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从圈层作用看地貌与土壤——2023-2024学年地理鲁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大单元思维强化(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单元从圈层作用看地貌与土壤——2023-2024学年地理鲁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大单元思维强化(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10-18 14:13: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从圈层作用看地貌与土壤
一、知识网络构建
二、综合应用与拓展
知识点拓展——河流侵蚀岸与沉积岸
(1)河道平直段,根据地转偏向力判断。
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北半球河道平直段的右岸侵蚀严重,为侵蚀岸,坡度陡;左岸为堆积岸,坡度缓。南半球相反。
(2)河道弯曲段,根据“凹岸侵蚀,凸岸堆积来判断。
河流流经弯曲河道时,表层水流在惯性的影响下趋向于凹岸,而底部水流在压力的作用下由凹岸流向凸岸,形成弯道环流。在弯道环流的作用下凹岸发生侵蚀,凸岸发生堆积,如下图所示。凹凸岸的确定可以根据“凹”字和“凸”字的形状与河道形态判定。
根据聚落和港口位置来判断。
河流堆积岸泥沙沉积,地形平坦,土层深厚,多分布农业用地和聚落;河流侵蚀岸河道较深,且少泥沙淤积,多筑港据此可以推测河流侵蚀岸和堆积岸的分布。
知识点拓展——土壤剖面结构
指标 概念 分类/分层 特点
土壤剖面结构 从地面垂直向下的土壤纵剖面 有机层 以分解和半分解的有机质为主
腐殖质层 腐殖质积累,颜色较深,呈黑色或灰黑色
淋溶层 颜色较浅随水的下渗,矿物质被淋失
淀积层 上层淋失物质在此沉淀、积累,质地黏重、紧实,呈棕色或红棕色
母质层 疏松的风化碎屑物质
母岩层 坚硬的岩石
知识拓展——典型自然环境下的土壤特性
(1)高寒环境:土壤发育程度低,土层薄,土壤贫瘠,有冻土。
(2)湿热环境:有机质分解快,土壤淋溶作用强,土壤贫瘠,偏酸性。
(3)干旱环境:土壤水分少,发育程度低,贫瘠,偏碱性
(4)冷湿环境:有机质分解慢,大量累积在表土层,土层深厚、肥沃。
知识点拓展——绿肥作物
绿肥作物是指一类主要当作肥料种植的作物。这类作物养分含量丰富,翻入土壤中,具有丰富土壤营养物质、改良土壤物理性状等作用。绿肥作物一般与主产作物轮作,多数可兼作饲草栽培绿肥以豆科作物为主,如紫云英、草木樨、柽麻、田菁、蚕豆、苕子、紫穗槐等;非豆科作物有肥田萝卜、荞麦等,以及各种水生绿肥。
丹霞地貌是发育于红色砂砾岩层的、以陡崖坡为特征的地貌,其演化可分为幼年期、青年期、壮年期、老年期四个阶段(下图,侵蚀基准面是河流垂直下切侵蚀的界限)。在广东仁化县丹霞山,厚达300~500米的岩层在地质作用下形成了堡垒状的山峰、峰丛和奇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青年期的河流相比,老年期的河流( )
A.流速更快 B.水量更小 C.河曲发育 D.河道更窄
2.影响丹霞山丹霞地貌发育的地质作用是( )
A.构造抬升+流水侵蚀 B.断层陷落+流水堆积
C.构造抬升+风力侵蚀 D.断层陷落+风力堆积
倒石堆是一种发育在岩壁下由大量松散且呈棱角状的岩屑堆积而成的坡地地貌。倒石堆地貌在冰缘环境下的高山地区最为发育。下图为倒石堆地貌素描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高山冰缘环境下倒石堆最为发育的原因是( )
