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初中生物 七下1.1_《人类的起源和发展》课件+教案+素材【课件研究所】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 初中生物 七下1.1_《人类的起源和发展》课件+教案+素材【课件研究所】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6.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4-02-27 11:53:05

文档简介

(共42张PPT)
1、本课件由公众号课件研究所出品,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保护,其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您购买的是课件的使用权,仅限在个人课堂教学范围以内使用。
2、本课件仅供购买者一人使用,不得将购买的课件及其他素材用于再出售、出借、和他人共享、拼单、参赛、在其他平台发布或作为礼物赠送他人。如涉及以上条款,均属于侵犯我方权益,对于以上违法行为,我方将坚决采取法律武器维权。
3、本课件包含无法被查看到的隐藏水印,仅在维权时用于追踪侵权路径,不影响您的课堂使用。
2022 SHENG WU KE JIAN
DESIGN BY KEJIANYANJIUSUO
DESIGN BY KEJIANYANJIUSUO
2022 SHENG WU KE JIAN
2022 SHENG WU KE JIAN
DESIGN BY KEJIANYANJIUSUO
2022 SHENG WU KE JIAN
DESIGN BY KEJIANYANJIUSUO

第一章
授课人:XXX
目 录
CONTENTS
1
人类的进化历程
2
关于人的起源
3
区分事实和观点
清代妃子的“真面目”
雍正皇后
孝圣宪皇后(甄嬛)
光绪瑾妃
研究人类进化的主要证据是什么?
化石
石化的遗体、遗物、遗迹
① 北京人
② 尼人
③ 东非人
④“露西”
观察以下人类化石及资料并回答相应问题:
资料一:北京人
1929 年12月2日,中国考古学者裴文中在周口店龙骨山的山洞里,发掘出第1个完整的头盖骨化石,其后考古工作者在周口店继续工作,共出土头盖骨6具、头骨碎片12件、下颔骨15件、牙齿157枚及断裂的股骨等,分属40多个男女老幼个体。 考古学者同时发现10万件石器材料及用火的灰烟遗址。 据测算,北京人的平均脑容量达1088mL,身高为1.56m(男)、1.50m(女),能够直立行走。
平均脑容量
身高
运动方式
使用工具
找一找科学家对化石资料做了哪些方面的分析?
资料二:尼人
1856年,科学家在德国迪塞尔多夫城附近尼安德特河谷的一个山洞清除堆积物时,发现一名成年男性的颅顶骨和一些肢骨化石。后命名为尼安德特人。2015年,加拿大研究人员发现了一个尼人时期的多功能骨头工具,它证明了尼人能够理解骨头的机械特性并能够利用骨头制造工具。据测算,尼人平均脑容量1200~1750mL,身高1.5~1.6m,能够直立行走,拥有语言能力。
古人类种类 平均脑容量 平均身高 运动方式 使用工具类型
尼人
1200~1750mL
1.5~1.6m
直立行走
多功能骨头工具(自制)
资料三:东非人
1960年刘易斯·利基在坦桑尼亚的奥杜威河谷发现顶骨、下颌骨等化石。它们表现为头骨壁薄,颊骨比非洲古猿窄,下肢直立行走,手指能对握。同时发现了一些石器,包括可割破兽皮的石片,带刃的砍砸器和可以敲碎骨骼的石锤,这些都属于简易的屠宰工具。据测算其平均脑容量为637mL,身高1.2~1.3m。
古人类种类 平均脑容量 平均身高 运动方式 使用工具类型
东非人
637mL
1.2~1.3m
直立行走
屠宰工具
资料四:露西
1974年11月24日,美国古人类学家约翰森在埃塞俄比亚的阿法尔凹地发现了“露西”,这具古人类骨化石保存40%的骨架。据测定她的虽然脑容量仅为 400mL,1.1 m高,但其骨盆较宽,下肢骨比上肢骨更加粗壮。显示这些原始人类已可直立行走。后来,在这一化石区,人们又相继发现了65具古人类化石,暂无发现使用工具。据测算,它们的平均脑容量不到450 mL,身高平均1.2~1.3m。
古人类种类 平均脑容量 平均身高 运动方式 使用工具类型
“露西”
<450mL
1.2~1.3m
直立行走
暂无发现
古人类种类 运动方式 平均脑容量 平均身高 使用工具类型
北京人 直立行走 1088mL 1.5~1.56m 石器、会用火
尼人 1200~1750mL 1.5~1.6m 多功能骨头工具(自制)
东非人 637mL 1.2~1.3m 简易的屠宰工具
“露西” <450mL 1.2~1.3m 暂无发现
分析资料2~4,将各方面分析结果整理如下表格:
古人类种类 运动方式 平均脑容量 平均身高 使用工具类型
北京人 直立行走 1088mL 1.5~1.56m 石器、会用火
尼人 1200~1750mL 1.5~1.6m 多功能骨头工具(自制)
东非人 637mL 1.2~1.3m 简易的屠宰工具
“露西” <450mL 1.2~1.3m 暂无发现
4种化石材料存在显著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平均脑容量
古人类种类 运动方式 平均脑容量 平均身高 使用工具类型
北京人 直立行走 1088mL 1.5~1.56m 石器、会用火
尼人 1200~1750mL 1.5~1.6m 多功能骨头工具(自制)
东非人 637mL 1.2~1.3m 简易的屠宰工具
“露西” <450mL 1.2~1.3m 暂无发现
分析资料2~4,将各方面分析结果整理如下表格:
能否尝试将4种化石按其存在年代由古至今进行排序?
