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初中地理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八年级上册3.3水资源同步练习(提升卷)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初中地理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八年级上册3.3水资源同步练习(提升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52.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8-08 22:13:02

文档简介

初中地理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八年级上册3.3水资源同步练习(提升卷)
一、单选题
1.(2021八上·玉门期末)有关我国水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时间分配上,具有夏秋多、春冬少和年际变化大的特点
B.在地区分布上,具有东西多,南北少的特点
C.修建水库可以解决水资源地区分配不均的问题
D.水资源是可再生资源,因此不需要节约用水
【答案】A
【知识点】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影响;合理利用水资源(兴建水库和跨流域调水)
【解析】【分析】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匀,在时间分配上,具有夏秋多、冬春少和年际变化大的特点,故A对;在地区分布上,具有东多西少,南多北少的特点,故B错;修建水库可以解决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的问题,C错;水资源是可再生资源,资源是有限的,因此需要节约用水,D错;
故答案为:A
【点评】我国主要的淡水资源是河流水和淡水湖泊水,我国水资源总体上分布不均,从时间上讲夏秋多,冬春少,从空间上讲南方多北方少,解决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方法是新修水库和跨流域调水,但根本措施还是要节约用水,减少浪费和污染。其中我国的华北、西北地区最为缺水。
2.华北平原是我国小麦、玉米、棉花的集中产区,其耕地面积占全国的23%,但水资源量仅占全国的3.8%,反应我国水资源(  )
A.空间上分布均衡 B.时间上分布不均
C.空间上分布不均 D.时间上分布均衡
【答案】C
【知识点】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影响;合理利用水资源(兴建水库和跨流域调水)
【解析】【分析】华北平原是我国小麦、玉米、棉花的集中产区,其耕地面积占全国的23%,但水资源量仅占全国的3.8%,反映了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均匀:南多北少。故C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水资源的分布特点,要仔细审题结合题意回答。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分布不均,南多北少、东多西少;时间分布特点是: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
3.(2016八上·武城月考)如图漫画“寻找活路”反映了哪种资源破坏严重(  )
A.水资源 B.土地资源 C.矿产资源 D.森林资源
【答案】A
【知识点】合理利用水资源(兴建水库和跨流域调水)
【解析】【分析】依据漫画中反应的问题来解答此题.解:读漫画“寻找活路”可知:图中的小鱼在水中无法生活“寻找活路”,故反映的是水污染问题.故选:A.
【点评】本题在读图的基础上理解解答即可.
4.下表是我国南、北方水土资源比例表,下列对于我国南、北方水土资源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
南方 北方
水资源所占比例(%) 80 20
耕地 所占比例(%) 40 60
A.南方水少地多 B.北方水多地少
C.南方水多地少 D.北方水少地少
【答案】C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现状;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影响
【解析】【分析】我国南北方地区水土资源的匹配不合理。南方水多地少,而北方是地多水少。
从表格数据看出,南方水多地少,而北方是地多水少。
故答案为:C。
【点评】该题考查我国南北方水土资源的分布特点,是一道基础题。
5.有关我国水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水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用一点少一点
B.水资源分布不均,南少北丰
C.水资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
D.由于跨流域调水工程的修建,我国区域性块水问题已基本得到解决
【答案】C
【知识点】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影响;合理利用水资源(兴建水库和跨流域调水)
【解析】【分析】水资源是可再生的资源,只要人类合理利用水资源,可以使水资源永续为人类利用;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南多北少,东多西少;目前我国水资源利用率低,水污染和水浪费严重;我国修建了众多的跨流域调水工程,使水资源紧张的问题得到缓解,但并没有得到基本解决。
【点评】节约用水,合理用水,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是缓解缺水问题的有效途径。
6.下列做法能有效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并且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是(  )
①推广喷灌、滴灌技术 ②增加地下水的开采 ③生活用水一水多用 ④直接利用工业和生活污水灌溉农田 ⑤推广节水器具。
A.①②③ B.②③⑤ C.①③⑤ D.②④⑤
【答案】C
【知识点】合理利用水资源(兴建水库和跨流域调水)
【解析】【分析】节约用水,合理用水,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是缓解缺水问题的有效途径。
