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初中生物 七下5.1_《人体内废物的排除》课件+教案+素材【课件研究所】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 初中生物 七下5.1_《人体内废物的排除》课件+教案+素材【课件研究所】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3.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4-03-22 17:05:51

文档简介

(共61张PPT)
1、本课件由公众号课件研究所出品,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保护,其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您购买的是课件的使用权,仅限在个人课堂教学范围以内使用。
2、本课件仅供购买者一人使用,不得将购买的课件及其他素材用于再出售、出借、和他人共享、拼单、参赛、在其他平台发布或作为礼物赠送他人。如涉及以上条款,均属于侵犯我方权益,对于以上违法行为,我方将坚决采取法律武器维权。
3、本课件包含无法被查看到的隐藏水印,仅在维权时用于追踪侵权路径,不影响您的课堂使用。
Excretion of waste from the body
第五章
第五章
Excretion of waste from the body
姓名:王奶奶
年龄:61岁
症状:尿液带有红色
老奶奶的的这种症状应该到医院挂什么科?
泌尿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The composition and function of the urinary system
自主学习
认真阅读书本第72页--第73页的“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内容,观察图4-43思考以下问题:
泌尿系统由哪些器官组成?
各组成器官的功能分别是什么
肾脏
输尿管
尿道
膀胱
形成尿液
暂时贮存尿液
输送尿液
排出尿液
肾脏是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是形成尿液的主要场所。
肾静脉
肾动脉
自主学习
注意观察标注的肾动脉和肾静脉以及肾的颜色,根据你所学过的知识,推测一下血液是如何进出肾脏的?
肾动脉颜色为红色,肾静脉的颜色为蓝色,肾的颜色为红色。血液经肾动脉流入肾脏,经肾静脉流出肾脏。
肾静脉
肾动脉
自主学习
尿液的形成与血液循环有什么关系?
尿液的形成与血液循环有着密切的关系。肾动脉中的血液将人体生命活动产生的尿素、无机盐和多余的水带到肾脏,形成尿液并排出体外。肾静脉则将排除了尿素、无机盐和多余的水的血液送往人体的其他部位。
Major organs of the urinary system--kidney
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
——肾脏
① 看:肾的外形,颜色
② 摸:肾的表面手感
③ 闻:肾的气味
④ 观:剖面的颜色
1、宏观观察-小组合作观察猪肾
肾髓质
肾盂
输尿管
肾皮质
肾静脉
肾动脉
肾的纵剖图
肾的纵剖图
肾皮质
集合管
一个肾单位
肾小管
肾小囊
肾小球
肾小体
肾小体
每个肾脏包括大约100万个结构和功能单位,叫做肾单位。
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肾单位
肾单位
肾的纵剖图
尿
入球小动脉
肾小球
出球小动脉
肾小囊
肾小管
肾静脉
肾单位的结构
毛细血管球。是入球小动脉分出的许多毛细血管相互缠绕而成。
肾小球
是肾小管盲端膨大凹陷形成。套在肾小球外面,下接肾小管。
肾小囊
弯曲而细长,周围缠绕大量的毛细血管。
肾小管
肾小囊和肾小管组成的结构,就像一个“小漏斗”。
2、微观观察-初识肾单位
观察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结构特点和三者的位置关系。
2、微观观察-再识肾单位
对照肾单位结构图,说出这个自制肾单位模型对应的结构名称。
入球小动脉
肾小球
出球小动脉
肾小囊
肾小管
肾小管外的毛细血管网
尿
入球小动脉
肾小球
出球小动脉
肾小囊
肾小管
肾静脉
肾单位的结构
2、微观观察-再识肾单位
1)肾小球两边连接的血管是?
肾小球两边连接出球小动脉和入球小动脉,其内流动脉血。
2)你能联系所学知识,描述血液在肾脏里的流动路径吗?
