧,后来用铁斧砍伐地面上的树木等枯根朽茎,草木晒干后用火焚烧。经过火烧的土地变得松软,不翻地,利用地表草木灰作肥料,播种后不再施肥,一般种一年后易地而种。由于经营粗放,亩产只有50千克左右,俗称‘种一偏坡,收一萝萝’。云南早在公元前1260~1l00年的商朝后期新石器时代就用此法种稻。战国时期云南土著民族广泛采用刀耕火种的耕作方式。公元前l世纪以后,随着移民屯田,滇中、滇西地区刀耕火种逐渐减少,但边远山区仍保留此种耕作方式。”石刀或石斧
砍伐林木草木晒干后用火烧用石刀挖坑下种史料记载 :“所种之地,惟以刀伐木,纵火焚烧,用竹锥地成眼,点种苞谷。” “千年不绝的山火”
云南布朗族至今刀耕火种
文献记载
“伐木而树谷,燔莱而播粟,火耕而水耨,地广而饶财。”
——《盐铁论》 1、“刀耕火种”阶段①时间:原始社会至春秋战国
②含义:
③特殊:汉代南方仍然存在(一)农业耕作方式的演变石锄、石斧
(刀耕火种时期)“ 夫范、中行氏将耕于齐,宗庙之牲为畎亩之勤。 ”当时有些人还以牛或牛耕作名字,如孔子的弟子冉耕字伯牛,又有司马牛名犁,晋国有个力士叫牛子耕。
——《国语·晋语》(郭沫若释“美金”为青铜,“恶金”为铁器) 文献记载 美金以铸剑戟[jǐ] ,试诸狗马;恶[e]金以铸鉏[chú] 、夷、斤、斸zhú,试诸壤土”。 ——《国语 ? 齐语》观察并寻找这头春秋青铜牛的特殊之处 文献记载
“宗庙之牺为畎亩之勤”。 ——《国语·晋语》石锄、石斧
(刀耕火种时期)2、“铁犁牛耕”阶段(1)时间:春秋战国——明清
(2)春秋战国时期:开始产生并逐步推广
①范围:
②依据:
③影响:
A、促进农业生产发展
B、导致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所有制形成
C、推动个体农业经济的产生,促进社会大变革二、从“刀耕火种”到“以牛田”1、原始阶段:刀耕火种,神农发明耒耜;
2、商周时期:石、骨、木,青铜农具3、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开始出现;4、汉代:牛耕普及全国;曲柄锄、大镰、耧车5、东汉:一牛挽犁6、唐代:曲辕犁 历史上曾有几百年时间,中国在许多方面比世界上其他国家领先,最大的优势也许就是它的犁。
——[英]罗伯特·坦普尔《中国:发明与发现的国度》生产工具的变革2犁的每一种形制的发展过程,都带来生产力的突破、生产关系的变革、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胡泽学《中国犁文化》古代中国的犁有什么发展和变化呢?