“露西”
南方古猿
东非人
北京人
尼人


智人(早期)
能人
直立人
小结
南方古猿
能人
直立人
智人(早期)
智人(晚期)
通过现有证据不难看出,古人类的外形酷似现今的猿类。
东非人头骨还原图
露西 头骨还原图
人类的起源是猿类吗?
19世纪时,进化论建立者达尔文,在仔细比较了人和现代类人猿的相似之处后,提出人类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一类古猿。从那时起,曾经流行于世的人是神创造的观点就受到猛烈的冲击。
一、达尔文提出“人猿同祖”
二、认识现代类人猿
长臂猿
猩猩
黑猩猩
大猩猩
① 图中这些类人猿分布在地球上的那些地方?
主要分布在热带或亚热带丛林中。
运动方式
脑发育的程度
制作工具能力
运动方式
脑发育的程度
制作工具能力
二、认识现代类人猿
② 此类类人猿与人类有什么根本的区别?
脑容量小,没有语言能力
直立行走
制造使用各种简单和复杂的工具
脑容量大,很强的思维语言文字能力
臂行
使用自然工具,不会制作工具
二、认识现代类人猿
懂手语的大猩猩coco
如果人真是由相似物种大猩猩变成的,为什么现在还有大猩猩?
三、认识森林古猿
1975年,科学家在云南禄丰县城北庙山坡石灰坝褐煤地层中发现了一类森林古猿的化石,包括一具残头骨、若干个颌骨和上百颗牙齿,以树栖为主。该古猿的体质特征介于猿类和人类之间,且肢骨尚未特化。既可以向现代猿类,也可以向现代人类的方向发展,距今约800万年。
中国云南境内的禄丰古猿
森林古猿—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
① 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在哪里?
②森林古猿的生活方式以什么为主?
广泛分布在非洲、亚洲、欧洲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
以树栖为主
观看视频,回答下列问题
四、人猿分离的原因——以东非大裂谷的环境变化为例
形成大裂谷前,以热带丛林为主。
地壳剧烈运动和气候剧烈变化,
原有森林一部分消失,形成了草原。
① 东非大裂谷最早是什么样的环境?
② 你是否能从视频中找到可能导致人猿分离的条件?
古人类源自非洲说-示意图
热带雨林
稀树草原
五、由上总结——从猿到人的进化
树栖生活转到地面生活
继续留在森林树栖生活
气候变化
地形变化
事实真的如此吗?
指事情的真实情况,包括事物、事件、事态,即客观存在的一切无题与现象。
指从一定的立场或角度出发,对事物或问题所持的看法。
何为事实?何为观点?