血路:
肾动脉→入球小动脉→肾小球→出球小动脉→肾小管外的毛细血管网→肾静脉
尿
入球小动脉
肾小球
出球小动脉
肾小囊
肾小管
肾静脉
肾单位的结构
肾单位的血流特点:
血液经过两次小动脉——入球小动脉和出球小动脉。
有两套毛细血管网——肾小球毛细血管网和肾小管毛细血管网,两者各有其功能。
尿
入球小动脉
肾小球
出球小动脉
肾小囊
肾小管
肾静脉
肾单位的结构
2、微观观察-再识肾单位
3)试描述尿液的形成路径。
尿路:
肾动脉→入球小动脉→肾小囊→肾小管→收集管
知识小结
肾小球
出球小动脉
入球小动脉
收集管
尿
肾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网
肾小管
肾小囊
动脉
静脉
没有过滤的血
已过滤的血
血路:
肾动脉→入球小动脉→肾小球→出球小动脉→肾小管外的毛细血管网→肾静脉
尿路:
肾动脉→入球小动脉→肾小囊→肾小管→收集管
尿的形成和排出
Urine formation and excretion
1、数据分析明变化
取某健康人肾动脉中的血浆、肾小囊中的液体和尿液进行分析比较,得到如下数据。请分析这些数据。
成分 血浆 (克/100毫升) 肾小囊中 (克/100毫升) 尿液
(克/100毫升)
蛋白质 8.00 0.03 0
葡萄糖 0.1 0.1 0
无机盐 0.72 0.72 1.1
水 90 98 96
尿素 0.03 0.03 1.8
讨论①:尿液和血浆的成分有什么不同?你认为排尿主要排出哪些物质?
·与血浆相比,尿液中没有蛋白质和葡萄糖。每毫升尿液中无机盐和尿素的含量明显增加,水量则略有增加。
·尿液主要排出无机盐和尿素,此外还排出多余的水。
0
0
1、数据分析明变化
讨论②:血浆和肾小囊中液体成分的变化,说明肾小球和肾小囊壁的作用有什么特点?
·与血浆相比,肾小囊中的液体含有很少的蛋白质,含有水、葡萄糖、无机盐和尿素。
·肾小球和肾小囊壁可以透过水、葡萄糖、无机盐和尿素等小分子物质,而很少透过蛋白质这样的物质。
0.03
1、数据分析明变化
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
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过滤到肾小囊中形成原尿。
姓名:王奶奶
年龄:61岁
症状:尿液带有红色
老奶奶尿液中带有红色,她的肾脏是哪里出了问题呢?
肾小球。
若肾小球病变,通透性增高,血液中的大分子蛋白质和血细胞或被过滤到肾小囊中,形成蛋白尿或血尿。
讨论③:在肾小囊中出现葡萄糖而在尿液中没有,这说明肾小管有什么作用?
·肾小管可以重新吸收肾小囊液体中的全部葡萄糖。
0
1、数据分析明变化
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原尿中的全部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进入血液中,剩下的水、无机盐、尿素等形成尿液。
500ml
人体每天形成的原尿大约有180升。
500ml
人体每天排出的尿液约1.5升。
360瓶
3瓶
原尿180L
尿液1.5L
姓名:王奶奶
年龄:61岁
症状:尿液中有较多葡萄糖
老奶奶尿液中有较多葡萄糖,她的肾脏可能是哪里出了问题呢?
肾小管。
若肾小管病变,会影响重吸收功能,尿液中会有葡萄糖,即形成糖尿病。
1、数据分析明变化
知识小结:尿液形成的过程
肾小球
肾小囊
过滤
重吸收
肾小管
动脉(血浆)
静脉
血路
尿路
原尿
收集管
尿液
尿液形成的两个重要过程:
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形成原尿
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形成尿液
2、写一写:尿液形成的过程
血液
( 原尿)
尿液
肾小管重吸收作用
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
( )
( )
请把未过滤的血液、 尿液和原尿,准确的贴在肾单位中对应的位置。
2、游戏体验理线路
原 尿
尿 液
未过滤的血液
知识小结:尿的形成
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
——形成原尿
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形成尿液