【点评】本题考查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的措施
7.目前,我国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有效方法是(  )
A.兴修水库 B.跨流域调水 C.提高水价 D.海水淡化
【答案】B
【知识点】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影响
【解析】【分析】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衡——南丰北缺。为了合理利用水资源,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现状,我国兴建了一系列跨流域调水工程,如南水北调、引黄济青等。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解决措施
8.(2021八上·朝阳期末)目前人类利用的水资源主要是(  )
A.两极和高山的冰川 B.深层地下水
C.江河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 D.海洋水
【答案】C
【知识点】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影响
【解析】【分析】目前人类利用的水资源主要指淡水资源,在众多淡水资源类型里又主要利用容易利用的。两极和高山的冰川、 深层地下水开发利用难度大,故不是主要利用的类型,A、B错误;江河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容易利用,是目前人类利用的主要水资源,故C正确;海洋水属于咸水,难以直接用来生产和生活,故不是主要利用的类型,D错误。综上,答案选C。
【点评】人类的主要水资源包括地表水、地下水和一些海水淡化,咸水资源是不可以直接利用的。我国水资源有着空间分布不均和时间分配不均的问题,空间主要表现在南多北少,时间主要表现在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其中解决空间分布不均问题的措施是跨流域调水,其中最有名的工程是南水北调,而解决时间分布不均的措施是兴建水库,水库可以在河流洪水期蓄水,枯水期放水,从而调节河流水位的时间变化。
9.(2022八上·农安期末)修建水库的主要目的是()
A.增加蒸发水面,调节大气湿度 B.调节径流和水量的季节变化
C.添加旅游景点,增加旅游项目 D.吸烟滞尘,净化空气
【答案】B
【知识点】合理利用水资源(兴建水库和跨流域调水)
【解析】【分析】兴修水利工程,能在相当程度上调节水资源的时空分布。我国水资源的季节分配不平衡,年际变化大,有必要兴建水库,洪水期蓄水,枯水期放水,以调剂径流和水量的季节变化。所以修建水库的主要目的是调节径流和水量的季节变化,其它都是次要目的。故答案为:B。
【点评】我国水资源有着空间分布不均和时间分配不均的问题,空间主要表现在南多北少,时间主要表现在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其中解决空间分布不均问题的措施是跨流域调水,其中最有名的工程是南水北调,而解决时间分布不均的措施是兴建水库,水库可以在河流洪水期蓄水,枯水期放水,从而调节河流水位的时间变化。
10.(2021八上·卢龙期末)解决我国水资源地区供需不平衡的有效途径是(  )
A.移民 B.减少耕地 C.修建水库 D.跨流域调水
【答案】D
【知识点】合理利用水资源(兴建水库和跨流域调水)
【解析】【分析】我国的降水主要受夏季风的影响,夏季风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地区逐渐推进的过程中,随着势力越来越弱,水汽越来越少,因此降水越来越少,从而导致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均,具有东部多、西部少,南部多、北部少的特点,我们可以通过跨流域调水来达到解决空间分布不均的目的;修建水利工程来解决水资源的时间分布不均的问题,故本题选D。
【点评】我国水资源有着空间分布不均和时间分配不均的问题,其中解决空间分布不均问题的措施是跨流域调水,其中最有名的工程是南水北调,而解决时间分布不均的措施是兴建水库,水库可以在河流洪水期蓄水,枯水期放水,从而调节河流水位的时间变化。
11.(2020八上·定远月考)为了缓解我国北方水资源不足的状况,国家正在实施南水北调工程。某学校组织同学们对水资源状况进行调查,调查报告中下述观点错误的是(  )
A.水的污染加剧了淡水资源危机
B.南水北调工程主要改变水汽输送
C.可以将海水进行淡化来解决淡水危机
D.节约用水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答案】B
【知识点】合理利用水资源(兴建水库和跨流域调水)
【解析】【分析】我国正在实施伟大的南水北调工程,关于我国水资源危机的叙述,水的污染加剧了淡水资源危机;面对紧张的水资源状况,可以利用海水淡化来解决;节约用水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南水北调是跨流域调水工程,不可能改变水汽的输送。
故答案为:B
【点评】"南水北调"即"南水北调工程",南水北调是为解决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措施,分东、中、西三条线路,东线工程起点位于江苏扬州,引长江水通过京杭运河调往北方,主要往北京、天津供水;中线工程起点位于汉江中上游丹江口水库,通过开挖水渠,利用高差自流到北方地区,供水区域为主要为华北地区;西线从长江上游引水到黄河上游,工程因要穿过横断山区和多条大河,因此尚未实施。
12.(2020八上·定远月考)影响我国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高低 B.气温变化 C.季风活动 D.植被状况
【答案】C
【知识点】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影响
【解析】【分析】我国是一个季风气候显著的国家,所以我国的降水主要是由夏季风带来的,受夏季风的影响,我国夏秋季节降水多,河流、湖泊水量大,水资源丰富,春冬季节降水少,河流、湖泊水量小,水资源少,所以影响我国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的主要因素是季风活动,C对,ABD错。
故答案为:C
【点评】我国主要的淡水资源是河流水和淡水湖泊水,我国水资源总体上分布不均,从时间上讲夏秋多,冬春少,从空间上讲南方多北方少,解决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方法是新修水库和跨流域调水,但根本措施还是要节约用水,减少浪费和污染。其中我国的华北、西北地区最为缺水。
13.(2020八上·定远月考)下列省级行政单位中,水资源最丰富的是(  )
