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八年级上册3.3水资源同步练习(基础卷)
一、单选题
1.(2019八上·右玉月考)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措施是( )
A.兴修水利工程,进行跨流域调水
B.平原地区大力开采地下水
C.兴修大、中、小水库,拦洪蓄水
D.采用喷灌与滴灌的技术,节约用水
【答案】A
【知识点】合理利用水资源(兴建水库和跨流域调水)
【解析】【分析】解: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均,存在东部多、西部少,南部多、北部少,所以通过兴修水利工程、跨流域调水来达到解决空间分布不均的目的,故答案为:A。
【点评】我国水资源紧张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原因:①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②水资源污染和浪费严重。
措施:①修建水库和跨流域调水;②节约用水和防治水污染。
2.我国水资源季节分配特点是( )
A.夏秋少,冬春多 B.夏秋少,冬春也少
C.夏秋多,冬春也多 D.夏秋多,冬春少
【答案】D
【知识点】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影响
【解析】【分析】我国水资源的季节分配特点是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水资源的时间分布特点。
3.(2021八上·紫阳期末)“引汉济渭”工程是将汉江水引人渭河,该工程的建设主要是为了( )
A.改善汉江流域生态环境 B.开发汉江上游的水能资源
C.缓解渭河流域水资源短缺 D.加强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
【答案】C
【知识点】合理利用水资源(兴建水库和跨流域调水)
【解析】【分析】“引汉济渭”工程将极大改善渭河流域的生态环境,A错误。该工程主要目的是满足关中地区渭河沿线城市生活、工业和生态环境用水,缓解渭河流域水资源短缺,兼顾开发汉江上游水能资源,B错误,C正确。该工程终点在黄土高原最南侧,对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贡献率不大,D错误。故答案为:C。
【点评】(1)引汉济渭工程又称陕西南水北调工程项目,用以满足西安、咸阳、宝鸡、渭南4重点城市及沿渭河两岸地区的调输配水工程。该项目是解决陕西关中、陕北缺水的战略性水资源配置工程。
(2)该工程地跨黄河、长江两大流域,横穿秦岭屏障。项目分为调水工程、输配水工程。调水工程由蓄水水库及秦岭隧洞组成,秦岭隧洞总长98.3公里。输配水工程由南干线、过渭干线、渭北东干线和西干线组成。
4.(2020八上·甘南期末)我国水资源季节分配规律是( )
A.冬春多,夏秋少 B.冬春多,夏秋也多
C.冬春少,夏秋多 D.冬春少,夏秋也少
【答案】C
【知识点】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影响
【解析】【分析】我国水资源在时间分配上具有夏秋多、冬春少和年际变化大的特点.一般来说,夏半年连续4个月的径流量要占年径流量的60%~80%.我国河流径流的年际变化也较大,丰水年和枯水年常交替出现,有时甚至出现连续丰水年或连续枯水年的现象.故答案为:C.
【点评】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受降水的影响大,从空间上来说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降水逐渐减少,导致我国水资源东多西少、南多北少;水资源时间分配上具有夏秋多,冬春少和年际变化大的特点。我国水资源的总量不少,但人均占有量很低,约为世界人均水量的1/4。
5.(2020八上·保山月考)我国水资源的时间分配特点是( )
A.夏秋少,冬春多 B.夏秋少,冬春也少
C.夏秋多,冬春也多 D.夏秋多,冬春少
【答案】D
【知识点】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影响
【解析】【分析】我国水资源时间分配上具有夏秋多,冬春少和年际变化大的特点,故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
【点评】我国水资源在地区分布上具有显著的不均衡性,具体表现为“东多西少,南多北少”的特点。我国水资源在时间分配上具有夏秋多、冬春少和年际变化大的特点。由于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平衡,为了合理利用水资源,有必要兴建跨流域的调水工程。我国水资源的季节分配不平衡,年际变化大,有必要兴建水库。
6.(2020八上·重庆月考)造成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形复杂多样 B.人口分布不均
C.季风气候显著 D.水污染严重
【答案】C
【知识点】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影响
【解析】【分析】我国东临世界最大的太平洋,背靠最大的亚欧大陆,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大的影响,我国是一个季风气候显著的国家,降水主要依靠夏季风带来的暖湿气流,受夏季风由南向北推进的影响,我国降水量的分布特点是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与地形、人口和水污染无关,故答案为:C。