这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产生了什么影响呢?犁是农耕活动中最重要的工具,也是农业文化中最典型的符号。
—曹幸穗:《中国犁文化·序》生产工具的变革2耒耜(石、骨、木)石犁青铜犁(商、西周)铁犁(春秋战国)⑴材质变化:石、骨、木—青铜—铁二牛抬扛(耦犁)一牛挽犁⑵动力的变化:人力——畜力(牛)二牛三人耒耜耕作
在唐代,曲辕犁是标志性的农具。而且不仅在唐代。可以说在中国农具发展史上都是标志性的农具。
——周昕《中国农具发展史》生产工具的变革2⑶构造的变化省力的同时控制耕地的深浅,提高耕地的质量。直辕犁曲辕犁生产工具的变革2唐代 农具革新材质的变化:动力 的变化:结构的变化耕作方式:犁的演进:耒耜→石犁→青铜犁→铁犁→直辕犁→刀耕火种—石器锄耕—铁犁牛耕曲辕犁石、骨、木—青铜—铁人力—畜力—自然力直辕—曲辕生产工具的变革2耒耜
石斧远古牛耕铁锄耕作方式刀耕火种石器锄耕
(耜耕)铁犁牛耕古代归纳:农业耕作方式和农具的发展变化 石、骨、木石、骨、木
青铜农具铁制农具耦犁——一牛挽犁曲辕犁生产工具的变革2 “秦赵临战,平阳君赵豹劝戒赵王:‘秦以牛田 ,水通粮,其死士皆列之于上地,令严政行,不可 与战。王自图之!’” ——《战国策》
结合材料思考:铁犁牛耕技术采用产生了什么影响?促进秦国生产力的发展,使秦国国强民富。
生产工具的变革2 战国时期粟的亩产大约将近今天的80市斤,西汉时提高到93市斤,高产田能达到117市斤。唐宋时,粮食一般亩产大约达到200多市斤,明清大约达到400多市斤,高产田能达到500多市斤。
——《中国历史通论》
意义:农业技术的改进,促使农产品产量逐渐提高,推动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古代社会的牛耕现代社会的牛耕上图说明了什么问题? 局限:2、传统农业的耕作技术没有实现革命性的发展1、传统步犁定型,并成为精耕细作技术发展的基础 问题:为什么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古代中国的农业一直都使用牛耕,而没有得到突破性的进步呢? ——中国古代传统农业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七仙女:树上的鸟儿成双对
董永: 绿水青山带笑颜。
七仙女: 从今再不受那奴役苦
董永: 夫妻双双把家还
七仙女:你耕田来我织布
董永: 我挑水来你浇园。
七仙女: 寒窑虽破能避风雨,
董永: 夫妻恩爱苦也甜。
——《天仙配》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自给自足男耕女织小农经济)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探究:材料一 (台湾高山族耕田图) 材料二 徐州古丰县,有村曰
朱陈。击县百余里,桑麻青芬
盈。机援声札札,牛驴走纭纭。
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县
远官事少,山深人俗淳。有财
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
村业,头白不出门。
——白居易《朱陈村》
材料一、二反映的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基本模式是什么?有哪些基本特点?
模式:小农经济(或自然经济)。 封建土地制度、阶级关系3(1)小农经济的含义是指土地私有制为基础,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生产目的主要是为满足自家基本生活需要和缴纳赋税的小规模的个体农民经济。(2)时间:春秋战国时期——1956年底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1、小农经济(1)组织方式: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
(2)经营方法:精耕细作,小农户个体经营
(3)主要内容:以种植业为主,家庭手工业为辅
(4)经济类型: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封建土地制度、阶级关系3(3)小农经济的基本特征 (4)小农经济形成的条件:(1)铁犁牛耕技术的出现和普及;
(2)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 “小农经济一锄、一镰、一个主要劳力加上一些辅助劳力,一旦和土地结合,就可以到处组织起简单再生产。”