A.冰川侵蚀作用强 B.风化冻融作用强 C.风力侵蚀作用强 D.流水侵蚀作用强
4.倒石堆地貌沉积物( )
A.粒径上大下小 B.层理结构明显 C.结构松散杂乱 D.结构紧密坚实
丙安古镇位于贵州省赤水河上游河畔,古称丙滩(水浅石多流急),北宋年间成为赤水河沿线五个屯堡兵站之一,后又因川盐入黔的水陆码头而迅速发展,成为高悬于河面三十多米巨石上的古堡。下图为丙安古镇景观图及地形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下列叙述能体现古镇选址智慧的是( )
A.河水深流量大,利于修筑深水码头 B.不易受地震灾害的威胁
C.流水侵蚀作用弱,河岸不易崩塌 D.三面临水,利于航运
6.下列关于古镇建筑特色的解读正确的是( )
A.紧密相连,干栏式临崖吊脚楼——气候 B.建筑密集形成“一线天”——土地面积
C.简化修饰,强化实用——地形 D.岸边岩石开凿孔洞——文化
下图为某地喀斯特地貌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7.图中①为( )
A.峰林 B.石柱 C.落水洞 D.溶蚀洼地
8.图中石钟乳、石笋等地下喀斯特地貌是( )
A.由流水溶蚀而成 B.由碳酸钙淀积而成
C.由流水搬运而成 D.由地面塌陷而成
沙波是河床中的泥沙在流水作用下移动而形成的波状微地貌,波高大于50厘米的沙波称为大型沙波。在浅水区,水流速度会受到沙波坡体的影响,大型沙波处缓坡水流速度明显低于陡坡,小型沙波处反之。下图示意某浅水区相邻两个沙波坡体的水下剖面形态。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9.小型沙波( )
A.位置相对稳定 B.移动方向与水流流向相同
C.移动方向与水流流向相反 D.移动方向与水流流向垂直
10.大型沙波处的泥沙( )
A.②地被侵蚀,并在①地堆积 B.②地被侵蚀,并在③地堆积
C.③地被侵蚀,并在②地堆积 D.③地被侵蚀,并在④地堆积
11.单个大型沙波泥沙堆积的层理结构类似于( )
A.冲积扇 B.冰碛丘陵 C.固定沙丘 D.移动沙丘
河谷底部超出一般洪水位,并呈阶梯状分布在河谷谷坡上的地形称为河流阶地。下图为金沙江青岗坝附近河流阶地剖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河流阶地属于( )
A.流水堆积地貌 B.流水侵蚀地貌 C.风积地貌 D.风蚀地貌
13.与T3阶地相比,T1阶地( )
A.发育时间晚 B.沉积物较细 C.常被洪水淹没 D.更适合农耕
14.T3、T4阶地形成时期,该河段( )
A.河水流速快 B.上游来沙多 C.河道淤塞 D.滑坡多发
盐风化作用是指因岩石孔隙(或裂隙)中的盐类结晶膨胀而导致的岩石露头表面颗粒分解或脱落的物理风化作用。盐风化作用在地貌上表现为形成大小不等的风化穴,小的为厘米级,大的可以达到几米。我国东部海岸带和西北干旱区盐风化作用形成的地貌尤为明显。下图为我国西北某地盐风化穴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5.我国西北地区盐风化形成条件与东部海岸带明显不同的是( )
A.岩石性质不同 B.含盐量大 C.温差变化较大 D.植被稀疏
16.在甲、乙、丙、丁四处中,以沉积作用为主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7.图中西北侧盐风化穴比东南侧发育弱是因为西北侧( )
A.日照较差 B.降水量少 C.岩石坚硬 D.坡度较大