【点评】我国的气候复杂多样,东部自北向南依次是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广大西北内陆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青藏高原属于高山高原气候;我国季风区面积广大,受海陆因素影响,季风气候显著。我国降水的时间分布特征是:季节分配不均,夏秋多,冬春少;空间分布特征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7.(2020八上·重庆月考)有关我国水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我国南方水资源丰富,很难发生干旱
B.我国水资源总量丰富,不可能发生水资源危机
C.我国水土资源的地区匹配合理,有利于农业生产
D.黄河流域水资源短缺,难以满足当地群众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的需要
【答案】D
【知识点】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影响
【解析】【分析】我国南方水资源丰富,但长江中下游地区梅雨季节过后,往往出现伏旱现象;我国水资源的总量不少,但人均占有量很低;我国水土资源配合不合理,南方地区水多地少,北方地区水少地多,不利于农业生产;黄河流域水资源短缺,难以满足当地群众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的需要,故答案为:D。
【点评】我国水资源的总量不少,但人均占有量很低,约为世界人均水量的1/4,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具有显著的不均衡性,具体表现为东多西少,南多北少。我国北部约占全国总面积的60%,其径流量不足全国总径流量的20%,西北地区缺水尤为严重。华北地区人口稠密,工业发达,需水量大,水资源严重不足。
8.(2020八上·恩施月考)下列关于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水资源南缺北丰
B.从时间分配上看,夏秋季节少,冬春季节多
C.水资源总量外流区少,内流区多
D.水资源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
【答案】D
【知识点】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影响
【解析】【分析】我国水资源的总量不少,但人均占有量很低,约为世界人均水量的1/4。我国水资源时间分配上具有夏秋多,冬春少和年际变化大的特点。在地区分布上具有显著地不均衡性,具体表现为“东多西少,南多北少”的特点。我国最缺水的地方是华北和西北地区。水资源总量内流区少,外流区多。故答案为:D。
【点评】(1)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受降水的影响大,从空间上来说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降水逐渐减少,导致我国水资源东多西少、南多北少;水资源时间分配上具有夏秋多,冬春少和年际变化大的特点。
(2)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自然原因是降水少,季节变化大,地表径流少。人为原因是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水资源利用率低;水资源污染浪费等。
9.(2020八上·重庆月考)南水北调工程所调的水主要来自( )
A.黄河水系 B.长江水系 C.珠江水系 D.京杭运河
【答案】B
【知识点】合理利用水资源(兴建水库和跨流域调水)
【解析】【分析】南水北调是指把长江流域的水资源调往缺水的华北地区和西北地区,故答案为:B。
【点评】南水北调工程是把长江流域丰富的水资源,通过引水工程调到我国缺水严重的华北地区和西北地区。南水北调工程主要解决我国北方地区,尤其是黄淮海流域的水资源短缺问题。规划东线、中线和西线三条调水线路,通过三条调水线路与长江、黄河、淮河和海河四大江河的联系,构成以“四横三纵”为主体的总体布局。
10.(2020八上·吕梁期末)读我国南北方地区水资源和耕地资源比例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1)我国水土资源配合不协调,下列关于我国南北水土资源分布叙述,正确的是( )
A.南方水资源不足,耕地资源丰富
B.北方耕地资源不足,水资源丰富
C.我国水资源北少南多,土地资源北多南少
D.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有效途径是修建水库
(2)我国缺水最为严重的地区是( )
A.华北、西北 B.西南、东北 C.西北、东南 D.东北、东南
(3)家住天津的小明高兴地对说:“我们喝到长江水了。”他说的“长江水”是因为下列哪个工程( )
A.引黄入晋 B.引滦入津 C.南水北调 D.引黄济青
【答案】(1)C
(2)A
(3)C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现状;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影响;合理利用水资源(兴建水库和跨流域调水)
【解析】【分析】(1)据图信息可知,我国水资源与耕地资源分布的特点是水资源南多北少,耕地资源南少北多;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有必要兴建跨流域调水工程。为缓解北方地区水资源紧张状况,我国正在实施南水北调工程,是将长江流域富余的水调往缺水严重的西北和华北地区。根据题意。故答案为:C。(2)我国水资源具有“东多西少,南多北少”的特点。南部约占全国总面积的40%,其径流量却占全国总径流量的80%以上;北部约占全国总面积的60%,但不足全国总径流量的20%,西北干旱地区降水稀少,缺水尤为严重。华北地区耕地占全国耕地的38%以上,且人口稠密,工业发达,需水量大,而水资源约占全国的6%,用水十分紧张,水土资源配合不协调。