大分子蛋白质(不透) 血细胞(不透)
葡萄糖 葡萄糖(全部)
无机盐 无机盐
水 水
尿素 尿素
血浆
原尿
透过肾小球壁
进入肾小囊腔内形成
血液
尿液
剩下的
大部分
部分
剩下的
形成
被肾小管外毛细血管重吸收回到
3、尿液的排出路径
肾 脏
输尿管
膀 胱
尿 道
体 外
排尿的通道
形成尿液
输送尿液
暂时贮存尿液
排出尿液
3、尿液的排出路径
肾脏形成尿液是连续的,但是膀胱能够暂时贮存尿液,所以尿的排出是不连续的。
4. 排尿的意义
① 排出废物
② 调节体内水分和无机盐的含量
③ 维持组织的正常生理功能
知识小结:泌尿系统
肾 脏
输尿管
膀 胱
尿 道
肾单位
肾小囊
肾小球
肾小管
过滤
重吸收
尿的形成
输送尿液
暂时贮存尿液
排出尿液
尿的排出
其它排泄方式
Other means of excretion
1、排泄 VS 排遗
排泄:排出人体的代谢废物(即二氧化碳、尿素,以及多余的水和无机盐),是通过循环系统运输到不同的器官排出体外的。
排遗:排出没有被消化和吸收的食物残渣形成的粪便,粪便是在消化道内形成并通过肛门排出体外的。
二氧化碳
多余的水
无机盐
尿素
粪便
呼 气
出汗排尿
排 泄
排 遗
排 便
2、代谢废物的排出途径
系统或器官 排出物质 形式 方式
呼吸系统(肺) 二氧化碳、少量的水 气体 呼吸
泌尿系统(肾) 大部分的水、无机盐和尿素等 尿液 排尿
皮肤(汗腺) 一部分水、无机盐和尿素等 汗液 排汗
皮下组织
导管
分泌部
表皮
真皮
汗腺结构示意图
2、汗腺
汗腺由分泌部和导管组成,分泌部位于真皮或皮下组织内,产生的汗液经导管排到皮肤的表面。
汗腺排出的汗液蒸发时能带走身体的一部分热量,因此汗腺具有调节体温的作用。
拓展延伸 联系生活
Expansion and extension Contact life
这份尿液报告单怎么看呢?
蛋白质(PRO) ++ ↑ 阴性
隐血或红细胞(BLD) + ↑ 阴性
红细胞(RBC) 5-10 0-3
符号解读:
↑代表该指标高于正常范围,
↓代表该指标低于正常范围。
+ - ± 代表阳性,阴性,弱阳性,
+、++ 和 +++ 说明阳性的程度逐渐增强。
数据分析:王奶奶尿液中的蛋白质和红细胞检测呈阳性。
初步诊断:王奶奶肾脏部分的肾小球发炎。
切忌憋尿
注意泌尿系统卫生
多运动
低盐 低脂 低糖饮食有利于肾脏的健康
多喝水
药物的服用要规范:止痛药生抗生素等对肾脏伤害较大
定期进行尿液常规检查
定期进行尿液常规检查
肾小球
肾小囊
肾小管
人体内废物废物的排出
肾单位
尿液的形成
尿液的排出
肾小球和肾小囊壁的过滤作用:形成原尿
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形成尿液
途径: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
意义
调节水盐平衡
排出代谢废物
维持细胞正常生理功能
A. 血液B和血液A相比代谢废物减少
B. 血液A是动脉血,血液B流经的血管是肾动脉
C. 肾脏是人体内唯一有排泄功能的器官
1.如图是血液流经肾脏的简图,说法正确的是( )
D. 血液A流经的血管是入球小动脉,里面流动脉血
A. 血液B和血液A相比代谢废物减少
A. 结构4和结构5构成肾单位
B. 结构1和2内均流动脉血
C. 过程B表示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2. 如图是健康人尿液形成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D. 结构5中的液体含葡萄糖和大分子蛋白质
C. 过程B表示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B. 丁结构内的液体叫尿液
C. 乙是人体内唯一有排泄功能的器官
3. 如图为人体的内分泌系统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D. 在丙处会发生重吸收作用




A. 血液流经肾小球后,由动脉血变为静脉血
B. 丁结构内的液体叫尿液
分析上述数量,回答下列问题:
① 就尿液分析结果看,甲、乙、丙三人中身体健康的是 。
4.某医院化验室对甲、乙、丙三人的尿液进行分析,得到下列数据。(单位:g/100ml)

分析上述数量,回答下列问题:
② 甲的尿液中含有蛋白质,据你判断可能是肾单位的