——王家范《百年颠沛与千年往复》 封建土地制度、阶级关系3(5)小农经济的影响积极: (1)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2)便于组织生产;
(3)自给自足,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
(4)给国家提供财源;
(5)是古代文明成就的基础。
(中国古代农业)积两千年的累计,才有增长4.5倍的成绩,按年平均增长率计算,仅为0.1‰。这个发展速度,……但若与欧洲一些国家资产阶级革命前后的增长率相比(英国工业革命前农业生产增长率为40%,年平均增长率为5%。)就显得极为缓慢了。
——王家范《百年颠沛与千年往复》 封建土地制度、阶级关系3(5)小农经济的影响消极
(1)限制了传统农耕技术实现革命性发展,阻碍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成为近代中国落后挨打的根源之一。(2)自耕农经济脆弱,抵御天灾人祸的能力非常有限;以自给自足为生产目的,生产规模很难扩大。
(3)随着人口增加、土地兼并激化,人地矛盾日益突出。
(4)土地的过度开垦,导致人类生存环境恶化。(6)小农经济”的突出特点①分散性:家庭为单位,一家一户生产。
②封闭性:自给自足,与市场联系不紧密。
③落后性:铁犁牛耕,精耕细作,劳动力密
集型。
④脆弱性:效率低下,抗灾害能力差。①有利因素:6、影响“小农经济”发展的因素②不利因素:耕作方式的转变;农用工具的进步;水利工程的兴修;
统治者的重视;劳动者辛勤劳动土地兼并现象;赋税徭役沉重;社会环境动荡;自然灾害频繁
封建土地制度、阶级关系32、土地制度演变探究1:奴隶社会的井田制(1)含义:
井田制度是建立在以井田作为一种有效的产权供给制度为基础的中国夏、商、周三代社会的农业生产方式及其制度结构安排的总体描述;
探究1:奴隶社会的井田制(2)特点
①一切土地属于国王所有。
②西周时期,耕地阡陌纵横,形同“井”字,称为井田。
③诸侯、卿大夫强迫奴隶集体耕种,并支配所有的劳动产品;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甲骨文中的“田”字探究1:奴隶社会的井田制(3)实质:
井田制是西周时期盛行的土地国有制,而实质上土地所有权掌握在周王手中,也可以说是周王的土地所有制。 探究1:奴隶社会的井田制(4)分封制和井田制的关系: ①分封制是奴隶社会的政治制度;井田制是其经济制度,没有井田制就没有分封制。 ②井田制是奴隶社会的经济基础,分封制是与之相适应的上层建筑。分封制建立在井田制基础之上。
③两种制度都适应了当时生产力发展的水平,使西周走向强盛。 (5)瓦解:春秋时期A、瓦解原因:
①根本原因:生产力发展──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
②直接原因:私田的大量开垦及各国的赋税制度改革。B、井田制瓦解带来的三大变化:①土地所有制关系的变化(国有变私有)②阶级关系的变化(奴隶主变为地主;奴隶变为佃农)③分配方式发生了变化(缴纳赋税变为缴纳地租)(6)废除:战国时期
各国变法,废除井田制。
例如,秦国商鞅变法,商鞅 封建土地制度、阶级关系32、土地制度演变根源:生产力的变化封建土地所有制土地国有制地主私有制自耕农私有制(1)土地私有制度的形成原因
①生产力的发展——铁器、牛耕的使用,井
田制度逐渐遭到破坏。
②各诸侯国的变法改革,承认土地私有制度。
(2)土地私有制度的影响
①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积极性。
②容易造成土地买卖和兼并,高度集中。
探究2:关于封建土地所有制 (3)特点:
①封建地主占有全国大部分土地。
②广大农民只有很少土地,
③封建政府和皇帝直接掌握一部分土地。地主土地所有制(私有制)
小农土地所有制(私有制)
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实质是私有制) (4)明清时期,封建土地制度逐渐成为农业发展的桎梏。4、均田制(1)时间:北魏至唐中叶(2)含义:(3)性质:均田制是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
(4)授田数对比
(5)作用①首先一定程度上使无地农民获得了无主的荒地,生产积极性提高:
②大片荒地被开垦出来,粮食产量不断增加,从而积极推动了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③一方面有利于国家征收赋税和徭役,另一方面促进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从根本上巩固了北魏的统治;