莫尔格勒河又称莫日格勒河,河意为“弯弯曲曲的河”或“碰头河”。左图为莫尔格勒河流经呼伦贝尔大草原的某一河段。结合“曲流与牛轭湖发展过程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丙处为凸岸,水流速度慢 B.乙、丁处为凸岸,岸坡既陡又深
C.甲、丙处为凹岸,流水侵蚀作用为主 D.乙、丁处为凹岸,流水沉积作用
19.曲流与牛轭湖发展的先后过程为( )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②③①④ D.②④①③
我国太行山东侧发育有嶂石岩地貌。图甲是某处嶂石岩景观图,呈现出自上而下的三级阶梯状陡崖,其形成过程如图乙中的①~④所示(图例Ⅰ~Ⅳ分别代表不同的岩层)。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20.图例所示岩层中,岩性最松软的是
A.Ⅰ B.Ⅱ C.Ⅲ D.Ⅳ
21.该处三级阶梯状陡崖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流水侵蚀 B.风力侵蚀 C.地壳抬升 D.冰川侵蚀
22.下列地貌的形成过程与图乙类似的是( )
A.华山陡崖 B.海蚀崖 C.雅丹地貌 D.峡湾地貌
气候是影响植被类型和土壤性质的重要因素。秦巴山区位于中国南北过渡带,山区土壤有机碳受气温和降水影响呈现有规律的时空变化。下图示意秦巴山区不同海拔土壤有机碳与气温、降水的相关系数(绝对数越大,相关性越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3.土壤有机碳与气候相关性最强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24.海拔大于1000米,夏季降水与土壤有机碳呈正相关的理由是( )
A.降水多植物生长茂盛 B.降水多土壤淋溶性强
C.降水多矿物质风化快 D.降水少有机质分解多
2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北河、南河地处美国东北部马萨诸塞州(如图),两河共用一处入海通道,流域内植被覆盖率较高。历史上北河、南河冰川发育,海岸带多末次冰期留下的冰碛物。两河河口地带为盐沼滩涂,滩涂上广布根系发达的互花米草。1898年,一场海岸风暴侵蚀了海岸带冰碛物,形成新的入海通道,北河缩短了5.6km,同时延长了南河的长度。入海通道改变后,南河河道保持稳定,而北河河口段河道变宽,最大潮位升高了30cm。尽管被淹没范围增大,但北河沿岸盐沼堆积加快,盐沼滩涂生态系统并未大面积萎缩。近年来,为整治航道,开展河口和近海岸疏浚工程,导致滩涂侵蚀加快,植被萎缩。
(1)分析北河、南河新河口附近的沉积物主要来自海洋的原因。
(2)对入海通道改变后南河河道保持稳定的现象作出合理解释。
(3)分析入海通道改变后北河沿岸盐沼堆积加快的条件。
(4)为恢复河口盐沼滩涂生态系统提出合理化建议。
2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关洲河段位于长江中游,上距三峡坝址约100千米,属于弯曲双分汊河型。关洲岛把关洲河段分为南、北河道。某地理科研团队研究发现,1万年以来关洲岛地层沉积物颗粒从下部到上部呈现细—粗一细的分布,分别对应了该河段河道变迁的三个阶段。目前,关洲河段南、北岸分别为石质和土质河岸。图甲示意关洲河段河道变迁和地貌演化,图乙示意关洲河段南、北河道年内径量分流比。
(1)根据关洲岛地层沉积物颗粒分布特征,指出关洲河段三个阶段的流速变化并分析该河段由单一型河道变为双分汊型河道的过程。
(2)研究发现,关洲河段年内流量常出现南、北河道主次变更现象。据此推测关洲河段南、北河道的特征。
