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的消化与吸收(1)
学习目标:
1、知道消化系统的组成及各器官的功能。
2、知道小肠有哪些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
3、知道淀粉、蛋白质、和脂肪在消化系统中是如何被消化和吸收的
知识要点:
1.消化系统的组成
消化道: 、 、 、 、 、 、
消化腺: ( ) 、 ( ) 、 ( ) 、
( ) 、 ( )
2.消化分为 和 。物理消化主要是牙齿的咀嚼和胃肠的蠕动;化学消化主要是利用消化酶,使食物中的营养成分通过化学变化变成可吸收的物质。
3.食物中各种成分的消化: 、 和 不经消化就能直接被吸收; 不能被消化; 最终被分解成氨基酸; 最终被分解成葡萄糖; 最终被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
4. 是食物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与其相适应的结构特点:(1) ,扩大了小肠的内表面积;(2)小肠绒毛内含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有利于 ;(3)小肠内含有多种消化腺分泌的 ,能对食物中的各种成分进行彻底的消化。
5.吸收是指营养物质从 进入 系统的过程。
巩固练习:
1.如图是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示意图,对图中结构③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 B.是人体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
C.可以分泌胆汁 D.能初步消化蛋白质
2.下列小肠结构不是与吸收功能相适应的特点的是( )
A.小肠长5~6米 B.肠壁表面有许多皱襞和小肠绒毛
C.小肠绒毛中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 D.小肠壁里有肠腺
3.某同学摄人的混合性食物在消化道内消化、分解,最终得到的一组消化终产物是 ( )
A.蛋白质、淀粉、脂肪 B.氨基酸、麦芽糖、甘油、脂肪酸
C.二氧化碳、水、尿素 D.氨基酸、葡萄糖、甘油、脂肪酸、
4.有些对胃具有较大刺激作用的药物,常装在淀粉制成的胶囊中,以避免对胃产生刺激,主要原因是 ( )
A.胃能消化淀粉,使药物慢慢渗出。 B.胃不能消化淀粉,胶囊可经胃进入小肠
C.胆汁不能消化淀粉 D.淀粉在口腔内初步消化,便于吞咽
5.下列关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食物中的所有成分都必须经过消化后才能被吸收
B.食物在口腔中反复咀嚼有利于消化酶的消化作用
C.食物只有在小肠中才能被消化
D.人体分泌的消化液都具有化学消化功能
6.小莹的弟弟在玩耍时不小心将一颗塑料小珠从口中咽下。就医后,医生说没有太大问题,塑料小珠会沿着他的消化道排出体外。小珠在小莹的弟弟体内旅行的路线是 ( )
A.口→咽→食道→小肠→胃→大肠→肛门
B.口→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C.口→食道→胃→肝脏→小肠→大肠→肛门
D.口→食道→胃→小肠→肝脏→大肠→肛门
7.某同学患胆囊炎,你认为他目前最不应该食用的美味是 ( )
A.香椿炒鸡蛋 B.海米油菜
C.白菜炖粉条 D.肥而不腻的红烧肉
8.如图所示为消化系统的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 两部分。
(2)消化道中可初步消化蛋白质的场所是[ ] 。
(3)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是[ ] 。食物中的营养成分经吸 收后进人 系统。
(4)⑧是 ,它所分泌的胆汁能促进脂肪的消化。
9.试管内有一些植物油,加入配制的消化液,充分振荡后,置于37℃ 的温水中,一段时间后,植物油不见了,配制的消化液最合理的一组是 ( )
A.胰液、肠液、胆汁 B.胃液、胆汁
C.唾液、胃液、肠液 D.肠液、胃液
10.据报道,某人因为腹痛难忍,到医院看病。医生诊断他患了急性胆囊炎,为他做了胆囊切除手术。没想到病人的腹痛更加剧烈,几天后连肠都坏死了。于是医生不得已又切除了他的全部小肠和部分大肠。病人虽然保住了性命,但他的生活从此受到严重的影响。
(1)人的胆囊切除后,食物中 (填“糖类”“蛋白质”或“脂肪”)的消化会受到较大影响。
(2)若人的全部小肠和部分大肠被切除,就只能通过静脉滴注获得营养,这是因为从消化道摄入的食物失去了 的主要场所。
