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张PPT)
少年闰土
有这样一位少年,他和我们年级相仿,不仅健康、天真、活泼,而且勇敢、聪明、见识广。大家很想认识他吧,他是谁呢? 他就是鲁迅笔下的“少年闰土”,我们一起来认识他吧!
(1881年-1936年),原名周樟寿,字豫才,后改名周树人,“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中国翻译文学的开拓者。
鲁迅:
学习目标
1. 会写“胯、拜”等10个字,会写“一望无际、家景”等12个词语。
2. 通过对闰土的外貌、语言、动作等描写,感受少年闰土这一人物形象。
3.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我”的思想感情变化。
正
zhēng
zhèng
正月
正式
撒
sā
撒谎
sǎ
撒种
多音字
家庭的经济状况。
家景:
值年:
同族的人家,在祭祀祖先时,每户轮流负责准备,轮到谁准备的那一年,就叫值年。
祭祀:
旧俗备供品向神佛或祖先行礼,表示尊敬并求保佑。
弶:
一种捕捉鸟兽的工具。
词语解释
第二部分(4-18):写闰土给“我”讲了雪地捕
鸟、海边拾贝、看瓜刺猹和看跳鱼儿四件有趣的事。
第三部分(19):写“我”与闰土分别的情景和相
互间的友谊。。
第一部分(1-3):写“我”盼望见到闰土。
段落划分
开头描绘了闰土月夜刺猹,再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初识闰土——听闰土讲海边趣事——与闰土分别,刻画了一个活泼、可爱、聪明、能干、勇敢、见识广的农村健康少年。
闰土是“我”儿时的伙伴,与他分别三十年了。但“我”时时想起他,常常惦着他。每当这时,“我”的脑海里就会浮现这样一幅神奇的图画——请读第1自然段。
第1自然段写的是记忆中的闰土,展现的是闰土看瓜刺猹的情景,描写了一位机敏、勇敢的少年形象。
我那时并不知道这所谓猹的是怎么一件东西──便是现在也没有知道──只是无端地觉得状如小狗而很凶猛。
这句话中的两个破折号是起补充说明的作用。“无端”一词是“没有理由,没有根据”的意思。整句的意思是说“我”不仅那时,就是现在也都不知道猹是一种什么动物,只是主观上认为它的样子像狗而且很凶猛。
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这段文字描写了月光照耀下的瓜地——神秘、美丽;少年——可爱、勇敢;猹——狡猾。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们沙地上,下了雪,我扫出一块空地来,用短棒支起一个大竹匾,撒下秕谷,看鸟雀来吃时,我远远地将缚在棒上的绳子只一拉,那鸟雀就罩在竹匾下了。
“扫出、支起、撒下、拉、罩”等一系列的动词,生动形象地写了捕鸟的过程,表现了闰土聪明,有能耐。
闰土给“我”讲了好多“希奇的事”。他给“我”讲了哪些希奇的事呢?
捕鸟
拾贝
刺猹
观鱼
“素不知道”意思是闰土讲的那许多关于农村、海边的事,“我”从来都不知道。这是因为“我”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从来没有接触过这些事。表达了“我”对自己无知的痛恨,对少年闰土的羡慕和钦佩。
我素不知道天下有这许多新鲜事……
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这句话的意思:“我”和“往常的朋友”是些“少爷”,整天生活在大院里,不能广泛地接触大自然,像井底之蛙,眼界狭窄。这句话表达了“我”对自己所处环境的不满,流露了对农村丰富多彩生活的向往。
你从哪些文字中了解到闰土是个怎样的孩子?
从闰土的外貌描写中可以看出闰土的健康朴实,从闰土讲四件事中可以看出闰土是一个口齿伶俐,知识丰富,聪明能干,活泼可爱的孩子。
少年闰土
头戴小毡帽
紫色的圆脸
项套银项圈
健康可爱
雪天捕鸟
夏日拾贝
月夜刺猹
潮汛看鱼
聪明
勇敢
见识广
思维导图
感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