(3)有人认为未来关洲岛会向北相对移动,你是否赞同?表明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27.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土壤是由矿物质(风化壳或风化堆积物风化形成的土壤固体颗粒)、有机质(包括动植物残体、微生物体以及由分解产物合成的腐殖质等)、水分、空气组成。
位于澳大利亚东南端的塔斯马尼亚有“世界最纯净岛屿”之称,是著名的“苹果之岛”。塔斯马尼亚有着肥沃的土地、充足的阳光、纯净的空气和水源、无虫害的绿色生长环境。岛上植被茂密,苹果园和农场多分布于谷地排水较好的地带,这里的土壤源自河流冲积和火山灰沉积,果蝇很少,从而使产出的苹果色泽好且美味。优美的自然风光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吸引了大批游客。但研究显示,近几年塔斯马尼亚岛的土壤厚度不断变薄,对苹果的生长产生不利影响。下图示意塔斯马尼亚岛的位置。
(1)比较M、N两地土壤厚度及土壤肥力的差异,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2)从土壤的角度,说明塔斯马尼亚岛苹果质优的原因。
(3)分析该岛土壤厚度变薄对苹果生长的不利影响。
(4)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说明当地应如何保护土壤。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C
解析:据图以及所学知识可知,青年期的河流地势起伏大,流速更快,老年期的河流水量更大,地势平缓,河曲发育,河道更宽。C项正确,A、B、D项错误。
2.答案:A
解析:丹霞地貌属于典型的流水侵蚀地貌。伴随构造抬升,侵蚀基准面相对下降,流水不断侵蚀,丹霞地貌不断演化。A项正确。
3.答案:B
解析:高山冰缘环境下的地表岩石空隙和裂缝中存有一定水分,冻融作用显著,岩体易崩解破碎;高山冰缘地区太阳辐射强,昼夜温差使岩石发生冷热收缩,风化作用强烈,岩体易破裂。B项正确。
4.答案:C
解析:由于倒石堆是一种倾卸式的急剧堆积,所以它的结构呈松散、杂乱、多孔隙、大小混杂无层理,C项正确,B、D项错误;受重力作用,一般较大的岩块可以滚落到倒石堆的边缘部位才停积下来,而一些较小的碎石多堆积在倒石堆的顶部,A项错误。
5.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古镇位于赤水河上游河畔,水浅石多流急,A错误;地震灾害和该地的板块位置有关,古镇选址和减少地震灾害无关,B错误;该地水浅石多,河岸不易崩塌,C正确;该地位于赤水河上游,水浅石多流急,不利于航运,D错误,该题选C。
6.答案:B
解析:紧密相连,干栏式临崖吊脚楼是因为建设在悬崖上,地势陡峻,与地形有关,A错误;建筑密集形成“一线天”是因为古镇高悬于河面三十多米巨石上,平坦的土地少,B正确;简化修饰,强化实用主要是当时技术水平较低,和地形关系不大,C错误;根据材料北宋年间成为赤水河沿线五个屯堡兵站之一,岸边岩石开凿孔洞可能为了防卫,D错误,该题选B。
7.答案:A
解析:①为地表喀斯特地貌——峰林。
8.答案:B
解析:石钟乳、石笋等地下喀斯特地貌是由碳酸钙淀积而成。
9.答案:B
解析:由材料可知,水流速度会受到沙坡坡体的影响。大型沙坡处缓坡水流速度受到坡体的影响而明显低于陡坡,所以迎水坡以堆积为主,背水坡以侵蚀为主。而小型沙坡与大型沙坡正好相反,小型沙坡由于沙堆高差小,迎水坡对水流的阻挡作用小,迎水坡以侵蚀为主,背水坡以沉积为主,故其移动方向与水流流向相同。
10.答案:B