A. B.
C. D.
【答案】D
【知识点】中国的行政区划;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影响
【解析】【分析】读图分析可知,A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B为西藏自治区,C为内蒙古自治区,D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我国的降水地区差异大,东南沿海地区降水量较大,较为湿润,而越往西北内陆,降水量就越小,干旱也就逐渐加重;广西壮族自治区位于南部沿海地区,降水丰富,水资源最为丰富,D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我国主要的淡水资源是河流水和淡水湖泊水,我国水资源总体上分布不均,从时间上讲夏秋多,冬春少,从空间上讲南方多北方少,解决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方法是新修水库和跨流域调水,但根本措施还是要节约用水,减少浪费和污染。其中我国的华北、西北地区最为缺水。
14.(2020八上·揭西月考)我国的节水标志如图所示,留白部分像一条蜿蜒的河流象征滴水汇成江河;留白部分又像一只手托起一滴水。手是字母J和S的变形,寓意是(  )
A.用手接水,劳而无功
B.节水需要公众参与,人人动手节约每一滴水
C.人人动手加速水污染
D.人人动手浪费每一滴水
【答案】B
【知识点】水资源问题及其保护措施
【解析】【分析】由图可知,该标志是由手、水滴和地球三部分组成,圆形代表地球,标志图中留白部分像一只手托起一滴水,手是拼音字母J和S变形而成,寓意节水(节水需要公众参与,人人动手节约每一滴水),手又像一条蜿蜒的河流,象征滴水汇成江河,故答案为:B。
【点评】绿色的圆形代表地球,象征节约用水是保护地球生态的重要措施。标志留白部分像一只手托起一滴水。手是拼音字母 JS的变形,寓意节水,表示节水需要公众参与,鼓励人们从自己做起,人人动手节约每一滴水;手又像一条蜿蜒的河流,象征滴水汇成江河。手接着水珠,寓意接水,与节水音似。
15.(2020八上·乾安月考)解决我国水资源季节分配不均的办法是(  )
A.跨流域调水 B.夏秋多,冬春少
C.兴建水库 D.南水北调
【答案】C
【知识点】合理利用水资源(兴建水库和跨流域调水);水资源问题及其保护措施
【解析】【分析】 解决我国水资源季节分配不均的办法是兴建水库。跨流域调水(南水北调)是解决我国水资源空间分配不均的办法。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分布不均,南多北少、东多西少,为此应修建跨流域调水工程。另外时间分布也不均匀,夏秋多、冬春少,为此应修建水库解决。另外还有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
二、综合题
16.(2020八上·云南期中)下图为“我国年降水量及水资源空间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题:
(1)观察图中等降水量线,描述我国年降水量空间分布的特点是:   ;同时,受季风影响,从时间分布来看,我国降水   季多,   季少(填“季节”)。
(2)人们常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可见降水会直接影响   生产,为我国带来降水的水汽主要来自   洋和   洋。
(3)我国降水不稳定会引发自然灾害。南方地区雨季过长往往会引发   灾害,北方地区雨季过短则多会引发   灾害。
(4)解决我国水资源南北空间分布不均,可行的措施是   。
【答案】(1)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或由西北内陆向东南沿海递增);夏;秋(或夏 春、冬(或冬)
(2)农业;太平;印度
(3)洪涝;干旱
(4)南水北调(或跨流域调水)
【知识点】我国降水特点和干湿地区的划分;合理利用水资源(兴建水库和跨流域调水);我国季风气候区与非季风气候区
【解析】【分析】(1)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等降水量线数据减少,说明降水量递减。给我国带来丰富降水的是夏季风(东南、西南季风),夏秋季节盛行夏季风,降水多。冬春季节西北季风控制我国大陆,来自海洋的东南风弱,降水少。(2)降水适中,风调雨顺,使得农业丰收。夏季风来自水汽较多的西南印度洋和东南的太平洋。(3)雨季长,降水多,排水不畅造成涝灾,雨季短,降水少,用水多,会引发旱灾。(4)根据图例,东南颜色深是丰水带,水资源多于西北部,形成空间分布不均匀的特点。可进行跨流域调水缓解不均。
【点评】(1)我国降水的时间分布特征是:季节分配不均,夏秋多,冬春少;空间分布特征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南方地区从3、4月份开始就进入雨季,此后雨带逐渐北移,6月份移到长江流域,出现阴雨连绵的梅雨天气。7、8月份雨带推移到我国的东北、华北等地,从9月份开始,北方冷空气势力逐渐增强,雨带快速南撤,10月份从大陆撤出。
(2)我国季风气候显著,夏季风主要是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和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由于夏季风不稳定,导致我国降水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容易给东部季风区带来旱涝灾害。夏季风较强的年份,雨带快速北上,常造成北涝南旱;夏季风较弱的年份,雨带长期滞留在南方,北方降水少,造成北旱南涝。