11.最近,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报道:英国一家医院的医生实施了不打开腹腔成功摘除病人阑尾的手术。医生用一根软管从病人的口腔插入,软管的前端带有微型摄像头和由细线牵引操控的手术工具。
(1)如图所示是人体腹部的解剖图,图中①所示器官叫 ,它能分泌 ;脂肪的消化发生在图中标号[ ]所指的器官。
(2)英国医生所使用的软管依次通过了:口腔→咽→食道→ →大肠上的阑尾。
(3)“异想天开、痴人说梦”常被用来讽刺思考问题不着边际的人,但想象力对科学研究十分重要,有依据地“异想天开”是值得鼓励的。请你根据上述新闻报道,思考利用上述技术还能干什么 第2节 食物的消化与吸收(2)
学习目标:
1、知道酶的成分及作用
2、知道酶的催化作用的特点
知识要点
阅读p145—146,回答
1、酶在参与 前后,其 不变,因此被称为
2.酶是由 合成的,大多数的酶是
3.酶具有 性、 性 及 性等特点,对于生物体内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是必不可少的。
4. 和 会影响酶的活性。
5.酶的缺乏或不足,会 紊乱甚至出现 。
P145活动中思考:
1、B试管中加蒸馏水的作用是 ,C试管加盐酸的作用是:
2、水浴加热的作作用: ,温度控制在37℃的意义:
巩固练习:
1.某些人患白化病的原因在于 ( )
A.缺少蛋白质 B.营养不良
C.肠道中的消化酶数量少 D.体内缺乏促使黑色素形成的酶
2.胃液中的胃蛋白酶进入小肠后,催化作用大大降低,原因是 ( )
A.酶发挥催化作用只有一次 B.胃蛋白酶被小肠稀释
C小肠内的温度高于胃内的温度 D.小肠的酸碱度比胃内的酸碱度高
3.下表是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实验记录,请问该小组同学探究的课题是 ( )
试管编号 田 乙 丙 丁
加人物质 糨糊、唾液 糨糊、唾液、盐酸 糨糊、唾液 糨糊、唾液
温度 37℃ 37℃ 100℃ 0℃
时间 10分钟 10分钟 10分钟 10分钟
加入碘液后的现象 不变蓝 变蓝 变蓝 变蓝
A.探究唾液能否消化淀粉 B.探究淀粉遇碘能否变蓝色
C.探究温度对唾液淀粉酶消化作用的影响
D.探究盐酸和温度对唾液淀粉酶消化作用的影响
4.下图是某生物活性洗衣粉包装袋上的说明,下列认识错误的是 ( )
A.该洗衣粉较易清除蛋白质类污渍 B.衣服充分浸泡后可提高去污效果
C.温水中蛋白酶的催化活性最强 D.该洗衣粉可用来洗涤所有衣料
5.人发高烧时,常常没有食欲,最根本的原因是( )
A.所吃的食物不能被消化 B.胃肠蠕动减慢
C.体内食物残渣排出受阻 D.体温过高,消化酶活性受影响
6.酶具有高效性、专一性的特点,其活性受温度和pH等因素影响。氯化铁是一种无机催化剂,其溶液能催化过氧化氢分解。肝脏组织细胞中也有一种能催化过氧化氢分解的酶。为了探究生物酶和无机催化剂的催化效率,某同学设计了一个实验,以下是该实验的几个步骤:(反应方程式为2H2O22H2O+O2↑)
①向2号试管内滴人几滴FeCl3溶液,作为对照。
②将点燃但无火焰的卫生香分别放在1、2号试管的管口,仔细观察,发现1号试管管口的卫生香燃烧猛烈。
③取两支洁净的试管,编上号,并且注入l0毫升质量分数为3%的过氧化氢溶液。
④轻轻振荡这两支试管,使试管内的物质混合均匀,发现l号试管的气泡多且最先产生。
⑤取豌豆大小的新鲜肝脏,放在培养皿中迅速剪碎并投入到1号试管中。
(1)根据实验原理,正确的实验顺序是 ( )
A.①②③④⑤ B.③④①②⑤ C.③④①⑤② D.③⑤①④②
(2)该实验主要证明了酶具有 的特点。
7.在试管内加入2毫升的食用油,再加人新配制的“X消化液”l毫升,充分振荡后,置于37℃的温水中5分钟,发现植物油消失了。则“X消化液”的成分最可能是 ( )
A.唾液、胃液、肠液 B.胃液、胆汁 C.胰液、肠液、胆汁 D.胃液、胰液
8.为了探究pH是不是影响唾液淀粉酶催化作用的因素,进行了实验,操作步骤如下:
步骤一:取3支洁净的试管,编为1~3号。在3支试管中分别加入2毫升l%的淀粉液。
步骤二:在3支试管中分别加入pH不同的盐酸溶液3毫升,使l~3号试管中反应液的pH依次稳定在3.0、4.5、6.0。
步骤三:在3支试管中分别加入l毫升相同浓度的稀释唾液(唾液的浓度满足本实验的要求)。摇匀后,放人37℃恒温水浴箱中3分钟。
步骤四:在3支试管中分别滴人l滴碘液,然后摇匀。
步骤五:观察并对比这3支试管中溶液颜色的变化程度。
请回答下列问题:
(1)①若3支试管中溶液颜色的变化程度相同,则pH 影响唾液淀粉酶催化作用的因素。
②若3支试管中溶液颜色的变化程度不相同,则pH 影响唾液淀粉酶催化作用的因素。
(2)实验过程中为什么3支试管都要选择37℃,并且恒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