解析:流速快,侵蚀、搬运作用强,沉积作用弱;流速慢,侵蚀、搬运作用弱,沉积作用强。大型沙坡处缓坡水流速度明显低于陡坡,则缓坡(迎水坡)应以流水堆积为主,陡坡(背水坡)应以流水侵蚀为主,陡坡侵蚀的泥沙被搬运到下一个沙坡的缓坡堆积下来,故②地泥沙被侵蚀,并在③地堆积。
11.答案:D
解析:移动沙丘缓坡为迎风坡,陡坡为背风坡,其堆积的层理结构与单个大型沙坡泥沙堆积的层理结构类似。
12.答案:B
解析:随着河流下切侵蚀,原来的河谷底部超出一般洪水位之上,呈阶梯状分布在河谷谷坡上,这种地形称为河流阶地,B正确,A错误。与风成地貌无关,C、D错误。故选B。
13.答案:A
解析:T1阶地更靠近河流,海拔较低,在形成过程中是水位偏低时形成,所以发育时间晚,A正确。T1阶地存在大块的河流砾石,B错误。当洪水发生时,T1、T3,都常被洪水淹没,C错误,T1阶地沉积物颗粒物较大,且面积较小,不适宜农耕,D错误,故选A。
14.答案:C
解析:如果河水流速快,泥沙不易沉积,A错误。上游来沙多、滑坡多发无法推测,B、D错误。推测当T3、T4,阶地形成时期,河道淤塞,形成面积大的阶地,C正确。故选C。
15.答案:C
解析:盐风化的岩石是指存在着孔隙(或裂隙)的盐类结晶膨胀而形成的岩石,所以岩石性质相同,含盐量都比较大;盐风化作用都出现在岩石上,植被都稀疏;西北地区的盐风化是由于气候干旱,风力强劲,夏季高温,蒸发旺盛,晚上凉爽,昼夜温差大,盐分容易结晶。
16.答案:C
解析:由材料可知,盐风化作用会导致岩石露头表面颗粒分解或脱落。由图示判断,甲处是盐风化穴的顶部,海拔较高,坡度较大,以侵蚀作用为主;乙位于盐风化穴的位置上,风化作用强,容易分解或脱落盐晶或砂岩颗粒;丙位于盐风化穴的底部缓坡位置,有利于堆积顶部脱落的盐晶或砂岩颗粒;丁位于西北侧的迎风坡的陡坡,以侵蚀作用为主。
17.答案:A
解析:由盐风化作用的概念和图示可知,盐风化的形成条件是岩石中有可溶性盐类物质,岩石含有孔隙以及干湿交替的环境有利于岩石表面颗粒分解或脱落。图中是我国西北某地,西北侧盐风化穴比东南侧发育弱是因为西北侧位于阴坡,光照不足,导致盐分不容易结晶析出。
18.答案:C
解析:由图可知,甲、丙位于凹岸,水流速度快,以侵蚀作用为主,河岸坡度较陡,C正确,A错误。乙、丁位于凸岸,水流速度慢,以流水沉积作用为主,河岸坡度较缓,B、D错误。故选C。
19.答案:D
解析:河流最初形成是直流,对应②。水流在受到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北半球的水流开始发生向右偏转不断侵蚀右岸形成凹岸,河流流动过程中,凹岸水流流速快,在惯性作用下容易受到侵蚀,凸岸水流流速慢,不易受到侵蚀,以堆积为主,形成凸岸,对应④。凹岸不断侵蚀,凸岸不断堆积,河流弯曲度不断变大,最终截弯取直,对应①。原有弯曲河道水量减少,淤积增加,沉积物暴露地表,形成牛轭湖,对应③。D正确,A、B、C错误。故选D。
20.答案:C
解析:读图可知,岩层Ⅲ最先遭受侵蚀,说明Ⅲ岩性最松软。
21.答案:A
解析:太行山东侧为半湿润区,降水较多,外力作用应以流水侵蚀为主。
22.答案:B
解析:华山陡崖由断层所致,为地垒;雅丹地貌为风力侵蚀地貌;峡湾地貌为冰川地貌;海蚀崖为海蚀地貌,以流水侵蚀为主。
23.答案:B
解析:阅读图文材料,据土壤有机碳与气温,降水的相关系数关系(绝对数越大,相关性越强),结合图中信息可知,气温与土壤有机碳相关系数在大于1000m海拔区域绝对相关系数较大,故两者的相关性主要以高海拔区域为主,其中以夏季绝对相关系数最大,相关性最强;降水与土壤有机碳相关系数在小于1000m海拔区域绝对相关系数较大,两者的相关性主要以低海拔区域为主,其中也是以夏季绝对相关系数最大,相关性最强;因此土壤有机碳和气候相关性最强的是夏季,B正确,排除ACD,故选B。
24.答案:A