④推动了这一时期北方民族大融合高潮的出现;
⑤均田制对后代田制也有很大影响,先后为北齐、北周、隋、唐所沿用,施行时间长达三百多年。
⑥推行为中国封建鼎盛时期的出现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5、土地兼并
(1)原因
①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存在,允许土地买卖;
②贵族、官僚及豪强霸占良田;
③土地买卖的合法性;
(2)表现
①地主占有大量土地,通过地租的方式剥削农民。
②土地高度集中,“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3)影响
①地权和劳动者的分离,导致农耕生产秩序的严重破坏。
②使得无数小农破产,社会动荡不安,出现民众暴动。
③严重影响了国家的赋税收入。(3)抑制土地兼并的措施统治者往往采取“均田”和“限田”的措施,但
由于地主阶级是封建统治的阶级基础,封建
王朝不可能从根本上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
所以也就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土地兼并问题。面对这种情况,请你为统治者想想办法,该如何解决呢? 那当时的统治者又是如何做的呢?6、田制改革
(1)地主阶级:开明政治家力图改革田制,缓和土地兼并造成的社会矛盾。
(2)农民阶级:提出“平均”的要求,包含平均地权的内容。徭役
兵役
(均田、限田)封 建 国 家佃农抑制兼并地主自耕农田赋
人头税
田赋地租土地兼并
沦为农民起义激化矛盾新的封建国家新的自耕农轻徭薄赋死亡或逃亡封建土地制度、阶级关系37、小农经济下的阶级关系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你如何解读古代农民的生活境况? 秦代收“泰半之赋 ”,使“男子力耕不足粮饷,女子纺绩不足衣服,人民只能,衣牛马之衣,食犬彘(猪)之食。”悯农诗
唐·李绅 答:农民辛勤耕耘,为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但是农民生活困苦,没有保障。是什么导致了农民的生活困苦呢? 答:繁重的赋役 【泰半之赋(赋税)、沉重的力役(徭役)】贫者无立锥之地(土地兼并严重)四、沉重的赋税和力役
——阻碍农业发展的因素1、沉重的赋税
2、沉重的力役(徭役) 影响农业发展因素之三:沉重的赋税和力役1、赋税:(1)特点:(2)评价:①比率与数额有所不同;
②种类繁多;
③征发无度;
④无有定准(来源)。正面:政府财政收入(物质保障)
负面:农民负担沉重,失去土地春秋:[齐]管仲“相地而衰征”;[鲁]“初税亩”
西汉:编户齐民(行政 & 赋税制度)
唐朝:租庸调制(纳绢代役)——两税法(财产为准)
明朝:一条鞭法(白银)人头税(还收)
清朝:摊丁入亩
废除“人头税”(人口增加)(3)演变:2、沉重的力役 1)概念:是古代王朝强制民众承担的无偿劳动。 2)分类:(按用途划分)
一是修建大规模的土木工程;
二是兵役;3)影响:①过渡征发的徭役,破坏了正常的经济生活。
②激化阶级矛盾,引起农民起义,导致社会动荡。 五、大禹和他的继承人——水利大禹李冰父子王景 ……乃命诸侯百姓兴人徒以傅土,行山表木,定高山大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
——《史记·夏本纪》 “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谓之天府。”“王景治河,千载无患”1、水利工程先
秦战
国汉
代大禹治水都江堰
郑国渠防洪、灌溉变水害为水利,使川西平原成为
千里沃野;体现中国古代人民辛
勤与智慧;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名录,具有较高的精神文化价值5水利工程和灌溉工具的变化 中国历史 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不是长城,而是都江堰。 余秋雨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谓之天府。“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谓之天府。”都江堰(岷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二王庙内的李冰彩色画像 2004年4月4日,一名少女将象征四海之水的圣水倒入岷江。当日,2000多年前古蜀先民“祀水”的壮观场面在中国都江堰市清明放水节上重现。据传,为祈求“河神”保佑风调雨顺,古蜀人自古以来就有杀猪宰羊以“祀水”的习俗。 都江堰修建后,“祀水”活动遂演变为以纪念李冰治水功绩为主,一年一度,世代相传。 郑国渠是公元前246年,秦王政采纳韩国人郑国的建议开凿。全长300余里,灌溉面积达18万公顷,成为我国古代最大的一条灌溉渠道。漕渠郑国渠