根据课本P6技能训练,判断下列陈述中,哪些是事实,哪些是观点。
4.其他地区没有200万—300万年前的古人类化石。
1.古人类化石“露西”是在非洲发现的。
2.“露西”生活在300万年前。
3.其他地区没有发现200万—300万年前的古人类化石。
5.亚洲的直立人是从非洲迁徙过来的。
人类的发展历程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区分事实和观点
研究人类进化最直接的证据-化石
人类进化的历程
森林
古猿
关于人类的起源
进化论的建立者——达尔文
人类的起源是——森林古猿
生活在稀树草原
生活在森林
人类
类人猿
气候变化
地形变化
1. 下列关于人类由来的正确叙述是( )
A. 人类具有动物的基本特征,所以人与动物没有根本区别
D. 劳动对从猿到人的进化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B. 环境的变化使猿进化成人
C. 猿适应了生存环境
2.人类的祖先由于劳动和最初的群体活动产生( )
A. 语言
D. 货币交流
B. 粮食和衣物
C. 生产工具
3.关于人类起源的证据,说法正确的是( )
A. 达尔文的进化论能证明人类的起源
D. 通过模拟实验可以证明人类的起源
B. 古书以及人类中的传说都证明人类的起源
C. 古人类的化石,包括遗体、遗迹和遗物,是人类进化的直接证据
4.在森林古猿进化成人的过程中,下列哪一项是人类
的主要标志( )
A. 能直立行走
D. 脑量增加
B. 使用工具
C. 产生了语言
下节课见!《人类的起源与发展》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说出人类与现代类人猿有共同祖先的证据,尝试解释人类起源和发展的原因。
2.训练学生阅读资料,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以及运用已有证据得出合理观点的逻辑思维能力。
3.认同人类起源和发展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领悟探寻人类起源与发展过程是一个长期而艰难的过程。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人类起源于森林雇员,人类起源和发展的过程。
【教学难点】 采用对比的方法观察四种现代类人猿、人类的起源与发展的示意图,总结人类在起源和发展过程中,在形态、使用工具等方面的变化。
三、教学过程
Part1:人类的进化历程
(一)证据1:照片资料
展示清代妃子的真实照片。 指出照片和影像资料是还原历史的最真实易得的证据。 而距今时代越远,资料越匮乏、模糊。 人类学家之所以进行化石分析和与类人猿对比, 是因为很难找到年代久远的完整真实的信息。 这部分知识不是教材内容, 但却是理解 “认识过程” 的关键信息之一。
(设计意图:引入有助于帮助学生建立由简到繁、 由易到难、由今至古的探究思路和方法。)
(二)证据2:化石资料
提供以下4类化石资料,引导学生进行整理分析,解决3个问题:
【问题设计】
分析资料1,找一找科学家对化石资料做了哪些方面的分析?
分析资料2~4,将各方面分析结果整理填表。
4种化石材料存在显著差异的原因是什么?能否尝试将4种化石按其存在年代进行排序?
【资料设计】
资料1:北京人,1929 年12月2日,中国考古学者裴文中在周口店龙骨山的山洞里,发掘出第1个完整的头盖骨化石,其后考古工作者在周口店继续工作,共出土头盖骨6具、头骨碎片12件、下颔骨15件、牙齿157枚及断裂的股骨等,分属40多个男女老幼个体。 考古学者同时发现 10万件石器材料及用火的灰烟遗址。 据测算,北京人的平均脑容量达1088mL,身高为1.56m(男)、1.50m(女)。
资料2:尼人,1856年,当时在德国迪塞尔多夫城附近的尼安德特河谷的一个山洞,清除堆积物时发现一名成年男性的颅顶骨和一些肢骨化石。后命名为尼安德特人,简称尼人。之后在欧洲的许多地点又发现了更多的尼人类型的化石。2015年,加拿大研究人员发现了一个追溯到尼人时期的多功能骨头工具,它证明了尼安德特人能够理解骨头的机械特性,以及如何利用它制造工具。据测算,尼人平均脑容量1200~1750 mL,身高1.5~1.6m。
资料3:东非人,1960年刘易斯·利基在坦桑尼亚的奥杜威河谷发现了一些化石,有顶骨、下颌骨、手骨等。它们表现为头骨壁薄,颊骨比非洲古猿窄,下肢直立行走,手指能对握。与化石一起发现的还有石器,这些石器包括可以割破兽皮的石片,带刃的砍砸器和可以敲碎骨骼的石锤,这些都属于屠宰工具。据测算其平均脑容量为637mL,身高1.2~1.3m。
资料4:露西,1974年11月24日,美国古人类学家约翰森在埃塞俄比亚的阿法尔凹地发现了“露西”,这具人类骨化石保存40%的骨架。因为发现这具骨架的那天晚上, 发掘队全体成员高兴地播放着美国流行的甲壳虫乐队的歌曲 “天上带着宝石的露西”,于是便称这具骨架为“露西”。据测定她的虽然脑容量仅为400 mL,1.1m高,但其骨盆较宽,下肢骨比上肢骨更加粗壮。显示这些原始人类已可直立行走。后来,在发现“露西”化石的地区,人们又相继发现了65具古人类化石。据测算其脑容量不到450mL,身高平1.2~1.3m。