(4)解决水资源不足的主要措施有:跨流域调水,以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问题;兴修水库,解决水资源季节变化大的问题;节约用水,防止水污染,加大污水处理力度;发展节水农业,开展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减少或杜绝水的浪费;提高人们的节水意识,生活中节约用水。
17.(2019八上·东坡月考)读黄河流域图完成下题。
(1)图中祁连山脉是第   级阶梯和第   级阶梯的分界线。
(2)黄河发源于   高原,图中甲是我国最大的湖泊   ;乙是   海。
(3)为了解决北方缺水问题,我国正在实施的最大跨流域调水工程是   ,该工程的东线(如图所示)主要是满足   、   等城市的用水需求。
(4)黄河中游流经   高原,含沙量骤增,导致黄河下游变成   河
【答案】(1)一;二
(2)青藏;青海湖;渤
(3)南水北调;北京;天津
(4)黄土;地上
【知识点】黄河的概况、开发与治理;合理利用水资源(兴建水库和跨流域调水)
【解析】【分析】解:(1)我国一二阶梯分界线是昆仑山脉、祁连山、横断山脉。
(2)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注入乙渤海,图中甲是我国最大的湖泊—青海湖。
(3)为了解决北方缺水问题,我国正在实施的最大跨流域调水工程是南水北调工程,南水北调工程分为东线、中线、西线三条线路,该工程的东线(如图所示)从江都提水,沿京杭运河和北上,主要是满足北京和田径等城市的用水需求。
(4)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大量泥沙进入黄河,使得黄河含沙量剧增,大量泥沙在黄河下游淤积,形成了“地上河”。
【点评】(1)"南水北调"即"南水北调工程",南水北调是为解决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措施,分东、中、西三条线路,东线工程起点位于江苏扬州,引长江水通过京杭运河调往北方,主要往北京、天津供水;中线工程起点位于汉江中上游丹江口水库,通过开挖水渠,利用高差自流到北方地区,供水区域为主要为华北地区;西线从长江上游引水到黄河上游,工程因要穿过横断山区和多条大河,因此尚未实施。
(2)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脉,呈几字形,自西向东分别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及山东9个省(自治区),最后流入渤海,呈巨大的几字型。黄河由于流经中国黄土高原地区,因此夹带了大量的泥沙,成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下游有著名的地上河。黄河是中华文明最主要的发源地,是中国的"母亲河"。治理黄河的关键在于治沙,根本在于恢复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由于黄河的干流流向问题,在宁夏河段和山东河段还容易发生凌汛现象。
18.(2016八上·绿春期末)读“黄河流域略图”,分析回答问题。
(1)图中祁连山的走向是   ,它是第   级阶梯和第   级阶梯的分界线。
(2)图中甲地分布有我国最大的湖泊是   ; 乙是   (海洋)。
(3)图中①和②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它们因得益于黄河水的灌溉而成为“塞上江南”,其中①是   平原,②是   平原。
(4)为了解决北方缺水问题,我国正在实施的跨流域调水工程是   ,该工程的东线(如图所示)主要是满足   、   等城市的用水需求。
(5)图中兰州、西安、郑州、济南等四个城市分布的共同特征是   。
【答案】(1)西北—东南;一;二
(2)青海湖;渤海
(3)河套;宁夏
(4)南水北调;北京;天津
(5)分布在黄河沿岸
【知识点】我国主要山脉;黄河的概况、开发与治理;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影响
【解析】【分析】(1)图中祁连山的走向是西北—东南,它是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2)图中甲地分布有我国最大的湖泊是青海湖;乙是渤海;(3)图中①和②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它们因得益于黄河水的灌溉而成为“塞上江南”,其中①是河套平原,②是宁夏平原;(4)为了解决北方缺水问题,我国正在实施的跨流域调水工程是南水北调,该工程的东线(如图所示)主要是满足北京、天津等城市的用水需求;(5)图中兰州、西安、郑州、济南等四个城市分布的共同特征是分布在黄河沿岸。
故答案为:(1)西北—东南;一;二;(2)青海湖;渤海;(3)河套;宁夏;(4)南水北调;北京;天津;(5)分布在黄河沿岸。
【点评】认真读图,据图中字母和序号的位置解答即可。本题考查知识点较多,熟记课本知识点解答即可。
1 / 1初中地理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八年级上册3.3水资源同步练习(提升卷)
一、单选题
1.(2021八上·玉门期末)有关我国水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时间分配上,具有夏秋多、春冬少和年际变化大的特点
B.在地区分布上,具有东西多,南北少的特点
C.修建水库可以解决水资源地区分配不均的问题
D.水资源是可再生资源,因此不需要节约用水
2.华北平原是我国小麦、玉米、棉花的集中产区,其耕地面积占全国的23%,但水资源量仅占全国的3.8%,反应我国水资源(  )
A.空间上分布均衡 B.时间上分布不均