故答案为:A。(3)南水北调工程把海河、黄河、淮河和长江四大河流连接起来,该四条河流与南水北调的三条南北路线形成了“四横三纵”的格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从汉江中上游的丹江口水库引水,该线主要从湖北向河南、河北、北京、天津四省市提供生活和工业用水;中线工程和东线工程都以解决华北地区的城市生活与工业用水为主;东线调水是借用京杭大运河河道输水,大大节约了输水成本。根据题意。故答案为:C。
【点评】根据我国水资源的地区分布与人口和耕地的分布很不均衡,南方耕地面积占全国的40%,水资源占总量的80%以上。属于耕地多、水资源少的地区是北方地区,尤其以华北平原地区最典型,华北平原的耕地占全国耕地的38%以上,且人口稠密,工业发达,需水量大,而水资源约占全国的6%,用水十分紧张,水土资源配合不协调,国家正在建设南水北调工程,来缓解北方缺水的问题,进行分析解答。
11.(2020八上·长白期末)下列措施中,不能减轻水污染的是( )
A.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 B.污水处理,达标排放
C.农田采用大水漫灌的方式 D.少使用洗涤剂和清洁剂
【答案】C
【知识点】水资源问题及其保护措施
【解析】【分析】解:有关减轻水污染的做法,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可以减轻水污染;污水处理,达标排放可以减轻水污染;少使用洗涤剂和清洁剂可以减少水的污染;农田采用大水漫灌的方式,会导致水分蒸发严重,会使土壤盐碱化,故答案为:C。
【点评】 解决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的措施是修建水库,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措施是跨流域调水。个人在日常生活中要节约用水,自觉树立节水意识,使用节水龙头并养成随手关紧水龙头的习惯;企业生产要实行节能减排,利用先进技术,循环用水,防止水污染;政府要大力宣传,积极倡导,建立全民节水意识,建立建全相关法律以及各种赏罚制度。
12.(2019八上·太原月考)为缓解水资源供应紧张的矛盾,作为中学生,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做到的是( )
A.开采地下水 B.人工降水 C.治理水污染 D.节约用水
【答案】D
【知识点】水资源问题及其保护措施
【解析】【分析】解:节约用水、合理用水、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是缓解缺水问题的有效途径。如,在农业生产中更多的采用滴灌等节水灌溉模式,而我们生活中将处理过的生活污水用于浇灌绿地、冲洗厕所、浇洒道路等,收集城市雨水作为绿化用水,总之,答案选D。
【点评】水资源:
(1)通常所说的水资源指可用的淡水资源。
(2)中国利用的淡水资源:河流水和淡水湖泊水。
(3)目前人类可利用的淡水资源:江河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
(4)陆地上的淡水资源主要来自于大气降水。一个国家水资源的多少主要以径流量来衡量。
(5)我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六位。
13.(2019八上·右玉月考)在生产生活中,下列水资源利用方式可取的是( )
A.直接排放废水 B.大水漫灌农田
C.一水多用,废水利用 D.大量使用地下水
【答案】C
【知识点】合理利用水资源(兴建水库和跨流域调水)
【解析】【分析】解: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也不够理想,加之一部分水资源受到污染和破坏,能够有效利用的水资源就更少。有些地区因地下水过度开采,造成地下水位下降,进而加剧了用水的困难程度。大水漫灌农田、直接排放污水、大量使用地下水都不是水资源利用的可取方式,生活中我们要节约用水、做到一水多用。总之,我们要为建立“节水型社会”付出更多的努力。
故答案为:C。
【点评】根据中国水资源的状况不容乐观。虽然中国淡水资源总量多达28 000亿立方米,居世界前列,但人均只有2 100立方米,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居世界第120位。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也不够理想,加之一部分水资源受到污染和破坏,能够有效利用的水资源就更少,进行分析解答。
二、综合题
14.(2020八上·防城港期末)读“黄河流域略图”,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①和②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它们因得益于黄河水的灌溉而成为“塞上江南”。其中①是 平原,②是 平原。
(2)为了解决北方缺水问题,我国正在实施的跨流域调水工程是 ,该工程的东线(如图所示)主要是满足 、 等城市的用水需求。
(3)图中济南、郑州、兰州、西安等四个城市分布的共同特征是 。
【答案】(1)河套;宁夏
(2)南水北调;北京;天津
(3)沿黄河两岸分布
【知识点】黄河的概况、开发与治理;合理利用水资源(兴建水库和跨流域调水)
【解析】【分析】(1)图中①和②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它们因得益于黄河水的灌溉而成为“塞上江南”,其中①是河套平原,②是宁夏平原。(2)为了解决北方缺水问题,我国正在实施的跨流域调水工程是南水北调,该工程的东线(如图所示)主要是满足北京、天津等城市的用水需求。(3)图中兰州、西安、郑州、济南等四个城市分布的共同特征是分布在黄河沿岸。
【点评】(1)塞上江南最早指今宁夏北部黄河河东灌区,即今宁夏吴忠市一带黄河灌区。今泛指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包括宁夏北部银川市,吴忠市,石嘴山市和中卫市一带,自古修建秦、汉等渠,利用黄河水灌溉,农牧业发达,湖泊众多,湿地连片,风景优美,胜似江南。