解析:根据题意,观察图中大于1000m的系数变化可知,秦巴山区属于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水热资源丰富,植物生长茂盛,后期的枯枝落叶更多,土壤获得的有机碳更多,因此呈正相关,故A正确;降水越多,土壤淋溶性越强,导致土壤有机碳进入水中并流失,呈现负相关,故B错误,气温越高,对物质的分解作用越强,矿物质风化速度越快,有机碳也流失越快,导致土壤中的有机碳含量越少,呈现负相关,故CD错误;故选A。
25.答案:(1)流域内植被覆盖率较高,且沿河沼泽处泥沙淤积,河流含沙量小;海岸多冰碛物,易风化、侵蚀,产生碎屑入海;河口宽阔,潮差大,潮流搬运能力强。
(2)南河入海流程延长,受海洋潮流侵蚀影响减小;潮流搬运的碎屑多数在北河沉积,到达南河的沉积物减少,冲刷和淤积保持平衡。
(3)(与潮流从旧河口向北上溯相比,)潮流搬运距离缩短,带来的碎屑物增加;潮位上升,原先的盐沼滩涂被频繁淹没,留下更大的堆积空间;互花米草茂盛,利于拦截泥沙,增加沉积物堆积。
(4)在盐沼滩涂人工补充沙源;控制河道疏浚量(或仅开辟一定宽度的深水航线,周边停止疏浚);修复受损的滩涂植被;修筑堤坝,降低进入河口的潮流的侵蚀能力
解析:(1)沉积物主要来自海洋既要说明自海洋向内搬运的物源丰富、动力较强,又要说明来自流域内的物质较少。由材料可知,流域内植被覆盖率较高,水土流失较少,由图可知,北河、南河流域沿线沼泽广布,利于泥沙沉积,向河口输送的泥沙较少。由材料可知,两河河口地带滩涂、冰碛物分布较多,被风化、侵蚀、搬运至海洋沉积,被潮流又搬运至河口进行沉积。
(2)入海通道向北改道,南河延长,相同河段与海洋的距离增大,一方面受潮流侵蚀减弱,另一方面到达南河的沉积物减少,即冲刷和淤积都减弱。
(3)北河入海口缩短,潮流带来更多的碎屑物,且潮位上升,原先的盐沼滩涂更易被淹没,在淹没过程中受海水的压力压实,高程降低,堆积空间增大,且根据材料互花米草具有发达的根系、固土能力强,可知互花米草对潮流的拦截作用显著。
(4)目前滩涂侵蚀加快,因此一方面需要人工增加堆积,如人工补沙,另一方面需要减少侵蚀,如在外海修筑堤坝。同时要对造成不利环境影响的河口和近海岸疏浚工程进行重新评估,控制工程规模,及时修复受损的生态。
26.答案:(1)流速变化:慢一快一慢(先由慢到快、再由快到慢)。变化过程:早期,河漫滩地处河湾凹岸,与陆地相连。随着流速变快,流水侵蚀南岸河漫滩,夺车阳河下游河道东流,原河漫滩残余部分形成水下浅滩;随着南岸继续南迁,流速减慢,水下浅滩因泥沙沉积露出水面形成江心洲,河道演变为双汊型。
(2)北河道相对宽而浅,河岸较缓,易于洪水期过水;南河道相对窄而深,河岸较陡,对枯水期进流更有利。
(3)赞同。长江北岸(凸岸)继续淤积,向南扩展;上游水库蓄水减少洪水对北河道的冲刷,北河道淤积大于侵蚀;上游水库蓄水拦沙使南河道冲刷严重,南河道侵蚀大于淤积,岸滩崩塌后退,关洲岛距离长江南岸越来越远。
不赞同。长江南岸为石质河岸,抗侵蚀能力较强;护岸工程的建设有利于稳固长江南岸;上游水库蓄水拦沙,该河段冲淤平衡,关洲岛位置相对稳定;关洲岛南岸为凸岸不断淤进,北岸为凹岸不断蚀退,关洲岛距离长江南岸越来越近。
解析:(1)河流流速大小与沉积物颗粒大小呈正相关关系。材料信息表明,1万年以来关洲岛地层沉积物颗粒从下部到上部呈现细一粗一细的分布,由此推断关洲河段三个阶段的流速变化为慢一快一慢(或先由慢到快,再由快到慢)。关洲河段由单一型河道变为双汊型河道的过程实际上是关洲岛的形成过程。早期,现关洲岛位置为河漫滩。此时无岛,河道为单一型河道。由于南岸河漫滩地处河湾凹岸,随着流速变快,流水侵蚀南岸河漫滩,车阳河与长江之间的河漫滩逐渐消失,长江夺车阳河下游河道东流,原河漫滩水下残余部分形成水下浅滩,流水侵蚀使得南岸南迁,河道变宽,水下浅滩处的流速减慢,泥沙大量沉积在水下浅滩处,逐渐抬高,从而露出水面形成江心洲,江心洲把长江该河段分隔为南、北两个河道,使得河道演变为双汊型。
