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三亚市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海南省三亚市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 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10-18 12:34:26

文档简介

三亚市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地理卷
参考答案:
D 2.B 3.D 4.B 5.D
6.B 7.D 8.B 9.B 10.A
11.D 12.B 13.A 14.D 15.D
16.A 17.D 18.C 19.C 20.A
21.(1)地月系
(2) 新生代
(3)昼夜温差大,没有适宜的温度;没有液态水;没有大气。
22.(1)由四周向中部递减;西部多,东部少。
(2)东方降水少,天气晴朗,太阳辐射强。
23.(1) 莫霍界面 古登堡界面
(2) 地幔 海啸
(3) 纵波
24.(1) ① 地面
(2) 平流 升高
(3) 逆温三亚市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地理卷
一、单选题
2008年8月24日,国际小行星中心发布的新小行星命名公报中,命名了一颗“北京奥运星”。结合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北京奥运星”的运行轨道介于( )
A.地球和金星之间 B.地球和火星之间
C.木星和土星之间 D.火星和木星之间
2.地球是目前所知的太阳系行星中唯一存在生命的星球。关于地球存在生命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
A.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温度变化幅度不大
B.日地距离适中——表面温度适宜,液态水存在
C.体积和质量适中——太阳光照稳定
D.地球自转和公转周期适中——形成大气层
美国“凤凰号”着陆探测器项目小组发布信息:“凤凰号”在加热火星土壤样本时鉴别出有水蒸气产生,从而确认火星上有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升空后的“凤凰号”不属于的天体系统是( )
A.太阳系 B.银河系 C.可观测宇宙 D.河外星系
4.地球与火星都是太阳系中的行星,有关太阳系行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八大行星绕日运行的轨道面几乎在一个平面上
B.水星、金星、土星属于地内行星
C.在地球轨道两侧,分别是金星和火星轨道
D.金星、火星等行星不能自行发出可见光,它们依靠反射太阳光我们才能看见
“光伏扶贫”主要是在住房屋顶(左图)和农业大棚上(右图)铺设太阳能电池板获取电能,农民可以自用,也可将多余的电量卖给国家电网,即“自发自用、多余上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光伏扶贫”中利用太阳辐射能( )
A.促进生物的生长繁衍 B.为大气运动、水循环提供动力
C.维持地球表面的温度 D.为人类提供能源
6.太阳能量来源于( )
A.外部核裂变 B.内部核聚变 C.其他恒星 D.银河系中心
北京时间2020年5月29日20时太阳表面发生了自2017年10月以来的最大耀斑(如下图)。此次太阳耀斑爆发造成了大量带电粒子流“轰击”地球高层大气,引发高频无线电通信大面积中断,昼半球地区中断时间超过1个小时。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此次太阳耀斑爆发对下列部门影响最小的是( )
A.航空运输服务业 B.广播电视传输服务业
C.卫星传输服务业 D.商品生产和供应业
8.此次太阳活动对我国短波通信的影响较小,原因可能是( )
A.我国适逢阴雨天气,云层的反射作用强
B.我国基本进入夜晚,背向太阳,受干扰少
C.我国的纬度低,地球大气层厚度大
D.我国通信技术发达,抗电磁干扰能力强
下图示意不同地质年代地层中的生物化石。据此完成下面各小题。
9.根据地层及其化石的有关知识,可知( )
①任何地层都含有生物化石 ②化石的特点与环境关系密切
③生物总是从低级向高级进化 ④生物总是从复杂向简单演化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0.下列关于各地质时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古生代后期和中生代是重要的造煤时期
B.中生代,形成现代地貌格局及海陆分布
C.中生代,欧亚大陆和北美大陆的雏形基本形成
D.中生代末期,几乎95%的物种灭绝
下图示意地球6亿年以来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工业革命初期大气二氧化碳浓度为1)变化曲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古生代出现的森林大部分是( )
A.海生藻类 B.裸子植物 C.被子植物 D.蕨类植物
12.地球历史上两次重要的造煤时期是( )
A.元古宙和古生代后期 B.古生代后期和中生代
C.古生代前期和新生代 D.元古宙后期和中生代
2022年4月18日,我国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发生3.3级地震,震源深度18千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地震发生以后,建筑物并不会马上倒塌,一般都要间隔约12秒,这就是地震救援领域所说的“黄金12秒”。根据所学知识推断“黄金12秒”确定的依据是( )
A.横波和纵波的传播速度差异 B.人体对紧急事件的生理反应能力
C.横波和纵波的传播介质差异 D.建筑物的抗震系数
14.地震发生时,当地居民的感觉是( )
A.左右摇晃 B.先左右摇晃后上下颠簸
C.上下颠簸 D.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
当地时间2022年11月27日晚,世界上最大的活火山—美国夏威夷冒纳罗亚火山开始喷发,喷发产生了大量含有SO2的火山灰云。根据我国气象部门监测显示,当地时间28日该火山灰云已经离开主岛向东北方向扩散(图甲)。下面图乙为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5.冒纳罗亚火山喷发的岩浆在地球内部迁移的顺序是( )
A.地核—下地幔—上地幔—地壳
B.地核—古登堡界面—地幔—岩石圈
C.软流层—莫霍界面—地壳—岩石圈
D.软流层—上地幔顶部—莫霍界面—地壳
16.下列关于地球圈层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是大气圈,低层大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最大
B.②是水圈,是各种水体组成的不连续圈层
C.③是地壳,大陆部分较薄、大洋部分较厚
D.④是生物圈,是地球圈层中最活跃的圈层
2023年6月20日,我国长征六号运载火箭成功将试验二十五号卫星送入距地面700km的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7.对“试验二十五号”卫星运行干扰最大的太阳活动,说法正确的是( )
A.发生在太阳的光球层 B.影响地球上农作物收成
C.在浙江上空引发极光 D.能干扰无线电短波通信
18.“试验二十五号”卫星运行在( )
A.对流层 B.平流层 C.高层大气 D.大气外界
大气是地球上存在高级智慧生命的必要条件,下图为“干洁空气成分的体积分数(25千米以下)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9.关于图中大气成分及其对地球生命活动和自然环境的作用,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是生物维持生命活动的必需物质 B.乙是地球上生物体的基本元素
C.丙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 D.丁包括的其他成分无任何作用
20.丙含量增多的主要人为原因包括( )
A.工业发展,化石燃料燃烧 B.火山喷发,引发森林大火
C.围湖造田,水域面积缩小 D.制冷剂使用,导致臭氧层空洞
二、综合题
21.2019年1月8日,搭载“月面微型生态圈”的嫦娥四号成功登陆月面,进行人类首次月面生物实验并培育出第一株被子植物嫩芽。下图为“月面微型生态圈”工作原理图。