(2)南水北调工程是把长江流域丰富的水资源,通过引水工程调到我国缺水严重的华北地区和西北地区。南水北调工程主要解决我国北方地区,尤其是黄淮海流域的水资源短缺问题。规划东线、中线和西线三条调水线路,通过三条调水线路与长江、黄河、淮河和海河四大江河的联系,构成以“四横三纵”为主体的总体布局。
(3)影响城市选址的区位因素由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自然因素如纬度、地形地势、河流、气候等,土壤等要素对城市区位影响次之。社会经济因素如资源开发、交通、政治、科技等,宗教和军事因素对于现代城市的形成影响已经很小,而科技和旅游等因素是新兴起的因素。
15.(2021八上·乌苏期末)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特点是 ,解决 地区分布不均的措施是 。
(2)南水北调工程就是把 水系丰富的水 资源调到缺水的 和 地区。
(3)南水北调东线方案,利用 运河调水, 缓解了B 河、黄河、海河三大流域的用水紧张状况。
(4)目前,我们在利用水资源的过程中,存在严重 和水浪费现象,因此解决我国缺水问 题的重要途径之一是 ,保护水资源。
【答案】(1)南丰北缺;跨流域调水
(2)长江;华北;西北
(3)京杭;淮
(4)水污染;节约用水
【知识点】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影响;合理利用水资源(兴建水库和跨流域调水)
【解析】【分析】(1)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很不均匀,受海陆位置影响,年降水量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造成了我国水资源南丰北缺的状况。解决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有效措施之一是跨流域调水。(2)南水北调工程分东、中、西三条调水线路,把长江流域丰富的水资源调到华北和西北地区,缓解华北和西北地区的缺水状况。(3)据图可知,南水北调东线方案,从长江下游扬州抽引长江水,主要利用京杭运河输送,北达山东和天津, 缓解了淮河、黄河、海河三大流域的用水紧张状况,淮河位于图中的B处。(4)我国人均水资源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从总体上看,一方面我国水资源供应相当紧张,缺水状况日益严重;另一方面却是水资源利用率低,浪费惊人;此外,严重的水污染也降低了水资源的可利用价值,进一步加剧了我国的缺水程度,因此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是解决我国缺水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点评】我国水资源有着空间分布不均和时间分配不均的问题,其中解决空间分布不均问题的措施是跨流域调水,其中最有名的工程是南水北调,而解决时间分布不均的措施是兴建水库,水库可以在河流洪水期蓄水,枯水期放水,从而调节河流水位的时间变化。
16.(2020八上·定远月考)读“黄河流域略图”,分析回答问题。
(1)图中祁连山的走向是 。
(2)乙代表的地理事物是 (海洋)。
(3)图中①和②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它们因得益于黄河水的灌溉而成为“塞上江南”,其中①平原位于 (省区),②是 平原。
(4)③是位于 省的黄河的重要支流渭河,④是位于山西省的 河。
(5)北京的玉儿说:“我们喝到长江水了。”她说的“长江水”来自 工程,这一工程是将 流域丰富的水资源调往缺水的 和 地区。图中的东线工程主要利用 运河输水北达北京与天津。
【答案】(1)西北—东南
(2)渤海
(3)内蒙古自治区;宁夏
(4)陕西;汾
(5)南水北调;长江;华北;西北;京杭
【知识点】黄河的概况、开发与治理;合理利用水资源(兴建水库和跨流域调水)
【解析】【分析】据图分析可知:(1)我国山脉纵横交错,构成地形的骨架,图中祁连山位于青海省东北部与甘肃省西部交界处,走向是西北-东南。
(2)乙是渤海,地处中国大陆东部北端,是一个近封闭的内海,是我国的内海之一。
(3)①是河套平原,位于内蒙古高原中部黄河沿岸的平原,②是宁夏平原,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中部黄河两岸,水面宽阔,灌溉垦殖,因得益于黄河水的灌溉,使其成了沟渠纵横、稻香鱼肥、瓜果飘香、风光秀美的“塞上江南”。
(4)③是位于陕西省的黄河的重要支流渭河,该河流是黄河的最大支流,④是位于山西省的汾河,是黄河的第二大支流,是山西最大的河流。
(5)北京的玉儿喝到的长江水来自南水北调工程,这一工程是将长江流域丰富的水资源调往缺水的华北和西北地区,南水北调工程主要解决我国北方地区,尤其是黄淮海流域的水资源短缺问题,共有东线、中线和西线三条调水线路,通过三条调水线路与长江、黄河、淮河和海河四大江河的联系,构成以“四横三纵”为主体的总体布局,以利于实现中国水资源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合理配置格局,图中的东线工程主要利用京杭运河输水北达北京与天津,满足北京、天津等城市的用水需求。
【点评】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脉,呈几字形,自西向东分别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及山东9个省(自治区),最后流入渤海,呈巨大的几字型。黄河由于流经中国黄土高原地区,因此夹带了大量的泥沙,成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下游有著名的地上河。黄河是中华文明最主要的发源地,是中国的"母亲河"。治理黄河的关键在于治沙,根本在于恢复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由于黄河的干流流向问题,在宁夏河段和山东河段还容易发生凌汛现象。
1 / 1初中地理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八年级上册3.3水资源同步练习(基础卷)
