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2.2.1 中国的气候
学习目标
1、说出中国冬、夏气温的分布特点和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并分析归纳其形成原因
2、举例说明中国温度带和干湿地区的划分、分布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气温
降水
自主学习
1、根据课本P32 图2-22中国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
描出0℃等温线,找出其大致通过什么地方?(山脉或河流)
找出中国冬季气温最低和最高的地区在哪里?温差约为多少?
2、根据课本P33 图2-23中国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
找出中国夏季南北气温最低和最高的地区在哪里?温差约多少
3、根据课本P35 图2-25 中国年降水量分布,
分析中国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
4、了解并熟记中国温度带的划分、中国干湿地区的划分
气温
0℃等温线
最低<-24℃
最高>16℃
气温越低
0℃等温线
1月南北温差
秦岭-淮河
漠河
相差40℃以上
1月气温分布规律
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
越往北气温越低
气温
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示意图
中国主要山脉分布图
中国的冬季风
北方较南方正午太阳高度低,白昼时间短
东西走向的高大山脉阻挡冬季风南下
北方距离冬季风的发源地近
思考: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的原因?
气温
7月南北温差
相差约12℃
7月气温分布规律
全国普遍高温
南北温差不大
16-24℃
>28℃
漠河
青藏高原
海拔高,气温低
气温
思考:为什么夏季南北温差不大呢?
地点 纬度 夏至太阳高度 昼长
漠河 53°29′N 59°58′ 16小时55分
北京 39°48′N 73°39′ 15小时1分
广州 23°8′N 89°41′ 13小时35分
南方的太阳高度高,接受太阳辐射强度比北方大,
但北方的白昼时间比南方长,
所以南北温差不大
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示意图
气温
春耕
夏耘
秋收
冬藏
积温:
当日平均气温稳定上升到10℃以上时,大多农作物才能活跃生长。把≥10℃持续期内日平均气温加起来,得到的温度总和
气温
水稻,热带作物
水稻,油菜、甘薯、茶叶
冬小麦、玉米、甘薯、花生
春小麦、玉米、大豆、甜菜、高粱
春小麦、大麦、马铃薯
一年三熟
一年两熟到三熟
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
一年一熟
一年一熟
热量越充足,
一年中成熟的次数越多
青稞
小麦
水稻
规律
练一练
温度带 地区 耕作制度
A.寒温带 1.黑龙江北部 (1)一年两熟
B.中温带 2.长江中下游平原 (2)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
C.暖温带 3.黄河中下游大部分地区
D.亚热带 4.东北平原 (3)一年一熟
E.热 带 5.雷州半岛 (4)一年三熟
降水
中国降水量分布图
从 向 递减
东南沿海
西北内陆
800mm
400mm
200mm
递减
降水的空间分布特点:
降水最多
降水最少
降水
思考:为什么降水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海陆因素(夏季风)
地形因素(山脉阻挡)
降水东西差异
加剧东西差异
降水
中国降水量分布图
降水季节分配 (均匀/不均匀)
多集中于 季
不均匀
夏
降水的时间分布特点:
中国3个城市降水量逐月分配
200
100
300
夏季风
降水
中国干湿地区的划分
降水量>蒸发量
气候湿润
降水量<蒸发量
气候干旱
湿 润 区
半湿润区
半干旱区
干旱区
干湿地区的划分依据:
降水量与蒸发量
降水
中国降水量分布图
800mm
400mm
200mm
中国干湿地区的划分
我国干湿地区划分的界线与年等降水量线的关系:
基本重合
>800mm
400-800mm
<200mm
200-400mm
合作探究
根据材料,分析降水差异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材料1:不同植被对湿度的要求:年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上的地区可以生长森林,高纬度地区一些年降水量不足400毫米的地区,因为蒸发微弱,土壤中水分充足,也可以生长森林。中纬度地区年降水量在200毫米以上400毫米的地区可以生长草本植物,形成典型草原。年降水量不足200毫米,甚至更少的地区地表面只能生长少数耐旱植物,沙漠面积比较大
江南水乡
材料2:中国不同地域的民居
材料3:我国南方人爱米饭 北方人喜面食
新疆荫房
合作探究
根据材料,分析降水差异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材料1:不同植被对湿度的要求:年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上的地区可以生长森林,高纬度地区一些年降水量不足400毫米的地区,因为蒸发微弱,土壤中水分充足,也可以生长森林。中纬度地区年降水量在200毫米以上400毫米的地区可以生长草本植物,形成典型草原。年降水量不足200毫米,甚至更少的地区地表面只能生长少数耐旱植物,沙漠面积比较大
中国干湿地区的划分及其天然植被
森 林
森林草原
草原
荒漠草原、荒漠
生长的植被不同
合作探究
根据材料,分析降水差异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新疆荫房
陕西窑洞
江南水乡
云南吊脚楼
半干旱、干旱地区民居顶屋 。
湿润地区民居顶屋 。
较平
较陡
降水的差异
屋顶(建筑特色)
合作探究
根据材料,分析降水差异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饮食(南米北面)
湿润地区
耕作业:水田
半湿润地区
耕作业:旱地
半干旱地区
畜牧业
干旱地区
绿洲农业
农业类型
降水
降水差异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1、植被:森林-草原-荒漠
2、建筑:南尖北平(屋顶)
3、饮食习惯:南米北面
4、农业类型:东耕西牧
... ...
课堂小结
1.我国冬季气温特点: ,
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的原因: 。
2.我国夏季气温特点: 。
3.我国1月份0℃等温线大致与 大致吻合。
4.我国温度带的划分依据是 。
5.深圳所在的温度带是 ,作物熟制为 ,主要作物是 。6.我国降水空间分布特点: ,其影响因素
是 。
7.我国800mm年等降水量线大致与 大致吻合。
8.我国大部分地区降水集中在 ,东北、华北地区降水更集中,集中在
月份。
9.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大致与 大致吻合。
10.深圳所在的干湿地区是 ,天然植被为 。
纬度因素(主要因素)、冬季风、地形
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南方温暖,越往北气温越低
夏季南北普遍高温
秦岭--淮河线
活动积温
亚热带
两年三熟或
一年两熟
水稻
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海陆因素
秦岭--淮河线
夏季
7、8
秦岭--淮河线
森林
湿润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