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杨氏之子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1杨氏之子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6.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0-18 15:11: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1杨氏之子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生字新词。
3.能理解课文意思,体会语言的巧妙艺术。
4.能主动在生活中搜集、发现、积累、运用精妙的语言。
教学重点
1.能理解课文意思,做到感情朗读。
2.能在生活中运用精妙语言。
教学难点
体会语言的巧妙性。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
1.师:同学们,我们学过很多古人的名言警句,如“言必信,行必果”。“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你能说上一句吗?
2.像这样的句子都是出自文言文,今天我们学习一篇完整的文言文《杨氏之子》——板书课题 齐读课题师:明白题目的意思吗?(“杨”是姓,“氏”放在姓后表示尊重,“之”的意思是——的。那“杨氏之子”的意思就是――姓杨人家的儿子。)
3.你贵姓?也可以称为——氏之子或之女。学着课题的样子说说自己或同桌吧。
4.介绍《世说新语》今天我们认识的杨氏之子的故事被刘义庆记录在《世说新语》里。师:了解这本书吗?
二、初读课文、读通课文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努力做到字字正确,句句通顺。
2.请这排同学开火车一人一句来读。A.这句有个生字“梁”,这个字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占格大体相等,在写上部分的时候要紧凑,下部分时要舒展。B.这句有个多音字“为”
3.在读古文的时候注意停顿,(相机出示有节奏的文章)
4.古人读文章时注意字断音连,音断意连。教师范读。
5.指名读课文并全班齐读。
三、研读全文,理解意思
1、学习文言文光会读,还不行,还要弄懂字里行间的意思才行。你们觉得可用哪些好方法来读懂文言文呢?(相机板书:看注释、查工具书)那这篇课文到底讲了杨氏子的什么事呢?请同学们试着用上这些方法读读课文。如果有不懂的地方请做上记号,待会儿一起来交流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2、交流反馈。
好了吗,我们来交流一下,有不理解的地方吗?生:“为设果,果有杨梅。”有哪位同学来帮助他解决。父亲的老朋友来了,恰巧父亲又不在家,那杨氏子是怎么接待客人的呢?(生:杨氏子为孔君平摆出水果,水果中有杨梅。)师:这里并没有写是杨氏子为孔君平设果,你是怎么知道的?生:因为上一句讲了孔君平来拜见他的父亲,所以应该是杨氏子为孔君平设果。师:这是待客之道。你真会读书!文言文的语言表达十分精练,表达的时候跟我们现代文可不一样,像这一句就省略了主语,叫承前省略。理解的时候我们就要联系上下文的意思作一些补充。
3.小组派代表汇报发言,全班交流,师生评议,教师相机指导并小结。4. 意思明白了,知道整篇文章是围绕那句话写的吗?为什么?学生相机回答,引出聪慧。
四、研读全文,体会聪慧
1. 朗读全文,说说从哪里看出杨氏之子的聪慧?(可以找出关键词及对话)生:“为设果,果有杨梅。”在这句话体会到杨氏子待客特别热情。(相机板书)
2. 生: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生——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师:齐读。他们之间在说些什么呢?谁来说说这两句话的意思?生:孔君平指着杨梅给杨家子看,说:“这是你家的水果。”杨氏子马上回答说:“我可没有听说过孔雀是您家的鸟。”3. 师评:说得真好。你听懂了孔君平的言外之音了吗?(生:孔君平拿杨梅和杨家的姓开玩笑,说杨梅是杨家的孩子。评:你真会听话。师:你真聪明,一下就听明白了。可是杨氏子怎么回答的?生:(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杨氏子也拿孔君平的姓反驳)
4. 师:这么巧妙地回答杨氏子思考很长时间回应的吗?生:不是,在“应声答曰”中 应 这个字可以看出是马上回应的,从而看出他反应迅速。(相机板书)生:还在“夫子”这个词看出他非常有礼貌。(相机板书)师评:你真会读书,很有学习文言文的天赋。师:如果来访的客人姓李,你觉得他会怎样回答?如果性柳呢、龙呢、黄呢?生:未闻黄瓜是夫子家菜。......未闻黄帝是夫子家人。......(黄色,黄莺,黄鱼,黄岩,黄山等)
五、赞“聪惠”
孔君平听了杨氏子的回答后,他会想什么?神情、动作又是怎样的?还会说些什么呢?请同学们联系课文内容展开想象说说。
小结:同学们都走进了孔君平的内心世界,说出了他心中想说的话。(评价:动作、心理、神态)让我们再次朗读一遍文章感受感受这幽默风趣的文章吧。 语言的艺术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无穷的乐趣,希望同学们在生活中恰当的运用语言,远离粗俗的字眼,唇齿间流露出幽默风趣的智慧语言。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