一、单选题
1.(2019八上·右玉月考)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措施是( )
A.兴修水利工程,进行跨流域调水
B.平原地区大力开采地下水
C.兴修大、中、小水库,拦洪蓄水
D.采用喷灌与滴灌的技术,节约用水
2.我国水资源季节分配特点是( )
A.夏秋少,冬春多 B.夏秋少,冬春也少
C.夏秋多,冬春也多 D.夏秋多,冬春少
3.(2021八上·紫阳期末)“引汉济渭”工程是将汉江水引人渭河,该工程的建设主要是为了( )
A.改善汉江流域生态环境 B.开发汉江上游的水能资源
C.缓解渭河流域水资源短缺 D.加强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
4.(2020八上·甘南期末)我国水资源季节分配规律是( )
A.冬春多,夏秋少 B.冬春多,夏秋也多
C.冬春少,夏秋多 D.冬春少,夏秋也少
5.(2020八上·保山月考)我国水资源的时间分配特点是( )
A.夏秋少,冬春多 B.夏秋少,冬春也少
C.夏秋多,冬春也多 D.夏秋多,冬春少
6.(2020八上·重庆月考)造成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形复杂多样 B.人口分布不均
C.季风气候显著 D.水污染严重
7.(2020八上·重庆月考)有关我国水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我国南方水资源丰富,很难发生干旱
B.我国水资源总量丰富,不可能发生水资源危机
C.我国水土资源的地区匹配合理,有利于农业生产
D.黄河流域水资源短缺,难以满足当地群众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的需要
8.(2020八上·恩施月考)下列关于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水资源南缺北丰
B.从时间分配上看,夏秋季节少,冬春季节多
C.水资源总量外流区少,内流区多
D.水资源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
9.(2020八上·重庆月考)南水北调工程所调的水主要来自( )
A.黄河水系 B.长江水系 C.珠江水系 D.京杭运河
10.(2020八上·吕梁期末)读我国南北方地区水资源和耕地资源比例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1)我国水土资源配合不协调,下列关于我国南北水土资源分布叙述,正确的是( )
A.南方水资源不足,耕地资源丰富
B.北方耕地资源不足,水资源丰富
C.我国水资源北少南多,土地资源北多南少
D.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有效途径是修建水库
(2)我国缺水最为严重的地区是( )
A.华北、西北 B.西南、东北 C.西北、东南 D.东北、东南
(3)家住天津的小明高兴地对说:“我们喝到长江水了。”他说的“长江水”是因为下列哪个工程( )
A.引黄入晋 B.引滦入津 C.南水北调 D.引黄济青
11.(2020八上·长白期末)下列措施中,不能减轻水污染的是( )
A.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 B.污水处理,达标排放
C.农田采用大水漫灌的方式 D.少使用洗涤剂和清洁剂
12.(2019八上·太原月考)为缓解水资源供应紧张的矛盾,作为中学生,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做到的是( )
A.开采地下水 B.人工降水 C.治理水污染 D.节约用水
13.(2019八上·右玉月考)在生产生活中,下列水资源利用方式可取的是( )
A.直接排放废水 B.大水漫灌农田
C.一水多用,废水利用 D.大量使用地下水
二、综合题
14.(2020八上·防城港期末)读“黄河流域略图”,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①和②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它们因得益于黄河水的灌溉而成为“塞上江南”。其中①是 平原,②是 平原。
(2)为了解决北方缺水问题,我国正在实施的跨流域调水工程是 ,该工程的东线(如图所示)主要是满足 、 等城市的用水需求。
(3)图中济南、郑州、兰州、西安等四个城市分布的共同特征是 。
15.(2021八上·乌苏期末)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特点是 ,解决 地区分布不均的措施是 。
(2)南水北调工程就是把 水系丰富的水 资源调到缺水的 和 地区。
(3)南水北调东线方案,利用 运河调水, 缓解了B 河、黄河、海河三大流域的用水紧张状况。
(4)目前,我们在利用水资源的过程中,存在严重 和水浪费现象,因此解决我国缺水问 题的重要途径之一是 ,保护水资源。
16.(2020八上·定远月考)读“黄河流域略图”,分析回答问题。
(1)图中祁连山的走向是 。
(2)乙代表的地理事物是 (海洋)。
(3)图中①和②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它们因得益于黄河水的灌溉而成为“塞上江南”,其中①平原位于 (省区),②是 平原。
(4)③是位于 省的黄河的重要支流渭河,④是位于山西省的 河。
(5)北京的玉儿说:“我们喝到长江水了。”她说的“长江水”来自 工程,这一工程是将 流域丰富的水资源调往缺水的 和 地区。图中的东线工程主要利用 运河输水北达北京与天津。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合理利用水资源(兴建水库和跨流域调水)
【解析】【分析】解: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均,存在东部多、西部少,南部多、北部少,所以通过兴修水利工程、跨流域调水来达到解决空间分布不均的目的,故答案为:A。