(1)“嫦娥四号”飞向月球的过程中,所处的的最低一级的天体系统是 。
(2)材料中提到的被子植物,主要盛行于 (填写地质年代)。
(3)与地球相比,简述月球表面不适宜生物生存的原因。(6分)
2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太阳能作为主要的可再生清洁能源之一,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我国海南岛拥有丰富的太阳能资源,素有“阳光岛”之称。下图示意海南岛年太阳辐射分布(单位kW·h/m2)。

(1)简述海南岛年太阳辐射总量空间分布特点。(6分)
(2)说明东方市较琼中市太阳能丰富的原因。(4分)
23.2020年5月6日印度尼西亚班达海发生7.2级地震,震源深度110km。下图示意班达海震中所在位置的地球内部圈层结构。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中m、n分别代表地球内部的两个不连续面,则m为 ,n为 。
(2)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 (层),地震引发的 (次生灾害)威胁周边国家和地区。
(3)此次地震,甲、乙两地最先测得 (横波、纵波)。
24.读“大气垂直分层”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大气的垂直分层中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是 (填序号),该层大气升温的直接热源是 。
(2)利于高空飞行的是 层(填名称),该层大气的气温随海拔升高而 (升高/降低/不变)。
(3)下图组所示是发生在对流层的 现象。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