大禹治水都江堰
郑国渠灵渠防洪、灌溉变水害为水利,使川西平原成为
千里沃野;体现中国古代人民辛
勤与智慧;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名录,具有较高的精神文化价值沟通了湘水和离水;加强对岭南
的管辖,有利于当地经济发展5水利工程和灌溉工具的变化“井渠” 关中农民创造,
适合干旱地区灌溉4水利工程和灌溉工具的变化井渠——坎儿井(今新疆仍采用) 坎儿井起源于2000年前的汉代。它的特点是利用地面坡度引取地下水自流灌溉。据统计,吐鲁番盆地有坎儿井1237条,实际使用853条,总长度超过5000公里,总出水量每秒约10立方米。坎儿井由坚井、地下暗渠、地面明渠、涝坝四个部分组成。竖井最深的在90米以上,一般长3—8公里,最长的达10公里以上,年灌溉300亩,最好的年灌溉可达500亩。“井渠” 治理黄河
(王景)关中农民创造,
适合干旱地区灌溉有利于朝廷财政收入
增加、人民生活和政
局的稳定4水利工程和灌溉工具的变化东汉王景治黄黄河在河套平原 两汉之际,黄河在魏郡地方夺汴河河道入海。公元69年,汉明帝任用杰出的水利工程家王景治理黄河。王景采取河、汴分治而又统筹兼顾的方案,使河不侵汴,各安其道。这次治河使桀骜不逊的黄河安流将近800年。后人因此赞扬说:“王景治河,千载无患”。黄河淮水汴渠“井渠” 治理黄河
(王景)设渠堰使、
京杭大运河官员奖赏制度政府重视水利事业关中农民创造,
适合干旱地区灌溉有利于朝廷财政收入
增加、人民生活和政
局的稳定筒车(以水为动力)翻车(以水为动力)风力水车4水利工程和灌溉工具的变化立井水车筒
车
复
原
图“翻倒,翻倒,喝得醉来吐掉。转来转去自行……千匝万匝未停。禾苗待我灌醉”
——唐《调笑令》高转筒
车
水力翻车,又名龙骨水车,是我国古代最著名的农业灌溉机械之一。《后汉书》记有毕岚作翻车,三国马钧加以完善。 人力和水力靠着老祖宗留下来的一座筒车,江西南康市龙岭镇下棚、邱边等几个村的上千亩农田就能四季免费灌溉。 中国古代水利灌溉工具的现代应用:明清——风力水车宋应星《天工开物》中的风力水车现代风力水车 芍陂是淮河流域著名古
陂塘灌溉工程,位于安徽省
寿县南。春秋时期(公元前
598年~公元前591年)由楚
国的孙叔敖创建,迄今2500
多年一直发挥不同程度的灌
溉效益。 郑国渠首位于陕西泾
阳县的仲山西麓,其东有
仲山,嵯峨地形特点是西
北微高,东南略低。渠首
充分利用这一地形,使干
渠沿北山南麓居于最高地
带向东伸展,分支灌溉。四、水利设施的逐渐完善1、重要的水利工程
2、对黄河的治理:汉武帝、王景
3、地方特色工程:坎儿井
4、农学水利著作:《农政全书》《泰西水法》
水利专家
元代:郭守敬
明代:潘季驯、徐光启
清代:靳辅、陈潢
影响农业因素之:水利建设 中国古代治水举要
1、著名人物:
大禹、西门豹、李冰、王景
2、著名水利工程:
(1)芍陂、都江堰、漕渠、白渠
(2)对黄河的治理:王景
(3)地方特色工程:井渠(坎儿井)
3、农学水利著作:
《河渠书》《沟洫志》《农政全书》
生古代水利工程幻灯片 8六、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1.铁犁牛耕、精耕细作是古代中国农业的
主要耕作方式和基本特征。
2.与市场联系不紧密,具有封闭性。
3.是国家的主要财政来源,一直占主导地位。
4.主要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比较分散。1. (2011年高考山东文综卷)下图描绘了汉代农民使用四齿钉耙耕作的场景。它反映出当时( )
A.开始使用铁器
B.注重精耕细作
C.尚未推广牛耕
D.雇佣关系盛行【答案】 B练习与巩固2010年浙江高考题 农耕技术的发明与改进,推动了农业经济的发展。比较右侧两图,其中图8(1)所示的耕作技术始见于
A.战国
B.秦
C.西汉
D.东汉 8(1)8(2)D(10年)16、图5是出土于今陕西省的东汉画像石中的农耕图,从中可以得出的正确信息有
A.牛耕技术最早出现于东汉
B.东汉时期没有一牛挽犁的耕作技术
C.东汉时期开始使用曲辕犁
D.东汉时期有耦犁进行耕作的技术图5D(11年) 14.图2所示是我国汉代出现的重要生产工具,该工具的出现直接有利于???A.一牛挽犁的普及??????