【点评】我国水资源紧张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原因:①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②水资源污染和浪费严重。
措施:①修建水库和跨流域调水;②节约用水和防治水污染。
2.【答案】D
【知识点】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影响
【解析】【分析】我国水资源的季节分配特点是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水资源的时间分布特点。
3.【答案】C
【知识点】合理利用水资源(兴建水库和跨流域调水)
【解析】【分析】“引汉济渭”工程将极大改善渭河流域的生态环境,A错误。该工程主要目的是满足关中地区渭河沿线城市生活、工业和生态环境用水,缓解渭河流域水资源短缺,兼顾开发汉江上游水能资源,B错误,C正确。该工程终点在黄土高原最南侧,对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贡献率不大,D错误。故答案为:C。
【点评】(1)引汉济渭工程又称陕西南水北调工程项目,用以满足西安、咸阳、宝鸡、渭南4重点城市及沿渭河两岸地区的调输配水工程。该项目是解决陕西关中、陕北缺水的战略性水资源配置工程。
(2)该工程地跨黄河、长江两大流域,横穿秦岭屏障。项目分为调水工程、输配水工程。调水工程由蓄水水库及秦岭隧洞组成,秦岭隧洞总长98.3公里。输配水工程由南干线、过渭干线、渭北东干线和西干线组成。
4.【答案】C
【知识点】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影响
【解析】【分析】我国水资源在时间分配上具有夏秋多、冬春少和年际变化大的特点.一般来说,夏半年连续4个月的径流量要占年径流量的60%~80%.我国河流径流的年际变化也较大,丰水年和枯水年常交替出现,有时甚至出现连续丰水年或连续枯水年的现象.故答案为:C.
【点评】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受降水的影响大,从空间上来说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降水逐渐减少,导致我国水资源东多西少、南多北少;水资源时间分配上具有夏秋多,冬春少和年际变化大的特点。我国水资源的总量不少,但人均占有量很低,约为世界人均水量的1/4。
5.【答案】D
【知识点】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影响
【解析】【分析】我国水资源时间分配上具有夏秋多,冬春少和年际变化大的特点,故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
【点评】我国水资源在地区分布上具有显著的不均衡性,具体表现为“东多西少,南多北少”的特点。我国水资源在时间分配上具有夏秋多、冬春少和年际变化大的特点。由于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平衡,为了合理利用水资源,有必要兴建跨流域的调水工程。我国水资源的季节分配不平衡,年际变化大,有必要兴建水库。
6.【答案】C
【知识点】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影响
【解析】【分析】我国东临世界最大的太平洋,背靠最大的亚欧大陆,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大的影响,我国是一个季风气候显著的国家,降水主要依靠夏季风带来的暖湿气流,受夏季风由南向北推进的影响,我国降水量的分布特点是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与地形、人口和水污染无关,故答案为:C。
【点评】我国的气候复杂多样,东部自北向南依次是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广大西北内陆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青藏高原属于高山高原气候;我国季风区面积广大,受海陆因素影响,季风气候显著。我国降水的时间分布特征是:季节分配不均,夏秋多,冬春少;空间分布特征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7.【答案】D
【知识点】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影响
【解析】【分析】我国南方水资源丰富,但长江中下游地区梅雨季节过后,往往出现伏旱现象;我国水资源的总量不少,但人均占有量很低;我国水土资源配合不合理,南方地区水多地少,北方地区水少地多,不利于农业生产;黄河流域水资源短缺,难以满足当地群众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的需要,故答案为:D。
【点评】我国水资源的总量不少,但人均占有量很低,约为世界人均水量的1/4,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具有显著的不均衡性,具体表现为东多西少,南多北少。我国北部约占全国总面积的60%,其径流量不足全国总径流量的20%,西北地区缺水尤为严重。华北地区人口稠密,工业发达,需水量大,水资源严重不足。
8.【答案】D
【知识点】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影响
【解析】【分析】我国水资源的总量不少,但人均占有量很低,约为世界人均水量的1/4。我国水资源时间分配上具有夏秋多,冬春少和年际变化大的特点。在地区分布上具有显著地不均衡性,具体表现为“东多西少,南多北少”的特点。我国最缺水的地方是华北和西北地区。水资源总量内流区少,外流区多。故答案为:D。