(2)图文信息显示,随着长江流量增加,南河道流量比重下降,北河道流量比重上升,表明随着长江水位升高,进入北河道的水流量增长更快,其原因与南北河道的形态密切相关。由于北河道相对宽而浅,河岸较缓,水位上升时,河面宽度增长迅速,流量大,易于洪水期过水;南河道相对窄而深,河岸较陡,枯水期因较深河水容易经该河道向下游流动,而洪水期随着水位上升,河面宽度增长较小,通过洪水量增长不大。
(3)本题为开放性试题,因此必须先表明观点,不要模棱两可,然后针对表明的观点说出相应的理由。①如果选赞同未来关洲岛会向北相对移动,则应从关洲岛本身向北移动、南岸向南移动和北岸向南移动三个方面进行阐述。长江北岸(凸岸)继续淤积,向南扩展,使得关洲岛相对向北移动;材料信息表明,关洲岛上距三峡坝址约100千米,三峡等水库蓄水减少了洪水对北河道的冲刷,北河道淤积大于侵蚀,关洲岛与北岸相隔变近,使得关洲岛相对北移;上游水库蓄水拦沙,南河道侵蚀大于淤积,使南河道冲刷严重,岸滩崩塌后退,关洲岛距离长江南岸越来越远,使得关洲岛相对北移。②如果选不赞同未来关洲岛会向北相对移动,则应从关洲岛本身不移动或向南移动、南岸不移动、北岸不移动等方面进行阐述。材料信息表明,关洲河段南岸为石质河岸,抗侵蚀能力较强,南岸向南移动缓慢,关洲岛南岸为凸岸,沉积明显,不断淤进,使得关洲岛与南岸距离变近,则关洲岛相对南移;人们为了保护南岸,可能建设有大量护岸工程,稳固长江南岸,使得南岸很难向南移动,从而使得关洲岛相对北移不明显;上游水库蓄水拦沙,有可能使得该河段侵蚀和沉积处于平衡状态,使得关洲岛位置相对稳定,不会向北移动;图中信息显示,关洲岛北岸为凹岸,有可能不断被侵蚀,向南移动,关洲岛距离长江北岸可能变远,使得关洲岛不会向北移动甚至相对向南移动。
27.答案:(1)差异:M地土壤厚度大于N地,且土壤肥力高于N地。原因:M地位于河流下游,流水沉积作用明显,土壤厚度大,肥力高;M地纬度及海拔比N地低,且位于向阳坡和迎风坡,水热条件更优越,植被生长更为茂盛,有机质来源更加丰富。
(2)土壤中有机质含量丰富,施加的化肥少;土壤中富含矿物质,适宜苹果生长;水源和空气洁净,土壤污染小;病虫害少,施加农药少,对土壤的污染小。
(3)土壤厚度变薄,土壤肥力下降,使苹果产量减少;土壤中有利于苹果生长的养分流失,有可能导致苹果品质下降。
(4)保护岛上植被,减少流水对土壤的侵蚀;控制苹果种植的规模和密度,保持土壤肥力;合理控制游客数量,减少游客对土壤的踩踏和剥蚀;对已破坏的土层进行人工修复;加强宣传和教育,提高人们保护土壤生态的意识。
解析:(1)据图可知,M地位于河流下游,流水沉积作用明显,土壤厚度大,肥力高,再加上M地纬度及海拔更低,且位于向阳坡和迎风坡,水热条件更优越,植被生长更为茂盛,有机质来源更加丰富,因此M地土壤厚度大于N地,且土壤肥力高于N地。
(2)该地水热条件优越,植被生长茂盛,因此土壤中有机质含量丰富,施加的化肥少;土壤中养分独特,适宜苹果生长;水源和空气洁净,土壤污染小;病虫害少,施加农药少,对土壤的污染小。因此这里的苹果质优。
(3)由于这里的土壤厚度逐渐变薄,土壤肥力不断下降,使苹果产量减少;再加上土壤中有利于苹果生长的养分不断流失,也有可能导致苹果品质下降。
(4)为了防止岛屿土壤厚度变薄,我们应该找出其变薄的主要原因,然后针对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加强岛上植被的保护,减少流水对土壤的侵蚀;控制苹果种植的规模和密度,保持土壤肥力;合理控制游客数量,减少游客对土层的踩踏和剥蚀;对已破坏的土层进行人工修复;加强宣传和教育,增强人们保护土壤生态的意识等。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