C.空间上分布不均 D.时间上分布均衡
3.(2016八上·武城月考)如图漫画“寻找活路”反映了哪种资源破坏严重(  )
A.水资源 B.土地资源 C.矿产资源 D.森林资源
4.下表是我国南、北方水土资源比例表,下列对于我国南、北方水土资源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
南方 北方
水资源所占比例(%) 80 20
耕地 所占比例(%) 40 60
A.南方水少地多 B.北方水多地少
C.南方水多地少 D.北方水少地少
5.有关我国水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水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用一点少一点
B.水资源分布不均,南少北丰
C.水资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
D.由于跨流域调水工程的修建,我国区域性块水问题已基本得到解决
6.下列做法能有效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并且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是(  )
①推广喷灌、滴灌技术 ②增加地下水的开采 ③生活用水一水多用 ④直接利用工业和生活污水灌溉农田 ⑤推广节水器具。
A.①②③ B.②③⑤ C.①③⑤ D.②④⑤
7.目前,我国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有效方法是(  )
A.兴修水库 B.跨流域调水 C.提高水价 D.海水淡化
8.(2021八上·朝阳期末)目前人类利用的水资源主要是(  )
A.两极和高山的冰川 B.深层地下水
C.江河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 D.海洋水
9.(2022八上·农安期末)修建水库的主要目的是()
A.增加蒸发水面,调节大气湿度 B.调节径流和水量的季节变化
C.添加旅游景点,增加旅游项目 D.吸烟滞尘,净化空气
10.(2021八上·卢龙期末)解决我国水资源地区供需不平衡的有效途径是(  )
A.移民 B.减少耕地 C.修建水库 D.跨流域调水
11.(2020八上·定远月考)为了缓解我国北方水资源不足的状况,国家正在实施南水北调工程。某学校组织同学们对水资源状况进行调查,调查报告中下述观点错误的是(  )
A.水的污染加剧了淡水资源危机
B.南水北调工程主要改变水汽输送
C.可以将海水进行淡化来解决淡水危机
D.节约用水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12.(2020八上·定远月考)影响我国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高低 B.气温变化 C.季风活动 D.植被状况
13.(2020八上·定远月考)下列省级行政单位中,水资源最丰富的是(  )
A. B.
C. D.
14.(2020八上·揭西月考)我国的节水标志如图所示,留白部分像一条蜿蜒的河流象征滴水汇成江河;留白部分又像一只手托起一滴水。手是字母J和S的变形,寓意是(  )
A.用手接水,劳而无功
B.节水需要公众参与,人人动手节约每一滴水
C.人人动手加速水污染
D.人人动手浪费每一滴水
15.(2020八上·乾安月考)解决我国水资源季节分配不均的办法是(  )
A.跨流域调水 B.夏秋多,冬春少
C.兴建水库 D.南水北调
二、综合题
16.(2020八上·云南期中)下图为“我国年降水量及水资源空间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题:
(1)观察图中等降水量线,描述我国年降水量空间分布的特点是:   ;同时,受季风影响,从时间分布来看,我国降水   季多,   季少(填“季节”)。
(2)人们常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可见降水会直接影响   生产,为我国带来降水的水汽主要来自   洋和   洋。
(3)我国降水不稳定会引发自然灾害。南方地区雨季过长往往会引发   灾害,北方地区雨季过短则多会引发   灾害。
(4)解决我国水资源南北空间分布不均,可行的措施是   。
17.(2019八上·东坡月考)读黄河流域图完成下题。
(1)图中祁连山脉是第   级阶梯和第   级阶梯的分界线。
(2)黄河发源于   高原,图中甲是我国最大的湖泊   ;乙是   海。
(3)为了解决北方缺水问题,我国正在实施的最大跨流域调水工程是   ,该工程的东线(如图所示)主要是满足   、   等城市的用水需求。
(4)黄河中游流经   高原,含沙量骤增,导致黄河下游变成   河
18.(2016八上·绿春期末)读“黄河流域略图”,分析回答问题。
(1)图中祁连山的走向是   ,它是第   级阶梯和第   级阶梯的分界线。
(2)图中甲地分布有我国最大的湖泊是   ; 乙是   (海洋)。
(3)图中①和②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它们因得益于黄河水的灌溉而成为“塞上江南”,其中①是   平原,②是   平原。
(4)为了解决北方缺水问题,我国正在实施的跨流域调水工程是   ,该工程的东线(如图所示)主要是满足   、   等城市的用水需求。
(5)图中兰州、西安、郑州、济南等四个城市分布的共同特征是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影响;合理利用水资源(兴建水库和跨流域调水)