B.播种效率的提高
???C.耕土深浅的控制?????
?D.山地的开垦B3、有人说:孟姜女的传说反映了政治压迫,白蛇传的故事反映了宗教冲突。小王认为牛郎织女的传说典型地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特点,这主要是指
A、农民深受以王母娘娘为代表的统治者的剥削
B、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的经营方式
C、纺织业是最主要的生产部门
D、自给自足的田庄经济占主导地位
4、(2007山东卷) 白居易诗:“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诗中的描述反映了
①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 ②重视农业的观念 ③家庭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品流通 ④安土重迁的思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BB (2011年高考山东卷)下图描绘了汉代农民使用四齿钉耙耕作的场景,它反映出当时( )
A.开始使用铁器 B.注重精耕细作
C.尚未推广牛耕 D.雇佣关系盛行1、战国以来的土地私有制的主要形式有
①君主土地私有制 ②地主土地私有制
③自耕农土地私有制 ④贵族土地所有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反映的社 会现象是
A、土地高度集中 B、赋税繁重
C、力役沉重 D、贫富分化严重
3、中国古代专制王朝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
A、人头税 B、农户交纳的赋税
C、土地税 D、茶税4、统治者经常采取措施限制土地兼并,其最主要的目的是
A、解决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主要矛盾
B、安抚农民,保证国家税收,稳定统治
C、防止地方割据势力的发展
D、维护国家统一与稳定
5、汉代开始出现的农业生产工具有
①曲柄锄 ②大镰 ③耦犁 ④一牛挽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6、关于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自给自足
B、农民占有少量的生产资料,精耕细作
C、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
D、封建政府总是纵容地主兼并土地
1、 《国语·晋语》有“宗庙之牺,为田亩之勤”的记载;孔子的学生冉伯牛名耕,司马耕字子牛,由此得出的历史结论确切的是
A、孔子有教无类,学生多是贫家子弟
B、孔子非常重视教育学生参加农业劳动
C、春秋人物多取贱名
D、孔子生活的春秋时代可能已有牛耕
D2、唐代均田制规定:成年男子授口份田八十亩,死后由政府收回,除非地广人稀的地区,不得过限占田。对此认识不正确的是
A、当时可能存在着土地国家所有制
B、均田制有利于小农经济的发展
C、实现了农民土地所有制基础上的“平均地权”
D、一定程度上能缓解土地与劳动者分离的问题C3、有人说:孟姜女的传说反映了政治压迫,白蛇传的故事反映了宗教冲突。小王认为牛郎织女的传说典型地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特点,这主要是指
A、农民深受以王母娘娘为代表的统治者的剥削
B、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的经营方式
C、纺织业是最主要的生产部门
D、自给自足的田庄经济占主导地位
B4、(2007山东卷)
白居易诗:“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有
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
出门。”诗中的描述反映了
①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
②重视农业的观念
③家庭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品流通
④安土重迁的思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B A 筒车“翻倒,翻倒,喝得醉来吐掉。转来转去自行,千匝za)万匝未停。停未,停未,禾苗待我灌醉。”唐代诗人徐来军的这首《调笑令》描写的是:B翻车C曲辕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