【点评】(1)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受降水的影响大,从空间上来说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降水逐渐减少,导致我国水资源东多西少、南多北少;水资源时间分配上具有夏秋多,冬春少和年际变化大的特点。
(2)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自然原因是降水少,季节变化大,地表径流少。人为原因是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水资源利用率低;水资源污染浪费等。
9.【答案】B
【知识点】合理利用水资源(兴建水库和跨流域调水)
【解析】【分析】南水北调是指把长江流域的水资源调往缺水的华北地区和西北地区,故答案为:B。
【点评】南水北调工程是把长江流域丰富的水资源,通过引水工程调到我国缺水严重的华北地区和西北地区。南水北调工程主要解决我国北方地区,尤其是黄淮海流域的水资源短缺问题。规划东线、中线和西线三条调水线路,通过三条调水线路与长江、黄河、淮河和海河四大江河的联系,构成以“四横三纵”为主体的总体布局。
10.【答案】(1)C
(2)A
(3)C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现状;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影响;合理利用水资源(兴建水库和跨流域调水)
【解析】【分析】(1)据图信息可知,我国水资源与耕地资源分布的特点是水资源南多北少,耕地资源南少北多;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有必要兴建跨流域调水工程。为缓解北方地区水资源紧张状况,我国正在实施南水北调工程,是将长江流域富余的水调往缺水严重的西北和华北地区。根据题意。故答案为:C。(2)我国水资源具有“东多西少,南多北少”的特点。南部约占全国总面积的40%,其径流量却占全国总径流量的80%以上;北部约占全国总面积的60%,但不足全国总径流量的20%,西北干旱地区降水稀少,缺水尤为严重。华北地区耕地占全国耕地的38%以上,且人口稠密,工业发达,需水量大,而水资源约占全国的6%,用水十分紧张,水土资源配合不协调。
故答案为:A。(3)南水北调工程把海河、黄河、淮河和长江四大河流连接起来,该四条河流与南水北调的三条南北路线形成了“四横三纵”的格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从汉江中上游的丹江口水库引水,该线主要从湖北向河南、河北、北京、天津四省市提供生活和工业用水;中线工程和东线工程都以解决华北地区的城市生活与工业用水为主;东线调水是借用京杭大运河河道输水,大大节约了输水成本。根据题意。故答案为:C。
【点评】根据我国水资源的地区分布与人口和耕地的分布很不均衡,南方耕地面积占全国的40%,水资源占总量的80%以上。属于耕地多、水资源少的地区是北方地区,尤其以华北平原地区最典型,华北平原的耕地占全国耕地的38%以上,且人口稠密,工业发达,需水量大,而水资源约占全国的6%,用水十分紧张,水土资源配合不协调,国家正在建设南水北调工程,来缓解北方缺水的问题,进行分析解答。
11.【答案】C
【知识点】水资源问题及其保护措施
【解析】【分析】解:有关减轻水污染的做法,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可以减轻水污染;污水处理,达标排放可以减轻水污染;少使用洗涤剂和清洁剂可以减少水的污染;农田采用大水漫灌的方式,会导致水分蒸发严重,会使土壤盐碱化,故答案为:C。
【点评】 解决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的措施是修建水库,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措施是跨流域调水。个人在日常生活中要节约用水,自觉树立节水意识,使用节水龙头并养成随手关紧水龙头的习惯;企业生产要实行节能减排,利用先进技术,循环用水,防止水污染;政府要大力宣传,积极倡导,建立全民节水意识,建立建全相关法律以及各种赏罚制度。
12.【答案】D
【知识点】水资源问题及其保护措施
【解析】【分析】解:节约用水、合理用水、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是缓解缺水问题的有效途径。如,在农业生产中更多的采用滴灌等节水灌溉模式,而我们生活中将处理过的生活污水用于浇灌绿地、冲洗厕所、浇洒道路等,收集城市雨水作为绿化用水,总之,答案选D。
【点评】水资源:
(1)通常所说的水资源指可用的淡水资源。
(2)中国利用的淡水资源:河流水和淡水湖泊水。
(3)目前人类可利用的淡水资源:江河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
(4)陆地上的淡水资源主要来自于大气降水。一个国家水资源的多少主要以径流量来衡量。
(5)我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六位。
13.【答案】C
【知识点】合理利用水资源(兴建水库和跨流域调水)
【解析】【分析】解: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也不够理想,加之一部分水资源受到污染和破坏,能够有效利用的水资源就更少。有些地区因地下水过度开采,造成地下水位下降,进而加剧了用水的困难程度。大水漫灌农田、直接排放污水、大量使用地下水都不是水资源利用的可取方式,生活中我们要节约用水、做到一水多用。总之,我们要为建立“节水型社会”付出更多的努力。
故答案为:C。
【点评】根据中国水资源的状况不容乐观。虽然中国淡水资源总量多达28 000亿立方米,居世界前列,但人均只有2 100立方米,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居世界第120位。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也不够理想,加之一部分水资源受到污染和破坏,能够有效利用的水资源就更少,进行分析解答。