【解析】【分析】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匀,在时间分配上,具有夏秋多、冬春少和年际变化大的特点,故A对;在地区分布上,具有东多西少,南多北少的特点,故B错;修建水库可以解决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的问题,C错;水资源是可再生资源,资源是有限的,因此需要节约用水,D错;
故答案为:A
【点评】我国主要的淡水资源是河流水和淡水湖泊水,我国水资源总体上分布不均,从时间上讲夏秋多,冬春少,从空间上讲南方多北方少,解决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方法是新修水库和跨流域调水,但根本措施还是要节约用水,减少浪费和污染。其中我国的华北、西北地区最为缺水。
2.【答案】C
【知识点】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影响;合理利用水资源(兴建水库和跨流域调水)
【解析】【分析】华北平原是我国小麦、玉米、棉花的集中产区,其耕地面积占全国的23%,但水资源量仅占全国的3.8%,反映了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均匀:南多北少。故C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水资源的分布特点,要仔细审题结合题意回答。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分布不均,南多北少、东多西少;时间分布特点是: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
3.【答案】A
【知识点】合理利用水资源(兴建水库和跨流域调水)
【解析】【分析】依据漫画中反应的问题来解答此题.解:读漫画“寻找活路”可知:图中的小鱼在水中无法生活“寻找活路”,故反映的是水污染问题.故选:A.
【点评】本题在读图的基础上理解解答即可.
4.【答案】C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现状;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影响
【解析】【分析】我国南北方地区水土资源的匹配不合理。南方水多地少,而北方是地多水少。
从表格数据看出,南方水多地少,而北方是地多水少。
故答案为:C。
【点评】该题考查我国南北方水土资源的分布特点,是一道基础题。
5.【答案】C
【知识点】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影响;合理利用水资源(兴建水库和跨流域调水)
【解析】【分析】水资源是可再生的资源,只要人类合理利用水资源,可以使水资源永续为人类利用;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南多北少,东多西少;目前我国水资源利用率低,水污染和水浪费严重;我国修建了众多的跨流域调水工程,使水资源紧张的问题得到缓解,但并没有得到基本解决。
【点评】节约用水,合理用水,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是缓解缺水问题的有效途径。
6.【答案】C
【知识点】合理利用水资源(兴建水库和跨流域调水)
【解析】【分析】节约用水,合理用水,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是缓解缺水问题的有效途径。
【点评】本题考查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的措施
7.【答案】B
【知识点】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影响
【解析】【分析】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衡——南丰北缺。为了合理利用水资源,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现状,我国兴建了一系列跨流域调水工程,如南水北调、引黄济青等。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解决措施
8.【答案】C
【知识点】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影响
【解析】【分析】目前人类利用的水资源主要指淡水资源,在众多淡水资源类型里又主要利用容易利用的。两极和高山的冰川、 深层地下水开发利用难度大,故不是主要利用的类型,A、B错误;江河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容易利用,是目前人类利用的主要水资源,故C正确;海洋水属于咸水,难以直接用来生产和生活,故不是主要利用的类型,D错误。综上,答案选C。
【点评】人类的主要水资源包括地表水、地下水和一些海水淡化,咸水资源是不可以直接利用的。我国水资源有着空间分布不均和时间分配不均的问题,空间主要表现在南多北少,时间主要表现在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其中解决空间分布不均问题的措施是跨流域调水,其中最有名的工程是南水北调,而解决时间分布不均的措施是兴建水库,水库可以在河流洪水期蓄水,枯水期放水,从而调节河流水位的时间变化。
9.【答案】B
【知识点】合理利用水资源(兴建水库和跨流域调水)
【解析】【分析】兴修水利工程,能在相当程度上调节水资源的时空分布。我国水资源的季节分配不平衡,年际变化大,有必要兴建水库,洪水期蓄水,枯水期放水,以调剂径流和水量的季节变化。所以修建水库的主要目的是调节径流和水量的季节变化,其它都是次要目的。故答案为:B。