【设计意图】
由近及远,在缺乏影像资料的情况下,化石资料便成为最真实的可见证据。问题1的提出有助于引导学生在资料中抓住重点,迅速获得有效信息;问题2可用于检测学生对于问题1的理解程度,并锻炼自主学习能力;问题3需要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综合,发现规律并分析原因,对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3个问题在难度上逐层递进,理解上逐层深入,学生通过列表比较、分析原因、尝试排序等学习活动, 得出不同化石材料的差异主要源于存在年代不同, 从而主动构建重要概念——人类在发展过程中是不断变化的。
Part2:关于人的起源
(一)人与类人猿有共同祖先
展示证据3、4。
【证据设计】
证据3:相似的生物———类人猿
化石资料表明, 比露西更早的人类化石难觅踪迹。影像资料和化石都是可见的证据,当它们不足以做更深入解释的时候, 人们去哪里寻找关于人类起源的线索? 学生往往很快搬出已有的前概念——人是由猩猩变来的。 而为什么可以构建这样的概念学生并不知晓,教材也未提及,属于“认识过程”的空白域。
首先,教师简介达尔文并指出他在《物种起源》中提到的“物种可变”这一核心观点。这提示可以将探究对象扩展至相似物种。该资料的引入使得认识过程更具逻辑性与权威性。
人类究竟和大猩猩有多像?视频《懂手语的Coco》之猩猩篇的节选片段迅速抓住了学生的眼球,人与类人猿在形态结构、肢体动作等方面的相似之处一目了然。
教师随即提出核心问题:如果人真是由相似物种黑猩猩变成的,为什么现在还有黑猩猩?该问题充分利用学生的前概念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引发认知冲突,进行逻辑推理并尝试做出解释,类人猿和人类之间的关系不是简单的“变”,而 是人和类人猿有着共同祖先,在不同的环境中朝着不同方向进化。
证据4:古猿化石。
展示图片:禄丰古猿,辅以说明:人类暂未发现比露西早的人类化石,却发现比露西早的猿类化石。它们的体质特征介于猿类和人类之间,且肢骨尚未特化,既可以向现代猿类,也可以向现代人类的方向发展。逻辑推理与化石证据的吻合, 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逻辑推理的合理性, 使得人类起源的脉络逐 渐清晰。但如果“人猿同祖”于古猿,那么就需要找到证据解释“人猿分离”的原因。
(二)人猿分离的原因
展示证据5并并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问题设计】
东非大裂谷最早是什么样的环境?
你是否能从视频中找到可能导致人、猿分离的条件?
【证据设计】
证据5:非洲地质变化
教师展示世界化石地图,并补充说明:由于大量的古人类化石出现在非洲, 大多数科学家都选择到非洲去寻找答案。
观看视频 :Discovery时空地图——东非大裂谷(节选)。
(设计意图:问题1说明古猿生活于原始森林, 即为森林古猿, 并充分理解古猿的形态结构与所处环境的适应性; 问题2需要学生将视频内容重新组织为文字描述: 环境变化使得森林古猿被迫朝着不同方向进化。一部分进化为“直立行走”的人;一部分进化为依旧在森林中生活的“现代类人猿”。
Part3:区分事实和观点
引领思考:事实真的如此吗?
已经建立了生物学基本思维方式的学生有能力在课后展开一场大讨论,而“事实”与“观点”将成为其主要依据。
事实上,关于人类起源与发展的认识一直众说纷纭,教材只是纳入了主流观点。通过本节学习希望传达给学生2个信息:首先,关于人类起源和发展的认识过程就是基于证据的推理过程。其次,关于现在的人类起源和发展的认识结果仅是基于现有证据的推理结果。
Part4:归纳总结
进行课堂小结、完整板书并与学生共同完成课堂练习。
四、板书设计
五、课后反思
在教学内容组织上, 与教材内容呈现顺序相反。 教材是从“起源”到“发展”,而本节课的设计则是遵循人们探索人类起源和发展的真实认知过程,先“发展”再“起源”。从事实出发,证据最明确、 最容易得到的离我们的时代最近,而越早的事情由于证据的缺乏是越不容易知道的。 如此组织教学,能够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也认识到了人类对于自身起源的探究方法和探索过程。
本节课设计了学生阅读、分析化石材料的教学环节,有效地训练了学生获取信息、比较分析的能力,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其感受到探寻人类起源与发展过程的艰辛。引导学生尝试进行逻辑推理,在缺少证据的时候,是否能够对现存的证据做一些合理的推理, 从而为下一步的研究提供一个相对明确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