14.【答案】(1)河套;宁夏
(2)南水北调;北京;天津
(3)沿黄河两岸分布
【知识点】黄河的概况、开发与治理;合理利用水资源(兴建水库和跨流域调水)
【解析】【分析】(1)图中①和②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它们因得益于黄河水的灌溉而成为“塞上江南”,其中①是河套平原,②是宁夏平原。(2)为了解决北方缺水问题,我国正在实施的跨流域调水工程是南水北调,该工程的东线(如图所示)主要是满足北京、天津等城市的用水需求。(3)图中兰州、西安、郑州、济南等四个城市分布的共同特征是分布在黄河沿岸。
【点评】(1)塞上江南最早指今宁夏北部黄河河东灌区,即今宁夏吴忠市一带黄河灌区。今泛指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包括宁夏北部银川市,吴忠市,石嘴山市和中卫市一带,自古修建秦、汉等渠,利用黄河水灌溉,农牧业发达,湖泊众多,湿地连片,风景优美,胜似江南。
(2)南水北调工程是把长江流域丰富的水资源,通过引水工程调到我国缺水严重的华北地区和西北地区。南水北调工程主要解决我国北方地区,尤其是黄淮海流域的水资源短缺问题。规划东线、中线和西线三条调水线路,通过三条调水线路与长江、黄河、淮河和海河四大江河的联系,构成以“四横三纵”为主体的总体布局。
(3)影响城市选址的区位因素由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自然因素如纬度、地形地势、河流、气候等,土壤等要素对城市区位影响次之。社会经济因素如资源开发、交通、政治、科技等,宗教和军事因素对于现代城市的形成影响已经很小,而科技和旅游等因素是新兴起的因素。
15.【答案】(1)南丰北缺;跨流域调水
(2)长江;华北;西北
(3)京杭;淮
(4)水污染;节约用水
【知识点】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影响;合理利用水资源(兴建水库和跨流域调水)
【解析】【分析】(1)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很不均匀,受海陆位置影响,年降水量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造成了我国水资源南丰北缺的状况。解决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有效措施之一是跨流域调水。(2)南水北调工程分东、中、西三条调水线路,把长江流域丰富的水资源调到华北和西北地区,缓解华北和西北地区的缺水状况。(3)据图可知,南水北调东线方案,从长江下游扬州抽引长江水,主要利用京杭运河输送,北达山东和天津, 缓解了淮河、黄河、海河三大流域的用水紧张状况,淮河位于图中的B处。(4)我国人均水资源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从总体上看,一方面我国水资源供应相当紧张,缺水状况日益严重;另一方面却是水资源利用率低,浪费惊人;此外,严重的水污染也降低了水资源的可利用价值,进一步加剧了我国的缺水程度,因此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是解决我国缺水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点评】我国水资源有着空间分布不均和时间分配不均的问题,其中解决空间分布不均问题的措施是跨流域调水,其中最有名的工程是南水北调,而解决时间分布不均的措施是兴建水库,水库可以在河流洪水期蓄水,枯水期放水,从而调节河流水位的时间变化。
16.【答案】(1)西北—东南
(2)渤海
(3)内蒙古自治区;宁夏
(4)陕西;汾
(5)南水北调;长江;华北;西北;京杭
【知识点】黄河的概况、开发与治理;合理利用水资源(兴建水库和跨流域调水)
【解析】【分析】据图分析可知:(1)我国山脉纵横交错,构成地形的骨架,图中祁连山位于青海省东北部与甘肃省西部交界处,走向是西北-东南。
(2)乙是渤海,地处中国大陆东部北端,是一个近封闭的内海,是我国的内海之一。
(3)①是河套平原,位于内蒙古高原中部黄河沿岸的平原,②是宁夏平原,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中部黄河两岸,水面宽阔,灌溉垦殖,因得益于黄河水的灌溉,使其成了沟渠纵横、稻香鱼肥、瓜果飘香、风光秀美的“塞上江南”。
(4)③是位于陕西省的黄河的重要支流渭河,该河流是黄河的最大支流,④是位于山西省的汾河,是黄河的第二大支流,是山西最大的河流。
(5)北京的玉儿喝到的长江水来自南水北调工程,这一工程是将长江流域丰富的水资源调往缺水的华北和西北地区,南水北调工程主要解决我国北方地区,尤其是黄淮海流域的水资源短缺问题,共有东线、中线和西线三条调水线路,通过三条调水线路与长江、黄河、淮河和海河四大江河的联系,构成以“四横三纵”为主体的总体布局,以利于实现中国水资源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合理配置格局,图中的东线工程主要利用京杭运河输水北达北京与天津,满足北京、天津等城市的用水需求。
【点评】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脉,呈几字形,自西向东分别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及山东9个省(自治区),最后流入渤海,呈巨大的几字型。黄河由于流经中国黄土高原地区,因此夹带了大量的泥沙,成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下游有著名的地上河。黄河是中华文明最主要的发源地,是中国的"母亲河"。治理黄河的关键在于治沙,根本在于恢复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由于黄河的干流流向问题,在宁夏河段和山东河段还容易发生凌汛现象。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