【点评】我国水资源有着空间分布不均和时间分配不均的问题,空间主要表现在南多北少,时间主要表现在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其中解决空间分布不均问题的措施是跨流域调水,其中最有名的工程是南水北调,而解决时间分布不均的措施是兴建水库,水库可以在河流洪水期蓄水,枯水期放水,从而调节河流水位的时间变化。
10.【答案】D
【知识点】合理利用水资源(兴建水库和跨流域调水)
【解析】【分析】我国的降水主要受夏季风的影响,夏季风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地区逐渐推进的过程中,随着势力越来越弱,水汽越来越少,因此降水越来越少,从而导致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均,具有东部多、西部少,南部多、北部少的特点,我们可以通过跨流域调水来达到解决空间分布不均的目的;修建水利工程来解决水资源的时间分布不均的问题,故本题选D。
【点评】我国水资源有着空间分布不均和时间分配不均的问题,其中解决空间分布不均问题的措施是跨流域调水,其中最有名的工程是南水北调,而解决时间分布不均的措施是兴建水库,水库可以在河流洪水期蓄水,枯水期放水,从而调节河流水位的时间变化。
11.【答案】B
【知识点】合理利用水资源(兴建水库和跨流域调水)
【解析】【分析】我国正在实施伟大的南水北调工程,关于我国水资源危机的叙述,水的污染加剧了淡水资源危机;面对紧张的水资源状况,可以利用海水淡化来解决;节约用水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南水北调是跨流域调水工程,不可能改变水汽的输送。
故答案为:B
【点评】"南水北调"即"南水北调工程",南水北调是为解决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措施,分东、中、西三条线路,东线工程起点位于江苏扬州,引长江水通过京杭运河调往北方,主要往北京、天津供水;中线工程起点位于汉江中上游丹江口水库,通过开挖水渠,利用高差自流到北方地区,供水区域为主要为华北地区;西线从长江上游引水到黄河上游,工程因要穿过横断山区和多条大河,因此尚未实施。
12.【答案】C
【知识点】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影响
【解析】【分析】我国是一个季风气候显著的国家,所以我国的降水主要是由夏季风带来的,受夏季风的影响,我国夏秋季节降水多,河流、湖泊水量大,水资源丰富,春冬季节降水少,河流、湖泊水量小,水资源少,所以影响我国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的主要因素是季风活动,C对,ABD错。
故答案为:C
【点评】我国主要的淡水资源是河流水和淡水湖泊水,我国水资源总体上分布不均,从时间上讲夏秋多,冬春少,从空间上讲南方多北方少,解决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方法是新修水库和跨流域调水,但根本措施还是要节约用水,减少浪费和污染。其中我国的华北、西北地区最为缺水。
13.【答案】D
【知识点】中国的行政区划;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影响
【解析】【分析】读图分析可知,A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B为西藏自治区,C为内蒙古自治区,D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我国的降水地区差异大,东南沿海地区降水量较大,较为湿润,而越往西北内陆,降水量就越小,干旱也就逐渐加重;广西壮族自治区位于南部沿海地区,降水丰富,水资源最为丰富,D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我国主要的淡水资源是河流水和淡水湖泊水,我国水资源总体上分布不均,从时间上讲夏秋多,冬春少,从空间上讲南方多北方少,解决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方法是新修水库和跨流域调水,但根本措施还是要节约用水,减少浪费和污染。其中我国的华北、西北地区最为缺水。
14.【答案】B
【知识点】水资源问题及其保护措施
【解析】【分析】由图可知,该标志是由手、水滴和地球三部分组成,圆形代表地球,标志图中留白部分像一只手托起一滴水,手是拼音字母J和S变形而成,寓意节水(节水需要公众参与,人人动手节约每一滴水),手又像一条蜿蜒的河流,象征滴水汇成江河,故答案为:B。
【点评】绿色的圆形代表地球,象征节约用水是保护地球生态的重要措施。标志留白部分像一只手托起一滴水。手是拼音字母 JS的变形,寓意节水,表示节水需要公众参与,鼓励人们从自己做起,人人动手节约每一滴水;手又像一条蜿蜒的河流,象征滴水汇成江河。手接着水珠,寓意接水,与节水音似。
15.【答案】C
【知识点】合理利用水资源(兴建水库和跨流域调水);水资源问题及其保护措施
【解析】【分析】 解决我国水资源季节分配不均的办法是兴建水库。跨流域调水(南水北调)是解决我国水资源空间分配不均的办法。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分布不均,南多北少、东多西少,为此应修建跨流域调水工程。另外时间分布也不均匀,夏秋多、冬春少,为此应修建水库解决。另外还有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
16.【答案】(1)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或由西北内陆向东南沿海递增);夏;秋(或夏 春、冬(或冬)
(2)农业;太平;印度
(3)洪涝;干旱