部位出现了问题
4.某医院化验室对甲、乙、丙三人的尿液进行分析,得到下列数据。(单位:g/100ml)
肾小球
分析上述数量,回答下列问题:
③ 乙的尿液中含有葡萄糖,可能是肾脏的   发生病变。
4.某医院化验室对甲、乙、丙三人的尿液进行分析,得到下列数据。(单位:g/100ml)
肾小管
分析上述数量,回答下列问题:
④ 尿液的形成主要与肾小球的 作用和肾小管
作用有关。
4.某医院化验室对甲、乙、丙三人的尿液进行分析,得到下列数据。(单位:g/100ml)
过滤
重吸收
A. 氧减少,尿素增加
B. 二氧化碳减少,尿素增加
C. 氧增加,尿素减少
5. 正常情况下,人体从肾脏流出的血液成分与流入肾脏的血液成分相比,其特但是( )
D. 二氧化碳增加,尿素减少
D. 二氧化碳增加,尿素减少
A. ③④⑥
B. ⑥⑦⑧
C. ①③⑧
6. 血流流经下列器官时,血浆中的代谢废物会减少的是
D. ④⑥⑦
B. ⑥⑦⑧
①肝脏 ②小肠 ③大肠 ④肾脏 ⑤胰腺 ⑥肺 ⑦皮肤 ⑧膀胱《人体内废物的排出》教案
教学目标
1.描述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
2.概述尿液的形成和排尿过程。
3.描述其他排泄途径。
4.认同肾脏的结构与它承担的功能是相适应的。
5.关注泌尿系统的卫生保健。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肾单位的结构及其功能;尿的形成和排出过程。
教学难点:尿的形成和排出过程。
三、教学过程
(一 )新课导入:
教师提问:王奶奶今年61岁,最近早晨尿液中出现了红色,她去医院挂号不知道挂哪个科室,你能帮帮她吗?
(设计意图:从生活中实例入手,引起学生探究的欲望,导入新课)
(二)新课学习
Part1:泌尿系统的组成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泌尿系统的组成及各器官功能。
学生展示:介绍教材泌尿系统的组成及各器官功能。
肾脏:形成尿液 输尿管:输送尿液 膀胱:储存尿液 尿道:排出尿液
(设计意图泌尿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难度不大,学生自己看书掌握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3.注意观察标注的肾动脉和肾静脉以及肾的颜色,根据你所学过的知识,推测一下血液是如何进出肾脏的?
肾动脉颜色为红色,肾静脉的颜色为蓝色,肾的颜色为红色。血液经肾动脉流入肾脏,经肾静脉流出肾脏。
4.尿液的形成与血液循环有什么关系?
尿液的形成与血液循环有着密切的关系。肾动脉中的血液将人体生命活动产生的尿素、无机盐和多余的水带到肾脏,形成尿液并排出体外。肾静脉则将排除了尿素、无机盐和多余的水的血液送往人体的其他部位。
Part2:肾脏
宏观观察-小组合作观察猪肾:从外形、颜色、气味、剖面颜色等方面观察猪的肾脏。
颜色:红棕色(血液丰富) 气味:尿骚味(形成尿液) 剖面颜色:外部颜色深,内部颜色浅
(设计意图:小组合作,亲历实验获取知识,大体感受肾脏的特点及功能。)
教师讲解:观察猪肾纵剖面我们可以看到,肾的外部颜色深,内部颜色浅,尿液的形成主要是在深色区域,形成的尿液通过输尿管排出肾脏。深色区域实际上是有由大约100万个肾单位组成的,下面我们进入微观世界继续探索肾脏。
微观观察-初识肾单位:
自主学习P73图4-44 肾的内部结构示意图观察,分析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三者的结构特点和位置关系。
肾小球是毛细血管球。血液从入球小动脉流入,入球小动脉分支形成大量毛细血管,这些毛线血管缠绕形成球状结构即肾小球,接着血管合并形成出球小动脉,血液从出球小动脉流出。
肾单位由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三个部分组成。肾小囊套在肾小球外面,下接肾小管,肾小管周围缠绕了大量的毛细血管。肾小囊和肾小管组成一个“小漏斗”。
微观观察-再识肾单位:小组合作利用自制肾单位模型说出各结构名称。
(设计意图:明确肾单位的结构及各结构位置关系,模型的使用的更加生动、清晰地展示了位置关系)
教师提问:
肾小球两边连接的血管是?肾小球两边连接出球小动脉和入球小动脉,其内流动脉血。
你能联系所学知识,描述血液在肾脏里的流动路径吗?