(4)南水北调(或跨流域调水)
【知识点】我国降水特点和干湿地区的划分;合理利用水资源(兴建水库和跨流域调水);我国季风气候区与非季风气候区
【解析】【分析】(1)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等降水量线数据减少,说明降水量递减。给我国带来丰富降水的是夏季风(东南、西南季风),夏秋季节盛行夏季风,降水多。冬春季节西北季风控制我国大陆,来自海洋的东南风弱,降水少。(2)降水适中,风调雨顺,使得农业丰收。夏季风来自水汽较多的西南印度洋和东南的太平洋。(3)雨季长,降水多,排水不畅造成涝灾,雨季短,降水少,用水多,会引发旱灾。(4)根据图例,东南颜色深是丰水带,水资源多于西北部,形成空间分布不均匀的特点。可进行跨流域调水缓解不均。
【点评】(1)我国降水的时间分布特征是:季节分配不均,夏秋多,冬春少;空间分布特征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南方地区从3、4月份开始就进入雨季,此后雨带逐渐北移,6月份移到长江流域,出现阴雨连绵的梅雨天气。7、8月份雨带推移到我国的东北、华北等地,从9月份开始,北方冷空气势力逐渐增强,雨带快速南撤,10月份从大陆撤出。
(2)我国季风气候显著,夏季风主要是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和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由于夏季风不稳定,导致我国降水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容易给东部季风区带来旱涝灾害。夏季风较强的年份,雨带快速北上,常造成北涝南旱;夏季风较弱的年份,雨带长期滞留在南方,北方降水少,造成北旱南涝。
(4)解决水资源不足的主要措施有:跨流域调水,以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问题;兴修水库,解决水资源季节变化大的问题;节约用水,防止水污染,加大污水处理力度;发展节水农业,开展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减少或杜绝水的浪费;提高人们的节水意识,生活中节约用水。
17.【答案】(1)一;二
(2)青藏;青海湖;渤
(3)南水北调;北京;天津
(4)黄土;地上
【知识点】黄河的概况、开发与治理;合理利用水资源(兴建水库和跨流域调水)
【解析】【分析】解:(1)我国一二阶梯分界线是昆仑山脉、祁连山、横断山脉。
(2)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注入乙渤海,图中甲是我国最大的湖泊—青海湖。
(3)为了解决北方缺水问题,我国正在实施的最大跨流域调水工程是南水北调工程,南水北调工程分为东线、中线、西线三条线路,该工程的东线(如图所示)从江都提水,沿京杭运河和北上,主要是满足北京和田径等城市的用水需求。
(4)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大量泥沙进入黄河,使得黄河含沙量剧增,大量泥沙在黄河下游淤积,形成了“地上河”。
【点评】(1)"南水北调"即"南水北调工程",南水北调是为解决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措施,分东、中、西三条线路,东线工程起点位于江苏扬州,引长江水通过京杭运河调往北方,主要往北京、天津供水;中线工程起点位于汉江中上游丹江口水库,通过开挖水渠,利用高差自流到北方地区,供水区域为主要为华北地区;西线从长江上游引水到黄河上游,工程因要穿过横断山区和多条大河,因此尚未实施。
(2)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脉,呈几字形,自西向东分别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及山东9个省(自治区),最后流入渤海,呈巨大的几字型。黄河由于流经中国黄土高原地区,因此夹带了大量的泥沙,成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下游有著名的地上河。黄河是中华文明最主要的发源地,是中国的"母亲河"。治理黄河的关键在于治沙,根本在于恢复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由于黄河的干流流向问题,在宁夏河段和山东河段还容易发生凌汛现象。
18.【答案】(1)西北—东南;一;二
(2)青海湖;渤海
(3)河套;宁夏
(4)南水北调;北京;天津
(5)分布在黄河沿岸
【知识点】我国主要山脉;黄河的概况、开发与治理;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影响
【解析】【分析】(1)图中祁连山的走向是西北—东南,它是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2)图中甲地分布有我国最大的湖泊是青海湖;乙是渤海;(3)图中①和②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它们因得益于黄河水的灌溉而成为“塞上江南”,其中①是河套平原,②是宁夏平原;(4)为了解决北方缺水问题,我国正在实施的跨流域调水工程是南水北调,该工程的东线(如图所示)主要是满足北京、天津等城市的用水需求;(5)图中兰州、西安、郑州、济南等四个城市分布的共同特征是分布在黄河沿岸。
故答案为:(1)西北—东南;一;二;(2)青海湖;渤海;(3)河套;宁夏;(4)南水北调;北京;天津;(5)分布在黄河沿岸。
【点评】认真读图,据图中字母和序号的位置解答即可。本题考查知识点较多,熟记课本知识点解答即可。
1 / 1