血路:
肾动脉→入球小动脉→肾小球→出球小动脉→肾小管外的毛细血管网→肾静脉
试描述尿液的形成路径。
尿路:
肾动脉→入球小动脉→肾小囊→肾小管→收集管
(设计意图:引出肾脏过滤的功能,以及肾单位的功能。)
教师提问:血液流动路线是封闭的,那血液中的废物是如何排出的呢?
Part3:尿液的形成与排出
尿的形成
数据分析明变化
①尿液和血浆的成分有什么不同?你认为排尿主要排出哪些物质?
·与血浆相比,尿液中没有蛋白质和葡萄糖。每毫升尿液中无机盐和尿素的含量明显增加,水量则略有增加。
·尿液主要排出无机盐和尿素,此外还排出多余的水。
②血浆和肾小囊中液体成分的变化,说明肾小球和肾小囊壁的作用有什么特点?
·与血浆相比,肾小囊中的液体含有很少的蛋白质,含有水、葡萄糖、无机盐和尿素。
·肾小球和肾小囊壁可以透过水、葡萄糖、无机盐和尿素等小分子物质,而很少透过蛋白质这样的物质。
教师讲解:
过滤作用:毛细血管壁薄且血流速度慢,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过滤到肾小囊中形成原尿。这里也体现了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教师提问:尿液中带有红色,肾脏是哪里出了问题呢?
肾小球。
若肾小球病变,通透性增高,血液中的大分子蛋白质和血细胞或被过滤到肾小囊中,形成蛋白尿或血尿。
③在肾小囊中出现葡萄糖而在尿液中没有,这说明肾小管有什么作用?
·肾小管可以重新吸收肾小囊液体中的全部葡萄糖。
教师讲解:
重吸收作用: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原尿中的全部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进入血液中,剩下的水、无机盐、尿素等形成尿液。水、葡萄糖、无机盐都是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因此会被肾小管重吸收,避免营养的浪费。
人体每天形成的原尿有180L,但每天排出的尿液只有1.5L,比原尿少很多。
教师提问:尿液中有较多葡萄糖,肾脏可能是哪里出了问题呢?
肾小管。
若肾小管病变,会影响重吸收功能,尿液中会有葡萄糖,即形成糖尿病。
(设计意图:通过数据分析总结出尿液的形成过程。并通过视频动画生动再现尿液形成的整个过程。)
写一写:用流程图总结出尿液的形成过程
( ) 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血液 ( ) 尿液
(设计意图:学生自主总结,梳理过程。)
3.游戏体验活动:小组合作,在尿液形成示意图上,把未过滤的血液、尿液、和原尿准确贴在肾单位中对应的位置。
(设计意图:检验学习成果)
播放视频:尿液形成的过程
知识小结
尿的排出
教师提问:尿液在肾脏中形成后,通过怎样的途径排出体外呢?
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体外
教师提问:排尿除了能排出废物外对人体还有什么意义呢?
(1)排出废物。
(2)调节体内水分和无机盐的含量。
(3)维持组织的正常生理功能。
教师提问:为什么尿的形成是连续的,而排尿是间断的?
肾脏形成尿液是连续的,但是膀胱能够暂时贮存尿液,所以尿的排出是不连续的。
Part4:其他排泄方式
教师提问:人体中的废物主要包括无机盐、尿素、二氧化碳、和多余的水,人体是否有其他排泄途径呢?排出食物残渣属于排泄吗?
呼气排出二氧化碳、水,排尿、排汗排出无机盐、尿素、水。排出食物残渣不属于排泄,因为食物残渣不是细胞代谢产生的。
Part5:拓展延伸 联系生活
解读化验单:请你帮助王奶奶解读她的尿液化验单,思考一下她的肾脏可能出现了什么问题?
血尿:肾小球发炎
蛋白尿:肾小球发炎
糖尿:肾小管发炎
关注健康温馨提示
注意泌尿系统卫生;多喝水;低盐 低脂 低糖饮食有利于肾脏的健康;多运动;切忌憋尿;药物的服用要规范:止痛药 抗生素 中药等对肾脏;伤害较大定期进行尿液常规检查
教师讲解:每年3月的第二个星期四是世界肾脏日,关注肾脏健康,预防慢性肾脏疾病,从日常生活做起。
(设计意图:联系生活、学以致用)
(三)课堂小结:一个系统、一个单位、一个观点、两个作用
循环系统、肾单位、结构和功能相适应、肾小球和肾小囊的过滤作用,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四)随堂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